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孩子初一第一学期月考成绩很差 家长万念俱灰 怎么办?

2020-12-31 02:55:01
相关推荐

国庆小长假之后,重返校园迎接很多学生的是新学期的第一次月考。

最近几天在网络上、生活中都遇到一些家长因为孩子月考成绩不理想而焦虑不安的情况。

今天不语针对新初一的学生出现月考考砸了的情况下,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分享一些自己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处在焦虑的父母们。

“挫折”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契机

在谈学习之前我们必须要谈谈亲子关系中的沟通问题。

这是因为,很多父母不是不能够发现孩子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也不是不能够提出改进的办法,但是他们往往会遇到一个令自己苦恼不已的问题:无论自己如何的苦口婆心,孩子总是不以为然,而且一个不小心彼此就陷入了各种争吵的紧张关系中去了。

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那么再好的办法你也无法让孩子接受,不是吗?而且还有可能因为沟通的不顺利导致孩子“反叛”的行为发生——孩子明知道正确的做法,但是偏偏不做或者去做错误的,以此故意“报复”我们。

那么问题出在了哪里?

这其实是一个如果细说能讲很久的问题,我这里只就几个关键点解释一下:

1、“沟通漏斗”

如果你能理解这个“沟通漏斗”的模型,那么你就能够明白为什么我们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孩子总是会表现出“不以为然”。

实际上并不是仅仅是孩子的问题,即便是我们成年人在工作的过程中,这种问题也是经常会遇到的。我们想要表达的100%的内容实际上从我们开始张嘴的那一刻起就在不断的在“漏”,而等我们滔滔不绝的讲完之后,孩子实际上真的能够理解并且能够去落实的并没有太多。

所以,我们自己要认识到我们自己在沟通中实际上并不是那么的准确、有效的。

2、大而全的沟通等于没有沟通

讲的太多,孩子就烦了,而我们自己也会因为讲的内容过多导致重点不清、要求不具体,而且往往容易陷入“个人宣泄”的情绪中去。

所以沟通之前,必须得明确我们这次沟通的内容是什么,不要太多,然后列出来,一个一个沟通,这期间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我们是在“沟通”,而不是党方面的“说教”或者“指责”、“命令”等等!所谓“沟通”是必须要有一个双方互动——情感或者具体观点、想法、办法的过程。

3、让孩子相信我们是来帮他们的而不是来责难他们的

成绩不好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打击,尤其是对于新生来说,过去他们在各自的学校可能表现的都还不错,但是升入新的学校之后突然遭此打击一定是会有一些心理波澜的,或者难过,或者害怕,或者焦虑……

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挫折”!

而如果我们在这个时期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我们是真心来帮他们的,哪怕我们真的就是只说一句:“孩子,没关系,下次我们努力就行了!”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安慰——这就已经能够让他们放下对我们的戒心了。而如果我们能够更进一步——表现出我们真的是在关心他、帮助他的话……这就跟我们在工作总遇到了很大的挫折,这时候突然有一位前辈来安慰并且指点我们,我们会怎么想?孩子其实也是一样的。之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苦口婆心半天,孩子却不以为然,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孩子的戒备之心、排斥情绪使得他们压根也没听进去多少,更不用说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了。

所以,尽管孩子月考成绩考砸了,但是换角度来看,这同样也是一个改善亲子关系的一个契机。

分析原因,重树信心

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我都知道,如果孩子在学习或者其他的事情上,如果丧失了信息,那么是绝对难以取得突破的,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绪、逃避的心理。

而让孩子重树信心只靠我们的“安慰”、“鼓励”是不会有太大效果的。

这的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向孩子证明他是有能力学习好的!

而这个“证明”,就是来自于我们的合理分析。

分析什么呢?

我这里有如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放下过去的“包袱”,认识到新同学们学习能力以及适应新环境能力的客观不同。

尤其是对那些小学阶段成绩还不错的孩子来说,升入初中之后,极有可能会遇到来自其他学校的很多同样优秀的学生,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出现一些过去比较优秀的孩子突然就变得不再那么的“优秀”了。

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对孩子的自信心是会有很大打击的。

这事儿按说应该在小学就提前做到预防才是,如果没做,到了初中才遇到,那么一定要及时跟孩子分析清楚原因所在,重要的是先认同别人,然后认识自己,最后才是找到改进的方向。

2、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所在

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无外乎如下几点:

比如题目太难、太偏,但是同样是难为什么有的学生却可以学的好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并不是他们多么的聪明,而是他们或者在小学阶段超前学了,或者是超难学了,或者是更多的去积累了,所以他们在这个时候更能表现出自己过去努力的成果。

从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我们自己也能够做得更好一些,那么我们也会跟他们一样的,只不过我们出发稍微晚了一些而已,但是并不迟——因为我们还有3年的时间迎接中考!这个过程中,只要我们明确了自己应该做哪些事情,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好。

再比如一些基础题出错严重。

那么这部分的问题一般来说都是来自于日常学习习惯不好导致的,比如说听课质量不佳,作业完成效率高,巩固练习较少,时间分配不合理……那么针对这些暴露的问题,我们都是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所以,不必为此担心。

还有可能是比较麻烦点的问题,例如作文不好,例如英语词汇量特别的少等等这些短时间内无法变得很好的问题,那么也不压迫放弃,因为这些问题同样也是有解决的办法,而最关键的是你能够去坚持的做这些事情。

……

事实上,只要我们去分析,就一定能够找到很多的问题所在。

只不过很多时候问题得不到解决是因为我们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一不小心就陷入了各种“谴责”中,例如“你这个问题我早就说过了”、“我以前说什么来着?”等等非要证明自己是有预见性的,有能力的等等,实际上不过就是为了向孩子“证明”一个问题罢了:你这个破成绩跟我没关系,都是你的问题!

