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味道阜阳:阜阳人的端午节

2020-12-27 14:50:01
相关推荐

阜阳的端午节不及南方那般热闹,没有赛龙舟,没有雄黄酒,也没有对屈子那刻骨铭心的记忆。要有的,就是舌尖的食物,粽子、咸鸭蛋、油角子、糖角子、糖糕……,记忆里几乎都是舌尖上的食物。

与全国各地一样,粽子是阜阳人端午节餐桌上的主角。虽然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吃粽子变得易如反掌,但是对阜阳人来说,顺应自然,亲手做合适的食物,更意味着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某种延续。

在阜阳,人们多用苇叶做粽叶。据说,古代的粽叶就是用苇叶做的。阜阳湖泊众多,芦苇丛生。每当芦苇最茂盛的时候,端午节也快到了,此时的苇叶既不是太嫩,又不是太老,柔韧度恰到好处。采摘回来的苇叶经过浸泡水煮,颜色由绿变黄,韧性增加了几倍。苇叶不仅含有氨基酸,经过水煮的苇叶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的香气,这种香气源于芦苇中的“戊聚糖”和“薏苡素”,这样的香气会给粽子的味道锦上添花。

因地区不同,由材料以至粽叶,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阜阳粽子的形状为角形,而粽子古代的时候叫做“角黍”,这可能是和古代粽子最相像的一个品形状了,这给阜阳的粽子带来了更加悠远的历史韵味。

不同于南方人的肉粽子,阜阳粽子食材简单,一把粳米、几片粽叶,在妇人的一扯一扭之间,包粽子的过程就算完成了。煮熟剥开的粽子,有苇叶的清香,黄澄澄的粽子显得饱满,圆润。

咸鸭蛋,这是阜阳人端午节餐桌上另一种传统食物,也是端午节和粽子配备的另一时节食材。

有人说,端午节吃咸鸭蛋的习俗始于江南,而居住在皖北的阜阳人距离长江南岸几百公里,同样有着端午节吃咸鸭蛋的习俗。阜阳人端午节吃的咸鸭蛋,一般是从清明前后开始腌制。因为开春以后,鸭子吃的活食儿多,这时的鸭蛋,又大又鲜,最适合腌制。

从菜市场买回的新鲜鸭蛋,1公斤鸭蛋200克盐,这个配方是从上辈传下来的,千百年来从未更改过。盐水冷却,与黄泥搅拌,将鸭蛋裹上泥浆后投放在坛子里,大约1个月后,蛋白质会变性,并与脂肪分离,脂肪聚集在一起就成了蛋黄油,蛋黄中带有红黄色卵黄素及胡萝卜素,溶于蛋黄油呈红黄色,增加咸咸鸭蛋的感官形状,咸鸭蛋出油则是腌好的标志。

新鲜煮好的咸鸭蛋,蛋白如凝脂,细嫩而清爽,蛋黄又沙又油,口感咸香沙软。

当然,在阜阳人端午节的菜谱中不仅仅只有粽子、咸鸭蛋,还有糖糕,油角子,糖角子……。

糖糕,是一种以面粉、白糖、红糖为材料制作的特色传统小吃,现炸现吃,最能体现其香甜可口的特点。刚出锅的糖糕程椭圆体,形状立整。放置后容易变软变塌,表皮不再松脆,吃起来另有一番风味。而油角子,形似元宝。韭菜、粉丝、豆腐混合成馅,油炸后食用,咸香味美。这一甜一咸的味道,让阜阳人端午节的舌尖变得丰富多彩。

很久之前,阜阳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糖角子(别的地方叫糖三角或糖包子)。有学者考究,糖角子因为外形和粽子相似,所以也叫面粽,这是因为中原地区主产小麦,老百姓多以面食为主,用面粽替代米粽,既有了端午节的食物,又符合了中原人的饮食习惯,可谓一举两得。

阜阳糖角子,多用红砂糖作馅,发酵后的面团被主妇的巧手捏成了三角形。蒸制出来的糖角子有酵母的香味,轻轻掰开一角,糖稀就流出来,甜是糖角子留给人们舌尖上最深的记忆。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方言。多年以来,阜阳老百姓的地方方言竟把“五月端午”说成了“五月当午”当午,在阜阳方言中是耽误的意思,这也许是端午前后正值麦收的季节,俗话说,“秋收一日,麦收一时”农人们忙着收割麦子,谁也没有闲空去过端午节。但无论多么忙,这一天送到麦地的饭菜中肯定有粽子、咸鸭蛋。所以,对于农人们说,端午节总是淡淡的,似乎只是粽子的香味。

其实,无论是粽子,还是其它食物,当他们的身影每每出现在端午节的时候,久而久之,就会凝结成一个传统,这种传统随着岁月的流逝,最终沉淀为一段历史,并发展成为了一种文化。而粽子就是传统美食文化中精致的代表,它代表了记忆的味道和故乡的文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事一议作文 写自己的作文400字 作文大本营 中学生作文500字 中秋话题作文 新年的作文500字 六级作文结尾 未来的我作文400字 我身边的榜样作文 创意作文500字 爱国为主题的作文 挠脚作文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 参观博物馆英语作文 冬天作文450字 那时花开 作文 关于钓鱼的作文 董存瑞作文 出发作文800字 我有一个想法的作文 打扫房间作文 亲情作文200字 放风筝的作文怎么写 自我介绍日语作文 身边有特点的人作文 成都旅游作文 关爱老人的作文 拔河作文300字 诗与远方作文 变形记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