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葵颂——许江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幕

2020-12-29 22:20:01
相关推荐

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油画学会、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山东美术馆、方圆美术馆、山东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省美术家协会联合承办的「葵颂——许江艺术展」于12月21日下午在山东美术馆开幕。展览汇集了十六年来许江以葵为题的89组300余件作品,是其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作品展示。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左中一,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彭建明,中国美协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闫平,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翟鲁宁,山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红勇,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磊,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山东艺术学院院长王力克,湖北美术学院院长许奋,西安美术学院原院长王胜利,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中国文联名誉委员、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中国美协秘书长马锋辉,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王世农,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陈瑶,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梁国典,山东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华,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张桂林,山东省文联副主席王映海,方圆美术馆馆长贾新伟,艺术家代表张祖英、刘巨德、王公懿、唐勇力、刘健、郭志光、张志民、单应桂,中国美术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刘正、杭间、高世名、应达伟、傅巧玲,中国美术学院师生,文化艺术界同仁和媒体代表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山东省美协主席、山东美术馆馆长张望主持。

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王世农,中国文联名誉委员、著名美术理论家卲大箴,山东艺术学院院长王力克,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后致辞。

王世农表示,在庆祝新中国70华诞的浓烈氛围中,山东省圆满举办了全国美术展、全国书法展、全国摄影展。在三大「国展」余热未消之际,「葵颂——许江艺术展」的开幕必将以其博大恢弘的气势、别开生面的形式、卓越一流的品质,鼓舞、影响、带动山东的艺术创作更上一层楼,使每一位前来观展的观众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邵大箴赞叹说,此次展览规模之宏大、形式之丰富、作品之精湛,是改革开放以来艺术家个展中前所未有的。卲先生说,许江是个真人,用真性情和真思想创作真艺术。许江在葵上倾注了他一生对社会、对人生、对艺术的思考,他画的是葵,抒写的是却大写的人,他的创作表现了对人、对社会、对中国深刻的思考。通过展览我们看到,许江还在行走,还在追求更伟大的目标。

王力克表示,「葵颂——许江艺术展」为齐鲁大地带来了祖国颂歌的温暖,展现了一份史诗般的壮丽画卷。许江的艺术创作是主题性的,葵这个主题意象是一代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时代写照;是目的性的,通过葵颂唤醒共和国的历史记忆;是连续性的,十六年来他不断访葵、种葵,不断挖掘葵的精神;是统一性的,以各种艺术形式集中展示了对葵的深刻思考。

范迪安表示,当我们从全国各地来到山东美术馆,走进「葵颂一一许江艺术展」的空间,这意味着我们都加入了他的「葵阵」,进入了他「葵」的世界。共同的思考、共同的体验构成了关于「葵」的共鸣和交响。

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能够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能够汇成这样一种精神的交响,是因为他的艺术穿越了历史时间、跨越了文化空间,更叠印了他自我内心的漫长旅程。许江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境遇凝聚在许江的作品之中,在他所进行的艺术实验和实现的艺术突破的背后,都是深切並且沉重的思考。从「葵」的意象、「葵」的形象、「葵」的图像到最后所构成的「葵」的世界,是一种集人生咏叹和历史追怀、集生命意识和时代精神的艺术创造。他在时间的维度上不断回返中国历史,在空间的意识上不断打通中西文化,正是这样巨大的时空坐标,托住了他宽广的「葵」世界。他在作品内涵和语言形态上所构筑的丰富的「葵」的世界,既是与他的精神世界叠印的形象,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身处世界的极具象征性的表现。所以,在他展览的视觉营构中,让我们想到许多,也感慨许多;既获得具有悲剧性的崇高美学这种文化意象,更使我们联想到个体生命在现实中的沉浮。

许江的艺术最重要的是最终汇成的视觉交响。他用多种媒介、多种方式,反反复复作「葵」的咏叹,形成「葵」的变奏,但是这些「咏叹」和「变奏」又合成一种严密的视觉逻辑结构,浑然交响,在这种整体的把控中体现出他丰富的学养。他对中国和世界艺术发展态势的洞察,构成了重要的学术支撑。由此使得他的「葵」的世界,一方面与自己内心相连,另一方面与当今时代的文化走向、文化趋势紧密相连,令人敬佩。

