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全文实录|山东召开2022年全省秸秆禁烧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0-12-28 03:15:02
相关推荐

2020年9月18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0年全省秸秆禁烧工作新闻发布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崔凤友出席并介绍相关情况。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土壤处、监测处、督察办、执法局、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省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孟小红主持。以下是新闻发布会全文实录:

省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孟小红: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生态环境厅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崔凤友,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土壤生态环境处、生态环境监测处、督察办、执法局、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相关负责同志,为大家介绍2020年全省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并就相关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大众日报》、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中国环境报》山东记者站、《齐鲁晚报》、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生态环境频道山东工作站、山东综合广播、中宏网等新闻媒体单位。

首先,请崔凤友副厅长介绍相关情况。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崔凤友: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向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来宾、新闻记者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向关心山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年一度的秋收季马上到来了,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环境问题又一次摆在了我们面前。按照省政府部署,从现在起启动2020年秋季秸秆禁烧工作。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首先介绍一下夏季秸秆禁烧工作开展情况。5月29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后,省生态环境厅当日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各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为秸秆禁烧工作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极大地促进了秸秆禁烧工作。整个夏收期间,全省卫星遥感监测发现并通报14个秸秆焚烧火点,涉及淄博、泰安、临沂、聊城、菏泽5个市的9个县(市、区),总过火面积约1741亩,秸秆焚烧火点数量较往年同期大幅减少,成效十分显著。

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全监控。利用卫星遥感全天候监测监控焚烧秸秆情况,有效解决人工巡查视野受限、监管覆盖面不全的问题。

二是速核查。建立了快报速查机制,接到卫星遥感发现的火点信息后,立即组织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核查并当天上报核查结果,对调查处理情况进行跟踪督办。

三是严处理。每日向社会公开通报各地火点发生情况。建立严肃处理“第一把火”制度,向有关市发出督办函6份,有关市对责任单位和人员进行了调查处理。

从面上情况看,秸秆禁烧工作也存着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是思想重视不够。个别地方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秸秆禁烧部署不力,对秸秆禁烧工作重视不够、监管不严。

二是责任落实不够。有的地方对禁烧工作没有形成部门联合监管合力,监管措施没有真正落到底落到位,存在“疏不通、堵不住”的现象。

三是追责问责不够。少数地方对焚烧秸秆违法行为处罚、问责较轻,起不到震慑作用,导致有的地方连续发生焚烧秸秆现象。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决胜之年,必须持续抓好秸秆禁烧工作。9月16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推进视频会议,会议对秋季秸秆禁烧工作作出部署。我们将要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重点、持续发力,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措施。

一是提前谋划。今年秸秆禁烧工作部署较早,要紧盯目标和存在问题,细化措施、抓紧谋划,做到早安排、早动员、早行动,务求今年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取得新的扎实成效。

二是压实责任。健全完善“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工作机制和“省市督导、县区组织、乡镇落实、村居参与”的秸秆禁烧工作网络。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密切与公安、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协作,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监管,凝成合力,全面做好秸秆禁烧管控工作。

三是严罚重处。依法严厉打击随意、恶意焚烧秸秆现象,对焚烧秸秆人员及有关失责人员,加大经济处罚、行政处罚、纪律处分和曝光警示力度,形成震慑。将继续采取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监测焚烧火点,对卫星遥感发现的火点,“第一时间”现场核查,对调查处理情况跟踪督办,严惩“第一把火”。

四是加大宣传。通过印发明白纸和宣传册、发送禁烧短信等方式和途径,大力宣传秸秆焚烧的危害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和舆论导向作用,对各地禁烧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推广,对禁烧不力的予以曝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省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孟小红:

感谢崔凤友副厅长的介绍,接下来是提问交流环节,请各位记者提问前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山东综合广播记者:

今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收官之年,请问我省目前空气质量状况如何?秋季秸秆禁烧对改善空气质量有哪些促进作用?

大气环境处四级调研员张璐:

2020年1—8月,全省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69.3%,同比增加12.8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44μg/m3,同比下降13.7%;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78μg/m3,同比下降17.9%;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67,同比下降14.5%,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向好。接下来的秋冬季,将是蓝天保卫战收官之前的最后一个攻坚阶段,直接关系到蓝天保卫战的成败。从以往的情况看,秋冬季的大气污染扩散条件差,是雾霾多发的季节,两天的重污染天气,就会将一个城市PM2.5的年均浓度拉高1个微克,一两次重污染过程就可能抵消全年的努力。而秸秆焚烧会在短时间内集中产生大量的污染,如果叠加不利气象条件,将会加重重污染天气的影响,延长重污染天气持续的时间。因此,我们要把秋季秸秆禁烧工作作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齐鲁晚报记者:

做好秋季秸秆禁烧,请问在执法监管方面有哪些举措?

