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黄泓翔:越往外走 越深感中国与世界的隔阂

2020-12-30 23:30:01
相关推荐

撰文 ▏王慧

编辑 ▏肖泊

越往外走,黄泓翔越深感中国与世界的隔阂。

黄泓翔是少有的活跃在国际野生动物保护舞台上的中国面孔。他曾卧底参与打击象牙非法交易,这一行动被收录进Netflix纪录片《象牙游戏》,提高了中国人在动物保护方面的国际形象。他也因此被世界著名动物学家、联合国和平使者珍·古道尔(Jane Goodall))称为“my hero”。

珍妮·古道尔是世界上声誉极高的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和动物保育人士

得到国际上的赞赏,黄泓翔在欣慰的同时,也有深深的担忧。从去南美调研中国企业走出去,到去非洲调研象牙贸易,他看到今天的世界与中国之间相互抱有偏见,而这种国际上对他的赞赏其实也反映了偏见的存在。

他希望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青年人能成为桥梁,逐渐消解这种偏见与误解。

2014年,黄泓翔创立中南屋,带着许多中国青年走入非洲、拉美等地,做调研、做公益项目。六年来,中南屋受到了一定的认可。然而,作为一家社会企业,它始终面临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拉扯。

“小小的中南屋在这过去六年中就像一只小船,在风雨中飘摇,努力渡过黑暗的大海。”黄泓翔说。

1

看到青年的力量

6月2日,中南屋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歧视黑人”不只是美国问题,中国人也需要警惕》。文章回应的,正是5月在美国持续发酵的非裔男子乔治·佛洛伊德遭警察暴力执法后死亡,进而引发全美抗议活动的事件。文章并未对美国的形势做过多解读,而是由这一事件出发,联系新冠疫情期间非洲人在广州的种族歧视风波,提醒国人注意,种族歧视,尤其是“歧视黑人”离我们也并不遥远。

文章中提到,今年年初广州一麦当劳门店拒绝黑人进入等一系列事件,加上部分网友的不当言论,已经使得大量舆论在国际上,尤其是在非洲国家发酵,引发了对华人的排斥情绪。但在国内,大部分人并不了解事态发展的动向,甚至一些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会被外国人看作种族歧视。

近年来,中国人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舞台,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与世界的隔阂也日益凸显。

2014年,黄泓翔在肯尼亚创办“中南屋”,希望在中国和国际之间架起沟通桥梁。通过社交媒体,持续分享中国青年人不甚了解的国际理念和国际视野,正是其中一条路径。

中南屋成立时的“暖屋”派对

从复旦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黄泓翔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学习,之后又陆续前往厄瓜多尔、巴西、秘鲁等地参与调查报道、调研项目或者环保项目。走到世界上,他才真切地觉察到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已经如此紧密。与此同时,中国人与中国企业在当地的融合、交流依然面临很多麻烦,不少当地人对中国人和中国企业有着脸谱化印象,比如爱买象牙、爱吃狗肉、不关心环境保护;不少中国企业则对国际NGO和媒体充满警惕,认为它们都是西方攻击中国的工具。

黄泓翔希望消解隔阂,希望中国能更好地融入世界。新闻稿件隔几个月就会被遗忘,调查研究生产的论文有时也不能落到实处,黄泓翔选择创立机构,想从观察者变成行动者。

最初,中南屋以中国企业为直接服务对象,但它当时的发展状态还比较初级,很难找到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且,老一代中国企业家与华人的固有想法,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改变。

以自己为参照,黄泓翔看到了有着国际视野的青年的力量。“重要的还是‘人’的改变。”

于是,中南屋逐渐往青年教育方面转型。它一方面对接国际上一些国际组织和弱势群体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对接有意愿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年,在解决前者问题的同时,为中国青年提供学习、实践机会,涉及的领域主要是环境保护、社区可持续发展与中国企业融入当地。

黄泓翔把中南屋比喻为一所学校,他希望带着更多中国青年人去他去过的那些地方、做他做过的那些事情、学会那些他在国际上“摸爬滚打”后掌握的技能,希望大家一起来追寻“世界公民教育”。

这种希冀的背后,隐藏着黄泓翔更宏大的愿望。

世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暴涨的人口、消失的亚马逊雨林、融化的冰川、不断发生的战争与冲突......作为一个环保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黄泓翔有着深深的担忧和急切想改变现状的焦虑。