此次展览中,许江倾情拿出了他十几年的积蓄,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文化责任。这既是一个艺术赤子发自内心献给新中国70华诞的礼赞,也是中国艺术家在新时代面临更宽阔的前景和更多的挑战之际树立起来的文化自信。展览不仅仅让我们欣赏许江的艺术手笔,更能够通过他的艺术来思考中国艺术在未来所要做也能够做的创造,以洞悉世界和中国关系的眼光,又立足在中国的大地之上不断前行。

展览主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致答谢辞。他表示,自己十六年来写葵、画葵,寄情无断,到过无数的葵园,放牧葵园四季,倾听内心深处的呼唤。十六年来的专情,半个中国的追访,使葵在自己身上不断地开花,结出不同的生命之果。于是一片片水彩,一条条横卷,一面面葵墙,一座座葵山在手中与生命一道成长。自2003年在亚欧交界的小亚细亚高原与「葵」不期而遇,葵便点亮了心中的少年记忆与青春激情,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浓浓的中国心、厚厚的人民性更是对葵园绘画莫大的鞭策。从「远望」到「东方葵」再到此次「葵颂」,自己将十几年来的积累和盘托出,并展示了一批新作。这些作品如山水一般构成此起彼伏的九景,既表现「诗言志」的浩然气象,又抒发「磨砺不得已」的孤心远望。十六年是葵锻造的生命历程,是以葵格物铭心的过程。「我画葵,葵亦画我;我铸葵,葵亦铸我。」葵即是心中的天地颂歌,又是一代人的慨然同游。(讲话全文见文末)

山东省美协主席、山东美术馆馆长张望主持开幕式

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丁宁、丁汉邦、于新生、王宇鹏、王克举、王来文、毛岱宗、尹沂明、卢杰、卢洪刚、叶卫平、白羽平、成一风、吕伟刚、庄重、刘冬妍、刘赦、安蓬生、许永华、孙周兴、孙磊、纪连彬、李平、李向阳、李庆杰、李怀杰、李忻峰、李岩、李学明、李勇、李磊、杨奇瑞、杨参军、杨耀北、吴建军、何加林、余绍龙、应金飞、汪建、汪建伟、汪斌、沈建、沈颖、宋丰光、张子康、张仁科、张东林、张志坚、张杰、张宜、张颂仁、张曙光、陈全胜、陈坚、陈坤明、陈国力、陈国栋、邵亚川、范勃、林应辉、岳海涛、郑工、赵一文、柳延春、段江华、施慧、姜衍波、贺丹、骆献跃、秦文清、耿桂英、徐永生、徐红梅、徐青峰、殷双喜、翁诞宪、翁凌、郭梅山、唐家路、章仁缘、章晓明、梁文博、梁章凯、尉晓榕、彭峰、董小明、韩莉、谢东明、雷波、雷家民、滕国际、魏百勇等嘉宾(按姓氏笔画排序)。

「一份历时十六载的视觉报告」

许江画葵,迄今已是第十六个年头。十六年来他不断地访葵、画葵、种葵、谈葵、忆葵、咏葵、格葵,持续地为这向阳之花赋予新的意蕴。「葵颂——许江艺术展」涵盖了油画、雕塑、水彩、影像、声音等多种艺术媒介,不仅可观可触,而且可听可感,形成了一个「五感齐开」的艺术现场。展览以「葵颂」为题,以「葵颂九景」为结构,分「葵壑·花的山河」、「共生·草木寄人心」、「野火·致火热的青春」、「惠风·穿越葵园」、「离歌·众生无别离」、「生醉·流火如歌」、「天涯·无断的地平线」、「层览·越过山丘」、「盘根·可待成追忆」九个部分,是许江十六年来聚焦葵园主题「格物致感知」的一份完整的视觉报告。

