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文化漫谈:正月十五闹元宵 浅析元宵节背后文化内涵!

2020-12-28 06:45:01
相关推荐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这首《正月十五夜》是唐朝苏味道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写的一首咏神都洛阳城元宵夜“端门灯火”盛况的古诗。可见布灯习俗可以追溯到隋炀帝时期,到唐代已盛极一时。

一、元宵节起源

元宵节,亦称为上元节、元夕、小正月、小年或春灯节。一般认为元宵节开始于汉朝。西汉文景庆祝戡平“诸吕之乱”与民同乐,是传说中最早的元宵节起源。汉高祖崩薨,其后皇后和吕氏家族把持朝政。大将周勃、大臣陈平戡平“诸吕之乱”迎接代王刘恒即位称帝,而戡平乱事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此后,每逢正月十五这一天汉文帝都会出宫游玩,与民同乐。

据说正月十五元宵夜灯火大张、彻夜通明的庆典仪式,和汉武帝祭祀太一神有关联。《史记.乐书》曰:“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这段记载指出汉朝在正月的第一个辛日在甘泉寺祭祀太一神,从黄昏祭祀到天明,通宵达旦祀以盛大的灯火,而且常见流星划过坛的上方,天人共会。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二、元宵节演变

元宵节的灯,是节日的主角,元宵节又称灯节,有祭祀、敬神、驱邪、祈求光明之意。灯的种类繁多,按工艺材料分,有布帛灯、纸灯、琉璃灯、白玉灯、麦丝灯、竹灯等;按造型分,有梅花灯、荷花灯、仙鹤灯、长鲸灯、玉兔灯等,不仅制作精美,而且灯上画着著名的神仙故事和历史故事,蕴涵着历史文化、伦理道德、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等丰富内容。

届时家家户户悬挂五色灯彩,大街小巷的灯市、灯社、灯谜、灯会大放异彩。君臣百姓都去观灯或猜灯谜,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敬天敬神、从善如流、弘扬正气等道德理念深入人心,使人从中受到智慧的启迪。如展现神仙世界的大型灯组──鳌山灯,气势恢宏,体量巨大,荟萃千百盏华灯、山石、树木、楼阁,佛、仙、神的雕塑、绘画,以表现传说中的神仙及仙境,其景美轮美奂,使人仿佛进入仙境,正如明代王世贞写的“烟火楼台疑化国,高明世界正宸游。”还有各种佛灯、道灯、子牙封神灯、八仙过海灯、孔明灯、唐僧取经灯等,举不胜举,令人赏心悦目,益智增慧。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三、闹元宵

在整个正月里,除夕合家欢够热闹了,初一万事新够喜庆了,但“正月十五闹元宵”却也必不可少。一个“闹”字道出了元宵节的奔放、欢腾、热烈,有种浓得化不开的情愫,弥漫天上人间。“明月逐人来”,这是新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上天送人间一轮满月,人间也回赠可与明月媲美的万盏花灯,再附上那独属于人间的狂欢与温情。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

四、元宵节吃什么

在我们现代人的观念中,元宵节除了赏花灯、猜灯谜、逛庙会、舞龙狮、划旱船、放烟花等传统习俗,在吃的上,也就只有“北元宵、南汤圆”了。

在古代,元宵节一开始吃的并不是现在所说的元宵或汤圆。据记载,南北朝时期多为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主要是用来祭祀、逐鼠,祈祷老鼠不吃蚕宝宝,以求农事顺利,还称不上是节庆食品。唐代吃一种叫“面茧”的面食和焦追(即烤饼),

到了宋朝,出现了油锤和乳糖圆子。油锤以面团包豆馅,煮熟后放入新汲的水中冷却,再油炸,与今天的元宵做法相似,而乳糖圆子则与现在的汤圆无二。南宋时,汤圆的品种更为丰富。山药圆子、珍珠圆子、澄沙团子等,汤圆成了元宵节必吃的食品。除此之外,宋人在元宵节还会吃科斗粉、豉汤、水晶脍、韭饼、南北珍果,皂儿糕、滴酥鲍螺等等美食,种类十分丰富。

元宵节历史悠久,文化意蕴浓厚。元宵节文化内涵的核心是祭祀敬神,驱除邪魔,祈求光明,迎接春天。正月为春季万物生机萌动之时,在这正月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寄托了对温暖春天的渴望和对光明未来的期盼。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蝴蝶兰作文 西安旅游作文 四下作文 介绍中国的英语作文 陪伴作文500字 冰糖葫芦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三年级 关于乡村的作文 学校生活英语作文 真没想到作文 英语作文八年级上册 写饺子的作文 五下作文 换位思考作文 满分作文500 初一满分作文 游黄山作文 思辨类作文 春节的作文600字 关于假期的作文 写景作文800字 记人作文 电视作文 观后感400字作文 题目自拟的作文 作文我的奇思妙想 我的老家作文 励志作文600字 中考满分英语作文 作文背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