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走!出门逛早市

2020-12-28 05:45:02
相关推荐

2010年前后,为了方便群众生活,西安率先在全国设立了首批6个便民蔬菜早市。摊位划线定位、严格收出摊时间、配备复秤台和垃圾收集容器……明晰规范的管理思路让便民蔬菜早市在我市得以长久存在并进一步发展。

如今,10年过去了,我市的便民早市已发展到100多处,经营范围逐渐扩大,管理手段不断更新。

一头牵着附近百姓的民生,一头托着小摊小贩的生计,这些早市经营现状如何?管理上有哪里亮点?在地摊经济的“烟火气”熏陶下有哪些改变?

小编这就带你一起去探访——

小南门早市

融入市民生活

已成为当地一大特色

早晨是小南门最有市井烟火气的时候,广为人知的小南门便民早市就位于小南门至含光门段的顺城巷。记者一大早来到这里采访时,初夏的日头正悠悠地照着古老的城墙,遛弯儿买菜的人们三两结伴从城门洞进进出出,络绎不绝。

“西瓜西瓜,保熟保甜”“新鲜西红柿,两块钱一斤”……这条小巷在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迎来了一天当中最热闹的时段。

作为我市最早设立的便民早市之一,小南门早市早已深深融入附近居民的生活,也成为小南门的一大特色。

顺着巷子往里走,沿路的蔬菜瓜果、鲜肉禽蛋让人目不暇接。因为地处老城区,早市上购物的老人占了半数。他们一路走走停停,挑挑黄瓜、买买青菜……一天的生活所需就有了着落。

“早市上蔬菜水果品种多,又新鲜又便宜还离家近,所以天天来这儿买!”早市西口,买完东西的王师傅一边说着话,一边将买来的菜一一放上复秤台复秤。

早市管理人员阎小东告诉记者:“逛早市的老人比较多,他们时常对摊贩用的秤有疑问。所以我们专门设立复秤台,方便大家来复秤,这样就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方便买菜的群众,也对早市规范管理有好处。”此外,因为疫情尚未结束,早市复秤台旁还配有电子体温枪。

蔬菜摊主李阿姨告诉记者,自从小南门便民早市开市,她就在这里卖菜。每天早上2点左右去进菜,5点多过来摆摊,9点收摊。10年间,她和丈夫就是靠着卖菜的收入,供孩子上学、赡养老人。

仁厚庄南路早市

管理不断升级 让早市更规范

一大早,仁厚庄南路便民早市已是人流如织。放眼望去,双向两车道的早市街面干净整洁、人车通行顺畅,绿底白字分类经营指示牌非常醒目。

碑林区东关南街街道办事处城管科科长姚斌告诉记者,仁厚庄南路便民早市是全市较早设立的便民早市之一,现有摊位110个左右。我市提出划行规市后,他们就结合早市实际,划分了蔬菜区、禽蛋区、豆制品区、肉类区等区域。“分区后,不可能哪个商家把价格抬得很高,价格比较透明、合理”。

早市少不了产生大量垃圾。据姚斌介绍,去年我市实施垃圾分类后,他们为每个商户配备了专门的垃圾桶,自己产生的垃圾自己分类收集好,收市的时候带走,基本上实现了“摊走地净”。

早市上还设有复秤台,市民买了东西可以去复秤。复秤出现任何问题,身穿制服的早市管理人员就会立即介入,核实后会对市民进行1~10倍的赔偿。据姚斌介绍,他们每个月会不定期3~5次用标准砝码对商户的秤进行核准检查,秤如果有问题,会直接查扣。

陈阿姨在该早市卖菜已有十来年,这些年一步步看着早市被管理得越来越整齐了。她说:“我觉得这些管理措施都挺好的,早市摊位成本低方便了咱商户,咱也不能给城市添乱,给附近居民添堵。”

