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言语晦涩逻辑不清晰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引热议

2020-12-31 11:05:01
相关推荐

原标题:浙江晦涩高考作文得满分 专家:不鼓励这样的文风

(童笑雨)针对近日引发热议的浙江满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8月4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张颐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考生的知识积累值得肯定,但有“掉书袋”之嫌,不适合作为高考满分作文进行推广,高考中更不能鼓励这类文风。

近日,浙江教学月刊社微信公众号“教学月刊”将一篇题为《生活在树上》的作文对外公开发布。文中称,上述作文是今年浙江高考的满分作文。

该篇作文中,运用了海德格尔、嚆矢、树上的男爵、达达主义等词汇。用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的话说,“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

该篇文章一经发布,引发热议无数。有网友评论该考生“不说人话”“故弄玄虚”。

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洪亚兰拥有32年教龄,这几天,她也在关注该篇作文引发的争议。

“对这名考生我还是蛮欣赏的,他的阅读积累在同龄学生中少见。”洪亚兰说,平时她也会要求学生阅读文史哲方面的著作,比如海德格尔的作品。在学习《外国小说欣赏》时,会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作家的名篇。《生活在树上》的作者,肯定受到了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长篇小说《树上的男爵》的启发。

她说,这些内容都在高中生接触范围之内,只不过这名考生认真去读且读懂了,最后运用在高考作文中,且基本没有用错,这是比较可喜的。但将其评为满分,欠妥当。

“如果是我,会打48分。”洪亚兰担心的是,该篇作文一出,会在社会中掀起一股风潮,认为故作高深、晦涩难懂的高考作文都会受青睐。

对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张颐武表示,考生在考试中运用晦涩的文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值得反思的是评分标准。他认为,该篇文章不适合作为范文推广,高考中更不能鼓励这类文风。

他说,该篇作文言语晦涩,仔细阅读可发现,其中并没有很深邃的思想,甚至在逻辑上也不是很清晰,得满分欠妥。他认为,高考并不是选拔思想家、天才,而是找到能适应大学学习的人才。

“文字,一定要能传达作者的思想,逻辑清晰。”张颐武说,这才是考生要具备、学校要培养的能力,更是高考选拔的标准。“比如用甲骨文、或者用文言文来写高考作文,其实都是不合适的。”(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芃芃]

【来源:信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初一写人作文 元宵节作文结尾 以爱为话题作文 说说我自己作文 课外活动作文 打破常规作文 时事评论作文 关于孔子的作文 人间真情的作文 有关母亲的作文 持之以恒的作文 写给男朋友的小作文 作文批改评语大全 有关环保的作文 雨露作文 我的新老师作文 三年级作文国庆节 十字路口作文 爱护环境的作文 小学国庆节作文 写老师的作文题目 四级英语作文预测 学会放弃作文 跨越再跨越作文 红楼梦高考作文 我喜欢的老师作文 我的大学生活作文 小学生想象作文 关于规则的作文 经典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