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我为何越来越怀疑这个说法了

2020-12-29 09:35:01
相关推荐

文|肖复兴

现在,我越发对“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样的说法感到怀疑。行万里路,一个人是可以做到的,红军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都可以长征两万五千里,现在交通状况完全现代化,更是不在话下。读万卷书,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恐怕要打一个问号了。作为读书的一种口号,这样的说法自然是不错的,但人这一辈子真的有必要去读万卷书吗?

少年时家穷,没有几本书。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的书,而且是藏在有玻璃门的书柜里,是我在一个同学家里看到的,他父亲是当时北京日报的总编辑周游。那时,真的很羡慕。渴望万卷书,坐拥书城,是少年的梦想。其实,也是那时的虚荣。

这种读书的虚荣,一直延续了很久。

记得从北大荒插队回北京当老师,是46年前,1974年的春天。第一个月的工资,我买了一个书架,花了22元,那时我的工资42.5元。那是我的第一个书架。之后便开始渴望有书将书架塞满。

10年之后,1984年,我从平房搬入楼房,买了四个书柜。那时,所有家具都不好买,每种家具都要工业券。说起工业券,现在的年轻人会很陌生,那是那个时代计划经济的产物,要买日常家用大一点儿的物品,都需要工业券,越大的物品,需要的工业券数额越多。比如,买当时结婚用的三大件——缝纫机、自行车、大衣柜,没有一定数额的工业券是不行的。我想买书柜,但我没有那么多的工业券。

一个拉平板车为顾客送货上门的壮汉,看见我围着书柜“转腰子”,走上前来和我打招呼,问我是不是想买书柜,我说是,就是没有工业券。他把我拉到门外,说他有办法,但每个书柜需要加10元钱。那时候,一个书柜只要60元。我的工资每月从42.5元涨到47元,但四个书柜加上这个加价,一共将近300元,不是个小数目。求书柜心切,我咬咬牙答应了他的加价。过了两天,他真的把四个崭新的书柜送到了我家。

有了四个新书柜,让书把书柜塞满,成了那一阵子的活儿。读书破万卷,对我依然诱惑力颇大。仔细想想,塞满四个书柜的那些新买来的书,至今很多本都是从来没有读过的。读书的虚荣,藏在买书之中,藏在我家的四个书柜之中。

如今,几次搬家,当年买的四个书柜早被淘汰,而变成了十个书柜,买的书、藏的书,与日俱增,显得很有学问,仿佛读了那么多的书,颇像老财主藏粮藏宝一样,心里很满足。读书万卷,依然膨胀着读书的虚荣。

大概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读书的理解,和年轻时候不大一样了吧?再加上家里的书越来越多,不胜其累,便越发对读书万卷产生了怀疑。我不是藏书家,只是一个普通的作者兼读者,买来的书是为了看的,不是为了藏的。清理旧书便迫在眉睫,发现不少书其实真的没用,既没有收藏价值,也没有阅读价值,有些根本连翻都没翻过,只是平添了日子落上的灰尘。

便想起曾经看过的田汉话剧《丽人行》,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丽人和一商人同居,开始时,家中的书架上,商人投其所好摆满琳琅满目的书籍,但到了后来,书架上摆满的就都是丽人形形色色的高跟鞋了。心里不禁嘲笑自己,和那丽人何其相似,不少书不过也是充当了摆设而已。买书不读,书便没有什么价值。从此开始下决心,一次次处理掉那些无用的书或自己根本不看的书,然后毫不留情地把它们扔掉,连送人都不值得。

我相信很多人会和我一样,买书和藏书的过程,就是不断扔书的过程。买书、藏书和扔书并存,是一面三棱镜,折射出的是我们自己对于书的认知的影子。

现在,我越发相信,读书万卷,只是一个听起来很好听的词汇、一个颇具诱惑力的美梦、一个读书日动人的口号。我仔细清点一下,自己应该算是个读书人吧,但自己读过万卷书吗?没有。那么,为什么要相信这样虚荣的读书诱惑?为什么还要让别人也相信这样虚荣的读书口号呢?

书买来是给自己看的,不是给别人看的。正经的读书人(刨去藏书家),应该是书越看越少、越看越薄才是。再多的书,能够让你想翻第二遍的,就如同能够让你想见第二遍的好女人一样少。想明白了这一点,贴满家中几面墙的十个书柜里,填鸭一般塞满的那些书,有枣一棍子没枣一棒子买来的那些书,不是你的六宫粉黛,不是你的列阵将士,不是你的秘笈珍宝,甚至连你取暖烧火用的柴火垛和如厕的擦屁股纸都不是,是真真用不了那么多的,需要毫不留情地扔掉。在扔书的过程中,我这样劝解自己:没有什么舍不得的,你不是在丢弃多年的老友和发小儿,也不是抛下结发的老妻或新欢,你只是摒弃那些虚张声势的无用之别名和以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虚妄与虚荣,以及名利之间以文字涂饰的文绉绉的欲望。

我不知道别人如何,单就我来说,这些年扔掉的书比书架上现存的书肯定要多。尽管这样,那些书依然占有我家整整十个书柜。下定决心,坚决扔掉那些可有可无的书,是为拥挤的家瘦身,为自己的读书正本清源。因为只有扔掉书之后,方才能够水落石出一般彰显出读书的价值和意义。一次次淘汰之后,剩下的那些书,才是与我不离不弃的,显示出它们对于我的作用,是其他书无可取代的;我对它们形影不离,说明了我对它们的感情,是长期的日子中相互依存和彼此镜鉴的结果。这样的书,便如同由日子磨出的足下老茧,不是装点在面孔上的美人痣,为的不是好看,而是走路时有用。

真的,不要再相信什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一类诱惑我们的诗句和口号。与其做那读万卷书的虚荣乃至虚妄之梦,不如认真地、反复地读少一些甚至只是几本值得你读的好书。罗曼·罗兰说:人这一辈子,真正的朋友,其实就那么几个。也可以说,人这一辈子,真正影响你并对你有帮助的书,一定不是那么虚荣和虚妄的“万卷”,而只要那很少的几本,就足够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电影观后感英语作文 电子版作文怎么弄 观书有感作文 孝亲敬长作文 暑假趣事作文400 作文800字初中记叙文 真的有意思作文 爱国题材的作文 登山作文600字 活在当下作文 开学打算作文 向前看作文 家乡风俗作文600字 我的学校作文400字 作文有几种类型 我的小幸福作文 端午的作文400字 青春的颜色作文 谦虚的作文素材 新年畅想作文 脚踏实地作文素材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 植物的作文100字 描写饺子的作文 申论大作文多少分 四级作文真题范文 挠痒痒的作文 关于成长类的作文 500字优秀作文大全 什么真有趣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