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明日春分 农村俗语为何说“春分无雨莫耕田 秋分无雨莫种园”?

2020-12-29 03:55:01
相关推荐

“春分”节气源于何时?老祖宗说的“春分无雨莫耕田”,是啥讲究

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大好时节,当“立春”节气奏响春天序曲之时,大地就会从沉睡中苏醒而万物则纷纷萌芽。按照古人根据星象及自然规律发明的历法来看,春天一共被分为六个特定节令,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从“二十四节气”体现出的自然规律可以发现,包含在春天中的六个节令对全年气候发展,以及农民播种耕地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春雨惊春清谷天”节气,其实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都十分密切。

古代社会虽然没有可以监控气象的专业设备,但是古人却可以根据大自然的变化规律,总结出一套完全符合生产生活的“历法”。笔者认为从这一点来看就可以充分体现出,古代先民的智慧以及“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春分”作为春天第四个节气,不仅是天气逐渐转暖的信号,同时也提醒广大农民朋友积极备耕的时间到了。我国大多数地区在春分这一天,都有吃春菜、萝卜、驴打滚、太阳糕的习俗。笔者认为其实际寓意就是迎接春天,以及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身体安康。

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的历史由来

古人根据星象学以及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确立了季节变换与“二十四节气”。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一直依赖气候变幻与自然变化。但是古代劳动人民在不断与大自然接触,亦或是与其抗争的过程中发现了自然变化规律。

于是根据自然变化及其客观规律制定出了,非常适合农业发展与生产生活的“二十四节气”。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二十四节气”,就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代表性产物。由于农业生产与大自然节气变化息息相关,所以只有顺应天气变化与农时,才能利用季节变化创造农业经济价值。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二十四节气”,其实就是古人根据观察星象所衍生出来的,关于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知识体系。“春分”作为这个知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古人预测天气变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客观依据。

1.春分节气由来

关于“春分”最早记录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这段记载中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说法,即“二月中,分者半也”。所谓“二月中”泛指春分节气,而“分者半也”则是指黑夜与白昼时间平均。

这一点其实可以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得到证实,“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段史料中更加嗯明确的说出了,春分节气“昼夜均”、“寒暑平”的特性。不仅昼夜时间大致相等而且冷热也十分均匀。

这其实也是春分被称为“日夜分”或“日中”的主要依据,而“仲春之月”则是指春季分为三个月,“仲春”就是春天的第二个月。而大多数情况下仲春都在农历“二月中”,这个时节正是天气由寒转暖的关键时期。

笔者认为从“夏历”到汉代“太初历”,其实不仅是古代人对天文历法的执着研究。同时,也是农业生产与自然气候紧密结合的重要历史阶段。而“春分”作为古代历法中的重要节气之一,其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昼夜平均、气候转暖,农民在这个节气之后就要开始准备春耕。

“春分”的意义除了在于平分白昼、寒暑之外,同时也寓意着将春天一分为二。这主要是因为春分处于春天三个月之中遂平分了春季。笔者认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春分”其实的最大涵义就在于“分”字,这其实也是自然规律中的一大特色。

2.春分时节中的天气变化

正所谓“春风不刮,草芽不发”,春天到来之后最突出的气候特色,就是大家习以为常的大风和扬沙天气。虽然寒冷气候逐渐退却但风沙却随即而来,尤其是北方地区风沙天气更为明显,并且还会出现连续阴雨天气。

如果按照古语来讲春季的气候特点,其实可以总结为“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这其实将春季中的六个节令,用最为简洁的语言进行了总结。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其实指的是,春分时节由于风沙较大乌鸦无处安家,所以才会不断在天空盘旋并啼叫不止。而“地皮干”则是说“春分”虽然到了,但是却还没有达到下雨的条件,再过半个月左右清明时节就会雨纷纷了。

由此可见“春分”作为昼夜、寒暑、季节的平均线,其实具有极其重要的自然气候现象。如果春分到来之后天气情况比较恶劣,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还会对春耕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3.春分节气与祭祀活动

在古代社会各种时令节气其实都与祭祀活动有关系,“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令,其实也是古代社会中的节日和祭祀庆典。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礼记》曾云:“祭日于坛”,说的就是春分之时祭日大典。

据《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这句话其实再次强调了“春分祭日”习俗,同时也写出了春分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时间发展春分逐渐从祭祀、农时,演化出了各种极具特色的习俗活动。

大家比较熟知的“踏青”其实就是,从春分开始然后一直延续到清明节,所以民间一般将春分算做踏青的正式开始。很多地区还出吃春饼、春菜、萝卜、太阳糕等食物,实际寓意就是表达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

