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影像册

2020-12-30 19:25:01
相关推荐

2017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使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惨遭杀害,给劫后余生的幸存者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痛和苦难记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那段惨痛历史的“活证”。80年岁月流逝,目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百人。

历史不因时间流逝而淡去。新华社记者历经多年,先后寻访近百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走近他们的生活,辑图成册,为史留证。

左上:袁桂龙在家中拍摄的肖像;左下:袁桂龙在家中翻看杂志;下中:袁桂龙在展示被日军用皮鞋踢断腿留下的伤疤;右上:袁桂龙在屋外走路锻炼身体;右中:袁桂龙和老伴在院子里;右下:袁桂龙在展示自己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2017年7月18日摄,拼版照片)。

袁桂龙,1934年4月22日生。当时家住红花镇夹岗门附近。父亲袁德福被日军押到家北面的王庄村,用绳子绑在大树下,当作活人靶,身中十几刀后死去;伯父袁德宏也被日军带走,从此未归。家里十几间房屋被烧毁。袁桂龙还被日本兵用皮鞋踢断了腿。他育有一儿一女,现在和老伴居住。

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李响、季春鹏摄

左上:马庭宝在家中和同样是幸存者的哥哥马庭禄通电话;右上:摄于1967年的马庭宝(右一)家的全家福(翻拍照片);下一至下五依次为:马庭宝在窗前,马庭宝在自己家中,马庭宝进出院门,马庭宝在自家小院浇花,马庭宝在窗前眺望(拼版照片,2017年7月14日摄)。

马庭宝,1936年3月28日生,当时家住南京七家湾。日本兵进城时,马庭宝和祖母、伯父、父母、舅公、二姑爹、哥哥马庭禄一起逃进难民区避难。父亲马玉泉、舅公温志学、二姑爹杨守林和许多人一起,被闯进难民区的日军用绳子捆绑着押上卡车,从此再无音讯。

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李响、季春鹏摄

中上:刘民生在厨房清洗餐具;中下:刘民生出门散步;左上,刘民生在自家小院门前;左中:刘民生(右)在1958年拍的结婚照(翻拍照片);左下:刘民生展示右腿被日军刺伤留下的伤疤;右上:刘民生在自家院里给蔬菜浇水;右中:闲暇时,刘民生喜欢在客厅里看电视;右下:刘民生在家中调试自己组装的音响(拼版照片,2017年7月26日摄)。

刘民生,1934年7月21日生,当时住在集庆路附近。1937年冬侵华日军屠城以后,刘民生全家躲进难民区,父亲刘宣成被日本兵从难民区抓走,再没回来。刘民生被日本兵刺伤右腿,至今留有伤疤。刘民生育有一女,现独居。

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李响、季春鹏摄

中上:王秀英的肖像;左上:王秀英在阳台上向外眺望;左中:王秀英走在楼道里;左下:王秀英在阳台上收衣服;右上:王秀英在家中;右中:王秀英在卧室内;右下:王秀英老人在雨后的小区里呼吸新鲜空气(2017年9月28日摄);中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王秀英(中)和大儿子马明升(左)、小儿子马明强合影(2016年6月17日摄,拼版照片)。

王秀英,1925年10月6日生,回族。南京沦陷前,王秀英家十口人到难民区避难。一九三七年阴历十一月十四日,日本兵闯进大方巷难民区抓人。王秀英的伯父王长生、堂哥王菊森被日军带走,从此杳无音讯。王秀英1991年老伴去世,现在和小女儿居住。

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李响、季春鹏摄

左上:沈桂英哭诉当年日军暴行;右上:沈桂英现已卧床不起;右中:卧床的沈桂英在大女儿的帮助下翻身;左下:沈桂英的手青筋毕露;下中:瘦骨嶙峋的沈桂英老人;下右:沉浸在回忆中的沈桂英老人(2017年8月9日摄,拼版照片)。

沈桂英,1928年12月21日生。1937年阴历冬月二十二日,沈桂英的父亲沈传和、叔叔沈传元被日军杀死;二伯伯沈传海,被日军带走后杳无音信;姑母被强奸未遂的日军枪杀;家里八间房屋被日军烧毁。沈桂英育有三女一男,现卧床不起,与大女儿同住;老伴健在。

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李响、季春鹏摄

中上:朱惟平在小区里锻炼身体;中下:摄于1976年的朱惟平(前排左一)全家福(翻拍照片);左上:朱惟平在小区花园里看报;左中,朱惟平在自己卧室;左下:朱惟平(左)在小区与邻居拉家常;右上:朱惟平在小区里晒太阳;右中:朱惟平在小区花园里散步;右下:朱惟平(左)和大儿子朱志信在家中合影(2017年3月21日摄,拼版照片)。