葵颂

葵壑·花的山河

「葵壑·花的山河」由可见与不可见的两部分组成,可见部分是八座直径四米的硕大雕塑,葵盘如山岳般峭拔巍峨;不可见的部分是声音作品《葵阵》,雕塑过程中敲击锻打的声音采样经过艺术家的处理,转化成为激越昂扬的号角与雷霆。观者行走在山壑般的葵盘中间,踩踏洪钟大吕的鸣响,感受雕塑的钢筋铁骨,纵横跌宕,聆听声场的轰鸣混响,荡气回肠。在这里,花盘与丘壑,草木与山岳被熔塑在一起;葵盘若山川,映天地,寄人心,与万化冥合。

共生·草木寄人心

「共生·草木寄人心」由1600株葵杆组成的雕塑《共生》与13幅大型油画组成。大厅中一片黑压压的葵林訇然耸立,则如同暗夜中的流火,奔涌,升腾。天幕下,群葵冉冉升起,织就红云漫天的葵颂交响。在空间中、在画面上,充斥着的是不屈的葵之肉身,是人与民的群像。这些向日葵们聚集在一起,一丛丛、一簇簇,相互支撑,彼此呼应,或为列兵般精神抖擞的「葵阵」,或为叠加堆积火焰般升腾的「金塔」,或为两军对垒短兵相接的「断壑」,或为泥沙俱下雄壮苍凉的「狂飙」……这无数葵的身躯铸炼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形式意态,凝筑为蕴育化生、承载万物的山河大地。

野火·致火热的青春

「野火·致火热的青春」以许江的百余件油画近作为主体,那是一座葵园肖像的阵列。纵横恣肆、飞扬激越的笔触形成硕大的向日葵盘,伴随着笔性中越来越强化的书写意志,葵盘幻化为众生的脸庞,凝聚成现代国人的世纪群像。万花铺展,向日倾心,众生的生命经验与精神气质,通过「葵」这样一个曾经浸泡着青春印记的物象得以彰显。葵那耀眼的精神性恣意迸发,如野火般燃烧与升腾。

惠风·穿越葵园

「惠风·穿越葵园」板块中,艺术家曾经穿行的一个个葵原现场被一一描绘:东海岸与台风搏击的葵园、大青山坡延绵无尽的葵藿,以及苍凉辽阔的北疆戈壁与萧然静穆的亚细亚荒原……这些穿行而过的葵原构成一种精神的尺度,丈量大地山河,度衡青春色泽,尽显冲淡自然、肃穆沉郁。

离歌·众生无别离

「离歌·众生无别离」中,许江以数百幅连绵涌动的水彩画呈现出复数的葵之生灵,它们宛若众生的面容,纤秾与共,苍凉与共。葵的形象从画笔与彩墨的纠结中浮现出来,如同一种显影,从不可知的过去涌现,从莫测的未来回返。许江以一种「群化」的方式将这些画作排列组合,所呈现的不止是一种复眼般的视觉策略,也不止是漫游者目光的演历,而是在视觉的聚与散之间示现出喧嚣寂寥、潋滟沉静的生命之姿。那穗盘的噎心醉意,既是彼黍离离之歌,又是无别离的吟咏,包含着无名酬唱之中的深切凄动,秋水蒹葭之间的盘旋荒寂。

生醉·流火如歌

「生醉·流火如歌」呈现的是一组题为《葵颂》的影像新作,展现出一道道峥嵘昂扬、霓光灿灿的绮丽景观。顶天立地的三重屏上,铜葵雕塑火热的锻造过程与苍茫清寂的葵原影像一唱三叹,交错、叠压、铺张。铜葵的锻造凝重奇崛、激烈雄壮,于铁打钢烧间炼就赤壑,于风炙火燎间锻铸洪钟。葵原大地无涯无际、苍凉寂寥,于地平线的延展中逶迤万里山河。

天涯·无断的地平线

「天涯·无断的地平线」展示了许江最新创作的十余幅布面油画作品《无断的地平线》,以及秀雅扶疏的雕塑《共生之二》。内蒙大青山的北川那无尽的缓坡上钉子般散落着熟褐色的葵,牵连着画家此起彼没、延绵不断的远望。这是心灵的远望,从中观照内心的辽远;这是历史的远望,从中折射出时间的潜流、身世和命运。