春分节气谚语中蕴含的古老智慧

我国作为拥有几千年农耕历史的古老国度,从“刀耕火种”时期就在不断与大自然作斗争。这主要是因为自然界中的气候、季节、天气变化,都可以对农业生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风调雨顺之年就可以获得大丰收,反之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就会颗粒无收。

所以古代先民为了能够收获更多粮食,在不断耕种庄稼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很多经验。他们根据气候冷热以及雨水多寡,就可以有效判断出庄稼的长势与收成。同时,还可以根据四时以及节气变化,了解何时翻地、播种、除草、收获、储藏。

这其实就是春种、夏忙、秋收、冬藏的历史来源,而这些与自然规律息息相关的人类活动,其实就是人类对大自然不断了解之后的结果。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大自然的变化规律,所以才会从中总结经验并提前做好相关预防工作。

“农谚”作为古代农民群体创造出来的,饱含生活经验与知识性的语言。其实就是人类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最好证明,在“靠天吃饭”的原始农业经济社会中,人们只有充分掌握自然现象才能保障旱涝保收。

1.“春分无雨莫耕田,秋分无雨莫种园”

由于古代社会并没有天气预报,所以古人只能根据物候变化不断总结经验。这些源于社会实践之后得到的经验,不仅可以用来预判天气变化,同时还可以知晓东升西落与春夏秋冬。大家千万不要小觑这种看起主观的经验之谈,在古代社会中这些经验确实起到了非常大的做好用。

“春分无雨莫耕田,秋分无雨莫种园”,春分到来之际如果还没有下第一场春雨,说明此时天气比较干燥而且还会影响农时。而秋分前后若不下秋雨就不要在园子中种菜了,因为秋分之后天气越来越凉,不仅不利于种植蔬菜而且还会造成很大损失。

虽然这句农谚仅有十四个字但是却将春分,以及秋分两个节气的特征写得非常直白。同时,古代农民群体还对气候对庄稼的影响了如指掌。比如,“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正应对“春分无雨莫耕田”一句。这说明在古代社会春分时节如果“雨不歇”,在清明之后就可以正常耕种农田。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风调雨顺并拥有好收成。

“春分无雨到清明”则是指春分如果没下雨,那么即使在清明节的时候也不会有雨。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农谚从其实质涵义上去分析,就会发现正应和了“春分无雨莫耕田”。正常情况下春分之后就要开始翻地犁田,但如果没有下雨就会影响耕种进度。

2.“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这句农谚其实说的是春分时节,一旦刮起春风就基本上会延续到清明节左右。这其实也是春分风沙较大的一种映衬,笔者认为这些看起来不具备文学素养的俗语,反而蕴含了很多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这十六个字乍一看 好像平淡无奇,但是大家仔细阅读之后就会发现,不仅写出了春分节气的重要特征,同时也表达出了气候与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

“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 “春分不暖,秋分不凉”、“春分分芍药,到老花不开;秋分分芍药,花儿开不败”;“春分雨多,有利春播”、“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这些农谚都是古代先民在几千年农耕生活中,根据天气变化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

结 语

“春分”作为古代“二十四节气”的第四个节令,不仅与大自然发展变化十分吻合,而且也是古代农民开始翻地备耕的重要信号。作为可以平分春天昼夜、寒暑、季节的中心点,春分在古代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绝对不容忽视。

北文学家苏轼创作的《癸丑春分后雪》一诗中,曾云:“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这四句诗文其实就表达出了春分节气的主要特征,春分时节既可以飘雪也可以下雨,但由于天气逐渐转暖所以更有利于农耕。

【参考文献】

吴华《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

程南方《二十四节气养生——惊蛰、春分》

张斯思《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品味二十四节气之春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炸酱面的作文 这次考试作文 丢失作文 小馄饨作文 童眼看世界作文 我的学习好方法作文 军训趣事作文600字 小学生作文菊花 寻找春天作文500字 磨刀不误砍柴工作文 消防安全作文400字 五年级作文给妈妈的一封信 参观水母馆作文 吹泡泡作文二年级 我爱我的家乡作文 我的未来在哪里作文 我的家乡昆明作文 观雨作文500字 时代少年团作文 作文开头优美句子20字 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 关于体育活动的作文 不平凡的一天作文600字 乡情作文600字记叙文 任务型驱动作文怎么写 不要盲从的作文 运用托物言志的作文 爸爸传记作文 为自己喝彩作文 二元对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