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村庄增颜值 产业惠村民——准旗暖水乡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振兴见闻

2020-12-29 02:40:01
相关推荐

暖水,一个有着百年记忆的古镇,因一年四季长流的暖泉而闻名。

春风拂面,人潮涌动。伴随着乡村振兴的声声号角,准旗暖水乡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以“环境整治”为引擎,以“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为两翼,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乡村面貌发生根本改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幅提升。

家居绿水青山畔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陶渊明笔下描绘的世外桃源。走进暖水,河流、山川、树木和洁净的空气,举目望去,处处彰显着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美,给人以世外桃源之感。

水泥村道干净整洁,家庭院落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掩映,健身广场设施齐全……在暖水乡榆树壕村,一幅户户优美、家家整洁、处处和谐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这是该乡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一个缩影。

“我们村子不大,但建设的越来越漂亮了,大家生活舒适安逸。”村支书高燕介绍说,“过去村里垃圾没有统一收集区,给人的印象就是脏、乱、差。现在村里每家每户安放了垃圾箱,粪草垃圾和白色垃圾都能及时运出村,现在我们村环境卫生越来越好了。”

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榆树壕村以村为单位,以公路、河道、村道、房前屋后、公共场所为重点区域,对公路两侧杂草、堆积物、私搭乱建、沟渠道内的垃圾渣土、废弃塑料袋、池塘漂浮物等积存垃圾进行大清理,做到了庭院内外、田间地头、村道河道一体整治。为巩固环境卫生整治成果,榆树壕村通过宣传引导、舆论监督、建立奖惩机制等措施,与村民、沿街商铺和企业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划分责任区域、责任内容和管理责任,村委会在卫生、绿化、秩序等方面严格督查。此外,还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美丽庭院评比创建等活动,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

看着村庄一天天变美,榆树壕村村民陈美良内心由衷地感到高兴:“住在这样的村庄里真是一种享受啊,我感觉一点不比城里差,而且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每天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成了陈美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前几年,陈美良在精准扶贫帮扶政策的支持下,搬进了70平米的新房,购买了新拖拉机、刨土豆机和玉米播种机,还找准了“市场”,拖拉机和其他农机具有了用武之地,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了不错的收入。

说起新一年的打算,陈美良说:“其实想致富就得动脑筋,想办法,现在国家政策好,咱自己也得努力。还要保护好这来之不易的环境。”

2009年,暖水乡被确定为全市整乡推进生态自然恢复区试点乡,有80%的人口移民进城、进镇区生活,而且经过十多年的保护与建设,目前,全乡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如此好的生态环境,环境卫生岂能落后。

一排排划一的洋楼如同城市社区,搬迁入住的村民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走进暖水镇区暖水新村李振家,独家独院200平米的小二楼窗明几净,连小院的地面都擦的铮明瓦亮。

“以前,村民环保意识不强,垃圾乱丢乱倒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今,这种现象几乎看不到了。”李振是2014年搬迁住进暖水新村的,他是暖水村的监委主任,对于居住环境卫生的变化最有发言权,“转变村民的观念很重要,这项工作固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有信心能做好。”

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暖水乡将疫情防控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机结合,明晰时间表、确立路线图、规划重点任务,强化监督考核,建立长效机制,高位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该乡制定《暖水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行》,积极开展“三大专项整治”---全面清理环境卫生、重拳拆除违章建筑、强力整顿环境乱象,抓好“三项基础建设”---生态绿化建设、公共设施建设、机动车服务区建设,确定了目标和主要任务。同时,采取乡干部包村、村“两委”及监委成员包社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严格落实职责责任。

各村社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了村规民约、社规民约,重点对村民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杂物、生产生活污水和废弃物处理、棚圈围栏整治、村庄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等行为进行规范。同时乡里成立督查组,对发现的卫生死角脏乱差的地方在“暖水发布客户端”进行曝光,直至整改后再发布照片对比,确保整治工作无死角、整改工作无疏漏。

围绕“三大专项整治”,暖水乡以农村“治脏、治乱、增绿、畅行”为重点,狠抓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工作,全方位助力提升乡村“颜值”。到目前,组织人手共清理垃圾3万余吨,清除“五堆”1300余处。累计拆除违法违规户外广告牌匾150余处。同时对镇区、沿路沿线两侧26家无证、无照经营商户进行规范整顿。清理整治各类乱搭乱挂、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丢乱倒、乱排乱放行为60余处。与村民、街面、企业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全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目前,该乡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压缩转运站已开工建设,3个公共卫生间正在选址。

“暖水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就是生态环境,环境整治就是要让大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党委书记高润华说。

人在春风和气中

春日的暖水大地,虽说干旱少雨,但顽强的绿草仍然抬起了头,放眼远望,淡淡的绿意让人感觉到万物复苏的一派生机。

沿着起伏的山路,走进准旗乡村产业振兴示范村---暖水乡德胜有梁村,就像来到了一方世外桃源。清新的空气里弥漫着一阵阵芬芳的花香,蝴蝶、蜜蜂在空中上下飞舞,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是开着花的杏树、桃树,让人恍惚进入一幅幅画中。

暖水乡被誉为准格尔旗的“苹果之乡”,苹果种植面积2000余亩,苹果种植大部分在德胜有梁村。截至目前,该村共发展果农68户,种植苹果2030亩,约20万株。2019年苹果产量达68万斤、实现收入460万元。

