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赤壁之战的真相 孙权草船借箭 诸葛亮并没有借东风

2020-12-30 11:25:01
相关推荐

赤壁之战的真相,孙权草船借箭,诸葛亮并没有借东风

文/球球话历史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是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为人津津乐道的诗句。一部《三国演义》勾起了多少人热血的回忆,但真正的历史会像书中的内容那样精彩吗。

所谓“历史的最终所有者,大多是是手无寸铁的艺术家”,小说在夸张历史的同时,也会虚构许多内容。今天,我们和大家回顾一下赤壁之战中的几个故事,从小说和史实两个方面一起探讨一下。

“草船借箭”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耳闻,诸葛亮在三天时间内从曹军手里“借了”十万支箭,建了奇功。之后又登坛作法,借了东风。难怪鲁迅先生有句话“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些按下不表,我们先说草船借箭是否有史实依据,在史书原文《魏略》中记载:孙权领兵抗曹,曹军却坚守不出,于是孙权亲自乘坐大船前去督军并探明曹军部署,曹操遂命令弓弩兵万箭齐发,使得船身一面倾斜快要沉没,孙权却并不慌张,他下令调转船头,使得船的另一面也承受箭矢的重量,从而达到“箭均船平”的效果,最后安然离去,回到营中。

根据《三国志》记载: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率兵攻打濡须,孙权与曹操对峙了一个多月。最后曹操望着孙权的军队,感叹其上下旗鼓,威严肃穆,于是撤退。

从上面两个历史出处可以看出,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交战地点是在濡须,时间也是发生在在赤壁之战的五年后。

所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是虚构的,但在文学创作上,它显然是成功的,罗贯中运用巧妙的艺术手法,将他人的事迹、时间全部集中在一人身上,塑造了一个神机妙算的军师形象。

与此相类似的事件还有黄盖的诈降,有句耳熟能详的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又说两两厢情愿)。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周瑜听到这番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的话后,勃然大怒, 命令手下把黄盖推出帐外斩首示众,可那黄盖依仗自己是旧臣,嘴里仍是不依不饶破口大骂,这使得周瑜更加恼怒,可甘宁等众将齐齐跪地叩首为黄盖求饶,周瑜才松了口,改为脊杖100。50脊杖过后,黄盖已是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昏死过去。这是《三国演义》里的记载,后来黄盖的诈降书被送到曹操手里,再加上蔡中、蔡和的消息,曹操便深信不疑了。

那我们现在分析一下,黄盖到底有没有被打,曹操是因为黄盖的苦肉计而相信他的吗?

众所周知,曹操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更是号称拥兵八十万,攻打仅仅只有5万的孙刘联军,黄盖不想陪葬于是投降,情理之中,这是其一。

其二,黄盖乃东吴旧将,曾是孙坚部下,辗转征战数十载,心中自是不满区区后辈周瑜。

其三,多年来,连番征战,魏国开疆拓土,实力大增,许多明谋能士纷纷投靠,不乏背信弃主之徒,曹操早已习惯,区区黄盖友能奈我何,我将其收留反而挫伤的是你东吴的士气。于是,曹操顺理成章的接受了黄盖的投降。此三点可以看出黄盖并不需要做此苦肉计给曹操看。

再说赤壁借东风,《三国志·吴·黄盖》中写道:”建安中,(盖)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瑜传。”这里可以看出,献计火攻的是黄盖,而且文中也并未提及风的问题,所以根本就不存在诸葛亮“借东风”这个情节。

根据三国时期东吴万振的《南州异物志》记载,当时吴国对帆船的技术进行改良,他们用卢头木叶制成帆,具体表现为“其四帆不正向前,皆使邪移,相聚以取风”,也就是说黄盖率领的火攻帆船,并不是一定要顺风而行,即使是侧风来时,船帆依旧可以“取风”并化作让船前行的力。况且东吴军兵将帅多有水战经验,还熟悉操作船只,并且对江上的天气了如指掌,所以也就不存在“只欠东风”这样的事了,事实应该是胸有成竹,并且“万事俱备”。当然,“借东风”这个传说也就不攻自破了。

所以根据史实来分析,赤壁之战中这几点是可以确定的。第一,孙权草船借箭。第二,黄盖不曾挨打,只是诈降。第三,诸葛亮并没有借东风。而且在整场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只不过是打辅助罢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说说心里话作文400字 关于雪的作文200字 关于责任的作文800字 家乡的大秧歌作文 厚积薄发的作文素材 开心的一天作文500字 感谢阅读作文 一键生成作文的软件 父亲的背影作文600字 珍贵的礼物作文600字 雪中即景作文500字 什么也是一种美作文 春天的作文100字左右 消防演练作文300字 四级作文书信格式 五一见闻作文500字 美好的端午节作文 我的家人作文450字 写人的作文500字左右 舍与得作文800字 高考语文作文优秀素材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 海南语文高考作文 我有一个想法作文300字 高考作文万能开头结尾 北京旅游作文600字 冬天的雪作文200字 家乡的变化作文800字 优秀高考作文800字 堆雪人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