“有许多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挑战都与超级大国中国息息相关,而中国也可以是带头解决全球问题的领袖,如果中国不能融入世界之中,整个世界不能齐心协力,那么(这些)问题很难解决。”黄泓翔说。

2

“市场”如巨兽

从一开始,黄泓翔就将中南屋定位为社会企业,希望用企业形式来解决社会问题,实现自我造血。这种形式免去了不熟悉NGO概念的国人对中南屋“如果不是为了赚钱,肯定背后有许多阴谋”的疑虑,却也让中南屋不得不努力寻找公益与商业之间的平衡。

在收入构成上,中南屋超过80%的收入都来自参与项目的青年学生一端,这意味着中南屋需要“迎合”青年学生们的实际需求,迎合商业教育市场的现状。大多数时候,这种需求出于申请海外学校时对方颇为看重的调研与公益活动经验,或者说“背景提升”需求。这跟中南屋推广“世界公民教育”的初衷并不完全匹配。

不过,对于学生们抱着“功利”目的来中南屋,黄泓翔倒不排斥。“我们不少学生身边就有象牙等野生动物制品消费,那这些人回去之后恰好可以影响他们家里人。许多NGO在做宣传时有一个困难,那就是来参加活动的已经是认可这些理念的人了,这种宣传的价值又有多大呢?”通过功利需求,吸引了本来也许并不了解公益和动物保护的青少年群体,黄泓翔觉得反而是个好事。

黄泓翔在中学演讲

让黄泓翔发愁的是,因为中南屋有自身的社会性目标,而非完全趋利,所以整个机构的盈利能力其实并不强。“我们想赚钱,但是又不能只考虑赚钱而违背了自己的初心,所以就比较尴尬。”黄泓翔说。

除了提供的产品不足以符合市场偏好,黄泓翔也非常不擅长市场推广。虽然经常被学校请去做讲座,但他讲的内容往往“公益有余、功利不足”,结果就是听众很喜欢,但很少会转化为客户——甚至有人听过讲座,都不知道中南屋有项目可以参加。

“‘市场’犹如一头嘲笑的巨兽,羞辱着堂吉柯德,看着他们注定折戟沉沙。”在一篇谈及国际教育市场现状的文章中,黄泓翔道出中南屋的妥协。为了开拓市场,这几年,中南屋开始遵照商业教育市场的现状进行市场推广,也开始告知潜在客户,参加中南屋的项目有助于申请学校、有助于“背景提升”。毕竟,某种程度上,这本就是客观事实。

黄泓翔没有商业经验,他开始频繁请教身边做企业的人。一个企业如何赚钱,成为摆在中南屋面前最实际的课题。对于商业投资的引入,黄泓翔的态度依然保守,他尚不清楚这是否适合教育。他希望可以引入影响力投资,这是一种除了财务回报,也追求社会影响力回报的投资方式。

虽然在市场推广方式上有妥协,但黄泓翔强调初心不会变,无论学生带着什么样的动机来参加,最后他们都会因为项目而收获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提升。“国际上强调,公益不是简单地做好事,而是经过调研之后,做出专业化应对。这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活动形态。”黄泓翔介绍,每个学生在项目地都会进行高强度的调研、并基于调研结果开展公益行动。且在到达项目地之前,学生们就要上一系列线上课程,获得NGO与国际组织知识、调研采访技巧、跨文化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中南屋学员在采访调研

在国际上,白人的“救世主情结”已经被诟病和反思多年,而今天个别中国人在对外做公益时某种程度上在重蹈覆辙,过于关注“自己想怎么帮忙”,而不是“对方需要什么”。“先做调研、了解真实情况后再去帮忙”,是中南屋鼓励的态度。

黄泓翔不避讳谈这些项目的局限性,“学生主导的项目肯定很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影响力也比较局限,需要中南屋来做许多延续性工作”。

保护印尼的红毛猩猩、救援被割礼影响的马赛族女孩、研究如何把肯尼亚的手工品卖到中国...... 在黄泓翔看来,中南屋创造的最大意义并非在于这一个个项目的规模和影响力本身,而是每一位参与其中的青年的收获。五年、十年后,这些青年人会有怎样的成长,是黄泓翔对中南屋最大的期待。