在德胜有梁村村集体果园,在农耕机械的轰鸣声中,村支书赵勇军正指挥着三台拖拉机在紧张施工,山野之间果木葱茏、生机盎然。

德胜有梁村村集体果园占地150亩,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建设,今年将种植宁丰、富士等品种约8000苗,目前土地平整、水、电、苗木订购都已完成,正在做栽种前的准备。该项目由政府扶贫资金启动,全乡12户巩固扶持户全部纳入其中。

赵勇军介绍,今年栽种上的果苗,明年就能挂果,水、电、路、苗甚也不用管,贫困户进来打理就行了。计划每户巩固扶持户给2亩经营,余下的村集体经营,这样,以后每年村集体收入能上100万元。

赵勇军初略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种50棵苹果树,每棵树结60斤果,每斤按6元计算,一亩地的毛收入就达到1.8万元,除去打理的成本,每亩最少纯收入也能达到1.7万元,每户按2口人计算,仅此一项平均每人就能增收1.7万元。如果按去年的行情,每斤都能卖到8元以上,收入就更多了。

记者认为,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得做细,得拿出绣花的真功夫。精准施策必须产业先行,种苹果、建大棚、搞养殖,这些都是管长远的脱贫之计。

穿行于德胜有梁村,随处就可看到苹果基地、苹果产业示范园,清一色银灰色苹果树整齐有序地站立在园子里,枝条伸向天空并挂满了含苞待放的花蕾。

“是了哇,眼下正是种果树的好季节,这两年载苹果树的人越来越多,果树苗行情好、不够卖,你们要多少‘宁丰’苗……” 王四绵今年育的3000多棵果苗,每棵100元,马上就要卖完了。

在德胜有梁村的果树种植户王四绵家里,手机铃声不断响起,他一边接着客户要苗子打来的电话,一边和前来购买树苗客户装车,园子里人来车往,热火朝天,一片繁忙景象。

“这些苹果亩产能达到六、七千斤,”在王四棉的果园,他指着一排排用绳子拉成一定角度,但整齐有序的苹果树说,“这样做是为了让果树充分、均匀的接受光照,每行树之间的行距也是测量好的,距离可以容纳除草机进去,但不会刮伤树苗,还可以大大节省人工劳力。

据了解,王四棉的苹果非常受欢迎,以至于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除了天然地理条件的优势,更离不开王四棉的前期诸多考察和大量花在苹果树上的心血。陕西洛川、辽宁抚顺、山东烟台,这些耳熟能详的苹果产地王四棉都没少去学习考察,他的宗旨是,不管是做什么,你有我有那不行,人有我优那才行,那才能有竞争力,当然,对于苹果他更是一样的要求。

口感好、无污染,七、八年的时间,王四棉家的苹果已经口耳相传,变得远近闻名,苹果还没有完全成熟,就被周边的熟人、顾客抢购一空,每斤苹果可以卖到12元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德胜有梁村乃至暖水乡围绕着果树做文章,漫山遍野披上绿装,换来的是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村民日益鼓起的腰包。

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只有以产业为基,才有持久生命力。牢树这一理念,暖水乡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子,把产业培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不断激发着乡村发展潜力。

沿着肯木肯川的小溪走进肯木肯村中科羊草产业基地,300亩的中科羊草已经长出了绿苗。该村通过与北京艺丰佳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撂荒闲置的土地上种植中科羊草,今年在原有300亩基础上新增1200亩。

村支书王世杰介绍,肯木肯村村民大部分都已异地搬迁,现有常住人口50多户108人,村里撂荒闲置且可以灌溉的土地有4500亩,按照“党支部+科研院所+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他们在撂荒闲置的土地上种植羊草,第二、三年即可收获干草和种子,一次性投资,20年受益,从而实现村民增收和提高村集体收入。

据了解,羊草根系发达、返青早、持绿期长,播种一次,可以多年利用。每亩地产草600公斤左右,草籽30~50公斤,每亩地年收益在2000元。

“村民不仅每年能收到土地流转费,还可以到基地打工挣钱,还将得到村集体分红,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王世杰说“今年种植的1200亩羊草,全村350户村民受益,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即将开始种草。”

暖水乡结合各村优势产业发展需要,采取政府引导、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一村一策”发展潜力,更好更快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昌汉素村由帮扶企业伊泰安家坡煤矿投资1350万元,建设总占地230.4亩上水工程项目。已完成3000立方蓄水池、5.2公里供水管道和2处水源井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为复垦复绿土地综合利用和煤矿洒水除尘提供水源,增加村集体收入;

暖水村结合本村实际,近期与准格尔旗王道酒业达成意向,拟种植纯绿色制酒原料高粱200亩,目前开始播种。

圪秋沟村通过争取扶贫资金,2019年建成75KW光伏发电项目,当年并网发电。

在浩荡的春风里,暖水乡上下春潮涌动,酝酿着独有的春天味道,播种着新一年的新生活与新希望,为乡村振兴和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呈上春的盛宴。(鄂尔多斯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家的猫作文 幸福一家人作文 四年级国庆作文 期待作文600字 一件事作文500字 幸福时刻作文 五年级作文写人 有小标题的作文 大雁塔作文 英语六年级上册作文 写物的作文怎么写 家庭生活的作文 遗憾作文600字 高中作文题 4年级下册作文 海棠花作文 写景作文冬天 夏天的雨作文 剪纸英语作文 关于奶奶的作文 友谊作文800字 写日出的作文 记事类作文 我生病了作文 难忘的生日作文 800字高考作文 道歉信英语作文 值得作文600字 作文素材是什么 思辨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