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秋国庆结婚黄金周 孝感婚嫁风俗知多少?

2020-12-31 07:10:02
相关推荐

国庆和中秋将至,巧合的是,今年中秋也出现在10月1日这天。

天文专家表示,中秋节和国庆节同一天,在21世纪仅发生4次,比较罕见。上一次是2001年,另外两次分别在2031年和2077年。

这样难得的日子,对于很多情侣来说,是个结婚的好时机。因为“假如今天你和我在一起,那么今后我们每一个结婚纪念日都会举国同庆。”

在孝感,准备在中秋国庆黄金周结婚或者参加婚礼的你,关于孝感的婚俗,知道多少呢?

今天云孝感小编就来盘点一下孝感传统婚嫁风俗中的特色——孝感婚礼风俗仪式歌谣(孝感婚俗歌)。

孝感地处荆楚大地中部,总体上来说是沿袭先秦时代婚嫁中的纳采(提亲)、问名(问闺名,算八字)、纳吉(定亲)、纳征(下聘礼)、请期(订婚期)、亲迎(成亲)的六礼古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在过去的孝感民间,已繁衍成二、三十多道程序,其全过程为:订盟、过礼、求喜、报期、娶亲、陪十姊妹、开脸、哭嫁、辞堂、发亲、发号(挂匾)、拦车马、治煞、赢嫁妆、拜堂、传茶、喝交杯酒、入洞房、铺床、坐床、陪新郎、陪十兄弟、陪新娘、陪上亲、陪媒、谢媒、示箱、穿鞋、下厨、回门。

在进行这些婚俗仪式时,往往伴随着唱和相应的婚俗歌谣,从《哭嫁》《讨嫁妆》《花烛礼歌》《闹洞房歌》一直到三天回门喊《百子彩》,全套环环相扣,囊括了婚俗仪式的全过程。

孝感婚俗歌,淳朴民风,自古流淌至今,生生不息,是民俗文化的奇葩。

婚礼的男方主要是行四大礼:告祖礼,加冠礼,回鸾礼,花烛礼。

每道礼都有十几二十道程序,每道程序,也是各有歌谣,都由掌礼吟诵四字四句诗,乐班细吹细打,整套仪式进行有序,虔诚肃穆。

婚礼的女方有“思嫁”、“吵嫁妆”、“哭嫁”、“谢陪嫁”、“劝姑”、“送嫁妆”、“盘女婿”、“上轿”等系列婚俗歌谣。

哭嫁歌

哭嫁是婚礼仪式中女方的典型场景,哭嫁歌主要表现娘家母女难舍之情。

在孝感农村,过去姑娘出嫁,前十天、半月就开始哭嫁了。

先是母亲哭,这是一幅悲凉的画卷,那声音似幽怨而来,如泣如诉,能够使千万人情动神移。

接着是姑娘一个人哭。

母亲《哭嫁女》

我的乖乖也,

我是怎么样过得,

毛干鸽子飞哟,

乖乖也,

你在屋里泥打水打,

给我做过大高,

(方言:即指家务事、外面事全做了)

你到人家去听话罗!

儿哎!

女儿《哭嫁歌》

难为我的爹,难为我的娘,

把我拉扯十八年,如今也是白拉我一场。

难为我的老子,难为我的娘亲,

把我拉扯大不报恩,我是一个忤逆人。

难为我的哥,难为我的嫂,

帮助爹娘把心操,到今日也是白操劳。

叫声我的弟,叫声我的妹,

莫看雀大各自飞,我离家门还要回。

难为我的婆婆,难为我的婶母,

你们教我学做人,今天也没报恩情。

结婚本是人生中的大喜事,但是在旧时的孝感,却长久流传着这样凄楚的哭嫁歌,母女二人一声声的哭唱,既是互诉不舍之情,也似乎是女人们对于那时艰苦的婚姻家庭生活的哭诉。

那时的女人,自打生下来就是生娃盘地、勤扒苦做、烧火撩灶的命,出嫁,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认命。

