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专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黄河生态环境问题关键在水

2021-01-01 12:10:01
相关推荐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流经9个省区,两年内习近平总书记已经走遍了其中6个省区。2020年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宁夏考察,是今年全国“两会”之后的首次考察。当天考察的第二站,是到黄河吴忠城区段了解当地保护黄河生态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本月,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带队赴九三学社中央座谈交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九三学社中央提交了四份关于黄河流域保护的提案,提出研究出台黄河保护有关法律等建议。

九三学社中央长期关注黄河流域环境治理与保护,近日,新京报记者专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兼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

他谈到调研中的忧心事:黄河源区由于长期超载过牧导致草原退化、沙化严重,九三学社中央连着几年去看同一片草原,发现种好的草第二年或者第三年又退化了,探索可持续的草原生态修复与生产力恢复新模式极为迫切。

他表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关键在水。因此,当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要以切实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为基础,千方百计保证黄河流域生态流量充足。

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与用水方式粗放并存

新京报:九三学社中央长期关注黄河流域环境治理与保护问题有何背景缘起?

赖明:九三学社中央关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早的历史渊源。1950-1955年,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国家林垦部首任部长梁希先生围绕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和林业建设等问题,多次前往黄河上游西北地区、中游产沙区,尤其是渭河、泾河、洛河、汾河和无定河等五大支流进行考察,提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西北建设防沙林带和黄河水源林。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在谈到三门峡水库建设时,梁希认为,“河道被泥沙淤高,变成了地上河。不单是河床,就是水库,也会慢慢被泥土填塞起来的。”梁希先生围绕黄河流域开展的大量工作,为九三学社中央聚焦母亲河议政建言奠定了基础。

九三学社中央长期关注母亲河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2003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率调研组赴三江源地区考察,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向中共中央报送了《关于加大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的建议》,得到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国务院相关部门迅速落实。2005年,国务院审议通过《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可以说,九三学社为推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同时,九三学社中央持续关注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如,受制于水资源短缺、发展方式粗放、生产结构不合理等因素,黄河流域现代农业发展受到较大阻碍。针对这一问题,九三学社中央于2009年提出制定国家节水农业发展规划的建议,2011年提出在河西走廊设立国家级节水农业示范区的建议。再如,黄河流域省际之间、市区之间联动机制不足,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短板。2014-2016年,九三学社中央连续三年围绕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建言,希望通过建立健全区域重大事项协调联动机制、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等“六大”机制建设,探索黄河流域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新京报:2017年以来,九三学社中央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列为长期重点调研课题,这几年调研下来有何成果,能否大概介绍一下?

赖明:2017年,新一届九三学社中央将有关黄河流域议政建言的方向聚焦于系统性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并将其列为长期重点调研课题。九三学社中央成立了社员为主体的专家组,比如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九三学社社员周建军等同志,他们扎实的科学研究积累为九三学社中央围绕江河保护议政建言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支撑。2018年9月,九三学社中央邀请社内外专家学者,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召开第十八次科学座谈会,重点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水污染防治、水沙关系、灌区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黄河文化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为后期调研成果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2018年以来,武维华主席、邵鸿常务副主席等九三学社中央领导多次率调研组到沿黄九省区及黄河主要支流进行调研,并部署沿黄九省区社组织和九三学社中央专委会同步调研。调研注意到,黄河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水资源短缺与用水方式粗放并存,上游水源涵养能力退化状况堪忧,中游水土流失与主要支流污染严重等问题交织,下游长远防洪安全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任务非常艰巨。

2018年9月,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前排中)率调研组赴晋陕沿黄地区及渭河、汾河流域,就黄河中游及主要支流的生态建设与污染治理等情况进行调研。九三学社中央供图

特别是,如果未来黄河径流量持续减少或不能有效增加,黄河“断流”窘境有可能再现;同时,黄河突出的水沙不协调关系已经由过去“水少沙多”演变为“水沙锐减”“水少沙少”和“安全风险积累”新态势。为此,九三学社中央向中共中央建议建立国家级沿黄生态经济带,以全流域可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水资源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刚性约束。我们在调研中注意到,分水方案不仅是沿黄各省区的用水指标,更是黄河流域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的指挥棒。上世纪80年代,为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突出矛盾,国务院于1987年批准实施《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

如今,30多年过去了,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沿黄九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发展方式粗放、水资源短缺和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但《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却沿用至今。为此,九三学社中央向中共中央建议合理分配、科学调度黄河流域水资源,通过深化改革、加强节水、挖掘潜力等多种举措,为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水资源。

黄河流域环境治理要以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为基础

新京报:在调研过程中,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场面和故事?