春临一路早市

升级全天营业

引导附近流动摊贩聚集

5月27日,省政府下发《关于印发促进市场消费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若干措施》,提出“在不影响人行通道、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城区临街店铺出店经营,允许大型商场适度占道促销,允许在居民居住集中区开辟临时摊点摊区,允许流动商贩在一定时间和区域占道经营”,由各市区政府、住建、市场监管和商务等部门负责保障实施。

6月1日,曲江新区发布公告,允许在规定路段、场所、时间范围内从事经营,在不影响行人通行,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确保旅游秩序规范有序的前提下,摊贩按照规定办理手续,遵规经营。

早上9点,记者在曲江新区春临一路保利春天小区北门临时摊群点看到,原本9点钟应收的摊位全部整齐排列在春临一路路南。统一的两层梯形台面、褐色遮阳棚,全部按照规定避开盲道并一字排开,商户统一着蓝色工装,让市场看起来整洁醒目。

曲江城管局五大队教导员韩鑫告诉记者,临时摊群点的流动摊贩都是他们从辖区别处引导过来的。“把流动摊贩引导到一起,既方便统一管理,也能让他们安心做生意”。

从早市改成临时摊群点,春临一路早市从原来的6:00-9:00、17:00-20:00两个时段,只能卖蔬菜水果,改成了现在的早、中、晚三个时间段,从早上5点延续至晚上10点,品种也扩展到了盒饭、小商品、早餐等。

卖蔬菜的李师傅告诉记者,这两天春临一路的流动摊贩明显增多,下午人多的时候可以从春临东路口一直排到春临西路口,有七八十个。李师傅高兴地说:“以前这里只卖蔬菜和水果,这两天流动摊贩多了,卖的东西品种丰富了,周围居民来逛的也多了,我的生意都明显比之前好了!”

采访期间,一位卖香包的大爷因为日晒,将摊位从盲道右边移到了盲道左边的树荫下,负责日常巡查的执法队员任帅赶紧上去客气劝说:“叔,这边是公交站,你在这摆摊影响大家等车。你要是嫌热可以把摊摆在原处,人坐到树荫底下。或者你看哪里有树荫,我给你把摊挪过去。”后来,经老人同意,任帅和同事及热心市民一起帮老人把摊子挪到了几米外的树荫处。

赵女士家就住春临一路附近,她告诉记者,这几天家门口的早市变化太大了。“以前买菜错过时间就得大老远去超市,现在卖菜卖水果的时间延长了,品类更丰富了。早市管理得也挺好的,没给咱生活带来啥烦扰,必须点赞!”

6月4日,市民群众在康复路挑选衣物。(记者 冯炜 摄)

自救下的“小店经济”

——

饺子店兼营收发快递

生意活了 信心也回来了

“今年餐饮生意不好干,得撑过去才行!”49岁的李恺是武功人,在西安橡树街区经营饺子馆已经有4年。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他的所有计划。“疫情最吃紧的时候,小店开不了张,每个月光人员工资成本就是3万元。”为了自救,李恺把饺子馆一部分隔出来,开了家菜鸟驿站。这下,人来的多了,生意也活了!

今年2月中旬,李恺提前联系社区,从老家回西安后,便开始自我隔离。“真的不能再等了,一睁眼就是赔钱,我还得考虑那些跟着我的很多老员工。”隔离中的李恺从窗户往外看,他发现街上只有快递没有停。“能不能在饺子馆旁边开个菜鸟驿站,服务街坊,通过做快递也可以和业主拉近距离,会不会带动餐厅的生意。”李恺闪出这样的念头。拿定主意后,李恺上网申请入驻菜鸟驿站。在和城市经理沟通后,他便电话联系门面装修改造,在饺子馆里开辟出来20多平方米的独立空间作为驿站。等隔离期满了,李恺的菜鸟驿站也准备就绪了。

3月9日,随着政策许可,李恺的饺子馆重新营业了;3月23日,李恺新开的菜鸟驿站也营业了。跟着他的老员工,从饺子馆服务员变成了菜鸟驿站的快递员。半个月下来,大家就对“入库、扫码、取件、发件”熟悉了起来,不再有失业的担心,员工们也充满了干劲。早9点到晚9点半,是橡树街区菜鸟驿站的营业时间,也是李恺的“陕西水饺家宴”的营业时间。

