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像成都人那样生活① 一出以望平滨河路为舞台的戏 遇见最好的观众和演员

2021-01-01 14:55:02
相关推荐

像成都人那样生活①

“像成都人那样生活”,是怎样一种生活?

隐在市井中的花艺茶坊,让生活氤氲飘香;落在街角的小书店,为精神保留了一片桃花源;写在民宿里的天府文化,让游人流连忘返: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当美学体验和城市文化无缝融入衣食住行游购娱,烟火气和休闲味,被这座城市烹饪得活色生香。城市生活的诗意从何而来?锦江边的环境戏剧表演、身边的小公园、城市里的花海桑田能给我们答案。

公园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7月17日,天气晴,天微凉

傍晚五六点钟,夏茂恬已经开始在望平滨河路上看着人群倒数时间。他和他所带领的团队,正在酝酿一场特殊的表演。

天府文创集市人头攒动

那是个周五的晚上。通常,在这个时间点,成都人有着特定的关键词:放松、热闹与狂欢。

猛追湾市民休闲片区更是极致地体现了成都人的这种态度——夜幕初降临,望平滨河路上,充满笑意的散步人比比皆是。

而在夏茂恬团队的设计中,这些人,既将是观众,也将是参与舞台的演员。

繁星戏剧村

那是一场名叫“浮世夜巡”的环境戏剧表演。也是夏茂恬所在的成都繁星戏剧村在成都街头的一次表演试水。

其实蛮大胆的。表演中,整个望平滨河路成为了天然舞台,表演者们一路唱着跳着,从路的起点走到了尽头。

但也正是这场表演,让猛追湾周五的狂欢有了沸点。这也是夏茂恬没能预料到的,过程中,至少一千人参与了这场表演与互动。他想,或许只有在成都,在成都人之中,才能实现“所到之处,皆是舞台”。

“来来来,你要跳舞吗?”

时针交叉分针,手表显示刚好晚上八点半。夏茂恬的忐忑从此刻开始达到顶点。不过很快,他的心就踏实了。

演出现场

8名开场演员从望江滨河路的一端刚刚唱起来走起来,人群就迅速聚拢而来。伴随着熟悉的旋律,人群中的大合唱竟还有些整齐。

那是出自电影《音乐之声》的歌曲《哆来咪》。演员们的设定也很有意思:水手服的女学生、穿着美团制服的快递小哥、职业装的白领、街头汉服少女……就像成都街头巷尾最常见的人群。他们将表演所需的灯光、音响等设备作为快递箱、外卖盒拎在手里,一边唱跳,一边与身边观众拉手、微笑,大家近在咫尺,彼此回应着喜悦。

一路距离不算近也不算远,快接近望平坊的时候,演员们加快了脚步,引得一路观众跟着小跑。果然,有“大招”。

抵达望平坊牌坊前时,人群中几名身穿制服的保安小哥走上了空地,开始了高难度的舞蹈,人群中传来阵阵尖叫声。

演出现场

在设计中,所有的演员与人群都是无缝衔接的。他们就像是本就来自身边的人群,同时,身边的人都正身处舞台之上。

于是很快,人群中几名年轻的观众被拉上台前,与舞者们共舞,再次引得尖叫连连。

这一晚,连隔壁几何书店的窗内都挤满了人向外看,大家挤不到前排,于是想尽办法寻找最佳视野。

这也是让夏茂恬最感动的。“以前在其他城市尝试环境戏剧,最怕引不来人,但是在成都,我甚至有些怕人太多”,他笑着感叹:“下回人要是更多,恐怕就得考虑限流了……”。

在成都表演

需要像成都人一样思考

以成都的街巷为舞台,与周遭的人群无缝互动,让整个场景high起来燥起来,一起狂欢,这用夏茂恬的话来说,是繁星戏剧村落户成都后,献给成都的第一份礼物。

演出现场

夏茂恬是成都人,但自从2006年去北京读书,直到去年繁星戏剧村正式落户成都的东郊记忆后,才作为繁星副总、艺术总监重新回到成都生活。

为何回到成都?他觉得与繁星落地成都的理由是一样的:成都人热爱生活,这里有独特的生活美学,也愈加适合艺术创作和演绎。

就拿这场“浮士夜巡”来说,许多观众意犹未尽之后聊起来,说这场表演从创意、形式到演员、细节,一切都很成都,骨子里透着成都味儿。但事实上,“浮士夜巡”的导演是个北京人。由于今年上半年时间空闲,他来了成都,住在青年旅社,每日就泡在成都市井,“越泡越喜欢”。

