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以能力增长为短期学习目标 如何做好个人目标管理

2020-12-31 00:40:01
相关推荐

以能力增长为短期学习目标,如何做好个人目标管理

在学习如何制定短期学习目标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如果没有做好个人目标管理,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

l 一味追求“理想”公司,迟迟不入职,或频繁换公司

在学校期间学了很多科学做事的方法,但是入职之后,发现公司的做事方法不那么科学,所以认为这家公司并不适合自己,然后再去找一家非常理想的公司。

l 学习过程急躁,课程没学完即开始找工作,追求短期快速入职

这种同学通常练习做的不是很好,甚至直接把练习略掉了,或者课程中的一些知识还没有落地尝试,就已经去找工作了。

l 入职之后认为环境不好,怨天尤人

这点与追求理想公司有一些相似,进入一家公司发现老板好像不是那么懂、同事做事方法也不是那么科学,总之感觉比较业余,所以感觉入坑了。

l 把学习的课程量或工作内容当作学习目标,不去关注能力的增长

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比如今天学习/复习了多少课程、明天做哪些事、后天看了几本书籍,把这些设定为目标,但实际上这些目标并不意味着掌握了能力。正确的姿势是以能力增长为目标,而不是仅仅代表着工作量和工作内容的指标。

上述4点是常见的共性问题,那该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呢?

一、要用正确的视角做个人目标管理

1、学了多少课程,做了多少工作内容,并不等于你拥有能力。只有遇到困难,才说明你在接触新的知识,你才真正走在进步的路上。

比如今天做了一个实操练习,但效果很不理想,或者知识点无法应用到实操中,那应该思考问题是什么,应该重新改进,花时间想办法解决问题,重新去尝试才可能进步,这是学习的必经路径。所以,学习的目标是真正掌握能力,而不是仅仅是学习了多少课程或者完成了多少工作量。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很多同学会设定1个短期目标,如这周完成几项作业,要做几个实操练习等等,这样的目标是不合格的,为什么呢?因为面试官要看的是你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你有没有完成项目的实力,而不是你能完成多少工作量。

2、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理想公司,理想公司是和个人能力匹配在一起的。

一个非常理想的公司,做事相对很科学,对人的要求也会很高。大部分经过培训的学生,都具备了比较高级的思维,但在落地执行上基本上还是一个小白,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你需要一个台阶,一步一步的去找到更好的公司,当你的能力水平和理想公司的水平相匹配的时候,你当然会入职这样的公司。

但是在一开始,要非常清楚的知道,进步阶梯是一步一个台阶的,入职只是一个起点。比如进入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只让你每天写原创文章,可能你会感觉好没意思,但是正确的思路是,你能不能先把写文章这件事情做好,你能不能通过阅读数,仅仅这一个指标证明你的能力,证明你可以让这个数字变高。同时你是不是有能力去做一些用户的调查和尝试,然后根据反馈重新制作内容,并最终让数据提升上来,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提升一个台阶,这是进步的路径。

所以不可以怨天尤人,不要说这家公司不好,因为这个公司并不是你职业的终点,要去一个更好的公司、获得更高的收入,那这个公司就是你积累知识的一个过程。

所以我们应该有的视角是:

有一个长期的个人发展目标,短期目标是入职,持续增长能力

现在的每一个工作、每一个具体的执行都是为了满足长期目标而去做的,如果工作是写一篇文章,那就全力研究怎么写好文章,这才是正确的视角。

3、不要纠结学习的速度,更不要着急找工作马上赚钱,把眼光放到全部职业生涯的长期视角看待问题。

扎实能力会让自己走更长远,把能力增长当做学习目标。

有一些同学迫于各种压力,比如经济压力等等,非常焦虑,或是着急找工作。其实无论是利用1个月、3个月,还是6个月的时间完成学习,对于未来几十年的职业生涯,这些时间都是微不足道的。压根就不用在乎到底是1个月入职、3个月入职、还是6个月入职,只须关心一件事情——学习质量,因为对于长期的职业发展来说,现在打的基础非常的重要,应该把精力放到学习质量上,而不是多快入职。

人生目标不同,会导致关注的重点完全不同;职业目标要以入职为起点,但绝不是结束。

现在年龄+10年之后,你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不管是入职一家什么样水平的公司,都要清楚未来要过怎样的生活。所以现在这个过程只是一个台阶,我们要做持续个人的精进。当你的能力、你的进步速度已经远远超过这家公司的进步速度的时候,那就是你离职的时候。离职的唯一理由就是这家公司不能满足我的快速进步的需求。

二、以能力增长为短期学习目标

看一个短期目标的例子

这个案例把短期目标分成了本月目标和本周目标。

如本周目标中的【复习《10W+爆文撰写技巧》,共计2天课程,周五前看完】,这个目标里虽然有一些数字,但整体是很含糊的;再比如【用Xmind整理上周课程笔记,周六之前完成】,整理课程笔记,其实就是用工具去记录课程的知识点,整理完笔记以后的效果是什么,并没有说明,这个描述也是比较含糊。

本月目标中有【撰写8篇微信文章】、【看完《xxx》课程的视频回放,做好笔记】,这些目标都是偏向于工作量,显然这种短期目标是不合格的。

为什么呢?

