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蜀汉的败亡 真的败在诸葛亮“不识时势”上吗?

2020-12-29 10:45:01
相关推荐

有不少人认为蜀汉之败亡,就该由诸葛亮负责。他们认为诸葛亮“不识时势”,以疲弱之蜀而屡屡兴兵伐魏。结果穷兵黩武、耗尽蜀汉的国力,从而导致蜀汉不可挽回的败亡命运。甚至还有人以刘禅能在乱世中安享四十余年的天子之位,就认定刘禅不是庸主,而是“大智若愚”的英主。然而,我们根据当时的情势来仔细分析一下,果真如此吗?

关於诸葛亮屡屡兴兵伐魏的原因,诸葛亮在其《后出师表》写道: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刘备政权的国号叫“汉”而不叫“蜀”,只有打败曹魏、还於旧都,才能称作为“汉”。而偏安于蜀地,就失去了其政权的正统合法性,而只能被视为地方政权,被称作为“蜀”。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不讨伐曹魏的话,王业就消亡了,与其坐等王业的消亡,不如放手一搏。

诸葛亮还在《后出师表》的后段中详述了伐魏的六点理由(详情可参阅诸葛亮的《后出师表》)。但我认为其核心理论,可以概括为三点。

其一,不可以坐安天下。许多人会站在存续蜀汉政权的角度上,主张利用蜀地险要的地形以固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地地形险要,便于固守。但是,我们根据历史上立足于蜀地的政权;白帝公孙述、蜀汉、成汉、前蜀、后蜀、明夏等等。又有哪一个政权,能依托地形能固守住蜀地?兵法家吴起也曾说过: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蜀地的地形,并不足以为依托。

而以蜀地的人口、土地等各方面的资源来说。在乱世中,是可以固守一隅的;而一旦外界的战乱被平定,在其外部出现了强大的政权的话,蜀地是不能相抗的。历来想固守蜀地的政权,也都没有好下场。用曹操的话来说,这些都是“守户之犬耳”。

其二、利用目前的民心与军心。蜀汉政权中主张北伐的,是以荆襄势力为主。而蜀地的本地势力基本上是反对北伐的(其一,被外来势力压制,对蜀汉没有感情。其二,战争会增加其负担,不愿打仗)。如果不趁机北伐,而一旦跟随刘备入川的荆襄势力的将士老去的话。用诸葛亮的话来说: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都是一群有理想、有追求的好青年)

而在北方,曹魏政权也刚建立不久,百姓们对“大汉”还是有一定程度“追忆”的。此时北伐,曹魏政权的民心易被撼动。而随着时间的越久,百姓们对“大汉”的感情就越淡,而曹魏政权的基础就越稳固。

其三、蜀汉宜速战,而不利相持。诸葛亮言道: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曹魏的地盘与人口都是蜀汉的数倍,如果先休养生息,长久相持的话,曹魏的“回血速度”更快,更不利於蜀汉一方。所以,要在战争中寻找机遇。

蜀汉的败亡,其根源还是败在双方的实力过於悬殊上。而诸葛亮的积极进取的战略思想是极其正确的,可以说是机遇没有眷顾诸葛亮。而刘禅确是十足的庸主,也没啥好“洗白”的。邓艾只以偏师入蜀,而刘禅在蜀地经营四十余年,尚有很大周璇的余地。却偏听谯周之言,举国而降,其时局再艰难凶险,还能比得上赤壁之战时的刘备境遇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动物作文200字小狗 寒假见闻作文400字 关于成长的作文300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文 关于家务劳动的作文 平凡的日子也精彩作文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作文 冬天优秀作文600字 倾吐心声的作文 我想对你说作文100字 感恩有你作文400字 粗心的我作文400字 凡人小事的背后作文 淡泊名利的作文素材 从未止步作文800字 遇见友谊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三年级作文 坐飞机作文300字 对他人负责作文 我为环保做贡献作文 以勇气为主题的作文 六年级写景作文500字 今天是个好日子作文 欢乐闹元宵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的妈妈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作文 心中有盏红绿灯作文 世界上最短的作文 打屁股作文小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