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区块链产业机遇及成都对策研究报告(建议收藏)

2020-12-31 03:50:01
相关推荐

作者:熊 搏

排版:康 丹

制图:刘大鱼

本文总结区块链在国际、国内以及省内的发展现况,提出成都区块链项目场景落地和产业发展建议。

区块链国内发展现况

(一)区块链是集合多种技术的的分布式账本

区块链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记账技术,也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

基于「共识」机制、不可篡改、可以溯源的特性,区块链技术从2008年提出到现在,天然应用于金融交易及存证领域。作为数字科技、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块链为解决多主体环境下的中介机构信任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协同效率提供了全新的更有效的解决思路。

(二)区块链技术可用于金融和实体各领域

区块链作为数据存储、确权和交易的新兴技术,其应用范围可辐射到现有商业社会的各个方面,从产业链角度可分为技术层、应用层两个部分。

基于主权背书和企业信用的联盟链是当前的发展核心。

技术层面主要分为硬件、底层平台和解决方案三个部分:硬件部分是基于区块链芯片和CDN存储和分发技术的区块链硬件;底层平台主要分为基于「共识」的公有链、基于主权或企业背书的联盟链和应用于企业内部信息流转的Baas底层系统。

应用层方面可分为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截至2019年4月,全球区块链企业分类中,加密货币类占比最高,达38%;其次为区块链底层技术开发公司,占总体23%;区块链技术落地场景中,互联网和金融业区块链企业占比较高,分别达到13%和11%;供应链、物流和商品溯源以及医疗健康领域是目前天然契合的实体经济领域场景。

图表1:全球区块链企业分类

数据来源:信通院、工信部

存证流转场景丰富,金融是天然的区块链技术应用领域。不可篡改、可以溯源的信息能大大提高实体经济中信息造假成本,优化产业链流程,做到互通、高效、透明。

金融领域的主要场景包括:供应链金融、贸易金融、征信、银行间交易清算、积分分享、保险行业、证券行业。金融数据上链后,能降低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企业间、金融机构与个人信贷间、投融资交易间的交易摩擦成本,提升效率。目前主要参与者为国内商业银行、头部第三方支付公司。

图表2: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情况

(部分)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区块链白皮书(2019)》

实体经济领域中,中国目前已在数字身份、商品溯源、财务管理、电子票据、公益、网文及专利著作版权保护交易、工业物联网、大数据交易、电子政务、能源和医疗等方面展开信息上链工作。目前的主要参与者有产业链条中细分行业头部企业、学校、互联网公司及政府等。

图表3:区块链在实体经济领域的应用情况

(部分)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区块链白皮书(2019)》

(三)北上广辐射区域区块链落地情况全国领先

截至2019年10月,中央网信办共公布2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清单。第一批公布备案产品197件,北京、广东、浙江、上海分别达到63件、47件、24件和20件。

图表4:2019年2月第一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清单

数据来源:中央网信办

四川排名较为靠后,已备案区块链产品2件,都来自西南财经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孵化产品。

图表5:2019年2月第一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成都项目

数据来源:中央网信办

第二批公布备案产品309件,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分别达到87件、72件、53件和35件。

图表6:2019年10月第二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清单

数据来源:中央网信办

四川区块链备案数量有所上升达到7件,排名全国第7名。但依然与一线城市有极大差距。

图表7:2019年10月第二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成都项目

数据来源:中央网信办

(四)各级政府加大区块链在政务服务的应用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截至2019年8月,全球各国政府推动的区块链项目量达154项,其中荷兰、美国和中国政府推动项目数量分别达到30项、19项和6项,主要涉及金融业、政府档案、数字资产管理、投票、政府采购、土地认证/不动产登记、医疗健康等领域。

为响应区块链发展号召,截至2019年11月11日,中国各级政府及事业单位区块链服务采购量达71项。

图表8:中国各级政府/事业单位区块链服务采购单位统计表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2019年11月11日

政府采购量较高地区主要为互联网及软件技术及应用普及度极高区域,如北京和广东,分别达到28项和10项。其次广西、甘肃等区域,主要是教育科研项目采购。四川地区区块链技术政府采购量达2起,排全国第8名。

图表9:中国各级政府/事业单位区块链采购项目统计表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2019年11月11日

从各级政府及事业单位区块链采购项目看,采购用于教育科研的数量最多,达到19起;其次,金融财政、网络安全类项目采购量较多,分别达到14起和10起;再次是服务三农和社会保障类项目,达到7起。

产业特征及面临的挑战

区块链作为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路径,其成长依托于技术集群、人才适配、政策引导、产业闭环、社会共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发展和支持。成都作为跟随者,可以从国内一线城市的发展经验中获得经验。

(一)丰富的技术集群和人才集群

区块链作为整合式技术,既要通过「共识」建立公有链、私有链和Baas系统,又需要芯片行业、存储行业提供与之相匹配的算力和点对点的数据存储节点,这涉及到更为底层的集成电路领域、软件开发领域。

北京的中关村产业园、深圳湾产业园等国内头部信息技术发达区域,都形成了一整套从人才培养、人才就业、技术应用和跨领域协同效应的技术市场资源闭环。从而在新技术的接受和研发上形成天然的「实验室」。

