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今年中秋月亮最圆的时间 请收好→

2021-01-01 16:40:01
相关推荐

中秋节将至,又到赏月时。天文专家表示,今年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最圆时刻出现在10月2日(农历八月十六)凌晨5时5分。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每逢农历初一,我们看不到月亮,叫“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左右,我们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根据农历历法规定,“朔”所在这一天为每月初一。但同是初一,“朔”可能发生在凌晨,或者上午、下午,也可能发生在晚上,而且每个朔望月本身也有长有短。这样,月亮最圆时刻的“望”最早可发生在农历十四的晚上,最迟可出现在农历十七的早上。

但由于“朔”一定在农历的每月初一,“朔”之后平均起来要再经过14天18小时22分才是“望”,所以月亮最圆时刻的“望”以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这两天居多,其中又以出现在农历十六为最多。

史志成说,今年中秋节与国庆节“喜相逢”,同时出现在10月1日这一天。今年农历八月中“望”的时刻出现在10月2日凌晨5时5分,所以中秋月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虽然中秋月圆在十六,但十五的月亮肉眼看起来很接近正圆,如瑶台镜、白玉盘一般,圆润饱满,晶莹剔透,令人赏心悦目。只要天气晴好,10月1日晚,注定会是一个‘花好月圆’的美妙夜晚。”史志成说。

中秋前,赏双星伴月

中秋之夜可赏月,中秋之前若有晴朗夜空,您也可以一边品月饼中的“七星伴月”,一边赏天上的“双星伴月”。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9月23日从广州市五羊天象馆获悉,今年9月25日晚上,我国各地可看到木星、土星和月亮这3个天体齐齐汇聚在人马座的有趣天象,亚洲、大洋洲、欧洲、非洲和南极洲等地也可观赏到。

木星土星“双星伴月”示意图 李德生制图

据悉,木星和土星的交汇周期,大约20年一回。2000年11月起,俩行星双双冲日并齐齐汇聚在金牛座。2020年7月起,两行星再度双双冲日,并齐齐汇聚在人马座。预计下一次交汇周期为2041年4月起,两行星预计双双冲日,并齐齐汇聚在狮子座。

五羊天象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木星土星和月亮均属较明亮天体。预计中秋节前的9月24日、9月25日、9月26日三天,我国各地可在天气晴朗的夜晚,用肉眼看到“双星伴月”之景,其中9月25日晚上,月亮来到木星与土星的中间,广州地区可在当天19时36分,看到月亮上中天,迎来观赏“双星伴月”的最好时机。

按照月亮运行轨迹,我国今年还有3次看到木星土星与月亮相汇的“双星伴月”天象,分别是10月23日、11月19日和12月17日。尽管“双星伴月”仍可能是一种常见的天象,但如果还想看到木星土星与月亮组成的“双星伴月”组合,可能要等到2041年了。

中秋、国庆同一天,你想好怎么度过了吗?

9月2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2020年国庆中秋假期旅行卫生重点提示》

居家旅行宝典已奉上

请仔细阅读

重点风险提示

1. 2020年国庆中秋期间我国境内旅行需要重点注意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感染、食物中毒。

2. 目前我国境内各地均为新冠疫情的低风险地区,可以正常旅行,旅行期间要服从旅行目的地新冠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同时准备免洗手消毒液、消毒湿巾、口罩等物品。旅游期间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勤洗手,密闭和人群密集处佩戴口罩。

3. 目前处于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不同的旅行限制措施,出入境前后可能最长需28天的隔离观察,会严重影响短期跨境旅游的体验。

4. 节日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要注意预防诺如病毒感染、食物中毒。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未经消毒的奶、未削皮的水果、生的蔬菜,不喝生水。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

相关风险的特征及具体预防措施

主要预防措施

我国内地目前均为低风险地区,可以正常旅行,但应随时关注旅行目的地疫情变化情况。旅行期间要服从旅行目的地新冠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

同时准备免洗手消毒液、消毒湿巾、口罩等个人防护物品。尽量减少去往封闭场所和人群聚集场所,减少聚餐。

当本人出现发热症状或其他不适宜旅行的疾病时,应推迟或取消旅行。

跨境旅游中,如果目的地要求旅行者入境后隔离医学观察14天,同时我国对入境人员也要隔离观察14天,出境前后最长可能需要28天的隔离观察,将严重影响短期旅行体验。因此建议个人权衡出行时间,尽量避免国庆中秋假期非必要的跨境旅行。

旅行期间,乘坐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时要遵守秩序和乘务人员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部卫生,并妥善保存票据以便查询。

游玩过程中应有序排队,或在餐厅内用餐建议间隔落座或同侧用餐,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在封闭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

如旅途过程中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应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取消或中止旅行。

旅行归来,继续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应自我观察14天,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

如果是境外旅行归国人员,应按照我国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的要求,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者具备条件时、在自愿基础上实行“7+7”“2+1”的管理模式,即7天集中隔离和7天居家隔离,入境口岸海关核酸检测、入境地集中隔离后期核酸检测、居家隔离期满后核酸检测。

食物中毒

5~10月为我国食物中毒高发月份。节日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在食品卫生状况不佳的情形下,食物中毒发生可能性会有所增加。

我国内地食物中毒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主要发生在饮食服务单位和集体食堂,表现为集体进食同一种或多种受污染或变质食物后,多人集中发病。

患者常在进餐后24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腹痛以上、中腹部持续或者阵发性绞痛多见,呕吐物多为进食之食物;常先吐后泻,每天腹泻数次至数十次,多为黄色稀便、水样或黏液便。

主要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未经消毒的奶、未削皮的水果、生的蔬菜,不喝生水。

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

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

诺如病毒病

诺如病毒病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或学校。旅行团、游轮、度假中心也常有诺如病毒病暴发疫情发生。近年来,我国报告数起国内外旅行团暴发诺如病毒病疫情。9月以来,全国已经报告超过30起诺如病毒病暴发,涉及病例约1500例,无死亡;主要发生在学校。

人们通常经过以下途径感染: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将手指放入口中、接触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最常见临床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多数患者症状持续2~3天后恢复。极少数病例可发生重症甚至死亡。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为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

主要预防措施

注意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煮熟煮透后食用。

诺如病毒感染者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和加工食物或陪护其他患者。

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应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并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综合羊城晚报、新华社、广西疾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源:羊城晚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袁隆平英语作文 写信作文400字 关于汉字的作文 初中生优秀作文 成长的快乐作文 圣诞节英语作文 爬山虎作文 关于考试的作文 借景抒情作文 关于校园的作文 感恩老师作文 初三语文作文 英语高考作文 欣赏的作文 作文梗概 自信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300字 疫情作文素材 小作文怎么写 我的假期生活作文600字 我的烦恼作文600字初中 写物的作文400字 作文300字三年级 关于春节的作文800字 关于感恩父母的作文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 我的梦想二年级作文 抢椅子游戏作文 我的春节英语作文 美丽的瞬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