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浚县明代东大街周家的名人往事

2020-12-31 02:35:01
相关推荐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浚县东大街周家在明朝初年由先祖周士中于山西曲阳迁至。中经数代周家人的不懈奋斗,到第五代先人周瑭时,已发展为“浚之巨族也”,并且还出现了几位浚县名人,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周家。

东大街

第一位名人就是朝觐过皇帝的周瑭

周瑭是周家迁至浚县的第五代先人,明嘉靖监生。周瑭,字德萃,别号伾峰,明正德四年(1509)生人,明万历八年(1580)卒。周瑭自幼聪明、敏慧,虽寡言,但脸上总是带笑。周瑭六岁入乡学,后到国子监学习一段时间。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已56岁的周瑭循授河南沈丘县任主薄(古代掌管官府文书帐薄的官员)。沈丘县当时为黄河中下游流域,河道淤塞,漕运受阻,水患不断,百姓深受其害。明隆庆三年(1568),隆庆帝派工部尚书朱衡到沈丘县监督治理黄河水患。朱衡到了沈丘后,便挑选州县贤能官员担当此任,周瑭毛遂自荐。因上面对干活儿的民工只负责伙食,并无其他报酬,所以进度非常缓慢。周瑭便采取划区段包工的方法,还拿出自己的俸禄用以奖励,因此不到半年的时间便完成了任务。经朱衡验收完好而受到了嘉奖。这年岁末,也到了地方官员进京向皇帝朝觐的时候。因沈丘县令调走,新任县令不熟悉县情,再加上周瑭又是治河功臣,于是乎周瑭便代表沈丘县赴京面圣。按照规定,进京的费用八百两纹银需乡、里(明代县以下的行政单位)分摊。而周瑭坚决不让百姓出银,其理由是:“述职,人臣之职分也,银两,斯民之膏脂也。竭民之膏脂而自奉,将何辞以述于天宰”?此事在沈丘县百姓中传为佳话至今。

周瑭进京朝觐隆庆帝并办完公事后便辞官回到了家乡浚县。每日闭门静修,还请了有学问的人士教授孙子们学习。周瑭治家严谨,从来不乱交朋友,就是有人慕名上门与其交友,他也是婉言谢绝。为此,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周戆”。

明万历八年(1580)秋后,周瑭突然患病。其子周祚邀请名医调治,周瑭坚决不让,并对儿子周祚说:“死生,命也;脩短,数也。吾已年逾七旬,尚贪生以求活,其如数何”?在周瑭临终之际,他把长孙周三锡叫到床前,拉着手说:我看你是个成才的料,只要下苦功学习,日后定能为周家光耀门庭。周瑭话毕而终。(上文凡引号内的句子均见《大名沈丘县三尹周伾峰墓志铭》,该墓志铭现保存于浚县浮丘山)

写到这里,小编不禁感叹,为官者,不论其职位大小,只要一心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人们就会敬重你、记住你,古今历来如此。

《大名沈丘县三尹周伾峰墓志铭》拓片

第二位名人是受到皇帝表扬的周祚

周祚是周家第六代先人,周瑭之子,字孔寿,号少峰。因其长子周三锡为官廉政、于国有功,周祚被明万历皇帝封赠为湖广汉阳知府。由于周祚的官职为虚职,因此周祚仍在家乡浚县为父母尽孝,街坊邻居也如以往习惯称其为“孝子”。

孝子周祚,为照看双亲,“而前不闻履屐声者数十年如一日也”,完全做到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需顺听,父母责需顺诚”。父母病重时,孝子周祚从不敢离开二老身边半步。当父母先后寿终时,“孝子哭之恸,柴毁支骨,瞀不知人者数”。孝子周祚强忍悲痛,依照办丧事的标准先后把父母送至浚城东祖坟入土为安。从此,孝子周祚终日为素,独居六载。不论严寒酷暑,孝子周祚总是身着孝服于父母忌日时带供品到祠堂供奉于父母的灵牌前,双膝跪拜思念双亲,直至夕阳西下方回家。