北川 布面油画 60cm×300cm 2019

墨耕 布面油画 60cm×300cm 2019

烛照 布面油画 60cm×300cm 2019

层览·越过山丘

「层览·越过山丘」以16幅油画长卷《层览》向中国画的手卷传统致敬,展现出一个意味隽永的横轴视界。一幅长卷即如一重山丘,穿行其间,层览无尽,所见一层山水,一层风光;一道山丘,一道机缘,越过一片片的山重水复,方品得况味悠长。

盘根·可待成追忆

「盘根·可待成追忆」包含系列雕塑《一花万果》与《盘根》。葵盘里孕育丰硕,怀万千生机,肆意绽放。朔风起,葵盘覆于土上,盘即生根,改贫瘠为丰饶,化衰败为新生。葵一般的旷野风采,折射着荒原曾经的狂欢和劫难,倾心于被照彻的瞬间,向往生命苦候的庄严气象。逝去又重生,葵正是这个生灭交替的写真。

「一段不断走进事物的艺术旅程」

2003年,许江在亚欧交界的小亚细亚高原与「葵」不期而遇。此后,他陆续遭遇了生命中数个愀然于心的葵园现场,并从这些发生现场中反复自我开启,在油画、水彩、雕塑、影像等不同媒介之间琢磨、砥砺,锻造出自己的艺术语言,提炼出葵的精神内核。在这段持续十六年的生命远旅中,许江从远方回到本土,从俯瞰的天空回到沧桑大地,再回到群葵的家园。通过葵的描绘、锻造、刻画与书写,许江把自己这一代人最切身的生命经验,化作历史的精神意象。许江的葵就像一颗钉子,坚决地锲入到二十世纪下半叶历史的宏大画面之中,展示出一种历史的风景,那是「我在其中」的历史,是生命历程和存在经验共同构造出的情意结,同时也是从命运烘炉中铸炼出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品格。

十六年来,许江投身葵与它的大地,苦心孤诣,一往情深,他将身心凝聚到葵这一物象,全力以赴,锲而不舍。他说:「以我格物,方知葵为何始终朝向东方,以物格我,方知此向阳之花原不在我心外」。许江格葵,处理的是自我、葵与世界三者的关系,用许江自己的话说,就是「磨砺不得已,格物致感知」。许江通过葵来认知世界,他的葵和世界共构,在他的葵的世界之中,花朵即是果实,葵盘即是大地,群葵即是众生,葵园即是山河。葵在山河岁月中反复衰朽又不断重生,天地四方聚拢而来,共当此在,映射出彼此的生命与存在。葵之于许江是一种自知自识,通过画葵、锻葵和写葵,他刻画出一代人的生命记忆,一代人的精神图谱。这一切,只因为葵是他的身世,他的心象,他的命运。许江和葵在每日现实的铸炼中,一点点转变,一点点生长,这里不仅有他的青春记忆,而且有真实的生命磨砺。

陌行 布面油画 60cm×300cm 2019年

「一个凝聚国人精神的时代写照」

不同于梅、兰、竹、菊的象征与抒意,葵不是文人画家们钟爱的主题。葵之为物,是与新中国共生的意象,许江笔下的葵,也不是个人的吟咏抒情,不是小我世界的「杯水风波」,而是大历史、大时代中国人集体命运的写照。

用一支画笔种葵 纸面水彩 45cm×60cm×27 2008年

对许江而言,葵既是他这一代人生命历程和生存经验的象征,又是二十世纪中国人的集体精神构造。许江的葵从来都是群葵,这些扎根于贫瘠大地的向日葵们谦卑而坚韧的生命,根源性地照映着民族的历史,彰显出人与民的不屈的意志。多年来,许江通过画葵、锻葵,进行着一场艺术语言的自我构造,并将历史经验与生命经验熔铸到葵这一物象之中,成为一代人的精神图谱,一个凝聚着国人精神的时代写照。

自2006年迄今,许江带着他的葵,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国家博物馆、中华艺术宫、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德国德累斯顿国家博物馆、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俄罗斯国家博物馆等国内外重要机构展出,受到海内外艺术界同仁的广泛关注。从叩问大地浮沉、历史苍茫的「远望」系列,到呈现新中国一代人精神图像的「东方葵」系列,再到黄钟大吕般气度恢宏的「葵颂」系列。

