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读书|少有人走的路 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

2020-12-29 13:00:01
相关推荐

今天想分享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少有人走的路》,英文原版书名为The Road Less Travelled, 美国作家M.斯科特.派克最经典的作品, 该书于1978年首次出版, 5年后才登上全国畅销书的榜单。

作者生平背景

M·斯科特·派克(M.Scott Peck),193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中产家庭,少年拒绝父母安排的贵族私立高中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有近二十年的心理治疗经验, 治愈了成千上位的病人,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

由于其巨大的影响力,派克获得美国政府特许,进入政府心理治疗特殊小组,为越战士兵提供治疗。他还曾接受政府派遣,在美军日本冲绳基地担任心理医生。

本书的观点和思想大多来自于派克的从业经历, 据2005年Scott Peck去世时的一则讣告,此书自1978年面世以来,曾经在纽约时代杂志畅销书榜上呆了十三年,发行1千多万本,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

派克虽写出了一系列口口相传的心理学著作, 治愈了成千上万的病人,但确没有过好自己的这一生, 大量饮酒抽烟, 和子女关系不佳及婚外情, 离婚, 派克这样解释自己的个人生活的“他也是人”, 作者因帕金森病和胰腺癌逝世,享年69岁。

主要内容和观点

这本书的分成了四个部分, 自律, 爱, 成长与信仰, 恩典, 主要讲述了一个人心智成熟要经历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痛苦并且是艰难的, 是需要我们一辈子去努力达到的;

作者在一开篇就阐明了一个立场 : 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 想想我们的一生是不是就是在解决各种问题当中度过?

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局部的自律只能解决局部的问题,完整的自律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那什么是完整的自律呢?我们要如何理解完整的自律?作者提出了自律的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 承担责任, 忠于事实, 保持平衡

原则一 推迟满足感:不贪图暂时的安逸, 先苦后甜, 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

作者在书中引用了一个例子, 对于6岁的孩子学会吃蛋糕不先把奶油一口气吃完或者先吃蛋糕, 后吃奶油来说明延迟满足感;

作者在书中强调孩子早在童年时, 孩子就可以学习这个自律的原则, 先承受痛苦, 再享受快乐, 避免眼前的安逸带来的不利, 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比如上了小学, 是培养先苦后甜的最佳时机, 先做完功课再看电视, 这也是我们如今的老师一直强调小学一年级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每一个阶段都懂得引导孩子, 到了15岁以后, 孩子就会把这个原则内化成为一种习惯;

我是一个典型的推迟满足感的人,尤其是在金钱上懂事开始我就有攒钱的习惯, 逢年过节是我唯一可以拿到较多零花钱的机会, 基本姐姐弟弟拿到就会马上各种买, 买吃的买玩的, 而我只会买我需要的, 甚至用我的小计谋让姐姐弟弟分给我吃的, 到了过完年我就可以攒下200到300元的零花钱来满足我一天买一份报纸的开销;

母亲往往在年初五左右问我们红包还剩余多少, 而我的只会不断增加而不会递减, 母亲见到我对金钱的打算会额外偷偷奖励钱, 让我的小金库越来越多, 正是母亲这种额外的奖励让我尝试到不乱花钱的好处,加上母亲每天给的钱只够吃早餐,为了看报纸,不得不省钱, 慢慢这种推迟享受的习惯就坚持下来了;

原则二 承担责任:作者在书中强调我们必须要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 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人都会选择逃避问题;

神经官能症&人格失语症&人格神经官能症

神经官能症:常常觉得自己能力不及他人, 不够资格, 因而缺乏勇气和个性, 总是做出错误的判断;

人格失调症: 常常顽固地认为问题和自己无关, 缺少承担责任的能力;

人格神经官能症:某些问题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而在另外一些问题却拒绝相信责任在于自己;

几乎人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官能症或是人格失语症, 心理学界有一种公认的说法:”神经官能症患者让自己痛苦, 人格失调症让别人活得痛苦“

作者在书中举了个例子在现实生活中频频出现, 人格失调症的父母没有履行作为父母的责任, 不给孩子必要的关系和爱, 孩子的德行和学业出现问题, 从来不自我检讨, 而是归咎于教育制度指责自己的孩子, 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是常常听到“要不是为了你们, 我早就和你爸爸离婚了”“要不是为了抚养你们, 我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原则三 忠于事实, 如果我们要追求健康的生活和心智的成熟, 那我们就要坚定不移地遵循这条规则;

