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小别离》讲述了三个家庭孩子青春期 升学 留学的事(观后感)

2020-12-28 21:30:01
相关推荐

前几天有个学生跟我说现在有部《小别离》的电视剧,然后她简单跟我讲了一些剧情,听了她的讲述,勾起了我的兴趣。周末两天,我看了十几集。剧中主要讲了这样的三个家庭。“上流家庭”张亮忠家,女主人去世,男主人是暴发户,然后娶了一个小他20岁的娇妻,在没爹管没娘教的环境长大的小宇虽聪明。

但特叛逆,不爱学习,是老师放弃的那种。看着孩子的成绩上不去,父亲着急,也担心自己的公司后继无人,相信他人所说只要捐座图书馆就能让儿子免考留学,可以拿到文凭,想方设法把儿子送出国去。“中产家庭”方圆家,方圆为了孩子的成绩,真是操碎了心。搞特训,跑步、写试卷,背课文、背单词、请家教,时刻监督。

还把朵朵喜欢的小周姐姐赶走,最后还使出中国式的亲戚套路,让留学的孩子能寄住在姑姑家。工薪阶级琴琴家,为了孩子有更好的前程,先是想着卖房把孩子送出国,卖房不成又想着把琴琴过继给美国的姐姐以求得绿卡的狠招,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整个剧情围绕孩子的出国展开,讲述了三个家庭孩子青春期、升学、留学的事。

看的过程中,有笑点,也有泪点。孩子的叛逆,父母的焦虑;孩子的认错,父母的包容;孩子的理解,父母的感动,这些画面带我们真实地过了一回自己走过或将要走的人生。观看的同时我也是焦虑的。在他们的身上,我们总是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伴随着的还有自嘲,苦笑,以及对自己的深深怀疑。

这种焦虑和不自信也时时存在我们的生活。今年开学,校长在会上说,我们学校才开办第二年,但报名的人数却达到了我们预期九年接收的人数。这不是一件喜事,对我们学校,对老师,对家长,对学生,无形中都是一种压力,有压力,就会有动力,同时也伴随着焦虑。校长会焦虑学校和学生的管理;老师会焦虑这么多孩子的安全和学习。

家长会焦虑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孩子会焦虑自己的行为是不是令老师和家长满意。作为老师,我也会想:难道进了这个学校就真的是一只脚踏进了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门了吗?但换位思考一下,我也会把孩子送到好一点的学校去。为什么?因为担心,因为不自信,因为焦虑,担心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

不自信自己能把自己的孩子教好,时时焦虑孩子出现问题造成严重后果。我在火车上看到三五成群的孩子去韩国、美国参加冬夏令、营令营,就为了快乐和增长见识,我就会想到我们班的孩子,我们班的孩子从来没有参加过冬令营、夏令营,那不是比这些孩子差一大截吗?他们一年花几万块钱去玩,我们玩得起吗。

看到火车上的父亲暑假大老远带着女儿去北京找专门的老师上古筝小课,先不说一节课一两千,光住宿和吃饭就是一个大数目,他们这么舍得,我们的家长有这么超前的消费意识吗?看到大城市的孩子生活的环境文化氛围那么浓,我会心急。看到北京王府井书店买辅导资料的学生排着长长的队,我会想。

他们考清华北大比我们少那么多分,都排队买一筐一筐的辅导书,可真上进,他们的目标根本不在清华北大!看到各个博物馆出口成章的小解说员,我由衷佩服。这些,同时也是我的焦虑,我焦虑我的孩子,我的学生没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担心他们以后。以前在乡下,我们活得更加开心快乐,但也有焦虑。

