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诸葛亮草船借箭 曹操为什么不射火箭?究竟谁是智囊?

2020-12-30 11:20:01
相关推荐

关注“历史旋风车” 谈古论今不迷路

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草船借箭是赤壁之战中著名的桥段。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提出提出十天造十万枝箭, 也许很多人有个疑问,如果当时曹操用火箭来退敌,那结局会怎样?

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利用蒋干,用反间计杀了曹操的水师都督蔡瑁,张允二人。此计被诸葛亮识破,周瑜为刁难诸葛亮,便提出十天造十万枝箭。于是诸葛亮从鲁肃那借来二十条船,数百名军士,每条船上草人遍布两边船舷,当夜五更(现代时间凌晨03:00-05:00)便前往曹操水寨,当夜漫天大雾,长江水上雾气更浓。靠近曹操水寨,下令击鼓呐喊。

曹操水寨听到江中有击鼓呐喊,毛阶,于禁慌忙禀报曹操,曹操传令说:“大雾弥漫长江,此时挑战必有埋伏,不可轻动,调集弓弩手乱箭射之”。曹操又令人前往旱寨调弓弩手前来御敌,一万多人,全部向江中放箭。一会功夫,二十只船船舷两边的草人便扎满了箭枝。

问题来了,为什么曹操此时不下令射火箭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是不是这样呢?

第一,敌军目标不明确,担心火箭射不到。此时江中大雾弥漫,不知敌方在哪,使用火箭会降低射程,如若射不中徒劳无用。并且会暴露自家弓弩手和大寨的准确位置,反而给自家的弓弩手造成威胁。

第二,江上大雾弥漫,空气湿度较高。使用火箭,大雾之中穿梭火容易熄灭。另外,古代战船都是木制,木板加工时定会涂上防火,防水的涂料或者油脂。即使命中敌军战船,也无可燃物和大风迅速助燃,而达不到纵火的目的。

第三,担心敌军战船着火之后会撞向己方大营。目标不明确,若将敌方战船烧着,有大雾遮掩,敌人弃船驾小船逃跑,大船冲向己方大寨,岂不是放火自焚?

第四,火攻时使用的火箭需要提前制作。火箭制作非常的麻烦,不像铁箭,能直接放在箭筒里,让士兵背在肩上,取用十分的方便,火箭必须现场一只一只的制作,也比较的慢。这个时候,曹军已经看到对面有船驶来了,必须密集射击,火箭的射击速度根本不达标,并且古代油很贵的,在情况弄清楚之前,很少大规模的使用火箭。只有在攻城的时候,提前做好了作战计划,然后让兵器部提前准备火箭的材料,以备第二天的使用。

第五,三国时期生产力很低,这些兵器是要重复利用的,这就是战争之后,为什么双方要打扫战场。因为这些刀枪剑戟什么的,都要回收。那时候箭大多还是竹子羽毛做的,这火箭射出去基本没有回收的价值了,所以,一般情况下也很少用火箭,还有当时火油也是很贵的。

综上所述:我们能想到的,曹操肯定早想到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自然也是了然于胸,料定曹操不敢出击迎战,不然怎会如此阵势便去借箭。

《三国演义》为诸葛亮设计草船借箭,不过是为了突显出人物智慧,进一步刻画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题外延伸:其一:其实类似剧情也在《三国演义》第七回(孙坚跨江击刘表)中出现,不过并没有诸葛亮借箭引人关注。书中写道:“黄祖伏弓弩手于江边,见船傍岸,乱箭俱发。坚令诸军不可轻动,只伏于船中来往诱之;一连三日,船数十次傍岸。黄祖军只顾放箭,箭已放尽。坚却拔船上所得之箭,约十数万。当日正值顺风,坚令军士一齐放箭。岸上支吾不住,只得退走。” 此段“借箭”的主人公是孙坚与刘表部将黄祖。

其二: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记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在濡须口(濡须为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在今安徽省巢县境内)展开大战,曹军初战失利,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乘轻舟带一部分精兵卫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曹操见孙军整肃威武,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此话在 三国演义 第六十一回:孙权遗书退老瞒)!”随后下令弓弩齐发射击敌船。很快,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不一会儿,箭均船平,吴军轻舟安然脱险,于是鼓乐齐鸣,安全返航。留下了草船借箭的历史佳话。

孙坚“借箭“和诸葛亮草船借箭应该是孙权草船借箭的山寨版。

关注“历史旋风车“ 谈古论今不迷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文明礼仪作文 我想对您说作文 作文我爱我家 观察植物作文 植物园作文 追求作文 初中作文大全 作文素材摘抄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作文 以家为话题的作文 作文格子纸模板 写给老师的一封信作文 我喜欢的小动物作文 描写桂花的作文 关于珍惜的作文 中学生优秀作文 精彩的瞬间作文 我爱祖国作文 书信格式的作文 跳绳比赛作文 节约粮食作文 寒假计划作文 童年的趣事作文 创新作文素材 关于花的作文 初一语文作文 期末考试作文 推荐一本书 作文 英语作文100字 我的快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