试想一下,这样的沟通能会有效果吗?

我们时刻要让孩子感受到的是,遇到了再大的困难,我们都可以跟他一起去面对,一起去解决!所以,你今天出的错,跟我们也有关系,我们也要为此做出改变!

3、跟孩子一起做出新的调整

关于这点我会在后面的“建议”里详述,这里只提一点要求:这个调整的每一项任务都应该是得到孩子认同的,而且不应该只有孩子自己的责任约定,父母最好也要有自己的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约定进去。如果发现自己制定起来有些困难,可以咨询孩子的老师。千万不要忽略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了“专职教育指导专家”——孩子的所有任课老师。

放心吧,即便孩子的老师在你第一次沟通的时候他们对孩子还不了解,但是当你第二次、第三次再去沟通的时候他们就了解了!

做出明确调整的学习、生活计划

实际上找到了问题所在,问题基本上就已经解决了一半了,剩下就是如何去把一些具体的问题有效地解决掉而已。如果这个过程中能够有计划、有目的性的去做,那么效率自然会提高很大的。而孩子也会因此而较快的感受到努力之后的回报,并且提高自己的自信,进而促进了良性循环。

关于这点,我有如下的几个建议供参考:

1、计划中一定要有关于“预习”和“复习”的约定。

所有的学习好习惯中一定会有一条就是预习。高质量的预习是能够让孩子在课堂上极大的提高听课效率,例如我举一个例子:加入学生没有很好地预习,那么当他听课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个自己暂时有理解的内容,万一老师并未在那个地方停下来,那么他是停下来思考呢还是继续听下面的呢?甚至即便老师停下来了,但是也没完全理解,这么怎么办?

所以,有了很好预习之后听课的过程中孩子就能够更好地去理解老师所讲内容,而且这个过程,孩子的思维是可以做到始终跟着老师节奏走的。

那么什么样的标准才是“高质量的预习”呢?

我给一个最高标准:预习完了之后,孩子有能力做对同步教辅的绝大部分内容,而不会的也经过了认真思考!

实际上我的建议是最好在假期里把这些事情做完,如果没做,开学再做的话时间会比较紧张,那么可以适当的降低要求。例如语文起码保证课文能够熟读,相关的字词句以及创作背景、作者等等信息都要了解;英语没课上课之前,尽量背过所有的单词、词组等等,课文最低要求也是能够熟读……

至于复习,这个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定,有针对性的复习比泛泛的复习更有意义。

特别提醒的是注意“错题集”的整理。

2、计划一定得是能够执行完的计划

有不少家长和学生很容易在做计划的时候忽视了自己能不能完成计划的前提,所以计划看上去“很美”,但是日常几乎没有可能全部完成!

这种情况下慢慢的计划就变成了泡影。

所以一定要做一个能够确保完成的计划——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做到“动态调整”。

3、加强巩固练习,必要的话可以考虑补习

因为初中之后要面对的“大考”都不会太简单,这个时候仅仅依靠课本、配套教辅里面所学的内容显然是不足以让大多数孩子成绩脱颖而出的。

所以在保证高质量的完成“必做”内容之外,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些提高、巩固练习。

例如初一有理数计算部分,明显发现自己在计算速度、计算能力上有欠缺,那么这种情况一定要去找题目多练练才行。再比如后面要学的几何问题,对有些孩子来说就会觉得特别的难(这个真的因人而异),最好的解决办法,其实就是通过基础题目的多练、多思、多总结就可以提高起来的。

如果孩子在自学或者父母陪读过程中还是提高不起来学习的效率,这种情况下如有必要或者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补习。切记,一定是得有针对性的补习,而不是报个班就行了。

给孩子一个健康、积极的家庭环境比什么都重要

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发现了这样的一个规律:我们往往可以通过一个孩子的学习、表现等等知道这个孩子的家庭氛围是怎样的,甚至我们可以大概想象的出孩子的父母是怎样的人。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虽然有点绝对了,但是孩子在很多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等方面确实是会受到父母的影响。而父母影响孩子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其实是夫妻关系。

没错,很多人会认为是父母如何管教孩子,殊不知这真的不是最根本的问题所在,如果夫妻关系非常好,孩子往往就是积极乐观的孩子,而且对于父母的建议、要求什么的也能落实得更好,但是反之,夫妻关系很糟糕,你就会发现这样的孩子往往“叛逆”的行为就更多、更早出现。

所以父母不要整天把“这都是为了你好!”、“还不是为了孩子吗?”等等挂在嘴边,说的多了,其实都是借口而已。说再多,不如在行为上表现的更好。

看!我们热爱生活,深爱彼此,同样的,我们也都深爱着你,你幸福吗?所以有再大的困难、挫折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一起努力去解决嘛……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

有了关系,就什么都没关系了;没有关系,就什么都有关系了。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建立起好的“关系”,因为有了它,再遇到什么问题也不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手机迷作文400字 初中写同学作文 作文巨人的花园 2021高考作文题 我心中的英雄作文700 等待春天作文 我的朋友韩语作文 有关骨气的作文 有标题的作文 迎着风作文 诗歌作文400字 写景的作文650 吃晚饭的作文 禁止吸毒作文 写童趣的作文 描写窗外的作文 红的作文 印象中最深刻的人作文 高二暑假作文 饺子的英语作文 我喜欢的动物作文小狗 我的人生态度作文 踢足球400字作文 在孤独中成长作文 海边游玩作文600字 水果西瓜作文 民族团结作文600字 教师节关于老师的作文 作文难忘的生日 关于奉献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