赖明:从海拔4600米的黄河源头牛头碑,到呈现河海交汇“黄蓝分明”奇观的黄河入海口,九三学社中央调研组的足迹在沿黄九省来回走了多次。每一次调研,我们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母亲河哺乳中华民族5000年的艰辛与不易,更加深入地领会到母亲河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千秋大计的丰富内涵,更加明确地意识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践行。在这里分享两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

2013-2019年,九三学社中央调研组连续前往川甘青交界地区调研,内容涵盖脱贫攻坚、生态修复与保护、藏区社会治理、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尤其是过去两年,武维华主席、邵鸿常务副主席分别带队前往该地区调研。大家知道,黄河上中游七省区位于“胡焕庸线”以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不平衡、最不充分的区域,脱贫攻坚任务艰巨。2019年,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调研时,调研组遇到一位40岁左右的藏族妇女,左手牵着读初中的儿子、右手拉着读小学的女儿,在草原上放牧。武维华主席随即下车,上前与她交谈,仔细询问她的生活、收入、孩子教育等情况。后来,武主席多次嘱托调研组同志,一定要紧紧围绕以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改善牧民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为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建言献策。

还有一件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事情。黄河源区由于长期超载过牧导致草原退化、沙化严重,沙化面积占黄河源区土地总面积达13.8%,甘肃玛曲县草原退化率近90%,“黄河蓄水池”若尔盖湿地总体退化率超过20%,生态退化的速度和规模令人忧心。2011年至2017年,国家共投入草原生态保护补奖资金超过1200亿元,但草原总体仍呈现“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局面。我们连着几年去看同一片草原,发现种好的草第二年或者第三年又退化了,探索可持续的草原生态修复与生产力恢复新模式极为迫切。

新京报:你认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以及未来治理重点,有何异同?

赖明:根据多年调研情况,我们认为,长江和黄河的生态环境既有相似之处,也有非常大的不同,各自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诱因存在较大区别。长江和黄河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要抓住要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的放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经济带不搞大开发、要共抓大保护,来刹住无序开发的情况。”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流域经济社会持续多年高速、粗放式发展,导致河流生境出现趋势性重大变化。

2013-2015年,韩启德主席率九三学社中央调研组在长江流域开展一系列调研,并向中共中央报送了《关于长江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对全流域生态环境影响的调研报告》。报告指出,长江流域是全球人口最密集和建坝最多的流域,三峡工程和上游系列水利水电工程及“西电东送”缓解了东部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用电制约,也导致流域水文情势、生态环境、河湖生境和其他自然条件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改变甚至是趋势性变化。为此,我们建议全面开展长江流域水生态承载能力评估和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在国家重大规划中加强《长流规》与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方式及布局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和协调,确保长江经济带战略顺利实施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匮乏导致经济社会用水矛盾突出、生态流量严重不足,从而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6次会议上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高度重视解决突出重大问题,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黄河流域资源性严重缺水将是常态。1919-1975年,黄河天然年径流量为580亿方米,2001-2017年则为460亿方米,减少21%。气象专家预测,未来30年黄河流域年平均气温将呈升高趋势,升温幅度在1.4℃-2.0℃之间,流域整体趋于暖干化。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赵英民副部长走访九三学社中央机关,共同探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议题时,我们基本达成一个共识,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在水。因此,当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要以切实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为基础,千方百计保证黄河流域生态流量充足。

今年重点围绕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等方面开展调研

新京报:今年九三学社中央将重点围绕黄河流域哪些领域深入开展调研?有哪些最新调查研究成果?除了调研,还将有哪些相关安排计划?

赖明:今年,九三学社中央重点围绕黄河流域节水高效农业与水资源科学利用、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水沙关系调控等方面内容开展调研。

目前,九三学社中央课题组已经对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梳理、整理、分析和论证,形成了一些看法。如,黄河上游银川平原和河套平原是用水量和农业产量均很大的区域,过去20多年来,这两大灌区主要通过渠道衬砌进行节水改造,投入巨大,取得较好成效。但由于未能控制灌溉面积,扩耕问题严重,总耗水量不降反升,引发灌溉回归水减少、灌区盐分积累等一系列问题。又如,黄河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基本是以发电为主功能规划设计,各梯级水库建设时间跨度大,总体缺乏统筹优化。随着上游各方面条件发生巨大变化,水电统筹协调管理能力不足问题凸显,水利水电工程目标、管理和运行方式亟待改革完善。

为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个长期重点调研课题,九三学社中央不断创新完善课题调研机制,强调更广泛协商协作,动员更多社内外力量参与。如,自2018年开始,九三学社中央与财政部建立联合调研机制,每年选取一个重点课题共同研究。今年与财政部沟通后,我们将黄河课题列为联合调研题目。又如,在今年生态环境部赵英民副部长走访九三学社中央座谈会上,双方一致认为要重点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建立常态化协商机制。

此外,九三学社中央还将通过召开科学座谈会、重点调研座谈会、川甘青三省四州协商协作研讨会等方式,进一步凝聚共识、共谋良策,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民主党派力量。

新京报记者 邓琦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卢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家的猫作文 幸福一家人作文 四年级国庆作文 期待作文600字 一件事作文500字 幸福时刻作文 五年级作文写人 有小标题的作文 大雁塔作文 英语六年级上册作文 写物的作文怎么写 家庭生活的作文 遗憾作文600字 高中作文题 4年级下册作文 海棠花作文 写景作文冬天 夏天的雨作文 剪纸英语作文 关于奶奶的作文 友谊作文800字 写日出的作文 记事类作文 我生病了作文 难忘的生日作文 800字高考作文 道歉信英语作文 值得作文600字 作文素材是什么 思辨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