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直击痛点》重磅文章:直击基层治理十大靶点!(连载之三)

2021-01-01 10:55:01
相关推荐

靶点六:庸懒干部

基层治理之难,难在调动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当前,一些地方存在少数庸懒怠惰的干部,《半月谈》刊载的《实职改虚职,二线变离线》《“二传手”干部恶化基层政治生态》《“四类”干部有市场,庸政懒政新抬头》等报道,正是给他们描了速画像。

决策推给上级,责任推给下级,“二传手”干部令基层干部群众“印象深刻”。最近,半月谈记者又了解到一起案例。2016年3月,中部某市卫计部门在直属事业单位录用人员名单公示期间,收到拟聘用人员丁某因道德败坏被开除党籍、不符合聘用条件的实名举报后,相关领导不仔细调查,均只担当“二传手”,一层层签批“同意”,丁某一路绿灯。事发后,当地纪委分别给予卫计部门分管领导、用人单位分管干部人事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党内警告处分。

受访干部认为,“二传手”干部“有任务,布置一下;有会议,传达一下;有事情,上报一下;有问题,推脱一下”的“四大绝招”,是庸政懒政的典型表现。

“佛系”干部也是近来新出现的庸懒干部新变种。“我又不求升职加薪,也不贪不占,只要能平平安安上班,安安静静下班,就算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谁又能奈我何?”这是湖南某镇综治办禁毒专干王某的上班心态。

深入调查发现,王某作为负责禁毒数据录入、资料收集、档案整理等工作的禁毒专干,因为办事拖拉,工作失职,给该镇禁毒工作带来不良影响。王某说,既然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就干脆什么都不想干了。

半月谈记者还发现,“推手式”“摆拍式”“等上岸”等诸多形式的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干部,正在产生“溢出效应”,波及其他无辜干部,影响干群关系,带来基层治理生态恶化的深层次风险,亟待加强治理。

当下的考评指标往往大而化之,“有为”与“无为”界限模糊。专家建议,在民主测评、述职报告等传统考核形式外,应当探索与干部实际工作情况挂钩的灵活考核新办法,让考核覆盖到每一寸“模糊空间”。

要扩大考评参与面,突出惩戒机制。年终民主评议不少流于形式,考核方式一般以静态考核和组织部门专项考核为主,应进一步推进评议全过程多元参与,把老百姓的口碑引入评议机制,在考核结果运用方面,突出惩戒的实际效果。

此外,还应营造良好执行环境,加强正向激励,在干部选拔任用时,加强对担当的考核权重,让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靶点七:典型速成

一段时间以来,“盆景典型”“速成典型”在一些地方不鲜见。《半月谈》刊发过《“盆景典型”“速成典型”在冒头》《一味挂牌子,上墙不上心:“牌子满墙”形同形式主义“野草”》《“画饼”式扶贫:增收怕不够,“预期”先来凑?》等报道。

近期,半月谈记者在基层发现,“盆景典型”“速成典型”的套路依然有市场。有些地方的想法,依旧停留在应付上级检查上,检查一过,后续的投入立马断开,费心费力打造的“盆景典型”自然是“昙花一现”,最终变成一堆“乱摊子”,无人问津。

尤须警惕的是,现在部分地方淡化GDP考核后,把经验效果作为出政绩的捷径,希望通过所谓的经验总结和工作亮点引起上级领导的关注。江苏一名镇党委书记说,现在一些干部上升的路子不宽,他们想进步、想提拔,于是到处找办法,有的主意打歪了,大搞“盆景典型”,这样能出亮点,领导能看得到。

基层干部认为,不是不要树典型,而是要树真典型。要引导和鼓励基层尊重实践效果,踏踏实实地探索,保证“典型经验”立得住、用得上。

治形式主义,更要治官僚主义,特别要提高调查研究的贴近性和科学性。“多到实地做调研者,少在办公室当统计师。”广东一名副镇长说,如果条件允许,考核时可以适度引进第三方评估,尤其要多听听老百姓的意见和反馈。

要完善检查考核方法,让检查考核不轻易被假典型“糊弄”“对付”。一些干部对半月谈记者说,中央《通知》提出要“不断增强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基层期待这一要求能在基层尽快实现,特别希望上面能在创新考核方式方法等方面有所突破。

靶点八:政策打架

2018年,《半月谈》刊发《上头“神仙打架”,下头“左右挨骂”》《300万的项目,走流程先花50万》等报道,关注基层干部倍感头疼的“政策打架”问题,聚焦多部门交叉施政的领域存在的决策“翻烧饼”现象,引发广泛热议。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修改后的立法法,除赋予设区市、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职权外,还赋予地方政府规章制定权。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明确提出,省、市(州)人大常委会和省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市(州)政府规章的备案审查监督。

半月谈记者近期发现,在部分地方着手规范政策、法规出台“各自为政”问题时,一些地方“政策打架”产生种种变异问题,让基层干部群众喊苦。

——一项政策,不同部门“选择性”执行。

湖南一家物流公司负责人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说,国务院相关文件明确规定逐步取消道路货运站场经营许可,交通部门已停止办理站场许可证。但有的行政执法部门说没有收到相关文件,依然要求办理,没有办理的企业要受到处罚。或者以内部文件来搪塞,或者选择性、打折扣执行,让企业倍觉“受伤”。

——部门利益为重,不放权。

在中部某市的工业园区,一家生物制药企业计划投资兴建新厂房。工业园管委会认为规划的审批权应当下放到园区,只需要管控建设项目绿地率、容积率等关键指标即可,但市规划局认为审批权在市一级,且厂房的外观设计也要报批。

——招商时一套政策,招来后变了“口径”。

半月谈记者在一个农业大县看到,一家生态农庄占地数百亩,但经营惨淡。农庄投资人道出其中原因:他是被政府招商引资政策吸引来的,地方政府和招商部门承诺了一系列优惠,但等项目落地办手续时,国土部门表示不符合土地政策,不许兴建。他困惑的是:为什么政策不能从一开始就“统一口径”?

一件件让人哭笑不得的遭遇背后,有人已经总结出“政策打架”的类型学:一是“上下不齐”,主要表现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二是“左右各异”,原本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变成“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政出多门” “踢皮球”;三是“新旧不一”,新的法令政策已经出台,但旧的政策规定清理不及时,导致政策落实出现延迟,“穿新鞋走老路”。

受访专家和基层干部呼吁,要避免决策“打架”,进一步规范政策、法规的制定流程,从制度上强化部门联动的责任和意识。

在政策法规修订前,相关部门应对有关“打架”法规的适用问题予以明确,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在政策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可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以民主讨论“劝架”。

此外,要经常性地对已颁行的政策法规进行梳理和处理,及时对有冲突的内容进行废止、修改和补充完善。决策出台的程序化安排也要形成制度,尽力杜绝“拍脑袋”决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上海中考作文题目 欲速则不达作文 描写人物的英语作文 四年级作文我的老师 三年级作文我的爸爸 井底之蛙作文 体验生活作文 感动的作文600字 环保作文题目 百度作文 关于母爱的作文600字 阳光灿烂的日子作文 800字作文优秀大全 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 我成长了作文 推荐一本书的作文 未来的学校作文 乐于助人的作文 关于家的作文 奇思妙想作文 江南作文 三年级作文大全 即景作文 体育老师把我C了一节课作文 我与书的故事作文600字 英语四级作文模版 拔河比赛作文400字 传统文化作文600字 英语六级作文范文 一个人走夜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