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幸好我们还年轻 还怀有梦想 致以梦为马的青年人之《破阵子》

2020-12-29 18:50:02
相关推荐

引文:我们年轻时,都满怀梦想,我们可以不用和人告别,去想去的地方,像海子一般去草原晒黑自己的皮肤;像顾城一样摔门而出后在远行的列车上遇见心爱的人;像狄更斯一般将自己关在森林中汲取天地的灵气。我们都曾经以梦为马,我们也都曾经梦想仗剑天涯,我们都曾经无所畏惧,也都曾因为无畏而满怀骄傲。可是当我们在身处失意之时,再回忆那些高贵而骄傲的时间,我们往往会从感触到无比的惋惜,因为时间流逝,我们生命所需要肩负的重量越来越大,想做却又不敢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伴随着惋惜,所积累的遗憾自然也会越来越多。于是,我们就被这些遗憾所裹挟,在失意和忏悔中慢慢老去。那些金戈铁马的梦想也就成了南柯一梦,再也没有实现的机会。我们无法避免遗憾,因为我们在以时间为规则的世界里永远不可能成为胜利者,梦想都会烟消云散。那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回忆以梦为马的铿锵峥嵘岁月为主题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沙场秋点兵

原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作者:辛弃疾(南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

注释:1、破阵子:词牌名,源于唐代教坊曲,初唐时便已成型,《破阵曲》主要是为了表述军功,是唐代大曲,为大型乐舞伴奏,此曲用二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兼引马军入场,尤为壮观。到了宋代,先有柳永、张先二人为破阵曲编新韵律,破阵曲便由教坊曲传于民间,成为了一长调曲子。直到北宋晏殊,五首破阵子一出,始为《破阵子》定调,破阵子词使成型,全词上下阕共六十二字,到南宋时,辛弃疾此词一出,将破阵子推至巅峰。

2、陈同甫:陈亮,字同甫,南宋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县)人。为辛弃疾志同道合的挚友。且其词风格与辛词相似,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

3、挑灯看剑:指将灯丝挑起,让灯光更明亮,以此来细看随身的宝剑。

4、角:军中乐器,长五尺,形如竹筒,用竹、木、皮、铜制成,外加彩绘、名目画角。一般仪典都会用到,比如出征或者凯旋,其声音哀而厉,颇为悲壮。

5、八百里:牛名,《世说新语·汰侈》载,晋代王恺有一头珍贵的牛,叫八百里驳。

破阵子书法

6、的卢:名马,快马,烈马。此马相传为三国汉昭烈帝刘备的坐骑,是有名的烈马,曾助刘备在荆州新野檀溪脱险。

7、霹雳:惊雷,此处以惊雷声比弓箭声。

8、天下事:指统一天下,恢复河山的大事,也是辛弃疾穷极一生的梦想。

9、生前身后:指活着的时候和死了以后,这是古代文官武将的终极梦想,生前功成名就,荣华盛誉;死后名存青史,后世敬仰。

作者简介:辛弃疾,字幼安,南宋词人,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出生时,山东已然被金国占领,但是他秉袭父志,一生抗金。词风豪放,被誉为“词中之龙”。多年从事军旅,政治主张属于“主战”派,一生都在渴求北上抗金,收复北宋故土。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后隐居,晚年历任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其一生赶上南宋恢复发展的阶段,未能实现北伐的愿景,正所谓壮志难酬,而且引为观点偏执,备受朝中排挤,一生多舛,颇不如意。

辛弃疾

他将个人情感,政治理想,人生夙愿都寄托在了词中,现共存六百余首,其词豪放气派,大气磅礴,文字中每每蕴含着政治理想,《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诗乃是辛弃疾中年时期怀念当初金戈铁马岁月的心中感叹,政治理想丰富,人生理想饱满,以豪气的当年,映照出失意的现在。

译文:夜居乡里,有梦难寐,于是起身用针挑晦暗的油灯的灯芯,借着光来看那把当年随身上阵杀敌的宝剑,如今也只能借此来会为往事峥嵘。看着宝剑,会想起当年与抗金义士们同宿军营的日子,大家一起分享烤好的牛肉,再一起听塞外的独特音乐声。这是那年秋天点兵演习准备出征的场景。

挑灯看剑

只记得所有的将士的英姿飒爽,胯下的战马也都像的卢马一样俊朗而快捷,将士们引弓射箭,声音如同惊雷响彻军营。可怜岁月蹉跎,当初一心想完成替国家收复失地的大业,实现君王的理想。取得世代相传且名垂青史的美名。可惜壮志难酬,如今闲居乡野,白发已生!

背后的故事:此词创作于南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前后,当时辛弃疾由于在朝中备受排挤,北伐大业无望,再加上被异己分子弹劾,被朝廷罢官,于是退隐,居于信州(今江西上饶)已有七年,而此时诗人已是年近知天命,壮志凌云也多是存在想法中。而幸好,还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相互慰藉,共勉以待时机,而陈同甫就是这样一位志同道合的挚友,于是辛弃疾便通过写信的方式来倾述自己闲居乡里的思想历程与当下想法,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同时也展现诗人自己怀有随时为国效力的理想,同时也激励挚友要坚持理想。

隐居信州

总结:此诗主要是展现辛弃疾怀念年轻时军旅生涯的一种感怀,虽然是一种自我激励,也是对朋友的一种激励,但是也难免有些悲叹之感,毕竟英雄气迫不再,只有双鬓斑白;毕竟满腔热血不再,只有回忆自我安慰。诗人也许是真的怀念年少时,怀有梦想,以梦为马,沙场点兵,仗剑杀敌的血气方刚,可是一切已成云烟。

戎马生涯

每读此诗,都会有万千感慨,会庆幸自己还年轻,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还有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人生还有无限可能,我想年轻是一种幸运,有梦想也是一种幸福,所以在此祝所有以梦为马的年轻人,愿你们马作的卢飞快,扬帆直向沧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450 十年后的我作文600字初一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作文 西游记读后感450字作文 作文我的妈妈300个字 读红楼梦有感500字作文 这样的人让我佩服作文600字 小学生300字优秀作文 《温暖》800字作文 上午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新学期的计划作文500字 三年级作文过年30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400字作文 我最喜欢的动物作文300字 我的小天地作文600字 我拥有我快乐作文600字 小学生写人作文300字 母亲作文600字初中生 读书有感作文500字 关于童年的作文500字 一件难忘的事作文600字 记一次游戏作文300字 逛庙会作文600字 描写多肉植物的作文 原来如此作文600字 抽阴部作文 有关元宵节的作文 我好想长大作文 打羽毛球作文300字 小狗作文300字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