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声音」辩证地看“细节决定成败”

2021-01-01 15:30:01
相关推荐

核心阅读

管理学上有个说法,叫“细节决定成败”。有的人认为,虽然细节都是一些具体的、繁琐的,甚至是鸡毛蒜皮的事情,但是无论大事还是小事,做好工作必做好这些细节性的工作。特别是在工作的执行环节上,只有在细节上精益求精,才能不折不扣地完成,高效的执行能力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在工作中不但不能对细节掉以轻心,还要将细节置于极其关键的位置,甚至是决定成败的位置。

做工作注重细节,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细节并不代表一切,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只片面地追求细节,不看情况,不加区分、不分条件地把细节看成是决定一切的因素,那就容易落入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思维模式中。特别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如果把大部分时间精力都放在细节上,那么谁来关注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谁来把方向、抓大事、谋全局?如果犯了全局性、方向性错误,那么在细节的工作上,即便是精益求精,也只会是越做越错、越错越多。

细节并不孤立存在

细节受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所支配。每一个细节都有区别于其他细节的特殊性质,这是事物的个性。但是普遍的、大量的、差异性的细节背后有着共同的、一般性的规律。

大部分时候,细节是问题的表象,或者无关的干扰信息,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不会自动摆在我们面前。如果只关注细节,那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必然被细节牵着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在没完没了的细节中陷入工作上的被动。

因此,要全面系统地解决问题,就必须探求大量细节背后的“大道理”,找到那些表面细节背后的共同规律,从深处的本质问题出发制定对策,向症结开刀,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细节受全局的支配,认识全局才能更好地认识细节。有的同志认为,讲战略、抓大事、谋全局是大领导的事,是高层的事,作为某一部门和地方,应当是抓具体工作、抓落实、抓细节。可是对于同一局部问题,同一细节,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角度,从而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由此导致抓细节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其最终表现在执行力上的差异。

同样的具体工作,为什么有的领导干部抓得好,有的领导干部抓得不好?抓不好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的人就细节论细节,从细节本身来认识细节,把某一个或者几个细节片面地孤立起来。这样的工作思路,完成基本任务,处理日常的工作,也许是可以的。但是要体现出工作水平,体现出抓细节的效率和效果,就必须从全局出发来认识细节,在结构和功能上找准细节在全局中的定位,然后产生积极正确的工作思路。

毛泽东说:“只有了解大局的人,才能合理而恰当地安置小东西。即使当个排长,也应该有全局的图画,也才有大的发展。”这包含两个层次的意思。

一是应把细节性的工作,放置于更高更大的背景中,进行思考和判断,而不仅仅是在细节本身的范围和局部进行判断。二是对于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应进行通盘思考,以全局性的思维来思考细节性的工作,以全局性的规律和原则来指导工作抓细抓实。

细节还受到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支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中的波浪和螺旋是发展中的细节,而前进和上升便是发展的总趋势。在工作中有高潮、有低潮,有前进、有后退,有成功、有失败,有些细节存在的条件是快速变化,甚至是转瞬即逝的,因此要把握住每一个细节是十分困难的。

而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来把握事物总的变化规律,因而其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规律性。虽然局部和细节由于其复杂变化可能带有更多的偶然性,使人难以捉摸,但这些细小变化背后的发展总趋势却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人们是可能把握到的。

从全局出发抓细节

细节的取舍需以全局标准进行判断。工作中的资源是有限的,在有限资源的约束条件下,领导干部需要对各方面的细节工作进行取舍,因而并不是所有的细节一直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中。而且有的工作本身就是对于细节的取舍,有的时候一大部分细节最终会被舍弃,就更谈不上决定成败了。

哪些细节要取,哪些细节要舍?这个判断标准必须是全局性的标准。毛泽东说,如果某项意见从局部的情形来看是可行的,而从全局的情形来看是不可行的,就应以局部服从全局,反之也是一样。

在以全局性的判断标准进行取舍的过程中,必然会对一部分人或部门、地方的利益产生影响。这些利益得失,对于个人或部门、地方来说,有可能事关重大,但是对于全局而言,却只可能是细节。中央反复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大局意识,就是强调一旦发生这种情形,需要从全局的角度来看待这些局部的得失。

同时,判断细节的轻重缓急也要从全局出发。《道德经》中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里的“细”所强调的是做工作不能泛泛而谈,无从落实;也不能粗枝大叶,丢三落四。但是,细节之多,形形色色、纷繁复杂,不可胜数;细节之细,细中有细,不可穷尽。“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但是“治室”从哪个细节开始,哪个先、哪个后,哪个投入资源时间多、哪个投入少,这都需要从全局上作一个大概的考虑。

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不能同时有许多中心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辅以别的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

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抓工作的时候要抓住关键的细节,而不是抓住每一个细节,也只有关键细节对于工作的全局才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在工作中难免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细节性的错误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我们在一两个关键性的细节上出现了错误,就有可能导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种错误往往会是颠覆性错误,无论如何也要避免。因此,如果非要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便要在前面加上一个限定条件,即战略性的、全局性的细节决定成败。

抓关键细节并不是不要其他的细节。习近平总书记在谈治国理政的方法时说,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

这一方面是要求领导干部能够识别出工作中的关键细节,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寻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工作重点及薄弱环节,通过抓关键细节来带动全局性的工作。

另一方面是要求领导干部在细节与细节、细节与全局之间建立联系,在理清各种细节轻重缓急的基础上,把握好各个细节、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在把握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中找准各种细节之间的平衡点,找出各种局部之间矛盾关系的解决路径,实现综合平衡,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并不可能通过领导干部事事亲力亲为来实现,而是要通过建立高效的领导体系和权责明确、分工合作的组织体制来实现。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作方法六十条》就将党委会工作制度概括为“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办也有决,不离原则。工作检查,党委有责”。虽是短短四句话,却清晰准确地说明了党的领导原则和工作原则。

领导干部的时间精力都十分有限,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也不能够顾此失彼,使工作缺少全面性和系统性。因此,领导干部必须用好领导班子和工作队伍,定好工作原则,集体完成任务。

邓小平说:“我的抓法就是抓头头,抓方针。”抓住了这两条,就抓住了领导工作的根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四年级作文大全400字 泪水作文400字 登长城作文 童年趣事600字作文 作文我的妈妈100字 关于传统文化作文 成长挫折类作文 六年级作文题目大全 我的妈妈200字作文 创新作文高考 走进春天的作文 清明节的作文结尾 我学会了坚持作文 升国旗仪式作文 包包子的作文 挖竹笋作文 作文本封面图片 关于国画的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三百字 喝喜酒作文 我的行囊作文 真的很不错作文 一道美丽的风景作文 科幻作文450字 最喜欢的动物英语作文 什么的幸福作文 过元宵节的作文 征文作文300字 关于爱国的作文素材 作文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