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复旦大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时文明:除人类病痛 立志当医生!

2020-12-26 19:35:01
相关推荐

时文明,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2016级科研型硕士,中共党员。硕士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连年荣获复旦大学优秀学业奖学金,荣获复旦大学“优秀学生”称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90周年校庆志愿者,上海医学院校友会志愿者。以第一/共同作者发表SCI文章2篇,在国际顶尖医学杂志Lancet上发表会议摘要1篇。同时,他以第一/共同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篇,省级期刊论文2篇,荣获第十三届“环境与职业医学”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在Lancet-CAMS2018, Indoor Air 2018,SEGH-2017和中国环境科学年会等多次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口头/海报演讲。

拳拳学子心,殷殷复旦情

“吾亦有梦,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怀仁心以济世,借仁术而活人,吾之医学梦也。”这是时文明在上海医学院90周年校庆“我的医学,我的梦”征文比赛中获奖征文的一段话。

要追溯他与医学的梦想与缘分,还要从十几年前说起。

时文明出身于医学世家,爷爷和父亲都是中医,一生悬壶济世,受到父辈的熏陶与影响,他对医学有着一种由衷的向往与热爱。2003年抗击非典的经历让当时还在读小学的时文明暗许——自己以后也要成为一名医生。

看着身为医护工作者的父亲穿着隔离服,冒着被传染的风险,工作在临床一线排除疑似病例时,时文明心里对于“医生”这份职业多了一份崇敬与敬佩。

虽然本科报考专业时与临床医学专业擦肩而过,但是时文明在预防医学专业开启了一段不一样的学习经历,并在本科五年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与方向。

本科的实习,让时文明有了在内、外、妇、儿各科室轮转的临床实习经历。其中实习时间最长,也是对时文明影响最大的一个科室就是内分泌科。

时文明在常州市的糖尿病研究所实习,这给了他接触糖尿病病人的机会。在一个月的实习期间,时文明从给病人做空腹和餐后的血糖监测,留意糖尿病病人的基本信息、病症和用药等点滴细节中逐渐摸索,并在科室老师的帮助下,以一个本科生的身份在省级期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学术文章。

这一次的学术科研尝试开启了时文明追求学术科研的道路,怀着对医学的热爱和对复旦的向往,时文明决定报考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攻读预防医学的环境流行病学方向,在复旦开启一段新的学术历程。

脚踏实地探索科研道路

与时文明设想的一样,复旦给了他更高的学术平台和学术资源。研究生两年多的学习中,他以第一作者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发表SCI文章1篇;共同作者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发表SCI文章1篇,以第一/共同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2篇,省级期刊2篇;在Lancet上发表会议摘要1篇,该摘要以海报形式在2018年Lancet-CAMS国际会议上展示。

但这两年多的学习生活,也并非所有的经历都尽如人意。

与他的师兄师姐一样,时文明第一篇向SCI期刊的投稿《关于尿液中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与儿童呼吸道疾病关联研究》的英文文章,从投稿到发表历经了近一年的时间,在此期间面临着被拒的风险和难题。

投稿前时文明花了八个月时间来进行实验研究,探讨统计方法、样本取舍等细节问题。当文章投出去被拒后,中间又经历改投其他杂志,按照期刊的反馈意见仔细修改三个月才得以发表。

面对这些困难,时文明一直保持着清醒的态度与认识。“可以说任何一个医学生想做科研的,他只要选择了读研的这种道路,都不太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且一开始,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如何能够让自己更快地进步?虚心向课题组里的老师们求教是时文明经常用的一个方法,课题组的陈仁杰老师就是时文明经常去请教的对象,“有一些不懂的可以直接请教他,跟他的交流过程中,他给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经验”。

在与老师们交流的过程中,时文明逐渐找到了研究的方向与学习技巧,并把学习到的经验应用于现场研究和写文章的过程中,节省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而在学术研究的路上,帮助时文明走下去的,不仅有他自身的那份坚持,还有当看到研究成果后收获的那份成就感。