孝子周祚教育三个儿子严格遵循家训行事,并且自己以身作则。孝子周祚和睦相邻,尊老爱幼,对“急难与贫者账而助之”。久而久之,孝子周祚的亲朋好友及族人都已其为榜样。在孝子周祚病危之时,仍让子孙扶着前往祠堂跪拜父母。当上级领导得知孝子周祚的事迹后,“悉以纯孝旌之,至举以励其俗,不虚耳”,并上报给万历皇帝。“今圣天子嘉与良吏,褒崇其亲,风示天下,命书龙章,载子之行事甚备。嗟呼!孝子盖未为不遇也”。(上文凡引号内句子均见《孝子列传》和明.焦竑《周孝子传》)

写到这里,小编再次感叹,孝,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孝心无价。正如作家毕淑敏先生所言:“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现在父母健在的光阴。

第三位是为官廉政、于国有功的周三锡

周三锡是周家第七代先人,周祚长子,字伯冠,号风麓,明万历十六年(1588)戊子科举人。生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卒于明崇祯六年(1633).

在周三锡的身上,既有其祖父周瑭直率、亲民的影子,更有其父亲周祚孝道、重礼、助贫、睦邻的基因。据《湖广通志》记载:周三锡任汉阳知府时,遵规守纪,廉洁奉公,爱民如子。每年的俸禄不够用(明朝官员的工资是中国历史上最低的),便拿家中的钱来补济,从不去贪污克扣。周三锡上任后发现汉阳府的城墙没有内城墙,显得孤单不易防守,于是自己带头捐资,并动员属下官员和富户商贾人等捐资,还亲自选派能工巧匠采伐禹梁山的石头来修建内城墙。他经常到工地视察,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城墙就修建好了,而且非常坚固。明天启六年(1621),流寇攻打汉阳城,周三锡不顾年迈多病,亲自登上城垛坚守指挥,最终打败了流寇,守住了城池,汉阳府的老百姓把此事传为佳话。当周三锡离任时,老百姓夹道欢送,并将他的事迹和塑像放进了汉阳府的名宦祠。

周三锡先后做过山东寿张县知县、乡官副使、汉阳知府、提督云南通省屯田水利道按察司副使,最后晋阶为亚中大夫。因周三锡多年任职,且为官廉政、政绩卓著、于国有功,又因其父周祚为孝子楷模,万历帝诰赠其父周祚为中宪大夫,赐准在家乡浚县城内东大街建牌坊一座,名曰“皇恩宠膺坊”。

周三锡晚年还为家乡浚县做了许多好事。如明天启七年(1627)捐资修缮了大伾山太平兴国寺内的朝阳洞,详见现存于大伾山太平兴国寺内朝阳洞的《重修大伾山朝阳洞观音大士碑》。该碑的撰文者是时任浚县知县的进士第亓知伟,册书者为进士第、御赐蟒玉、尚方宝剑、敕便宜行事兵部尚书、大中大夫王在晋(此人明史中有传,浚县人),篆额者为节整西安等处兵备、陕西布政使孟楠(浚县人)。此外还有时任通政使的刘尚信(浚县人)等。

浚县东大街周家,除上述三人外,还有以下几人在这里简单说之。周佑,明嘉靖时监生,先后任通判、兵马指挥,御赐在家乡浚县东大街建牌坊一座,名曰“司城坊”。周大有,明嘉靖时监生,官居兵马副指挥,嘉靖末年御赐在家乡浚县东大街建牌坊一座,名曰“金吾坊”。

来源:浚县李小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感谢阅读600字作文 微信怎么制作文件 火烧云作文800字 英语作文myfriend 玩具水枪作文 作文成长中的故事 如何成功英语作文 校园里的趣事作文400字 紫罗兰作文500字 在新的起跑线上作文 初中生活作文400字 最美的瞬间作文500字 好书伴我成长作文结尾 可爱的松鼠作文 勋章作文 亲身经历的作文 描写景象的作文400字 综合实践作文 美丽小区作文 关于努力的作文记叙文 做仰卧起坐的作文 以价值为题的作文 长城作文100字 我的视线作文600字 以心为主题的作文 写一篇秋游的作文 奋斗作文题目 平安家书600字作文 天凉了作文 背景资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