朱惟平,1928年9月29日生。1937年12月日军进城后,朱惟平一家逃往难民营避难,用芦席搭建小屋居住。南京大屠杀期间,他被日本兵用枪托打伤左腿,至今还有疤痕,曾多次目睹被日军残害的中国百姓与缴械士兵。朱惟平育有四女两儿,1997年老伴去世,现与大儿子朱志信生活。

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李响、季春鹏摄

左上:祝再强在家中整理军旅生涯的老物件;左下:祝再强和老伴在家中合影;下中:祝再强和老伴在家中用平板电脑看节目;右上:祝再强在家中回忆从戎岁月;右中:祝再强和老伴聊起在部队工作的孙子;右下:祝再强在展示自己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2017年8月5日摄,拼版照片)。

祝再强,1932年10月17日生,当时家住染坊巷。1937年日军进城前,祝再强一家十口人逃往南京江浦避难,曾多次目睹堆积如山的中国人尸体。祝再强后来参军,曾赴抗美援朝前线,育有两儿一女,现和老伴居住。

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李响、季春鹏摄

右上:程福保在自己家中;左上:1963年的程福保(翻拍照片);左下:程福保在自己的微博中时常发表南京大屠杀相关的文字;下中:程福保养成了每日读报的习惯;右下:程福保与老伴、儿子程阳在家中合影(拼版照片,2017年7月14日摄)。

程福保,1933年5月3日生。1937年冬,日本兵来前,程福保一家逃难到江浦,住在一个茅草房里。一天,草房在日军轰炸中烧着,一家躲在沟里面,父亲出去取物时被日本兵开枪打死。

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李响、季春鹏摄

中上:刘贵祥在自己家中;右:刘贵祥在50年代初的军装照(翻拍照片);左上:刘贵祥展示保存在自己手机中重孙子的照片;左中:刘贵祥喜欢花草;左下:刘贵祥在外孙女胡静雅帮助下试用新购的电脑鼠标;下左二:刘贵祥和大女儿刘志瑛在家中合影;下左三:刘贵祥在自己的卧室(2017年9月6日摄)

刘贵祥,1930年7月23日生。当时家住南京下关五所村。日军进城那天,家里草房烧了起来,弟弟刘贵宝被烧伤。刘贵祥和家人从屋子里跑了出来,只见十多个日本兵端着枪,将老百姓往村里的水塘中赶,弟弟很快就死了。日本兵抢夺父亲手中祖传的鸳鸯剑不成,当场枪杀了父亲,村里还有十多个青壮年男子也被枪杀。刘贵祥育有两儿两女,现与大女儿同住,1978年老伴因病去世。

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李响、季春鹏摄

中上:阮定东和老伴杨征在一起;中下:阮定东展示自己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左上:阮定东和老伴杨征一起观看老照片回忆往事;左中:阮定东和老伴杨征翻看补拍的婚纱照;左下:阮定东在小区里散步;右上:阮定东和老伴杨征一起玩扑克牌;右中:阮定东在自家阳台看报;右下:阮定东欣赏老伴杨征演奏二胡(2017年5月4日摄,拼版照片)。

阮定东,1937年5月4日生于南京水西门附近的柳叶街。家里住房连同店面被日军炸毁。爷爷阮家田带着全家在逃难途中,被追赶来的日本兵用刺刀刺成重伤,回到老家没几天,爷爷就去世了。

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李响、季春鹏摄

左上:沈淑静在回忆当年经历;右上:沈淑静在小院为绿植浇水;右中:沈淑静在自己房中;下左:沈淑静喜欢听收音机;下中:沈淑静(左二)和子女们在小院合影;下右:沈淑静在自己卧室(2016年11月8日摄,拼版照片)。

沈淑静,生于1924年11月16日。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城时,沈淑静的妈妈带着家人躲进了安全区。沈淑静剃光头发、脸抹锅灰以躲避日军闯入安全区的搜捕,多次目睹日军从安全区抓人。沈淑静育有六个子女,三男三女。

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李响、季春鹏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国甲卷语文作文 参观博物馆英语作文 冬天作文450字 那时花开 作文 关于钓鱼的作文 董存瑞作文 出发作文800字 我有一个想法的作文 打扫房间作文 亲情作文200字 放风筝的作文怎么写 自我介绍日语作文 身边有特点的人作文 成都旅游作文 关爱老人的作文 拔河作文300字 诗与远方作文 变形记作文500字 作文精彩开头和结尾 木头人游戏作文 作文可以写什么题目 我的房子英语作文 考研英语二大作文 关于日出的作文 关于动物园的作文 北京游记作文 成人大专作文 竹子作文300字 再见了老师作文 介绍我的家乡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