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阅读的力量|陆铭:疫情之下 城市公共政策何为?

2020-12-26 19:50:01
相关推荐

2月22日,“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 2020特别网聚活动启动,将在疫情期间,集中推出一大批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线上阅读活动和文化服务。下午2点,由建投书局联手上海银行共同推出的“星涌人文直播学堂”特别策划之“知识战疫”系列,作为分会场的首场活动正式在

线上开讲

(回看码:95594),吸引了1200余名观众线上参与。

陆铭教授在家支起摄像头,线上直播开讲

疫情面前,城市公共政策该如何调整

疫情面前,城市面临着无数新课题:如何平衡控制疫情对人流管制的需求和必要交通秩序的维持?封城封路、切断人流物流后,企业停工的成本应由谁承担?本次疫情迅速传播是不是意味着城市化道路要发生改变,走向发展小城市、农村的道路?……

随着疫情走势趋于平稳,特殊形势下城市公共政策和管理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进入了大众视野。由此出发,“星涌人文直播学堂”首期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带来《疫情如何影响我们这座城市》。

“星涌人文学堂”作为“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 2020特别网聚活动分会场活动,于2月22日下午开讲

没有了线下活动专业的场地与济济一堂的观众,陆铭在自己家中对着摄像头正式开讲,观众扫码进入直播间,观看这场特别的“线上讲座”。

疫情爆发之后,武汉封城应对,许多疫情较为严重的城市也纷纷跟上。陆铭认为,阻断人流的政策对疫情防控非常有效,但任何事件都有两面性,随着新增病例减少,我们也应该思考,什么样的措施是适度的。

他举例,各级政府阻断交通、人流的措施之下,有些回到老家的人想要返回所在城市工作,却因为“封村”等措施无法成行,有数据表明,目前复工率大约在60%左右,服务业基本停摆,但很多农民工手中存款只够维持2天到一个月的基本生活,“防控疫情,也要根据时间和疫情变化,对政策有所调整。如果不加以重视,会对生产、生活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

疫情不会阻碍城市化进程

疫情爆发以后,很多人都提出了这样的想法:中国的大城市发展路径是不是走错了?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是否与人口规模和密度有关?是否限制城市发展、反对人口聚集,可以帮助杜绝下一次传染病的来袭?

这些言论乍闻之下或许有理,实则是长久积累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带来的错误直觉。如陆铭所说,“在考虑公共政策问题时,我们需要立足足够充分的样本,进行理性严谨的思考与分析,才能得出科学、正确的答案。”

“人类历史中比较严重的流行病爆发,如中世纪的黑死病,本世纪的流感,都是大型流行病,但从来没有说法,说疾病的爆发一定在大城市,这次新冠发生在武汉,并不能说明在大城市一定爆发流行性疾病的概率就大。”陆铭认为,大家在分析公共政策时,首先还是要从理性出发。流行病和人口密度的相关,主要是指小范围的人口密度,和人口的群聚现象有关。此次疫情中,政府及时宣传,让大家少出门、不集聚,就有效阻断了疫情传播。

本次新冠叠加春节回乡潮,人口大范围流动造成疫情进一步传播。陆铭认为,我们应该反思由于户籍制度原因导致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全世界的人口迁移大都是采用举家迁移的方式,中国则通常是年轻男性女性出来打工,产生大量留守儿童、老人。春节期间就会导致大范围人口迁移。”

从这个角度出发,陆铭认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反而有助于促进减少这种人口流动。

此外,医院、学校、公共卫生体系不足的“短板”在这次疫情中都暴露了出来,“我们要‘补短板’,势必要加快这些方面的建设,也就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什么是城市?“城市是规模也是密度,城市的规模和密度是为了创新,为了信息的产生和传播,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在陆铭看来,城市的发展目前很大程度是源于后工业时代的需求,会带来我们对美好生活的丰富向往,也会带来复杂社会的不确定性,“这些挑战提醒我们在城市公共政策制定中,要去补短板,同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行政力量无法很好起到作用的地方,要给市场空间,同时注重社会力量。”

“我个人的判断是,疫情之后,城市短板补上,城市化进程不会停滞下来。纵观人类城市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人类从没有真正意义上摆脱过传染病;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城市化率从来没有在人类的历史中下降过。”陆铭说。

“线下”转“线上”,“知识战疫”发挥力量

据悉,“星涌人文直播学堂”2019年启动,是以理性通识教育为核心的中高端人文主题讲座。此前已成功举办5期线下活动,话题包括物理学、哲学、人类学、历史学和美学。

此次疫情影响之下,建投书局迅速调整策略,将活动线上化,策划“知识战疫”特别系列,并借助“上海书展”2020特别网聚平台,第一时间向全市人民公益分享,传递力量。

“两周前我们才确定这一期的主题是新冠肺炎下的城市政策。”建投书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建投书局有一个专家库,陆铭老师是“男团”成员之一,平时沟通就密切,此次,看到陆铭对疫情下的城市政策有思考,团队立刻找到陆铭,策划了首场线上讲座,“目前,计划之后2-3场讲座也围绕新冠肺炎这个热点举行。”

疫情之下,各书店文化场所纷纷探索将“线上模式”作为主打,一方面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之举,一方面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前,“星涌人文直播学堂”线下活动受场地制约,参与人数在100人至150人之间,此番首次采用线上直播形式,一个半小时吸引了1200余名观众进入直播间,直播结束之后,还不断有观众进入回看,大大扩展了参与人数。

据悉,这系列课程采用线上互动课堂的模式,计划以7周7堂课的频率,集结各领域的学者名家,带领读者思考——在这段漫长的“以宅制疫”时间里,我们如何反思自身、重新认识社会与世界?

主办方还特别制作了一份主题书单,启发读者在讲座之外,获取可持续的阅读能量。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人的优秀作文 我最喜欢的人作文 一篇写事的作文 母爱作文800字 做馒头作文 十篇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五年级上册 推荐信英语作文 四季作文400字 春节作文100 我家的故事作文 如何制作文件 互相帮助 作文 三年级作文一百字 写物品的作文 关于数学的作文 春天200字作文 低头族 作文 旅游作文500字 臭豆腐作文 我的心事作文 作文批改软件 关于篮球的作文 100字优秀作文 雪的作文怎么写 优美作文开头 挑战自我 作文 舍得 作文 难忘的旅行作文 写大海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