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无条件养育》让孩子爱上正在做的事 远比期待获得成功更重要

2020-12-27 22:40:01
相关推荐

从事教育工作十来年,看到过很多孩子,也见识过很多不一样的孩子,一个家庭的教育和养育在孩子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让人放心且欣赏的孩子,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家庭教育可取之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或许你身边也有这样的孩子。

一个文质彬彬,一个虎头虎脑他们却让我发现了一种教育的秘密

和你说我的两个小英雄学生。

文质彬彬却不是书呆子一个文质彬彬,肤白貌美的小伙子,不好意思,确实这样形容一个小伙子有点不合适,但是他确实就是这样,长得可好看了,鼻梁上架着一副大眼镜。

他曾经是我班级的团支书,他总能在班长考虑不那么周到的时候,恰如其分的补一刀,也总能在别人娱乐玩耍的时候自己沉浸在一本书里。

他不会和别人扯闲篇,也很少见他玩游戏等娱乐活动,看上去白皙的脸庞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你肯定以为他是一个只会学习的书呆子,但是你错了。

班级里玩游戏没有他不懂得,不是他不玩,是他都知道那些游戏咋回事怎么玩的好了,根本不屑于玩。平时见他很少说话,会显得不合群吧,实际上他说起话来能让周围人笑半天,幽默感十足。

多数人会以为这样的孩子不看课外书吧,他说的书名很多我都没听过,看的书各个行业都会有,并且他读书的历史很早,小学时候就已经开始读名著了。

在大学别的学生都在谈恋爱追剧等等,他也谈了恋爱,但是他已经为自己安排好了出国的各种事宜,真正的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慌不忙过生活。

虎头虎脑却有长远规划另一个是我的一个班长,他没有读那么多书,平时身上带着一股东北大汉的粗犷,最开始组建班级的时候,就主动要做班长,不是他帅也不是他有多么难得的才华,而是他平时不做声,却在竞选时候一鸣惊人,让人信。

在他的带领下班级选班歌,做活动,分小组等等,就是两个字:团结。

后来我想其实这就是班长的风气,不管成绩怎么样,或者人长得如何,他就是能用精神带着一群人和他一起做些事,这是真正的领袖风范。

毕业后,他没有直接去读大学,而是去当兵了,原来他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更清晰的规划。外表的粗犷不影响内心的细腻和深远。

这两个孩子脾气性格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却都在自己的轨迹上生活的非常得意,在众多孩子中,他们和很多优秀的孩子一样身上有很多美好的特质,足以支撑他们未来美好的人生。

什么样的孩子是优秀的孩子呢?

在《无条件养育》这本书中对优秀孩子的解读让我更为认可,让孩子们获得成功(无论是是滑冰吹小号或者象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孩子们爱上他们做的事,不期待他们获得(或者可能获得)多大的成功抱有希望,而是帮助他们爱上正在做的事,鼓励他们对任务本身抱有更多兴趣。

简单来说就是要鼓励更多,批评更少,永远无条件爱他。

这样优秀孩子身上都少不了这些特质:

勇敢试错担责任,面对现实不逃避。在班级工作中或者学习中或者他们的家庭生活中,这两个孩子身上都有这种面对现实的勇敢,为事负责,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让人更加信服他们。开放且上进。这两个孩子性格不同,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也不相同,但是他们有着相同的开放的精神,能够广开言路,不管是别人的建议还是书本的内容,都能够被他们拿来即用,并且始终朝向更好的地方努力,就像永远不会让班级输一样。内心充满爱。这两个孩子都是男孩子,虽说平时粗线条,但是他们内心的那份温暖和爱,着实让我温暖,他们能在看到我为难的时候迅速帮我解围,也能在班级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甚至组织更多的人帮助困难同学。自信且自由,内心的墙非常少但是却又特别有分寸,知道什么对自己当前来说最重要。

经常有家长说,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了,可是你看不仅是这两个孩子更多孩子们身上这些特质,美好的种子,不是学校和老师教的,那是在原生家庭中带着的,是父母给的底气。

养育是喂饭之恩,教育就是养心之功

孩子从小到大,吃上穿上最容易看的见,也是最容易被发现丰富或者匮乏的,一直以来大多数人都以为吃饱了穿好了是爱孩子,这个可能也和中国曾经那些穷日子有关系,只要吃饱了啥事都是小事了。

但是现在这日子,不是吃饱吃不饱的问题了,生理营养更容易满足,在这之上人们就要开始追求对于生命来说更好的了,除了养育身体,教育灵魂更显得重要。

非常有名的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当然不是必须满足前一个需求才能享受后面的需求,但是人的本能是满足了生理需求,就会让自己想尽办法体验更高级别的需求。

那些能够生活的好的人,内心总是圆满具足的,不需要证明自己有用,也不需要证明自己很好,他们只是静静的做自己该做的事,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好。

想培养这样的孩子,除了吃饱穿暖,给孩子充足的心理营养必不可少。

首次提出心理营养这个概念的是著名亲子教育专家林文采博士,并且指出给孩子心理营养,什么时候都不嫌晚。

在林文采博士的那本《心理营养》中提出五个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此时此刻,我生命中你最重要;安全感;肯定、赞美、认同;学习、认知、模范。

书中也提到过,不管你的孩子多大,这些心理营养晚到总比不到强,意识到就是最好的时机。

如何给到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呢?

说到心理营养,很多人自然的就会想到,我认可你的说法,不过就是多夸夸孩子嘛,让孩子更有信心嘛。可是你真的确定你会夸孩子?你夸了孩子孩子就能有信心了?