从公司角度看,四川区块链相关活跃项目近百例,场景分布涉及方方面面。区块链周边服务类发达,比如做区块链安全的有知名企业链安、知道创宇等。

从技术上来讲,四川境内特别是在企业级服务领域,基于超级账本的技术服务的已有多家公司布局,也有基于国际化公链改造提供轻量级创新型企业服务的平台供应商。

从人才角度看,成都的985、211院校中,同样具备集成电路、软件开发等覆盖电子信息科技的人才储备,依托电子科技大学的技术人才,成都具备把握当下区块链发展节奏的技术能力。

(二)政策开放敢于尝试加深区块链项目落地

在区块链应用的各类实践中,基于区块链不可篡改、可以追溯的特性,除去区块链的天然场景金融领域,还可在需要数据真实、安全、高效率流转的政务数据领域进行落地。

政府可开放合作,积极在电子发票、政企服务、司法、公安数据上链、社会保障、公益等领域进行实践。北京地区、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都有大量的头部互联网公司与政府合作的成功案例。

以中西部区块链政务发展情况看,重庆自2018年2月起逐步开启区块链+政务项目开发。包括重庆市江北区公安分局启动「社区民警智能名片」区块链应用项目、重庆市渝中区基于区块链的智慧党建信息平台、食品药品监管追溯、重庆市工商局发布的政务区块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营业执照)等。

四川区块链技术应用起步较慢。虽基础设施完善有相应的应用场景,但在此之前成都的区块链企业专注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较少,使得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在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创新结合这方面,成都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成都虽有相应的区块链政策出台,但没有同步政务项目进行落地跟进,可按区划分进行此类区块链政务服务升级实践。

(三)从技术到市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投融资支持

以国内区块链领域发展较快区域的经验看,北京地区、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都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闭环,从人才密集、初创企业数量、产业多样性协同、技术商业化、市场认可度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投融资服务、政府扶持力度。

成都虽具备对区块链开发的底层技术人才和公司,但缺乏将其技术商业化的市场拓展人才和产品运营思维人才及公司,从技术到场景之间,缺乏技术落地和产品化的关键中间环节。同时在投融资领域,成都缺乏可针对不同市场演进路径及公司发展阶段的多样化融资金融产品及政府引导基金。这是导致成都技术区块链初创企业多,但成长为中型企业的数量极少的原因。

应对区块链发展的成都对策

(一)加大政策扶植力度成立成都区块链产业基金

汲取长三角、珠三角区块链行业发展经验,成都政府可提供相应的人才引入和税收减免政策,为本地区块链新创公司提供生长土壤。同时成立区块链产业基金,布局区块链产业链各细分环节的头部企业,助力本土公司从底层技术产品化,能有效适应市场需求,防止本土优质企业向其他区块链政策优厚区域流失。刺激投融资市场,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区块链领域。

(二)打造区块链产业园形成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闭环

在从外地引入区块链产业链条上的中游公司,完善成都本地产业链闭环。引入可将区块链技术产品化、模块化,可直接应用于各类场景的、具有区块链产品开发经验的公司入驻成都。培养区块链产业各个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弥补目前成都市内出现的产业断层,同时为该类公司提供市场和政策补贴,盘活成都市区块链产业。

(三)促进区块链技术研发落地及应用服务落地

学习北京、珠三角、长三角的区块链成功经验,引入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在川内电子发票、数字身份、司法存证、医疗社保等领域进行「区块链+」实践。以身份证信息为基础,打通社保医疗、司法、民政等部门,解决需要多方开证明来回奔走的窘境。

利用成都文创产业优势,鼓励新创企业发展「区块链+版权保护」领域。促进「区块链+供应链」产业升级,鼓励区域内企业在物流链条、食品溯源等方向的数据「上链」,可应用于本地农工、物流业、工业、旅游业等各个领域。

(四)优厚的区块链及相关金融服务人才引入政策

依托电子科技大学等本地高校,成都具备优厚的底层技术研发土壤和人才储备。相对缺乏的是了解区块链发展前景、投资逻辑、产品服务逻辑的金融人才、运营人才和产业架构人才,导致有需求的市场和可以解决需求的技术之间存在出现鸿沟。

成都政府可引入长三角及珠三角针对区块链的研究机构,与成都本地研发人员共同建立研究基地,补全由技术到产品的中间环节,使成都区块链有序发展,避免发展不均衡的情况。

(五)加大对区块链平台类机构的招商引资力度

引入区块链平台类机构,利用国内头部区块链平台企业在舆论和信息上的影响力度(如火星财经等),深度合作并检索和落地平台合作企业,以平台为切入点,不断丰富成都区块链企业市场、人才与技术储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运动会作文500字 描写水果的作文 我爱我家的作文 感谢父母的作文 节约用水的作文 亲情的作文600字 描写事的作文 责任作文600字 关于桥的作文 我的收藏作文 传统美德作文 小学同步作文 最美逆行者作文 初二作文大全 知己作文 打羽毛球作文 500字作文大全 中考作文题 机遇作文 秋的作文 昆虫作文 作文我的理想 亲人作文 高中作文范文 中考语文作文 学生作文 我家的春节作文500字 新学期新计划作文 成长类作文800字 赏花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