这一次,许江带着他的最新作品来到山东美术馆,以十六年来最大规模的展示,呈现出一曲逶迤回荡、深沉奇崛的历史颂歌。通过这次规模宏大的葵之检阅,我们看到,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书写,许江近年的工作点燃了一代人的心中意气、胸中块垒,也在当代艺术场域中重新点亮了「诗言志」的伟大传统。许江的艺术中蕴涵着一种「大我」的抒情性,超越了文人传统中的写意,也不同于历史画创作中的主题,而是一种深沉而磅礴的情致与意气,一种超越题材与观念的精神性。正是这种情致与意气,正是这种精神特性,在漫长的生命历练中成就了一种凝聚着中国文化根性、牵系着人民之心的大写的自我、大写的艺术。

蓼莪 布面油画 200cm×156cm 2018年

「一场东方艺术根性的语言建构」

语言是自我生命和对象世界共同的构造,是我们走进事物、理解世界、成就自我的道路。作为林风眠、赵无极、吴冠中的薪火传人,许江是一位东西之间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对语言建构高度自觉的艺术家。1950年代出生,历经文革与改革开放,从「土插队」到「洋插队」,许江这代人与新中国一路同行。从1990年代初开始,他的创作形态从空间回到架上,由观念重返绘画,向人们展现了一部个人的回溯的艺术史。这种「回返」式的艺术旅程,为中国当代绘画揭示出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也为当代艺术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而深刻的案例。

许江的葵是对象,是象征,是精神图像,也是磨砺艺术语言的载体,更是艺术家感知世界的通道。葵这个主题贯穿了油画、水彩、雕塑、影音多个领域,在众多媒介间不断切换,反复琢磨,来往砥砺,成就出一种造型、一种语言、一种形式意志。通过画葵与煅葵,许江回到纯粹自在的意义世界,在那里遭遇造型、视觉和语言的本身,进而挖掘出自我生命的历史厚度和精神深度,在一个后观念时代重建造型艺术的勃勃生机。在历时十六载的创作生涯中,那饱含着中国意蕴的笔性和书写特质,那登览眺望、叩问抒怀的文人情致,经过当代油画语言和雕塑手法的转化,焕发而为充满现代意识的东方意境——它所展现出的,是东方艺术根性和视觉语言在当代人精神土壤中的重新生发。

狂飚 布面油画 280cm×540cm 2014年

葵与它的山河大地,成就了许江跨越多种表现媒介的意志与力量,融会而为打通主客、群我、内外的艺术之道。正己意,致感知,艺术的要义就是在一个直观的创造过程中,使主体与对象相契相和,共同生成,进而建构一种崭新的视觉语言。因为这种语言的建构,在视觉形象生成的同时,艺术家的生命感受得以彰显,一个精神世界得以展开。

展览开幕当日上午,还举办了题为「我们如何走进事物——许江的艺术语言」的学术论坛。数十位艺术家、批评家、学者、诗人受邀到场,针对艺术本体语言的感知与建构展开研讨,共同探讨艺术家与事物的身心交感,格物与感知的互相焕发,艺术语言的磨砺与创造。

扫码回看研讨会高清直播

此前,来自北京、山东、浙江的近30位媒体记者已于12月20日下午齐聚山东美术馆,在许江的带领和精彩的讲解下,提前观赏并进一步了解此次展览,共话许江十六载格葵艺术生涯。

媒体导览、座谈现场

扫码回看导览现场

为配合此次展览,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了图文手册《葵颂六章》。这套书共分六册,分别是《葵颂·花的山河》、《共生·草木寄人心》、《野火·致火热的青春》、《风葵·越过山丘》、《天涯·无断的地平线》、《离歌·众生无离别》。这六个主题图文互鉴,勾勒出艺术家的思想地图,展现出一种艺术界久违了的心灵之幽遂。

