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秋月明团圆夜 为何在李白 李清照 苏轼等诗人笔下这般忧伤?

2021-01-01 17:10:01
相关推荐

中秋将近,笔者悔昔作诗道:家家户户齐相聚,男女老少赏月圆。葡萄架下相对望,笑谈月饼来与源。中秋,是个团圆,是个喜庆的节日,在这一天,家人们都会在一起聚餐,而后坐于院子里相谈,拉家常,谈理想,吃着中秋标配的糕点月饼,仰望天空,欣赏那轮最圆,最明,最干净的月亮。

李白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赏月,是中秋佳节必备的节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赏月的习俗由来已久,自古至今,代代相传。赏月的习俗传承于古时“祭月”之行,在古代,祭月是一种神圣而庄严的举止,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被后人所传承,寄托了人们的愿望,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月神”祈祷,希望她能够降下福瑞,恩泽人间,保佑万民的一种美好心愿。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祭月的习俗逐渐被演化成赏月的习俗,圆月,代表团圆,寄托人们渴望团聚的美好思想。

然而,虽然中秋月圆夜,是团聚之夜,但是总会有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人,在这天,家庭成员聚在一起,有吃有喝有笑,而有的人,在这天,家庭成员各分东西,相隔千里,如此,只能通过明月寄相思,以月传达思念之情,此时,见得圆月心不欢,心中忧愁月成刀。亲人离散隔万里,明月之下泪成殇!今人如此,古人如此。

古代中秋节影视形象(图)

中秋夜,宋代大词人苏轼月下独酌,举杯大叹“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高兴吗?非也,苏轼此时却是感叹伤怀,中秋月,月成刀,兄弟远离不在侧,东坡居士心已伤,唯有举杯望明月,作词作诗叹弟远离旁。

唐代诗人杜甫中秋之夜,则是远离家乡,伶仃漂泊,见着明月愁思不断,念家乡,思家人,月已成刀,杜甫感伤,心怀归乡情却难于归乡,身处远离故土的偏远夔州,唯有大吟:“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作为大才女的李清照,中秋之夜,则是在感伤与夫婿离别之情,她独自一人走上兰舟,观景看月排遣内心的忧愁,直至月满西楼时,她还依旧毫无归家之意。一首《一剪梅》成为名作:“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诗仙李白,相对于他人而言,更加洒脱,更加放得开,心境开阔豁达,然而即便如此,在中秋之夜,诗仙也难脱伤感之苦,他不伤离别,不叹亲人远离,而是感叹知音难觅,他写道:“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望月怀古,思乡,忆人,给人感觉中秋虽说是团圆日,但却似乎总给人于伤感,悲寂寥,然而,并非如此,中秋夜,在诗人笔下也有欢快之时,诸如辛弃疾的“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宋代陈著的“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应。”还有文天祥的“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发展到明清时,它已经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而赏月,作为中秋节必备的节目,也成为了万千诗人创作最佳、最多的素材源泉,也是他们最为喜欢寄情于景的灵感之物。(文:悔昔道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幅漫画的启示作文 写事情的作文300字 打女生的屁股作文 人物传记作文800字 全国一卷高考语文作文 我梦想的工作英语作文 我心中最美的风景作文 我眼中的父亲作文 我爱家乡河作文 写景物的作文400字 放鞭炮作文600字 高考语文万能作文素材 关于自强不息的作文 就这样被感动 作文 回老家作文300字 钓鱼的作文500字 赶集作文300字 新年计划的英语作文 童年的回忆作文600字 关于青春梦想的作文 小学六年级作文500字 这是我的舞台作文 关于人的作文300字 海伦凯勒作文素材 描写海棠花的作文 别样的幸福作文 真了不起作文600字 关于工匠精神的作文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