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致敬默默奉献的人生“引路人”

2021-01-01 17:10:01
相关推荐

2020年,是汕头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更是汕头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一年。9月7日,在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汕头市召开全市教师节庆祝大会,表彰了24个教育系统先进集体、60名优秀教师以及名教师、名班主任和名校长各10名,并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研究部署汕头教育工作。

作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汕头在教育上获得的成就,离不开汕头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更离不开所有奋斗在一线岗位上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汕头教师们,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当好学生的人生“引路人”。尤其是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汕头的教师们迎难而上,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两条战线上。正是他们辛勤付出和无私坚守,才有一批批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走上更广阔的舞台。

●南方日报记者 蔡沚彦

乡镇海岛教师

扎根基层寻求最大的快乐

“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这是汕头市潮南区雷岭中学教师张淑敏写在纸上的一句话。1994年,张淑敏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毅然决然回到了家乡担任一名乡镇语文教师。

说起为何选择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张淑敏回忆道,“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每个同学写下自己的理想,我没有迟疑地写下了‘老师’二字。随着年龄渐长,理想的种子就在心中发了芽,好似一切都顺理成章。”

百世之师,德被四方。在张淑敏任教27年的过程中,单是班主任一职,她就任了22年,同时她还是学校的教研组长,常挂在她口头上的一句话就是“尽心尽力,莫问收获”。张淑敏不仅是这样说,也是身体力行做到。

张淑敏曾教过一个特殊学生,但在她眼里,再特殊的学生,也是个平凡的孩子。张淑敏用爱心和耐心对待,经过一年的教学,这名学生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她告诉记者,有次在街上遇到个学生,已经三十多岁了,见到面之后对她又抱又搂,十分亲近。“周围老师们都笑我,可是我觉得很开心,说明我的学生都愿意亲近我啊!”张淑敏这样说道。

讲台上、书桌边,寒来暑往,无悔付出。与张淑敏一样深耕乡镇的,还有来自汕头市南澳县南澳中学的英语教师王素贞。

自1995年7月自愿到师资较为缺乏的海岛山区参加工作,王素贞已从事教学工作25年。这些年来,她扎根海岛,奋战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严谨治学,始终以主人翁态度和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为海岛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兢兢业业。

“我很喜欢孩子。”谈及成为一名教师的初衷时,王素贞说道,“中学时,我就认为老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当时我已经有一个很坚定的想法——如果我是一名老师,我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王素贞也做到了这一点。担任班主任17年,她同时是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主要成员之一,是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室”的值班教师。无论学生们遇到什么难题,她总是如春风化雨,为学生提供帮助。

她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快乐不是自己帮了多少学生,而是看到这些被帮助的学生懂得传承、懂得感恩,形成了互相关心帮助的传递带。

“从哪里来的就要回到哪里去,海岛孕育了我,我自然也要为海岛作贡献。”王素贞说道。

名校学科带头人

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最大的力量

1994年,张学昭来到汕头市金山中学,成为了一名数学教师。

“我生活在一个很好的时代。”据悉,张学昭初到学校时,曾质疑过自己是否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这时,老教师便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

据张学昭回忆,她常常拿着板凳到其他老师的教室里听课,从其他教师身上学习教学经验。而当成为备课组长、教研组长之后,张学昭又从年轻老师身上获得活力。她感叹道,“我实在是很幸运,这些老师们让我成长飞速。”

在张学昭看来,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最大的力量。她表示,不少毕业生在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后,会回到母校来与老师们交流,又激发了老师很多新的教学想法。

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张学昭的目标和宗旨是不忘初心、不畏将来。她注重抓住时机,关注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及时的鼓励,在学生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上用心引导。

1995年,张学昭刚任班主任时,有名学生军训期间生病了。那时条件较差,她与其他老师在宿舍里用一个小锅煮了稀饭,给学生送过去。“一锅稀饭的情谊”早就随着年月被老师遗忘,直至2018年,当这名学生毕业20周年后重回母校,向老师们再提起这件事时,张学昭才意识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给学生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