葵颂六章,不是咏叹,而是言志,是「一代人心灵的慨然同游」。

在「葵颂——许江艺术展」上的讲话

许 江

我十六年写葵、画葵,寄情不断,真心灌注。我到过无数的葵园,放牧葵园的四季,倾听葵园深处的呼唤。十六年的专情,半个中国的追访,只因为某种向阳花开的根性,让我们的身心在这里呼吸,在这里生长,在这里散发火红年代的激情和炙热,在这里磨砺生命的沧桑和坚强。在这里,我们的身体得以纵情开放,肆意吐纳。在这里,我们的生命中总有某种深情的东西被悄然提起,被反复辨识。于是,葵在我身上不断地开出花来,结出不同的生命之果。于是一片片水彩、一条条横卷,一面面葵墙,一座座葵山,在我的手中与我的生命一道成长。

十六年画葵,中间的旅行很多已然依稀,但是大致的路径却是由生命的迁变因缘而发,正所谓「磨砺不得已」。2003年,「地之缘」亚洲当代艺术考察中,我在小亚细亚高原邂逅了一片钢浇铁铸的葵园,点亮了心中的少年记忆与青春激情。从2003年到2006年,我画「葵园十二景」,以荒寒大地上的远望,开启某种中国式的诗意怀想。那是一段葵园中远望当归的历程,在那里葵园就是远方。从2009年到2013年,我分别在上海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和德国德累斯顿国家博物馆举办大型个展,让点亮的葵园催发我们的精神塑造。那密林般的葵园方阵,在西湖边、在莱茵河畔、在德累斯顿废墟苍穹下、在苏州博物馆贝聿铭先生石山水的侧旁,勃然兴发,昂首怒放,那是一段葵园大地的精神铸炼的历程。在这里,葵园就是生命的日常、生命的现场。2014年和2015年,我分别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华艺术宫举办两个大型个展,题曰「东方葵」。以葵的生长来凝练一种东方的属性、人民的史诗。2014年国博「东方葵」展览期间,习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发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那浓浓的中国心、厚厚的人民性对葵园绘画更是莫大的鞭策,那是一段东方葵的史诗锻造的历程。在这里,葵园就是大地,就是历史。去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今年是共和国70周年大庆。去年十月和今年六月,我分别在上海民生美术馆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国家博物馆举办「葵颂」个展。今年十月又以二十尊巨型的葵盘塑像列阵杭州红太阳广场,点亮城市记忆,奏响祖国颂歌。

今天「葵颂」展在山东美术馆拉开帷幕,不仅借助山东美术馆的大体量,将十几年来的积累和盘托出,同时展示「野火」、「天涯」等一批新作。这批作品如山水一般构成此起彼伏的九景,既表现「诗言志」的浩然气象,又抒发「磨砺不得已」的孤心远望。十六年是葵锻造的生命历程,我一次次地走进葵园,又一次次地在那里开出花来。老葵、苦葵、群葵……水彩、油画、雕塑……都是我在磨砺中的生命之花。十六年,是以葵格物铭心的过程。我画葵,葵亦画我;我铸葵,葵亦铸我。葵虽旧植,其命维新。每一颗葵都是一颗新葵,在万不得已的磨砺中,在生命不断被开启、不断重生之中,那被看见的,是我们自己。那葵既是心中的天地颂歌,又是一代人的慨然同游。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2019年12月21日至2020年2月23日

展览地点

山东美术馆一楼A1展厅,

二楼B1、B2、B3、B4、B5展厅,

一楼开幕式大厅,二楼开幕式大厅

展出内容

艺术家许江油画、雕塑、水彩作品约89组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油画学会、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山东美术馆、方圆美术馆、山东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省美术家协会

(转自:中国美术学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压岁钱怎么花作文 春天的景色作文300字 暑假趣事作文450字 点一盏心灯作文 水仙花作文400字 作文说尺子 美丽的风景作文500字 成长的故事作文500字 英语六级万能作文模板 四级作文和翻译多少分 郁金香作文400字 有温度的话语作文 过年作文550字 介绍一种事物作文400 六级作文开头模板 作文立意是什么意思 体验生活作文600字 去旅游的作文300字 四年级写人作文400字 就这样慢慢长大作文 通知信英语作文模板 托物言志的作文 梅花 成功需要什么作文 三年级人物作文300字 职业规划作文800字 全国三卷高考作文 从那以后作文 游北京作文400字 描写打雪仗的作文 滑雪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