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朱熹《观书有感其一》:哲理蕴含于写景之中 其中7个字千古传颂

2020-12-26 18:25:01
相关推荐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七绝名叫《观书有感其一》,作者是南宋学者朱熹。从它的题目来看,是讲读(观)书时的体会和感悟的,但粗看之下,诗里并没有出现“读书”的字眼儿,像“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这些诗句,一看就知道是鼓励人们读书的内容。朱熹写读书类的诗,总是喜欢用曲笔,让读者自行去体会感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方塘只有半亩大小,像镜子一样展开,天上的光线和云彩的影子在水面上一起徘徊。方塘,并非是指那些随处可见方形的池塘,是特指,位于福建尤溪城南的南溪书院之内,因为只有半亩大,所以又叫半亩塘。朱熹幼年就在方塘边上的书屋里读书。鉴,本意是指盛满水的大盆子,远古时代的人当镜子照,后来青铜镜发明,自然而然就引申为铜镜的意思了。

诗的前两句当写景诗来看,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四四方方的一个小池塘,碧波粼粼,太阳的光线和云彩的影子映照在水面之上。“共徘徊”三个字用得极为精妙,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光伴随着影来来回回移动,缠绵悱恻,不肯离去的情态。小小的方塘,安详宁静,显得岁月静好。这种环境,确实很适合读书,静坐,冥想。

“天光云影共徘徊”,这七个字明艳动人,情致无限,意境幽远,真不愧为中国诗词史上的千古名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问方塘里的水为什么会这么清澈呢?因为有源头源源不绝地输送活水。渠,这个字需要好好说道说道,我开始理解为“水渠”,“要问那水渠为什么这样清澈”,似乎也能解释得通,但稍感不太通顺,后来一查才知道,“渠”应该是江西一带的方言,读作“客(kei)”音,意思就是“他”。(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诗与歌,世与情:书能解千忧

当当智能小程序

这第三、四句诗说出了一个很浅显、很朴素的真理:要想保持水塘的清澈,得有活水不断地注入。到了此处,我们似乎模模糊糊地抓住了一些东西,但不甚清晰,所以要重新对全诗进行深层次的解读。

从方塘像镜子一样,可以映出“天光云影”来看,稍一思索,就会明白,方塘里的水很深,很清澈。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是污水、浅水,断不可能照出清晰的影子来。假如让王维、孟浩然这些山水诗人来写方塘,肯定接下来要抒情,表达对这一潭清水的喜爱,称赞自然之美,田园生活的恬淡等等,但朱熹是理学家,所以他进行了另一个层面的发掘。

他提出了问题,为什么塘水这么清?是因为有源头活水。这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站到了哲学高度。引申开来,小小方塘好比是人之求学,只有把学问研究深了,研究透了,才能映出“天光”。天光是一个多义词,道家称为“自然的智慧之光”。那么,如何不让知识陈旧乃至过时呢?持续的输入“活水”,不断地去学习新的知识。

当然,我只是提出了一种解读方法,还有多种解读,读者可自行感悟。我就不再啰嗦。

在这首诗里,朱熹先写景,然后进行潜移默化的说理,富有理趣。这也正是《观书有感》成为宋诗名篇的重要原因。

各位读者,如果你的家里有学生,请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她)听,同时也敬请持续关注“山枫说文化与历史”,后续还会有关于读书的诗继续与各位共同解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文化作文 我的天空作文 七年级作文600字 同学情作文 写长城的作文 打扫卫生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怎么写 七年级600字作文 故乡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70词 最喜欢的动物作文 坐飞机作文 做手工作文 放假作文 天安门作文 我长大了的作文 万里长城作文 英语建议信作文 一年级作文100字 假期作文400字 中国文化作文 关于书籍的作文 春节作文200 研学之旅作文 写食物的作文 关于美景的作文 传统文化英语作文 一封家书作文 春天的美景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