如今,张学昭已经成为了金山中学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学生。回溯过去27年来的教书历程,也可窥见汕头教育在这几十年内发生的变化。

据张学昭回忆,二十几年前,金山中学还处于一个比较困难的阶段。首先是在硬件和环境上,物质条件较差。“由于学校在山上,一到下雨天,洗手间都是飞蛾。”而现在,不仅洗手间焕然一新,学校环境也得到了质的改变,整洁又现代。

“现在的教育教学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有了更多对外交流的机会。”张学昭表示,2019年11月,在汕头市教育局的组织下,包括她在内的一批教师前往北京师范大学开展继续教育培训。这一举措的背后,足以见得近年来汕头越来越重视教师队伍人才培养,逐步加强对外沟通及推进教育教学现代化建设。

教育改革探路者

秉持初心担起立德树人使命

如何更好地融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推动农村边远地区信息化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是汕头市潮阳区金灶芦塘小学教师陈喜标一直探索的课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2005年,陈喜标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彼时恰逢广东省教育教学信息化1.0时代。与很多同龄教师一样,陈喜标也用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用绘声绘色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的课堂增添色彩。

“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并不是所有的教室都能用上多媒体设备,也不是所有的教师都会使用。信息化教学改革受到了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限制。”陈喜标说道。

随着汕头市创建教育强市的深入推进,学校的设备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与此同时,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在省、市、区和镇各级的技术培训中得到了提升。至此,潮阳区金灶芦塘小学也已经实现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全覆盖。

去年,陈喜标参加了广东省2019年强师工程粤东西北培训项目中的信息化2.0培训,让他对信息化教学改革有了更新的认识。

教育信息化作为一种发展方向,必将推动教育深度变革。今年以来,为确保疫情期间“不停教、不停学、不停研”,汕头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也有所投入。借助信息化教学,汕头各学校有序开展线上教育,除了语、数、英等文化科目,美术、音乐、舞蹈、体育等科目也实现线上多元授课,生动有趣。

作为一名教师,陈喜标见证了汕头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期。“这几年我有幸参观了一些名校,也去到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亲身感受到汕头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仅在校舍和教学设备这两个方面就可见一斑,以前那种旧校舍、危房校舍基本都不存在了,有的是拔地而起的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和一批批先进的教学设备。”他感叹道。

推进优质教育扩面升级,也是汕头市澄海龙田小学校长杜壮文的一个目标。

作为一名教龄超过33年的教育工作者,杜壮文始终秉持着他的教育初心,而“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学校教育”始终是他的办学理念。

2017年,杜壮文到汕头市澄海龙田小学担任校长。他提出,要“唤醒”“激活”教师的专业精神、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如今,龙田小学开始朝着“内涵特色”的方向前进,书法、中国象棋进课堂,乒乓球、足球、潮汕花灯等各个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深受师生和家长的喜爱。

杜壮文认为,从推进教育创强以来,汕头学校的环境和设备都有了极大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师德修养也有了很大提升。在推进教育教学提质升级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或是硬件,或是软件。杜壮文对此有自己的心得,“做好顶层设计,分布规划落实,一年前进一步,一步一个脚印,终能看到成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担当作文800字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作文 三年级作文可爱的小狗 环境小卫士作文 小植物作文 关于摩天轮的作文 关于学习的作文400字 介绍家乡英语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作文800字 小学生写好作文口诀 四六级英语作文模板 一路有你作文700字 描写老师的作文题目 小学毕业作文800字 五年级作文欣赏 迪士尼的作文 我的故乡作文600字 精神富有作文 英语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我心爱的文具盒作文 我认为语文是什么作文 我的妹妹作文100字 找春天作文150字 那年冬天作文800字 美好回忆作文600字 有关竞争的作文素材 关于包饺子的作文 我和诗歌作文 微笑作文700 枣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