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普通话普及率即将达到80% 推广普通话会导致方言消失吗?

2020-12-28 01:45:01
相关推荐

根据资料显示,到2020年,中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将达到80%左右。

改革开放后,中国因为经济的发展,普通话普及率得到迅速地提升,从2000年的53%提高到2015年的73%左右,到明年将达到80%。这意味着,不会使用普通话的只剩下老人和边疆地区、偏远山区少数人,整个中国大部分人都能使用同一种语言来交流。

在当今中国,不管我们去到哪里,只需要掌握普通话就可以畅通无阻地和别人交流,现在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但就还在几十年前,中国大部分人其实是说方言的,特别是南方地区,他们说的方言和普通话有很大的区别,很多根本就听不懂,会普通话未必能和他们交流。

从秦朝开始,中国就拥有广袤的领土,生活着许多民族,讲各种不一样的语言,给跨地域交流带来了巨大的不便。为此自然需要一种共同的语言来方便交流,因此从周朝开始就有雅言,这是当时历史上最早的汉语通用语,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雅言,后来叫做官话,在历史上随着王朝的变更、国家核心地域的变化而变化,到当代,我们使用的官话(普通话)是根据北京方言为标准制定的。

中国最早推广普通话可以追溯到清朝的雍正皇帝。1728年,雍正皇帝设立正音书馆,在全国推行北京官话。他谕令福建、广东两省推行汉民族共同语(官话),并规定“举人生员巩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意思是说,读书人若听不懂官话,不会说官话,就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上谕颁布后,闽粤二省的各个郡县普遍建立了正音书院,教授官话,凡是走读书、考试、当官之路的读书人都要懂得官话,甚至一度规定,不会讲说官话的童生,不得考取秀才。

这次的推广官话到乾隆、嘉庆年间大部分书院就荒废了,虽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还是有一些积极作用和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现代化,推广普通话运动卷土重来。1902年,张之洞、张百熙等为清政府制定《学务纲要》指出:“中国民间各操土音,致一省之人彼此不能通语,办事动多扞格,兹拟官音统一天下语言,故自师范以及高等小学堂,均于中国文一科内附于官话一门。其练习官话,各学堂皆以用《圣谕广训直解》一书为准。”1909年,清政府资政院开会,议员江谦正式提出把“官话”正名为“国语”。

到了民国,推广普通话运动继续进行。1932年之后的国语广播,都采取了以《国音常用字汇》为标准的形式。1935年,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改组为国语推行委员会,开始进行国语的全面普及和推广教育工作。1937年,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辞典《国语辞典》由黎锦熙、钱玄同主编、中国大辞典编纂处出版。

新中国成立后,普通话得到真正的推广。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从此普通话开始在全国普及。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普通话的普及率得到迅速地提升。

经过近300年的推广普通话,现在中国大部分人都能使用同一种语言无障碍地交流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交流便利和经济效益。

普通话能够迅速得到普及,根本原因是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各地区的人们来往变得频繁,使用同一种语言来交流变得十分迫切。

具体地分析,普通话得到迅速推广,有三个原因:

1,国家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要求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国家要求在学校、政府机关、铁路、媒体等部门说普通话,特别是学校,为下一代学会普通话奠定了基础。

2,各地区的人们来往交流频繁,人们通过反复交流掌握普通话。

3,文化媒体的发展,特别是影视剧、音乐的普及,让很多人掌握普通话。在学校里,很多人未必会认真学习普通话,但电影、电视剧、音乐是当今娱乐的主流,基本上每个人都会看和听,而里面主要使用的语言就是普通话,在潜移默化之下,很多人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普通话。一定程度上来说,影视剧、音乐对推广普通话比学校的作用还大。

目前中国的大城市普通话的普及率已经超过90%,很多农村地区却只有50%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再过二三十年绝大部分人都会说普通话。

普通话的迅速普及,给我们的交流带来巨大的便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也加强了民族的团结。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方言逐渐削弱,有些甚至消失了。有人因此呼吁要保护方言,认为推广普通话会导致方言的消失。那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答案是肯定的,推广普通话确实会导致方言的消失。

有人认为,普通话和方言能够共存,但这种观点只看到现状,而没有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方言的历史悠久,大的方言自然不会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就消失,比如粤语、闽南语等,但它们会随着代际的传承而逐渐削弱,最终而消失。就比如粤语,在老一代人中很多人只会用这种方言,到了中年这一代就是粤语和普通话同时使用,到了年轻人这一代就主要使用普通话,到了小孩这一代很多就只会普通话而不会粤语了,再往下推,可以说几代人之后就不会使用粤语了。而一种方言的使用人口越少,其交流价值就越低,那么就越少人会学习它。比如说粤语,现在还有一亿多人使用,很多人还会学,但几十年后就只剩下几千万人使用了,学习的人就会变少,最终反复循环而逐渐消亡。

汉语中最强的方言粤语都被逐渐削弱,即使在粤语的大本营广州,现在粤语都越来越少听到了,其它方言就更不用说了。 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内早已经出现,很多小孩已经只会说普通话,而不会说方言了。很多小孩认为方言难学而且落后没用,他们更倾向使用普通话。

当然,国家和社会并不会强制禁止说方言,官方也一直宣传尊重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但这都是阶段性的策略罢了。

那么方言消失会导致相对应的文化消失,这个问题要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历史上追寻答案。秦朝统一时各国有很多文字,结果搞了书同文,导致很多文字消失。那要不要搞书同文呢?在漫长的历史中,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文化作品也消失了,是不是要全部保护起来?

可以说,语言、文化都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自然也不可能一直存在下去。从很长的时间看,人类终究会灭亡了,届时所有的语言、文化都会彻底消失。

因此方言的消失带来的相对应文化的消失,并不值得太多可惜,因为一定时期内,文化的总量总是一样的,有新的文化产品,自然就有旧的文化消失。现在的每一天、每一年,都有无数的文字、影视剧、音乐、雕像等文化产品被创造出来,时间久了,总有一些作品会被人们遗忘以致淘汰,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不过了。

方言的消失实际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如果方言所对应的文化值得保存,那么也可以转化成普通话保存下来。

总的来说,语言就是一种工具,现在全国不同地区的人们互相交流,使用同一种语言是成本最低最顺畅的,那么方言既然不适应这个时代了,顺其自然让它们消失最后进入历史博物馆也就合情合理了。就好比几千年前人们用龟壳、铜器、竹简、丝织物等载体写字,随着成本更低的纸张发明出来,这些文字载体就只能被当做古董收藏起来了。这个世界是一直在变化的,有新的事物产生,相对应就有旧的消失,方言的消失也只是其中的一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 春天作文100字 写小兔子的作文 多肉植物作文 微笑作文500字 难忘的什么作文 新年英文作文 写人的英语作文 怀恋作文 路作文500字 无私奉献的作文 英语续写作文 我的爸爸妈妈作文 动物园作文400字 写人的优秀作文 我最喜欢的人作文 一篇写事的作文 母爱作文800字 做馒头作文 十篇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五年级上册 推荐信英语作文 四季作文400字 春节作文100 我家的故事作文 如何制作文件 互相帮助 作文 三年级作文一百字 写物品的作文 关于数学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