学习目标是应该得到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完课程而已。

案例中,目标仅仅在描述工作量,这其实是比较容易完成的,并且是比较含糊的,比如【看完《xxx》课程的视频回,做好笔记放】,很快的看一遍叫做看,很慢的看一遍也叫做看,质量到底是什么样子,以及做完笔记之后得到什么结果,这里边都没有体现。

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呢?

我们首先以入职这件事情为切入角度,来理一下正确的思维逻辑,然后再回到个人学习的角度来分析这个事,先来看入职这件事情正确的思维逻辑是什么。

l 为什么你可以顺利入职

因为你可以很好的向面试官展示你的思维和能力。

l 做什么可以展示思维和能力

比如有自己的公众号,能讲清楚是怎么定位的、怎么制作内容的、怎么做用户互动的、怎么策划活动的,你有哪些思考,最终通过这些思考你得到了多少粉丝,等等。

又比如在抖音发布了多少视频,做了多少次直播,得到多少赞同,如5个视频一共获得了8W个赞,这些赞背后对应的是策划能力,整理能力等等,这些数字其实是能力的展现,无论学习多少课程,都是为这些能力服务的,如果在短期目标里没有提到关于能力的数字,那这个目标就是不合格的。

l 怎么去设置学习目标

以体现能力的工作内容、工作结果为目标。

比如:一周之内,要完成一篇600赞以上的知乎回答。很多人不愿意给自己设定这样的的量化指标,因为看起来很难完成,所以回避困难。但正确的思路是,为了完成这件事情去做大量的学习,而不是回避这个指标。

上述讲的是如何顺利入职的角度,入职之后也是同样的逻辑。因为需要证明给老板,我们可以帮助公司不断盈利,这样的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支撑加薪和升职的理由。如果仅仅跟老板说,我做了这么多工作,我付出了多少时间,任何一个老板都不是傻子。

再回到个人的学习的角度,仍然不应该以工作量为目标,而是以工作结果为目标。

首先看这个案例里的本周目标,【每周知乎回答2个问题,平均获赞300个,转化50个粉丝】,这样的结果就能体现能力了,用这些数据跟面试官说是有理有据的。除此之外,要对周目标进行分解,要落实到执行层面,比如【每周产出一篇公众号文章,平均阅读量500以上,转化100个粉丝】,那么在目标分解里,就应该写清楚标题是什么,创意结构是什么,到底写那篇文章。

再看月度目标,比如【完成一次用户调查,就要新请辞调查样本是多少,……】,需要写出调查样本数等相关细节,因为调查10个人与调查1000个人差异是很大的,所以需要把具体的工作量也描述清晰,目标很清楚,后续的执行工作就会很清楚,才会有真正的执行,如果目标不清楚,比如不知道调查样本是多少,以及经过调查获取数据以后,不知道用这些数据干什么,那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个工作无法执行或是没有结果。

最后给大家两点提示:

第一点:周目标是为完成月度目标服务的,逻辑关系不能混乱。

第二点:目标是为了指引自己行动的,不要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目标,就降低工作质量。

有很多同学做了一个目标,比如一周要发一条都应短视频,要获得1000个赞,但是没有达到,进而就非常的焦虑,其实没必要焦虑,我们需要把自上而下的目标和自下而上的反馈结合起来,目标是告诉我自己一个大方向。即使在一周之内达不到1000个赞的结果,那就重新去调用户、重新找选题、重新做各种调整等等,我们可以把完成指标的时间拉长,但不要降低工作质量,总之我们的目标是以能力增长为重点,不是在多长时间内完成多少的工作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五一见闻 我的爸爸小学作文 真与假议论文800字作文 初一作文600 争做文明人作文 高中军训感受作文 鼓励孩子的作文 上海迪士尼一日游作文 陶瓷作文400字 写爸爸的作文300字 写一篇关于水果的作文 传统节日三年级作文300字 老师运动会作文 春节的作文600字左右 描写小河的作文 写一件事的作文350字 家乡的小河作文500字 感恩妈妈400字作文 接受与拒绝作文 思念家乡的作文800字 作文素材书推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 描写人的作文200字 告别老师作文 写绿萝的作文300字 万能作文结尾 作文过渡段摘抄 聆听作文600字 瀑布作文400字 怎么写作文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