看着那些天真可爱的留守儿童,我会经常想,城里的孩子都有父母在身边,有父母的疼爱,他们自信;城里的孩子都上兴趣班,他们多才多艺;城里的孩子没事就去旅游,他们见多识广。我们的孩子虽然善良朴实,可能是井底之蛙,以后可怎么赶上他们?这些焦虑,不光伴随着每位老师,也伴随着每个家长。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上兴趣班,我怕落后。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去旅游,我怕她没见识。看到别人家的小孩进城出国,我也计划着进城出国。焦虑的同时,我们也知道,这是应试教育的弊病、教育资源的不均造成,但我们都无法改变这些,所以就只能想着改变自己,改变孩子,让每个孩子努力地追求所谓的成功人生。

我们虽然痛斥着社会的不公,却也无可奈何,只能随波逐流,回到游戏规则里完成自己的游戏。我们每天都在用无形中告诉孩子,学习,才是改变你未来生活的唯一出路。同时我们会用这样的话安慰自己:“孩子我宁可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也会用安德烈的话去鼓励孩子: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

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然后我们每天督促孩子把所有的时间用来学习。

那些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毫无用处的东西,一切都是为了考试。是啊,我们焦虑,但我们生活还得继续,我们不能光焦虑,我们得做点什么吧,我们不能光想着成绩,我们还需做点其他的。做什么呢?培养孩子的能力。所谓的能力,就是能使人终身受用并源源不断的得到新的知识的技能。有能力的人,到哪都可以照顾好自己。

到哪都不用父母为他担心。哪些能力最重要?我先来归纳几点。欣赏美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要多亲近大自然,大自然是神奇的,只有走进大自然,你才能零距离去欣赏美,发现美,从而感悟美。你要说出更有思想话,要写出美文,也要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对话。我四岁的孩子看到瓶子里的贝壳。

会说这是我们在海边捡的贝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个贝壳比买的更美,因为这是她亲手捡的,带着她亲身体验的贝壳。为什么我们70后,80后会怀念童年,因为我们的童年天天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为什么我这个菜鸟有的文章的阅读量更大,因为那些文章是我亲近大自然时有感而发的。见多识广的能力。要做到这点。

一是要有广泛的阅读,文学,历史,科学,童话,阅读各种类型的书。有钱,可以多买些书,因为自己的书可以随便圈点批画,想看第二遍第三遍时也方便。经济困难的家庭可以到图书馆办借书卡,一张借书卡可以看遍图书馆所有的书,还不用花一分钱。二是多出去走走,小时候的鲁迅羡慕闰土见多识广,因为他是城里人。

只看到自家屋子四角的天空,闰土会捕鸟,会看瓜,会刺猹,会很多很多的事。闰土会的这些事,鲁迅都不会,因为它每天都被父亲关在屋子里看书写字。思考的能力。遇到难题要思考,不要总想着依赖他人的帮助。一个苹果砸在牛顿的头上,牛顿马上思考为什么苹果会掉下来,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如果一个苹果砸在我们的头上。

我们第一反应可能是疼,第二反应是把它吃掉。取长补短的能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别人说的一句话,你觉得受用,要随时记下来。别人为人处事做得好的方面,平时多留心,以便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取长补短的能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别人说的一句话,你觉得受用,要随时记下来。

别人为人处事做得好的方面,平时多留心,以便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坚持不懈的能力。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一直觉得,除了天才,人与人的智商并没有很大差距,差的就是一种做事坚持的态度。水滴石穿是因为坚持,铁棒磨成针是因为坚持,林清玄能成为大作家是因为坚持。

运动员能拿金牌,也是因为坚持。平时,我最欣赏的人也是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不气馁,不害怕,不退缩,吃苦耐劳,坚持不懈,这样的人真的值得称赞。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写什么好 介绍北京作文 景色作文400字 我的发明作文 写景作文三年级 写诗的作文 茶花作文 烧烤的作文 300字作文写景 弹钢琴作文 吃苦 作文 初中好作文 圆梦作文 作文写景300字 学期计划作文 阳光作文600字 爱的作文300字 一件事情的作文 亲情600字作文 描写山的作文 因为你作文 中考万能作文 种花的作文 感恩600字作文 作文名句 游记英语作文 作文150字左右 600字作文写人 写鱼的作文 期盼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