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天眼年薪10万招不到科研人才 究竟讽刺了谁?

2020-12-31 15:25:01
相关推荐

本文为募格学术原创,转载请在后台/文章下留言

来源:募格学术(ID:mugexueshu)

今天,我们准备聊一个关于钱的话题,有点俗,但它却又是最近几天科研圈的热点,不知你听说没有?

10月29日,科技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意味深长的新闻——《FAST验收在即,已启动新一轮招聘,“中国天眼”10万年薪难觅驻地科研人才》。

这篇看起来有点高级黑的文章,简单概括下就是说: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中国天眼)又要招人了,因为之前(2016年)的招聘效果不好,所以领导希望新一轮招聘能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

既然如此,我们先简单总结下岗位和待遇吧,看看大家有没有兴趣?

1、工作地为贵州黔南州平塘县,比较偏僻。

2、需24小时三班倒,潜台词:常年倒夜班。

3、聘用制,即无编制,“表现优异者可入编”,但没提具体编制数字。

4、驻地半个月后才能回家,即需两地分居。

5、薪酬结构为工资+驻地补贴,两项相加,“每年可达到10万左右”。

这则新闻一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工资太低了吧,这怎么能招到人呢?

算一下工资。

10万年薪,税前每月8333元,扣除五险一金,到手大概6500多。

但要注意,新闻明确指出,工资加驻地补贴每年10万,如果日补贴按100元计,每月补贴3000元,这部分以此为系数上下浮动。

也就是说,这份工作的月薪构成,其实是底薪3500(浮动)+补贴3000(浮动),难怪有同学在评论中自黑道,估计也就能招来在读博士生,或住院医师了…

别急着扶额,本着严谨的态度,我们再确认下岗位和需求,明确这次招聘的到底是不是科研人员?

据新闻所示,我们在官网上找到了FAST的两次招聘。

2016年

2018年

两次招聘的岗位和数量,汇总如下表。

其中,标蓝色为相同职位,可以理解为2016年开始一直没招到,也可以理解为招到但又离职了。

经过我们对岗位描述和要求的仔细阅读和理解,FAST这两次招聘大致能分三类,一部分为工程师,一部分为科研人员,还有一小部分算内勤人员(如司机)。据上图显示,显然司机岗已经招到,这部分我们不予评价。

先说工程师,上述岗位中有强电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运维工程师,要求熟手,有管理经验……Emmm,能上图的时候,我们一般不废话——

上图是国内某招聘网站各层次电气工程师的经验要求和薪水,还是没有年终奖、不谈长期外派的水平,工资加补助一共年薪10万的劳务派遣岗,恐怕,没能力与之一战吧?

而在科研人员的招聘中,我们更是发现一个有趣的细节,【脉冲星科学研究和数据处理】一岗位的描述,2016年的要求是天文学、物理学博士,具体要求比较高(全面掌握、熟悉编程语言),而2018年则变成了天文学、物理学、计算机硕士及以上,要求也相应降低了一些(有基础、熟悉语言者优先)。

也就是说,官方自己似乎都没有底气,觉得10万年薪能招来博士,于是悄悄地把标准从招博士降成了招硕士…

为什么10万年薪招不到科研人员?

说回科技日报这篇新闻,为什么10万年薪招不到人呢?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副经理兼办公室主任张蜀新认为,原因有两个:1、宣传不到位。2、驻地偏僻、条件艰苦,工作可能会比较枯燥。

也有科研人员分析,“FAST的驻地工作短期内难以出大的科研成果,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更希望找个好工作,多赚点钱。”

但“张蜀新表示难以赞同”,他说:“科研上要出成果,没有一定的沉淀是不可能的,搞科研不能急功近利。”

我们再来翻译一下。

如果你找工作时,有领导对你说:“小募啊,我们工资很低加班很多,但公司平台大,未来发展很好,出来工作不能急功近利,年轻人不能只想赚钱。”

你是不是会认为,这不就是给我画饼呢吗?

没错,张主任的话就是个饼,潜台词无非是,科研人员不能想着多赚钱,不能急功近利,10万年薪已经很不错了。再看看科技日报这篇文章,官方是不是从头至尾透露出一种——“我都出了10万年薪为什么国内顶尖科研人员不来奉献”的感觉呢?

还记得一个月前登月工程师张小平的离职风波吗?有微信公众号文章披露,张小平在601所一年收入大概12万,而蓝箭直接开百万年薪挖人。随后就有国企领导写公文,以情怀为由阻碍人才正常流动。

当时你可能觉得,12万的年薪,也许只是特例吧?我们的科研人员收入不会这么低吧?真没想到,一山更比一山低…

为什么我们的科研单位就这么自信,觉得年轻的科研人才就应该为了情怀放弃可以选择的高薪,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呢?不,看看他们的发际线,他们已经不青春了。要知道博士毕业的人,除非大神,几乎都已过而立之年了,他们的家庭压力非常大。

上图是我们在募格科聘 上随便搜出的一所国内某非重点高校招聘,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他们有什么理由不选择一个能搞科研、也能出成果,但薪水和待遇更好的岗位呢?

这背后的体制问题,也许更值得我们深思。

正如中科大副研究员袁岚峰博士所说,我们更多地要以花别人2倍的钱办别人1.5倍的事自豪,而不是以花别人10%的钱办别人20%的事自豪。

国家和研究院所舍得花钱投入在设备上,这很好,但更要舍得花钱在科研人员的收入上,这才是重视人才的思维。诚然,科研需要有情怀的人来做,它不是一条致富路。但科研不能致富,绝不等于科研人员就应该无条件忍受低薪酬。都已经8012年了,我们不能走两个极端,一边讲奉献,一边宣扬甘于清贫,这不是亲手将人才推向别处吗?

如《史记·滑稽列传》所述,楚国攻齐,齐威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求救,让他带上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大笑,说:“我看见路旁有人祭祀田神,拿了一只猪蹄、一杯酒,祈祷明年五谷丰登。祭品这么少,要得还这么多,真是可笑啊。”于是,齐威王很羞愧,把礼物增加到黄金千镒、白璧十对、驷马车百辆,赵国也顺利答应齐国的请求。

可见,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自古至今都是大忌。

2016年,李总理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考察时说,希望有一批人能够静下心来甘于坐“冷板凳”,但别忘了,总理同时还提到,要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管理经验,科研“人头费”不要管得太死,否则很难吸引一流人才。

很多时候,有些人似乎只看到了总理的前半句,而选择忽略了总理的后半句……

市场经济已经这么多年,真心希望政府和科研机构能审视一下自己的薪酬体系,我们没有要求让科研人员一夜致富,但至少要让他们的收入配得上安心奉献的程度,这已经是最起码的底线了。我们要讲情怀,但也不能只讲情怀,对吧?

顺便提一句,在知乎这个问题下,很多博士自黑了一个解决方案。

应该让FAST以中科院的名义招硕士生,当在读博士培养,毕业方向定为此次招聘的工作内容,和导师异地网络联系,3-5年毕业,又能出文章,年薪还10万,一下子显得比补贴多多了。

这个段子看哭了很多人,嗯…是不是暗示了,不光科研人员的薪酬低,硕博士的补贴也该再涨一涨了?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 科技日报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知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材料作文 关于幸福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宽容的作文 运动会作文600字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冬天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 状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 春的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300字 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 六年级第一单元作文 榜样的力量作文 关于雨的作文 写猫的作文 植树作文 作文书 关于爱的作文400字 我的好朋友英语作文 借物抒情的作文 童年的回忆作文 托物言志作文 超越作文 英语作文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