自菜鸟驿站开业后,人来的多了,生意也活了。李恺说,店就在小区门口,大家都从这里进出,有人取个快递,顺便吃盘饺子;也有人在家订餐,员工送个盒饭,也顺便送个快递,方便。快递引流起了作用,现在,饺子馆客流量已经恢复到疫情前60%。

生意终于活了。6月初,李恺在店里贴出一张告示:“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如果您遇到困难,肚子饿了,这里可以免费请您吃水饺。挺过去了,就知道,没什么大不了!”李恺说,一份饺子不算什么,希望大家都好;菜鸟驿站让自己挺过来了,贴告示是想有个回馈,让更多人感受到一份支持。(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轩辕杨子)

6月4日晚,红专南路几家餐饮店摆放了室外摊位,市民们纷纷前来品尝美食。(记者 李欣 摄)

高新区重现浓郁的市井气息

地摊经济藏生机 人间烟火抚人心

3毛钱一串的串串火锅、40元一盘的小龙虾、100元3件的衣服、50元一双的鞋……夜幕降临,从悠悠茂购物中心途经丈八南村、木塔新街再到万科金域国际,地摊重现街头巷尾,浓郁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近日,西安高新区大街小巷重新燃起烟火气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更多生机。

傍晚时分,悠悠茂购物中心内的商户纷纷将商品外摆到了广场上两排白色简易棚内,放眼望去,“69元/2件”“100元/3件”“59元/件”的促销标签造型各异,广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效果很好。”孙女士开心地说,这是她第一次外摆,不到两个小时就卖了上千元,现在店里只有她一个人,不然生意会更好。孙女士在悠悠茂购物中心经营着一家服装店,疫情发生后,商场内客流量锐减,店铺生意惨淡、经营困难,租金、银行贷款等各种开支曾一度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本次商品外摆,终于让她重新看到了希望。

丈八南村是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的聚居地,天还没黑,各种地摊就已经在街道两旁准备就绪。10块钱一碗的油泼面、1块钱一根的烤肠、3毛钱一串的串串火锅以及各种价格亲民的美食,使这里成为许多晚归者的“深夜食堂”,摆摊的人也觅得一份活计。“今天赚了多少钱?”在一个卤肉摊前,记者问摊主。“还行吧,四五百元。”摊主贾莉莉说,自己曾在一家企业工作,疫情发生后公司效益骤降,她干脆辞职,靠着手艺卖起了卤肉。

“地摊经济”具有“三低”(低门槛、低风险和低价格)特性,有助于企业和个人克服暂时性经营或生活困难,能在当前落实“六保”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日,高新区逐渐对地摊经济“松绑”,并由创发局、公安高新分局、城管局、食药监局等多部门联合上门服务,协调解决地摊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发展“地摊经济”、恢复城市烟火气来落实“六保”任务,赢得市民称赞。

“现代城市的‘高、大、上’不能泯灭人间烟火,为地摊经济‘松绑’,能够为不同收入群体创造出必要的生存空间,会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包容、更有活力。”市民贺先生表示,从长远来看,发展地摊经济也是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保留传统的重要途径,能让西安成为一座有传统、有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蒋黛)

编辑:Mia

审核:文岳、初墨

监制:方觉晓

出品:西安日报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消防安全作文 今天我当家作文 窗外作文600字 小作文给对象 梅花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 说明文作文 我的自画像作文 笑死人的高考零分作文 我的烦恼作文500字 700字作文 写给女朋友的小作文 关于坚持的作文 坚持作文 熟悉的陌生人作文 作文过年 关于学习的作文 作文怎么写 作文大赛 英语小作文 说明文作文600字 作文开头 那一刻我长大了作文3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 成长作文 在路上作文 旅途作文 英语春节作文 节日作文 作文集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