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曹操身边那么多谋士 为何没有一个人 看出孙刘联军的火攻计策?

2020-12-27 21:15:01
相关推荐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决定天下局势走向的三大战役之一。此战之后,曹魏、蜀汉、东吴等三方势力基本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很多喜欢研究三国时期历史的朋友,都会有一个疑问:既然曹操的身边,有那么多的谋士,为什么在赤壁之战时,没有一个看出可能会是火攻计?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确认清楚:《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对于赤壁之战的相关记载,有哪些地方,是存在冲突的?

三国时期的正史,应该参考《三国志》,而《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三国志》的基础上,再结合他高超的创作才能,编撰的历史演义小说。

两者的可信度是不一样的,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在《丙辰杂记》中,对于历史演义小说,做出过这样的评论“七分实三分虚”。

由此可见,弄清楚《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对于赤壁之战的相关记载,有哪些地方,存在冲突,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建议曹操将战船用铁链串联起来的人,并不是凤雏庞统,有可能是曹操自己。

在《三国演义》的第46、47回里,有提到这么一段:黄盖施展苦肉计诈降曹操,接着庞统假意投靠曹操,在观察了曹操的战船之后,建议曹操将战船用铁链进行串联,可使曹操军中的士兵,就跟陆地作战一样。

但是,在《三国志》当中,虽然并没有明确说明,这个铁链锁战船的主意,是谁出的。但是,在周瑜的传记篇中,有提到这么一句话“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从中可知,这个火攻的计策,是黄盖提出来的,而且是在看到曹操将战船串联后,才提出来的。但是,在《三国演义》当中,却是先定下的火攻策略,后才是庞统献铁链锁战船之计。

也就是说,庞统并没有向曹操献计“铁链锁战船”,这个策略的提出者,很有可能是曹操自己。

其次,孙刘联军的火攻计策,应该是非常顺利的,并不存在被人识破、风向的问题。

在《三国演义》的第48回里,提到曹操的谋士程昱和荀攸,都在提醒曹操要提防孙刘联军的火攻。

但是,曹操认为“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

除了这三个人之外,还有一个人,也看出了庞统献铁索串联战船背后的用意,这个人就是徐庶。

也就是说,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除了曹操自己以外,还有谋士程昱、荀攸,以及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等人,都是在不同程度上,觉察到了火攻的可能性。

但是,曹操是因为风向的因素,打消了对火攻计策的顾虑,而程昱和荀攸,也因为曹操的解释,而打消了对火攻的担忧。只有徐庶,才是一开始就识破了庞统的计策,并且点出火攻的最终意图。

小说中是这么说的,但是,在正史《三国志》里,对于赤壁之战火攻计策的实施,却是提及了黄盖驾船点燃了曹操的铁索连船,并且用了一句“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

所以,孙刘联军的火攻计策,应该是非常顺利的,并不存在被人识破、风向的问题。

总而言之,如果按照小说《三国演义》的说法,当然也是有人看出,孙刘联军可能会用火攻计,而且还不止一个人。这些人包括曹操、程昱、荀攸以及徐庶,但是前面三人,都因为风向的问题,打消了对火攻计策的顾虑。

只有徐庶,从一开始庞统献铁索连船计的时候,就识破了火攻的意图。

按照三国正史《三国志》的说法,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火攻计策,应该是进行得很顺利,并没有被人识破和风向的问题。

请在评论区内,说出这篇文章的3个缺点,如果没有,请点赞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纸模板 礼物作文600字 材料作文题目 多彩的活动作文400字 留在心底的风景作文 春游作文300字三年级 以温暖为话题的作文 那一次我真后悔作文 年味儿作文 知足常乐作文 读后感400字作文 童话作文300字 优秀作文开头结尾 假期英语作文 人生如戏作文 有志者事竟成作文 小荷作文网 亲情作文300字 我的卧室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范文 一件小事作文 珍惜时间 作文 校园生活的作文 满分高考作文 作文500字大全 盼作文 挫折的作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优秀作文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 爱就在身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