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恢复高考后的试卷“蹿红” 网友看到考题后 感叹:我也能上清华

2020-12-31 05:55:01
相关推荐

“高考”2个大字是多少人学生时代挥之不去的字眼,无数个日日夜夜将自己埋在教室里,埋在几十本书里,挥洒汗水,看着墙上倒计时牌越来越小的数字,终于迎来了那一天。

毫无疑问,高考是千百万人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它的出现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1977年10月21日,举行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考试分为文史(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和地理)和理工(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和化学)2大类,如果要报考外语专业就要额外加试外语。

那么1977年的高考试卷是什么样的呢?是和现在一样密密麻麻、包含各种类型题差不多的吗?网友为何会发出“我也能考上清华”的感慨?

如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当年山东省的语文高考试卷,试卷上标注理科考生只要写作文(满分70分),而文科考生要做完3道题,题目那就更简单了,写作文,解释词语的意思和给文言文加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说实话,这种程度的题目让初中生做也很轻松,而且1977年理科的录取分数线才275分。再看看历史和地理的考卷,它两被归类到一张卷子上,总共才6个大题,难度也不大,所以网友的话倒是没说错,但他们并没有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当年高考已经停了10年了,1997年高考招生的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了考试,他们有的从农田里走出来,有的从车间里走出来,还有的从军营里走出来……

那一年,他们没有教材,更没钱买书,根据当年参加高考的小木匠郑伟安回忆,那时候在准备考试,他非常想买本《数理化自学丛书》,但书店里要8角,太贵了,于是天天去废品回收站“淘书”,实在淘不到,就站在书店里看,然后记下来。最后,郑伟安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像木匠郑伟安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在江西插队的汪向明想要一本《代数》来复习,却没地方买,舅舅知道了这个消息,竟然花了几天几夜手抄了一本《代数》给他!汪向明拿到了手抄本,夜以继日的复习,誓不辜负舅舅,后来他考上了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那本手抄本《代数》,成了他一辈子的宝贝。

1977年的考场上,还有一大“奇观”——我们既能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看到意气风发的少年,他们也许就是一对父子一起来考试。

话说当年高考的大门一开,全国约570万人参加了考试,不过受到办学条件的限制,只有不到30万人顺利进入了大学,但其余500多万考生并没有气馁,情绪反而更加高涨,继续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

等到1978年,我国迎来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报考总人数竟然达到了1160万人,可见当年的人们是多么渴望学习,多么渴望进入大学啊!

有人说,那段岁月是中国有史以来少有的全国读书热潮,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前奏曲,看完当年的回忆录,不禁让人热血沸腾,眼中含泪。反观现在很多孩子,对待书本毫不爱惜,甚至张口闭口就是“不想读书”,真是让人感慨啊!

参考资料:《恢复高考》资料

高考年轮:恢复高考三十年的民间观察 马国川,赵学勤 新华出版社¥29.8京东购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劳动作文100字 我读懂了你作文 幸福很简单作文600字 以见证为题的800作文 外公的生日作文 有关和平的作文 坚守与改变作文 关于鸟的作文600字 美在其中作文 关于宽容的作文400字 四年级作文例文 英语的作文格式 青春无悔的作文 生活的启示作文350字 高考作文答题纸 溱湖八鲜作文 新时代的我作文 关于积累的作文题目 学会感恩300字作文 我学会了倒立作文 450字以上的作文 打屁股作文狠的 茶马古道作文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作文500 游八一公园作文 小学六年级作文要求 我和我的学校作文 作文假如 美丽的日出作文 景观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