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考点精粹」2019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核心考点:教育的概念和属性

2020-12-28 22:40:01
相关推荐

从今天开始,师拿久稳将为大家推出《考点精粹》栏目,每日推出1至2个中小幼教师资格证笔试核心考点,不用看书,每天掏出手机就能学习和掌握考点知识。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本栏目将按照教材顺序,为大家提炼和挑选核心考点,等整个教材上的考点都更新完毕后,会整理成册。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的教育: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

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三乐也”。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问“educare”。前缀“e”有“出”的意思,意为“引出”或“导出”。

二、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一种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的永恒性: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

2.教育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但阶级性并不是教育所独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特征。阶级性只是在阶级社会中教育的一种属性,并非教育所特有的质的规定性。

3.教育的历史性:教育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统治阶级制度密切相关,并随之变化而变化发展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书迷作文 成长作文开头结尾 难忘的作文400字 春季的作文 奶奶作文600字 童年的作文怎么写 阳光作文800 观察日记的作文 快乐童年的作文 优秀的作文题目 编童话作文 作文第二次 人物的故事作文 作文400字写人 开心作文400字 中考作文主题 猫的作文300 观后感作文500字 纪念日作文 500字作文写人 写作文100字 全国作文大赛 小鸭子的作文 我的闺蜜作文 我明白了作文 雨 作文600字 作文照片的故事 300字想象作文 作文开头好句 感谢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