时文明目前在做的一个现场研究工作是以上海市某中学为样本,来探究新风系统对于空气质量和儿童的健康效应的影响。

在研究的检测结果中发现,通过采用新风系统,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了,学生的认知、注意力都有一定的提高,包括像儿童的哮喘和鼻炎等病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这一系列研究结果的发现,让他看到了自己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做研究这件事便变得格外有成就感。

在复旦的两年,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做课题写文章成为他研究生生活的日常。这让他有机会亲自和医学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和探讨,并在一次次讨论和学习中,找到了自己未来想要研究的方向。

今年的10月27日和28日,时文明在北京参加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科学峰会,听取前沿学者演讲后,他也在思考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聆听葛均波院士的精彩报告,与宁光院士的请教交流,及阚海东教授的指导与帮助,都让时文明在学术和未来规划上深受启发。

与前沿学者的这次学习和交流,让他开始尝试将空气污染对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影响这一领域,作为他今后继续探索和研究的方向。

虚心好学遇良师

提到读研期间最感谢的人,时文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导师赵卓慧老师,在老师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下,他逐渐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并给予了他更大更广的学术平台与资源。

“老师针对不同同学的性格和特征,进行一个引导,对我是可能是鼓励加鞭策吧。”时文明坦言,导师对他的帮助不仅仅在学术上,更在生活中给予他很多关注。

今年暑期,当时文明的论文一筹莫展的时候,赵老师利用自己的暑假时间帮他修改论文提出指导意见。“在暑期的时候,我的导师还是不辞辛苦地给我看文章改文章,我们反复修改过很多次,同时她也给予了一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2017年,时文明和导师一起去清华大学参加关于空气质量PM2.5标准的学术会议,导师严谨的性格和对待学术认真的态度,让他对那天的情景记忆犹新。

“我和跟我导师从我们从上了高铁之后,就一直讨论一篇文献,从上车开始讨论基本上讨论到北京,大概三四个小时吧,等于会议召开是下午召开的,我们上午在车上一直在讨论。”

虽然这篇文献时文明之前也阅读过,但在与导师的交流中他发现自己并没有像导师一样,对于这篇文献进行透彻而深入研究,自己只是浏览到了结果和设计方案,而对于背后的原因和文献的缺陷并没有仔细思考过。

“这篇文献我看过,但当时大致的浏览了一下,包括设计方案、一些结果和结论。但是我对于这个结果是怎么来的?还存在哪些缺陷没有深入研究。我通过跟导师的研究和讨论之后,我发现她看这篇文献和我看的感觉好像完全不一样,她的角度更像一个审稿人。”

与导师一同在高铁上的学习经历,他意识到看文献做研究都应该更慢更细更深入,“我觉得不仅是我们医学做科研的,可以说任何一个学科做科研的,都应要有这种能力和精神。”

在繁忙的学术任务之余,时文明也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等社会活动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他笑谈:“这也是学习之余的一种放松和调剂。”参加上海医学院90周年志愿者、枫林学生会学术部的实践经历,都曾让他感受到复旦学子和校友优秀,这也激发了他努力学习的斗志。

面临毕业,谈到未来,时文明打算继续攻读博士,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继续自己的学术道路。

来源:复旦大学研究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题目自拟作文400字 特别的什么作文600字 最美的声音作文600字 描写小猫的优秀作文 作文传承600字作文 记人叙事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500字作文 写老师的作文600字初中 我身边的雷锋故事作文 三年级作文读后感300字 生活中的趣事作文400字 良言如春作文600字 我的暑假生活600字作文 看春节联欢晚会作文 我熟悉的人300字作文 意外的惊喜作文400字 沿途的风景作文800字 读书的快乐作文500字 江苏卷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纸电子版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结尾 改变真好作文 有意义与有意思作文 真情在生活中流淌作文 我最好的朋友作文400字 观察事物的作文300字 欢乐的泼水节作文 毕业后的计划英语作文 甘肃语文高考作文 青春风采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