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马克思主义是立足现实 面向未来的学问

2020-12-27 23:15:01
相关推荐

一切从实际出发,耳熟能详的语句,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马克思以往的哲学,当然也会主张从实际出发,但更强调的是从理性加工后的“实际”出发,即将对这个世界抽象形式作为认知的出发 点,来预测未来,忽视了未来就寓于现实之中,忽视了从实际出发的认识,会因为实际的变动而过时。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之中开篇就说了自己的哲学同以往的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区别,他说自己的哲学既避免了哪种从客体到主体的被动反映论,也避免了唯心主义(以康德为代表)过度发挥了主体的能动性,似乎主体在规制着客体。他的哲学主张实践性的主体-客体关系。即无论是主体,还是客体都会统一于实践之中,没有抽象性的主体或客体的单独存在,只要谈到主体必然意味着谈到客体,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人是对象性存在”,即人的无时无刻的活动都以对象为前提,也就是说没有离开对象的而存在单纯的人。同样谈到客体必然意味着主体的存在,因为脱离开人类世界的客体,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对人类世界来说并非是真实的存在。

马克思还认为主客体关系是历史性的。从主体方面说,人类并不是自始至终以一种永恒不变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世界,他改造世界的能力并非本能的展现,而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所赋予每一代人的本领,也就是说,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可能从古至今没有改变,而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们与古代相比、甚至是与前代相比都会有巨大变化,因此主体从来是具体的主体,不是抽象的主体。从客体方面说,什么样的自然事物进入人类社会,成为人类社会利用和改造的对象,有赖于主体认知世界方式的改变。有些事物,如石油,人类古代就有一些认知,只有人类主体发明了内燃机之后,石油的使用方式才呈现了如此方式方法。所以,抽象的主客体关系,放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之中,具有历史性,脱离开历史,抽象地谈认识论也有极大问题。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方面要立足于实际,从现实实践中去把握人们的社会关系,进而去认知社会,另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因为此刻总是会成为过去,当下总会为人类的下个阶段发展提供基础。当然这里的面向未来不是像西方的“千禧年主义”一样,仅仅提供一个美好图景,然后鼓励人们接受现实,然后通过个体的积德行善的去实现。马克思主义主张的是从现实中发掘引领未来的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并引导该阶级自觉承担历史重任,将人类社会推向更加自由、更加美好的明天。

需要说明的,以上结论尤其是面向未来的逻辑起点在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并在全球的蔓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ChatGPT写作文 快开学了作文600字 安徽2010高考作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作文大全 三年级作文我真了不起 写小猫的作文450字 关于学习的作文600字 写书信的作文400字 岁月留痕作文800字 山西今年高考作文 申论是写作文吗 北京今年高考作文 游记作文500字五年级 七峰山一日游作文 我喜欢的小狗作文300字 什么是最美的行囊作文 考试之后作文300字 童年傻事作文300字 我最好的朋友作文500字 活在当下作文600字 有关春节的作文300字 今年湖南高考语文作文 浙江省语文作文题目 树这并不是胜利作文 青春的味道作文800字 记忆犹新的一件事作文 我的老师英语作文50字 美丽的风景作文450字 关于美食的作文800字 以争论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