足够的心理营养应该是给孩子足够的底气面对他自己的生活,拥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确实是要点点滴滴的建立起来。

想到一本书《无条件养育》,很多家长以为的为了孩子做的各种努力,其实都是有条件的养育,只是这种条件不那么明显被发现而已。

在《无条件养育》这本书中前半部分作者介绍了几种传统家庭的教育方式,也就是有条件养育,但是却不易被察觉的方式。后半部分解释什么是无条件养育,如何做到无条件养育。

在上图中关于有条件养育和无条件养育对照,您可以自行对照比较,对号入座。

接下来看看有条件养育的几种情况,看完之后我发现很多父母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盲区和失误。

有条件养育的几种类型

爱的暂停和撤回不知道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有没有因为孩子没能按照你的意思做事,你就告诉孩子不可以干这个或者那个,不可以玩他喜欢的玩具或者游戏?当孩子不听话时,就关禁闭或者说一些妈妈再也不理你了这样的话,因为孩子不按照家长意愿就收回给出去的爱等等。

这样被对待的孩子,长大后都特别容易隐藏自己的情绪,害怕冲突,他们容易回避人际关系,甚至把各种关系搞得一团糟,或许他们内心是害怕再次被遗弃吧。

奖励与表扬大量研究证明,经过“表扬之后”无论大人或者孩子,都更难以完成或者出色的完成任务。比如特别乐于帮助别人的人,一旦接受表扬以后就不容易再去主动帮助别人了。如果你付钱给孩子因为他搞定了一个复杂玩具,你会发现以后他就很少动那个玩具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接受表扬后,就会让人丧失对目标的兴趣,因为此时目标就变成了期待表扬而不是做事情的本身。第二接受表扬后,会出现“维持原有水平”的压力,从而不太那么容易争取把事情做好。第三就是接受表扬后人就容易想着如何继续接受正面表扬,无形中就不容易再去冒险,而冒险是一切创造创新的先决条件。这就是为什么经常受到表扬的孩子越长大越容易平庸的内层逻辑。总体来说,孩子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比怎么做更重要,奖励之下对孩子的影响,很容易让孩子把焦点转起到为了被表扬而表扬。

控制与惩罚家长如果是绝对的控制,孩子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服从,代价就是丧失了自己的个性 ,另一种就是反抗,并且容易走向一个事事反抗的极端。

过度的控制与惩罚管孩子要做什么事,或者做事的方式受到控制的孩子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容易对所做的事情失去兴趣,对各种玩具失去兴趣,表面上说不好玩,实际上是不会玩。

好的教养方式管教下的孩子,无论拒绝或者接受,都不会感到被迫。他们会更容易接受家长的建议做或者不做某件事,尤其是他们认识到这件事的重要之后,更是主动去执行。

这是家长在长期的养育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信任库,对孩子的疑问耐心解释,不会过度期望孩子达不到的地方,能够接受孩子的反抗或者叛逆,不会过度失控自己的情绪。

催逼成功一个孩子以高分为目的,还是以解决问题或者理解信息为目的,效果相差甚远。当孩子被鼓励将焦点放在高分上时,容易产生三种后果:

对学习失去兴趣,不愿意接受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不愿意深入和批判性思考。我们越想让孩子活到老学到老,就越应该尝试让孩子忘掉分数,避免走安全便捷的通路,尝试到从语言算数思考等方面获得乐趣,成为批判思考的人。

如何进行无条件养育

在书中作者也诚实的说自己不是完美的人,也许读者朋友家长们做不到无条件养育,但是可以朝向这个方向越走越近,最起码让孩子们感受到对孩子们的爱是无条件的。

书中就语言表现形式举了个例子,家长们如何说话会对孩子产生更好的效果:

其实我们最大的问题不是我如何能让孩子听我的话,而是我的孩子需要什么,我如何能够满足这些需要?

家长要能够及时反思自己:我刚才对待孩子的方式语言是不是与我的需要、恐惧或者小时候的经历成长有关,而不是关注了孩子的需要渴望和兴趣?

我们要努力培养孩子们独立自主的能力。有研究表明,能够参与家庭的决策权的孩子,更容易信任家长,分享加自己的想法,从小被鼓励和支持,上大学后更容易自信且积极主动。能够从小表达自主权的孩子,更不容易惹是生非。

让孩子学会正确的做决定的方式,就是通过做决定而不是遵循安排。能够有自主权的孩子,最能面对被剥夺自主权的环境。而作为家长,如果我们愿意限制我们手中的权利,是授予孩子自主权的最好人选。

无条件和有条件的爱区别

在最后简单说说有条件的爱和无条件的爱的区别:

有条件的爱关注在当下,目光比较短浅,简单来说就是让家长当下省事,要马上见到效果,忽略了孩子的渴望感受和需要,也扼杀了孩子的兴趣和主动。

无条件的爱关注在未来,眼光比较长远,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人格,培养孩子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让孩子带着爱面对他的生活,重要的是赋予孩子安全感,让孩子成长为独立自信,品行端庄,有责任心的人。

希望我们都能逐渐接近无条件养育的家长,给孩子充足的安全和安心,让他去创造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哇真香作文600字 我的六月作文 守护家园作文 学校的改变作文 三个字游戏作文 爱哭的我作文400字 家训家规家风作文 中国好少年作文 作文半命题 关于礼的作文 爱作文开头 初三语文作文素材 枫叶的作文400字 仿照春写作文 我不再相信眼泪作文 以评价为话题的作文 6级作文范文 描写柯基犬的作文 初中三年英语作文 关于游玩的作文300字 校园的一角300字作文 智能书包作文 人物的作文300字 打开的作文 考试遇到难题作文 未来的校园350字作文 做自己的主角 作文 少林寺的作文 童年作文700 关于大学教育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