繁星戏剧社接到了文创大集市活动当中穿插的表演任务后,夏茂恬找到了这名导演朋友,问他愿不愿意尝试做这样一次尝试。导演朋友二话没说,欣然接受。

他将自己在成都街巷“泡”出来的灵感,都用在了创作里。这才有了成都人口中“成都味儿”的演绎。

繁星戏剧村

这场表演里面,其实也透着整个演出团队对成都生活美学的理解和向往。夏茂恬如是说。

其实,繁星落户至今一年多,成都团队已30余人,“其中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一只手都数得过来”。这也是很让夏茂恬诧异的一点,团队组建期间,许多北上广的、天南海北的艺术从业者纷纷寻来了,他们的理由都差不多:“城市不浮躁、不功利”“成都适合做艺术,做创作”,以及,“喜欢成都人的生活”。至于钱什么的,反而是次要了。

想把看演出的2万人变成20万人

可以试试成都人的逻辑

这只是繁星的一次试水。用夏茂恬的话来说,更多的惊喜还在后面。

7月18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繁星戏剧村探访看到,位于东郊记忆的繁星戏剧村,三个大型剧场,一个live音乐空间都已装修建成。三个剧场各具特色,分别叫做“炉剧场”、“童剧场”和“来剧场”。

繁星戏剧村的炉剧场

其中,“炉剧场”最有特点,其利用了东郊老工业建筑,保留了原有厂房的炉窑结构和立柱。其最别具一格的舞台,就在这后现代工业风的炉洞之中。

“这里最适合做沉浸式表演,就是利用舞台的特殊环境结构,创作符合其特点的作品”,夏茂恬告诉记者,预计到今年9月,三个剧场会同步启动运营,“到那时,我们会认真‘放大招’”。

事实上,繁星在总部北京已是几乎家喻户晓的演艺品牌。有自己的创作团队、演员团队、自己的剧场,还有忠实的观众基础。但落地成都,夏茂恬想做些不一样的。

“许多剧场主要立足于引入好的演艺作品,但我想,我们需要多去原创独属于这座城市的作品”,在他看来,这也是用成都人的生活逻辑在思考创作和创新。成都人爱新鲜、爱尝试,爱体验,爱生活,以这样的出发点去创作,或许会诞生更多的出其不意。

他举了个例子。比如他目前正在构思的作品形式,让互动和体验从观众起床出门上了公交车地铁的时候就开始。也就是说,不是等观众坐进剧场等待开幕看表演,而是从买票出门的那一刻,表演与观众的互动体验就已经开始进行了。而在过程中,还可以针对成都人的习惯,沿途的路线等,给出不同的互动。

“这在当前的技术上来讲并不难实现”,夏茂恬说,这就是基于成都人热爱生活与体验的逻辑,产生的小小设想。

再有,类似“浮士夜巡”这种环境戏剧,夏茂恬觉得,其实在成都还可以尝试更多。这类表演的特点,其实就是以环境为舞台,把周遭的一切或人、或物,都作为舞台上的一部分。而成都的环境,“可以说哪里都是戏”,到处都可以当舞台,且特色迥然。

“许多人最近都在发一句话,‘像成都人那样生活’”,夏茂恬说,这话让自己颇有共鸣。成都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是独具魅力的,正因如此,“假设原本有2万人愿意看演出,我们有信心把这个数字变成20万”,在他看来,这是基于要像成都人那样思考,把成都人的生活美学,注入创作。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摄影记者 王效

编辑 黄璟煜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初二500字作文 江苏语文作文 中考的作文题目 写人作文结尾 初二作文游记 包容的作文 心疼作文 写给老师的作文 写人作文素材 菜市场作文 春天的作文400 尺子 作文 作文目录 游览作文400 京剧的作文 无私奉献作文 五年级小学生作文 一只小狗作文 梦想400字作文 写事作文600 喜欢老师的作文 初中作文六百字 续写故事作文 小中考作文 生存的作文 小学生作文评语 对联的作文 写景作文素材 满分作文素材 想象作文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