如今,那悲切得令人心疼的哭嫁歌已经几乎听不见了。

当代社会的婚姻多是男女双方自由结合,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也与男性同等,结婚时自然是充满喜庆、欢笑,哭嫁歌已经不符合年轻女性的情感世界,自然退出了婚俗的历史舞台。

谢陪嫁

歌谣最生动的,是女儿《谢陪嫁》,字里行间,流露出女儿依恋娘家的难舍之情。

女儿《谢陪嫁》

娘送儿的陪嫁,两双绣花鞋。

鞋穿脚儿踏生地,心中想起娘家来。

爹送儿,荫蓝竹布衫,

自己穿的是补丁,为了女儿着了难。

哥送妹,打了箱和柜。

栽树十年流血汗,辛辛苦苦为妹妹。

嫂送妹,一对花枕头,

鸳鸯戏水鹊登梅,做梦也往娘家飞。

辞别爹和娘,辞别众乡亲,

乌鸦也有反哺恩,我不是那无义人。

铺床喊彩头

新婚夫妻铺床喊彩头,是最具有孝感特色的婚俗仪式歌谣。

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在祝贺吉祥、兴旺的同时,也夹杂着封建色彩的内容;但是随着时代变化,这种礼俗仪式的歌谣也发生变化,具有时代色彩。

如当今农村铺床仪式歌,既喜庆应景,也充满正能量价值观。

铺床喊彩头

双手挂起绫罗帐,

夫妻和睦有商量,

齐心协力搞致富,

锦绣前程放光芒

……

双手摆好鸳鸯地,

夫唱妇随好美景,

计划生育要牢记,

生儿生女莫偏心。

百子彩

第二天,拜舅姑,认家人。第三天回门,当天须返回男方,下轿后,过百子桥,喊《百子彩》。

整整喊完一百句带子的彩头,这最后的仪式才告圆满。

这便是极具乡俗风情的孝感婚礼风俗仪式歌谣景观。

百子彩

搭桥用凳子,

铺上红毯子,

新娘牵娘子,

桥上叙家子。

叫声幺妹子,

我的娇妻子,

你我婚日子,

彩礼一盒子。

……

过桥喊百子,

麒麟送贵子,

喊完一百子,

磨破嘴皮子。

婚礼,是夫妻二人进入婚姻家庭的起点,历来也是双方家庭竭尽所能要去操办的大事。

婚俗歌作为婚礼中的精彩片段,它的形式和内容都充分地反应了当时的风土人情和经济文化状况。

孝感婚俗歌,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孝感婚俗文化的发展历史,它的演变脉络,也折射出孝感经济文化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作为孝感的年轻一代,已经很少听过这些传统的婚俗歌谣,也不再经历那些花样繁多的传统婚俗,他们选择在富丽堂皇的酒店里,在抒情现代的流行音乐中,在专业策划的婚庆服务流程下,浪漫而便捷地完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仪式。

但不变的,是从过去到现在,人们对于婚姻家庭的重视,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本文参考:《民俗与孝感》《长江中游民间文化艺术》《长江中游民间文化艺术》

《孝感文化研究》

图源:网络,侵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上册作文二单元 明孝陵游记作文 帮妈妈做家务的作文 关于旅游英语作文 关于野炊的作文 深秋的公园作文 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享受快乐作文 给自己一个赞作文 我家的小猫咪作文 写民间故事的作文 写事的作文900字 心酸的滋味作文 放风筝作文250字 鸟鸣涧作文400字 2012年重庆高考作文 战胜自卑的作文 冬奥作文 迎接第一次月考作文 暑假英语作文50词 下雪了作文300字 拐杖作文600字 难忘的一句话作文200字 我梦想的大学英语作文 欢乐谷的作文 描写秋天桂花的作文 四川风俗作文600字 坚持的意义作文 关于观察日记的作文 压力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