我们出生时, 并不是带着地图而来的, 为了在人生的道路上顺利走下去, 作者建议我们要努力绘制自己的地图并不断地修正它;

现实生活中, 很多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人生观世界观已经形成, 自己认为地图完美无瑕, 而对新的信息和资讯缺乏兴趣, 这也是为什么中年人老年人和年轻人存在代沟, 世界是不断改变的, 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 如果你还裹在从前的旧观念止步不前势必会被淘汰, 这也是两代人在沟通上无法继续下去的因素之一;

现实中有少数的那么一部分人会继续努力, 不断探索, 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 直到生命的终结;

原则四 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 我们必须要建立一整套灵活的情绪系统, 大脑的高级中枢---判断力, 必须约束低级中枢--情绪;

要让心智成熟, 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 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自我调整, 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我想不管是谁,经过人生旅途的急转弯,都必须放弃某些快乐,放弃属于自己的一部分。

作者在自律这一篇专门写了一个子不教父之过的章节,我想单独拿出来分享, 是因为对我来说这本书的独特之一就是对我们育儿教育的改善及如何做一个父母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并不仅仅在这一篇章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基本全文每一个章节都延伸到家庭教育这一块,建议未来的父母或已为人父母的好好看一看这本书;

这本书可以帮助你了解从出生开始婴儿安全感的建立到孩童时期如何建立自律, 形成自尊自爱的价格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更愿意那些有问题子女的家长可以看到这本书, 现在大家对子女的教育越发重视, 但我依然常常在路上看到河东狮吼的父母, 对着孩子大打出手的父母, 对着幼小的婴儿恐吓的父母,看看本书,你可以深刻的理解原生家庭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这本书直接揭露了许多父母对子女缺乏关爱和持之以恒的照顾而直接导致了各种问题少年, 而父母却把这种责任推到孩子们的身上, 实际上是自己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也说出了最具破坏性的父母谎言,“我们非常爱我们的孩子“;

派克在书中说出了许多人不敢承认的事实, 人人都有心理问题, 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是爱护自己的子女的, 作者这份勇敢直言和坦率放在当时1978年值得我们尊重;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知道:

孩子会把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全盘接受, 如果父母懂得自律, 自制和自尊, 生活井然有序, 孩子就会把这样的生活视为理所当然;

培养孩子学会自律, 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 深入了解他们的需要, 并找到教育他们的正确方式;

当孩子面临痛苦抉择时, 和孩子一起去经受痛苦和折磨, 而孩子也能领受父母的苦心, 孩子会提醒自己爸爸妈妈愿意陪着我一起忍受痛苦, 我也应该要承担责任,面对属于自己的痛苦, 这就是自律的起点;

父母的珍视让他们懂得珍惜自己, 孩子将自尊自爱作为人生的起点, 这有着比黄金还要宝贵的价值;

这本书让我找到了表弟教育失败的原因, 姨夫在表妹出生后忽略了表弟的感受, 没有花时间和表弟沟通家庭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成员, 表弟没有从整个家庭的中心转化到他适应有个妹妹的过程, 阿姨也忽略了表弟的感受;

待发现表弟已外出打架逃学等等问题仅仅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 也没有深入了解表弟, 而采用打骂, 一次比一次严重的打骂, 甚至用粗粗的狗链打,皮带也不知道打断了多少条, 打完用狗链锁住脚关到房间不许出门,这种打骂实际上是父母在发泄心中的不满, 对表弟丝毫没有帮助, 反而表弟更加变本加厉, 最终父母放弃了对表弟的教育;

我想,我们这一代,我们的孩子这一代,我们的孙子这一代,还有多少的棍棒的教育,要以爱的名义进行!孩子就是家长的宠物,家长的面子,或是未来。

以未来的名义,以爱的名义,家长们怎么样的行为都可以得到解释,可以得到谅解。

第二章佩克讲述了爱的本质, 是我们愿意解决人生困难的驱动力, 他将自己对爱的本质理解和我们生活中一些关于爱的常见误解进行了对比, 其中包括了真正的爱情并非坠入情网,浪漫的爱情神话是一种可怕的谎言,我们常常把依赖当成了爱等;