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局副局长张洪新:

今年夏季,我们加强现场检查,对卫星遥感发现的疑似火点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并将有关问题交办地方整改落实。秋收将至,在执法监管方面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3点:

一是加强巡查,压实责任。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压实禁烧责任,结合网格化监管,组织好监督检查。县(市、区)部门执法要与镇村现场巡查积极联动、互为补充,形成全覆盖、无缝隙的禁烧巡查体系。尤其要加大对机场和城市周边、铁路与高速公路沿线等重点禁烧区域的巡查力度,确保及时发现和查处焚烧秸秆违法行为。

二是科技支撑,远程监管。创新巡查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挥现代通信监控技术的作用,结合卫星遥感监测信息,采取无人机航拍、地理信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手段,监测监控焚烧秸秆情况,有效解决人工巡查视野受限、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三是依法查处,及时整改。《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对露天焚烧秸秆或者在禁止区域内露天焚烧树枝、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要依法责令改正,并可以处责任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发现的焚烧秸秆行为,将依法严肃查处。

大众日报记者:

今年夏季,我省首次利用“天眼”助力秸秆禁烧工作,请介绍一下卫星遥感监测监控情况?

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刘伟:

今年夏收期间,我省首次利用“天眼”开展秸秆焚烧火点遥感监测,形成了“多卫星发现、多手段核实、多方式报出”的工作方式,初步构建起秸秆焚烧火点“遥感发现—地面核查—监督执法”的监管体系,以高科技手段助力生态环境监管。在今夏秸秆禁烧工作中,省生态环境厅通报火点14个,均由卫星遥感发现。对各地在秸秆禁烧工作中存在的侥幸心理形成了有力震慑,督促各地下大力气抓实抓好。

开展卫星遥感监测所用的数据来自于日本向日葵8号、国产风云3号、MODIS等卫星数据,监测范围覆盖我省全境,每天至少监测2次。可在24小时内完成秸秆焚烧火点数量、位置等信息提取工作。目前,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卫星遥感监测监控相关准备工作已就绪,将为全省秸秆禁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环境报记者:

请谈一谈今年夏季秸秆禁烧各地有哪些亮点?

土壤生态环境处(农村处)副处长萧大伟:

今年夏收期间,全省大部分地区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秸秆禁烧工作部署,济南、青岛、潍坊、济宁等地在禁烧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青岛市印发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方案,规定各区(市)首次发现焚烧秸杆火点缴纳50万元,2处及以上每处火点缴纳100万元;对全年未出现露天焚烧火点的区(市),市级财政奖励50万元。济宁市利用高清摄像头和互联网技术组建秸秆禁烧在线监控系统平台,安装监控摄像头585个,对火点、烟雾等突发事件进行自动识别、锁定,即时传回监控平台并通知值守应急人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昌邑市投资200万元建设秸秆禁烧监控服务项目,通过智能图像识别、GIS地理信息、融合通信和热成像等新技术,在火势还没有蔓延开就监测报警,定位火点坐标,并通过手机APP发布报警信息,导航进行处置,变过去“人防”为“技防+人防”,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成效。济南市槐荫区采用无人机巡查,每日对禁烧区域全面航拍,科技手段和人工巡查并用,有效弥补了人力物力不足的问题;组建禁烧巡查组实行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巡查,构筑起区、街道、村居、地块四级联动责任体系。重点对京沪高铁、高速公路和主要交通干线沿线以及西客站片区等重点、敏感区域昼夜巡查,发现苗头,快速反应,确保在第一时间及时化解处理。秋收将至,我们希望各地充分借鉴这些好经验好做法,确保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取得新成效。

省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孟小红: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参与。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生态环保宣教中心宣传科,联系电话:66226127。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宣教中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如何写好作文 我的春节作文 写秋天的作文 熊猫的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 军训作文 材料作文 关于幸福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宽容的作文 运动会作文600字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冬天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 状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 春的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300字 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 六年级第一单元作文 榜样的力量作文 关于雨的作文 写猫的作文 植树作文 作文书 关于爱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