黄泓翔在非洲一个动物救助中心与大象合影

中南屋学生在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调研项目中进行公益实践

3

为了人类的共同命运

长期的海外生活让黄泓翔意识到,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在走出去时只有一个面孔,对这个国家的国际形象是极为不利的。“多元面孔很重要。我们需要大量的中国民间组织走出去。”黄泓翔强调。

虽然中南屋注册为一家企业,但黄泓翔越来越感受到,国外并不在乎一个机构注册为什么,而是看它做什么。在许多外国人眼里,中南屋是一家中国民间组织,也是中国青年人走出国门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前沿实践者。他们对此赞誉有加。

有质疑的,恰恰是部分中国人。

针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黄泓翔一直持续在媒体平台与演讲中发声,但他公开讨论的话题,比如“部分中国企业在海外挖矿时破坏了环境”“ 部分中国人吃野生动物引起众怒”“ 部分中国企业在非洲做慈善的方式有待商榷”等,引来了“不爱国”“帮西方抹黑中国”这些声音的攻击。

黄泓翔不认为承认问题的存在就是“帮西方抹黑中国”。在他看来,当世界抱有“中国在某方面很糟糕”的误解时,简单回应“中国在这方面做得很棒”,对方不容易接受,而且在某些问题上这确实也不是事实。有着新闻和国际关系背景的黄泓翔深知这一点。这也是他采取“以退为进”策略的原因。讲到象牙问题,他会说“中国确实一度是象牙消费第一大国”,但也会说“中国只有不到1%的人买象牙,有大量中国人热爱野生动物保护,在为了动物保护而努力。”

先承认中国在某些地方确实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再讲中国实际的情况和为之做的努力。前者争取到了让本来有偏见与误解的外国人把话听下去的可能性,后者传达了一个更真实更多元的中国形象。

对于一些攻击,黄泓翔时常感到无奈,但他确信这更是中南屋作为桥梁的价值,“日久见人心。”

走在世界上,黄泓翔接触过来自各个国家的人,大家共同谈论人类议题,并不会刻意区分是哪国人。这是黄泓翔喜欢的理想状态,也是中南屋倡导的“世界公民意识”,大家在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努力,“这可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

中南屋在肯尼亚开展女性赋权项目

中南屋现在每年送出去的青年大约有100多名,规模并不大。黄泓翔设想,也许可以和国内大学的国际人才班或者国际学校合作,向他们输送中南屋的世界公民课程,培养这些未来可能可以“走出去”的人的世界观。

商业与公益的平衡还在拉扯着黄泓翔——中南屋受到认可是因为它的社会价值,这也是中南屋真正想向中国青年提供的,但商业路径让中南屋一步步“存活”了下来。“两者间有互帮互助的关系,就像‘鸡’和‘蛋’,是有鸡后又有蛋,有蛋后又有鸡,不能先有一堆鸡,或者先有一堆蛋。”

还在哥大读书时,因为缺少经验,黄泓翔在去厄瓜多尔调研的课题申请中落选。他转租纽约的住房,自费来到厄瓜多尔,采访了中国投资企业的在地情况,这篇文章后来作为深度报道,整版发在了《南方周末》。这是黄泓翔参与国际调研的起点,这之后,找他参与调研的人越来越多,黄泓翔走向世界的大门逐渐打开。因为这件事,黄泓翔一直懂得“如果想要做什么,去做就是了”。

中南屋同样是一件他想一往无前做下去的事,“我们没有官方背景,却在机构名字上突出‘中国身份’;我们做了许多NGO会做的事,模式却又是商业公司,这条路走下去会怎样,我也不知道,但还挺有意思、挺值得探索的。”END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英语四六级作文万能模板 我的家风家训作文600字 外国人写的中文作文 把快乐分享给别人作文 礼赞新中国作文 同学自画像作文 我的烦恼写一篇作文 小学英语作文六年级 我的理想作文500字老师 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作文400字 豆芽长成记作文 碎片化阅读作文 秋天作文600字写景 过年作文结尾 勇气让我走出困境作文 祖国在我心中作文800字 盼望长大的作文 有关司马迁的作文素材 身边人的作文 赞扬学校的作文 高考二卷作文题目 八公山豆腐作文 家乡的变化作文三百字 描写火车站的作文 庆祝建国70周年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个人作文 我的遗憾作文600字 城市和农村的区别作文 mytravelplan作文 美为主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