佩克认为,“真正的”爱是一种有意识地进行的行为,通过包括他人或人类来扩展自我的边界,因此是精神的培育 -尤其对与现实的婚姻我们应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 永远尊重对方的, 互相扶持共同成长;

诗人纪伯伦曾这样谈到婚姻中的“寂寞的智慧”:你们的结合需要保留空隙,让天堂的风在你们中间舞动。彼此相爱,但不要制造爱的枷锁,在你们灵魂的两岸之间,让爱成为涌动的海洋。倒满彼此的酒杯,但不可只从一个杯子啜饮,分享你们的面包,但不可只把同一块面包享用。

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应该包括适当的拒绝, 及时的赞美, 得体的批评, 恰当的争论, 必要的鼓励, 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

在第三部分,派克处理宗教,以及普遍接受的有关宗教的观点和误解。他回顾了几个患者案例的经验,以及患者对上帝,宗教,无神论的概念的演变 - 尤其是他们自己的“宗教性”或无神论 - 随着他们对Peck的治疗进展, 这一部分因涉及到较多的宗教成分在1978年曾经被一家出版社拒绝出版,对于这一部分实际上我读了但是理解不到位, 需要过一段时间再读再更新;

第四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涉及“恩典”,即源于人类意识之外的强大力量,它培育了人类的精神成长。为了专注于这个主题,他描述了佩克所说的健康奇迹,无意识和偶然性现象, 这一部分对我来说比较抽象, 某些部分自认为也理解不到, 但是对于作者对潜意识的理解倒是颇为赞同, 这一部分大部分需要过段时间重读才可以下判断, 不能评论这一篇章;

如何读本书

这本书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读者可以根据四个篇章自律, 爱, 成长与信仰, 恩典来展开阅读, 自律的原则又分别由推迟满足感, 承担责任, 忠于事实, 保持平衡4个部分组成, 理解爱是自我边界的拓展,了解人类意识之外的强大力量的潜意识主要章节来读这本书。

也可以抓住作者对于精神成长的四个阶段的划分来阅读本书,整本书派克把精神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完全自我的阶段, 典型的案例就是两三岁的婴儿;

第二阶段:盲目信仰权威, 将世界简单地划分为善和恶, 典型的例子就是父母为最高权威的孩子;

第三阶段:“科学怀疑主义”阶段,这一阶段的人不会不加质疑地相信;而只是在被合乎逻辑地说服之时才相信,但是对精神性和超自然性的力量持怀疑态度;

第四阶段:享受自然与存在的神秘与美的阶段。这些人虽然非常理性,却能够领略自然与存在中更大的意象,对于善与恶,仁慈与宽恕,热情和爱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力,派克认为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精神境界。

我的感悟

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理解了人的一生其实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心智的成长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也需要我们付出终生的努力;

这本书也让我理解了原生家庭对子女的重要影响, 让我对原生家庭有重大缺陷的朋友有了更多的同理心理;

这本书也让验证了自己的想法,世界上实际上许多的人有心理疾病,只是程度不同,这本书的真实案例让我看到更多的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 而我虽然因为家庭的原因有一定的心理问题, 但幸运的我并不严重, 父母在我世界观形成之前给了我的爱一直支撑着我的价值观, 我已经属于幸运儿, 学会直面自己的心理问题;

也想和那些有心理疾病的人说,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是人心理疾病的根源,接受心理治疗虽是一种最违反人性本能的(承认自己有问题), 却又最具人性的行为, 接受心理治疗是解决问题的捷径, 在一定时期可以求助于心理医生。

愿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可以陪伴你度过孤独的夜晚, 给那些迷茫, 痛苦和心碎的人们带来安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走进大自然作文 百合花的作文 感恩作文300字 关于生日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放风筝 初二优秀作文 秋天来了作文 关于父亲的作文 关于体育的作文 好奇心作文 关于成功的作文 接力赛作文 作文大全500字 珍藏作文 春节作文怎么写 老师作文600字 前行作文 感人的作文 收获的作文 我的故事作文 考试作文 作文题 我的成长故事作文600字 刷新自我作文600字初中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作文600字 英语四级作文万能套用模板 龟兔赛跑新编400字作文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300字 我的心爱之物作文300字 三年级暑假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