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不以物喜 方能不以己悲

2020-12-30 06:15:02
相关推荐

有些东西我们未曾拥有,不会因它感到痛苦。但是一旦拥有,喜怒哀乐自然会接踵而来。

大部分东西,除了最初拥有时的狂喜,后续的患得患失,才是最折磨人的。

叔本华说过:如果人的前半生的特征是对幸福苦苦追求,而又无法满足,那么,人的后半生的特征则变成了对遭遇不幸的害怕和忧虑。

所有的幸福都是虚妄的,苦难才是真实的。

我们大部分人,一生都在追求幸福。然而幸福是什么呢?

是无限欲望的满足,无限的自由。

然而欲望永无止境,即使满足了,也会有更大的欲望,总有我们得不到的东西,那等待我们的恐怕只剩追而不得的痛苦。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意义呢?

意义的意义又是什么?

仿佛有了意义,人生就完全不一样了,就有目的了,就有希望了。

追求意义,是最没有意义的事情。

意义所对应的,往往是价值。好像生命有了可以估量的价值,才是应该被倡导的。说白了,意义是我们强加给生命的一个实体,奥卡姆剃刀原理中的实体,是应该剔除掉的。

意义跟幸福何其相像,或许根本上,两者是一个东西。

我们该追求的,应该是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平静,才是我们该追求的。

当然,物质是精神的基础,如果没有对金钱的欲望,我们的生活难以保障。毕竟我们现在身处的社会不是乌托邦,没有无限的物质基础。

没有肉体,哪来灵魂。

从这方面来说,似乎平静是难以追求的。

似乎很矛盾。

范仲淹也是矛盾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矛盾的。

很多人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岳阳楼记》的精华所在,但在我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他真正想追求的东西。也是我们该追求的东西。

平静。

平静无关物质,是一种精神状态。接受痛苦,甚至享受痛苦,为人生即将到来的苦难做准备。

人只要活着,苦难就是无法避免的。

看起来似乎有些悲观。

其实并不是。

人生是分阶段的。

我们总是喜欢回忆过去,回忆自己少年时代青年时代的琐事,哪怕平平无奇的小事儿,回忆起来都是充满愉悦的。

少年时代,我们被给予,幸福唾手可得。

青年时代,我们学会争取,追求的是获得感。

中年时代,我们将争取作为一种习惯,拥有了一些自己辛苦积累的东西,人脉,财产,家庭,感情。

如果,这一切瞬间消失。比如一场大病,一次车祸,一切归零。

我们能接受吗?

哪怕不那么极端,只是失去了财产,或者家庭。

我们能接受吗?

我所说的平静,更多的是坦然拥有,直面失去。

在得到时,提醒自己,这不是自己这一生中一直会拥有的东西,自己只能做到尽量珍惜,并且偶尔将自己孤立出来,想象自己从未得到过的情景和生活。这样在失去时,我们才能坦荡面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方能不以己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突破 作文 人生感悟作文 做自己作文 变作文 好朋友作文 回家 作文 作文八百字 旅游的作文 高中800字作文 作文开头怎么写 父亲作文 写年的作文 作文五年级 人的作文 公园作文 作文英文 400作文 自动生成作文的软件 我们班的故事600字作文 我的梦想的作文怎么写 初三作文《因为有你》 多肉植物作文300字 几分甜蜜在心头作文600 雅思大作文要求多少字 五一假期作文350字 元宵节小作文 春节优秀作文 渴望 作文 小学生写景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