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康熙祭拜孔子却不愿意下跪 小官员灵机一动化解危机

2020-12-31 18:05:01
相关推荐

康熙祭拜孔子却不愿意下跪,小官员灵机一动化解危机

文|董小文

康熙在位时非常喜欢出巡,其间当然会经过山东,路过我们伟大儒学圣人孔夫子的家,按照之前旧例,皇帝是要祭拜孔子的。这位努力想要实现满汉融合的外族皇帝自然不会拒绝,当即就启程前往祭拜孔子。祭拜完孔庙,一切本来都很顺利,然而来到孔子墓前康熙却突然不愿下跪,引发众人猜忌,后来一个大臣机智的遮挡了一个字,康熙才得以顺利祭拜下去。这背后缘由为何?我们从头说起。

孔子的儒家文化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历史,而他本人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时至今日,仍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支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提出仁义礼智信,既要爱戴君主,又要博爱百姓,所以孔子和儒家都受到朝代统治者的尊重。儒家的著作因此成为统治国家古代帝王的教科书。连西方人都十分认可孔子的成就,认为孔子是教育的宗师,是一个真正的圣人,所以他也被镌刻在美国最高法院的门楣上。

孔子的儒家文化贯穿了两个世纪的封建君主制。他的思想在过去的朝代中被使用过,在当时的朝代也不会被君主所拒绝。可以说儒家思想代表着皇帝仁治,所以历代皇帝即位通常都会参加一个礼拜仪式。在清朝以前,儒家文化在汉族人群中广泛传播,但并没有在其他游牧民族中传播,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虽然在当时是一个外族部落,但他们有很努力地去融入汉文化。

于是,满汉子弟纷纷积极学习中文并理解汉字,让孩子们从小就可以学习这些作品。而且,历朝历代皇帝也尊重儒家思想,康熙也不是个例外,他曾经去过孔子的故乡曲阜。在那里,组织了盛大的礼拜仪式,场面非常庄严。

中国的每个王朝都非常尊重孔子,顺治皇帝尊称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公元一三零七年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来一直沿用至今。

清朝入关时,曾强迫汉人剃发易服,号称留发不留头。但自古儒学主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易岂敢损毁。于是当时爆发了不少汉人大规模的抵抗,满汉关系也降至冰点。

到了康熙这,他就学聪明了,知道想要治理好偌大一个国家,必须要满汉两民族和平共处,于是他就开始积极学习汉文化,主张满汉进行民族和解、融合,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为此,还立下了不少小目标,还为了收买人心进行了许多仪式上的表演,其中祭拜孔子,就是最重要的一幕。

那时,康熙来到山东曲阜,先去孔庙进行拜祭。接着康熙又去孔子墓前,按理应下跪参拜,但康熙不知为何却迟迟站立原地不动,引得众臣面面相觑,不知何故。就在此时,一个小官僚突然出列,借口天气炎热,把康熙引到一旁饮茶解暑。随后悄悄命人遮挡了孔子墓碑上刻的一个字。

果然,康熙喝完茶后再次来到孔子墓前,就顺利的跪拜,完成了全部仪式。一时引得在场汉族大臣、儒家学者们心情激动,觉得自己民族的文化受到了尊重,连皇帝都下跪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于是很多人都泪流满面,对康熙感佩不已。而康熙达到了收买人心的目的,自然也就心满意足地走了。

但康熙走后,便有不少大臣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先前不愿跪的啊,怎么去喝了口茶回来就跪了呢?于是大臣们相约去找了那名小官僚,向他讨个说法。

其实,问题就出在孔子墓上刻的“大成至圣文宣王”,这个王字上。康熙自己已经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怎么会下跪去参拜另一个王呢?在康熙心里,孔子不过是一个老学究,我敬你有文化,再加上需要笼络汉族人的心,所以才对孔子尊崇。但当今天下,我才是地位最高的人,是最大的王,所以看到孔子墓上那个“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封号,康熙当然就不愿意继续祭拜了。

直到那个小官僚敏锐的发现问题,及时找人用一块黄色布料把王字遮住,这才缓解了康熙的不情愿,使祭拜顺利完成。由此可见,康熙心底实际还是对孔子没有多少真正的尊敬,不过是为了做一场秀,表示我们满汉两民族的亲近,巩固政权罢了。康熙这一磕头,磕的是皇权,磕的是满族江山,而非孔子孔圣人,而不是如何尊崇敬仰儒家学派。

历史总是众说纷纭,且不论当时康熙是抱着怎样的心态,能够尊重文化终归是好的,小编也希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可以不断传承、生生不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给自己画张像作文 英语作文固定句型 那天如果作文600字 初二必考作文大全 英语作文mydream 令我开心的一件事作文 我被同桌那个了作文600字作文 文艺唯美作文题目 关于过中秋的作文 天晴了作文600字 以坚强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12年语文高考作文 有关清明节的作文 感同身受作文 法制安全作文 关于元旦的英语作文 夏之美作文 初中作文评语 游桃花源记作文 以动物为题的作文 乡情作文600字抒情初一 关于钢笔的作文 不能缺席作文 难忘的暑假200字作文 家乡的景色作文400字 特殊的鲜花作文 教师节作文500字 贪吃的国王作文 生活中的音乐作文 写校园景色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