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他的自传 影迷们都愿意打五星

2021-01-01 21:15:02
相关推荐

看死君:1980年,好莱坞鬼才导演大卫·林奇拍了一部另类传记片《象人》。时值本片诞生40周年之际,上影节和北影节轮番展映,成为抢票热门。

与此同时,又正好赶上大卫·林奇自传《梦室》中文版的烫手出炉,国内影迷圈中便又再次兴起了“林奇热”。

作为戛纳金棕榈、威尼斯金狮、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得主,再加上《穆赫兰道》《双峰》《蓝丝绒》等影史杰作的口碑加持,大卫·林奇早已成为很多影迷心目中神一样的存在。

大卫·林奇的《梦室》是他古稀之年的用心之作,是容纳他70余年艺术生命的“确定”自传。书中,林奇首次敞开心扉,以轻松坦诚的语言娓娓道来。

首发| 理想国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该如何向你介绍大卫·林奇呢?小金人、金棕榈、金狮……罗列的这一尊尊奖杯,并不能解释林奇的独特。

没有哪个电影导演像林奇一样,既备受赞誉又饱受争议,既令人眩晕又让人神迷。电影之外,他同时也是出色的画家、作家、音乐人、摄影师……

大卫·林奇一直是个“迷”一样独特的存在。

他34岁即凭借《象人》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而后的《蓝丝绒》《穆赫兰道》亦入围奥斯卡。1990年,《我心狂野》获第4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同年,悬疑犯罪电视剧《双峰》在美国广播公司(ABC)播出,狂热席卷全国——大卫·林奇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终于为世人所熟知。

身为导演的大卫·林奇屹立影坛半世纪,当回顾20世纪的电影史时,我们已经无法绕过他。

喜欢林奇的人视他为上帝,不喜欢林奇的人认为他和他的作品匪夷所思。但不可否认,无论讨厌或喜欢,大家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如何弄懂林奇?

恐惧、性、暴力、死亡、超现实、潜意识……关于林奇,你能列出无限多关键词,却没人有办法找到一个确切的词语,来定义林奇在美好与邪恶、平淡无奇与毛骨悚然的冲撞下营造的这片“冲击平原”,只能在缝隙里垫上一句:这很林奇!

所以,话说回来,如果林奇老爷子要出传记,这世界上恐怕也只有一个人能担此重任——那就是大卫·林奇自己。

最新出版的《梦室》这本书,是大卫·林奇在古稀之年,给自己,也给所有人奉上的一部“确定”之作,是容纳他70余年艺术生命的首部自传。

从2岁至70岁,从首部电影戛纳被拒,到摘得金棕榈并成为戛纳常客;从拍出“年度最烂影片”《沙丘》,到奥斯卡、威尼斯双料终身成就奖……这一次大卫·林奇选择主动“公开”。

书里不仅有《橡皮头》《象人》《蓝丝绒》《我心狂野》《双峰》《穆赫兰道》这些经典作品诞生的幕后故事,林奇也回忆起自己成长中的种种经历——那些来路中藏着他真正的秘密。

1977《橡皮头》

1986《蓝丝绒》

1990《我心狂野》

1990《双峰》

2001《穆赫兰道》

自传《梦室》采用了一种非常特别的传记写作方式,可以说这是一部回忆录与自传“合璧”的传记,由传记作家克里斯汀·麦肯纳与大卫·林奇合作完成:

麦肯纳先用传统的传记写作方法来撰写,为此她采访了与林奇有关的一百多位人士,包括他的几位前妻、家庭成员,合作过的演员、经纪人、音乐人,以及各领域的事业伙伴。

每一位当事人,关于林奇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或意外,或绝妙。通过他们的回忆,勾勒出林奇人生不同阶段的状态。林奇在通读麦肯纳的段落后,会用自己的语言做出回应和补充,书写自己的章节。

李安在看完传记后曾评价道:林奇的电影鲜,人鲜,写起自传的方式也很鲜。所以要特别提醒的是,《梦室》是一本含有导演音轨的“双音轨”传记。

林奇和女儿在巴黎双叟咖啡厅里画画(摄影-艾米丽·林奇)

如果说大卫林奇是一个黑色的房间,《梦室》就是打开它的钥匙。当然,也许打开后你发现里面什么也都有,只是一片更黑的黑,偶尔有光从缝隙里透过来,像是半梦半醒。

这就是大卫·林奇的“梦室”,他已准备好巨细无遗地回应我们好奇的一切。

1991年,《双峰:与火同行》片场(摄影-洛里·塞巴斯蒂安)

而进入林奇“电影梦室”的最佳路径,无疑是观看《象人》这部电影。《象人》是林奇的第二部长片,当年获得巨大商业成功并入围奥斯卡八项大奖。

虽然《象人》属于林奇作品中的冷门,名声基本相当于《穆赫兰道》的零头,但它标志着林奇正式成为了一名电影导演。

1980《象人》

在《象人》之前,林奇的作品只在洛杉矶亚文化群体里小范围传播;在《象人》之后,林奇被主流收编,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排着队要跟他合作。同时,《象人》也是林奇最不晦涩、最温情的电影。

读《梦室》中关于《象人》的部分,我们会一下子明白,为何是这个叫“大卫·林奇”的高个子金发小子成为了“我们时代最重要的电影大师”。

你可以用整整一本书来讲述一天里发生的事情,但却仍旧什么都抓不住!

我们也只能奢望在这里提供一朵抽象的“玫瑰花蕾”。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个奥秘,只有我们自己能够解开,无论知道与否,你我都在向着这样的地方进发。

—— 大卫·林奇

1983年,《沙丘》拍摄现场(摄影-玛丽·菲斯科)

传记音轨

1. “就是他了”

在《象人》背后隐藏着一个充满真挚情怀的故事:

乔纳森·桑格(Jonathan Sanger,后来他成为《象人》的制片人)家的保姆请他读了个剧本,“我被这个剧本迷住了。”桑格回忆说,“提出以1000美元的价格买断剧本一年,他们卖给我,但要求能够以作者身份继续参与整个项目。”

斯图尔特· 科恩菲尔德( Stuart Cornfeld,制片兼演员)看到剧本后也很兴奋,读完后他立刻打电话跟桑格说:“我知道有一个合适的导演人选。”他接着给林奇打了电话,“你必须读读这个剧本。”

年轻时代的大卫·林奇

象人,真实姓名为约瑟夫·梅里克(Joseph Merrick),1862年出生于英国莱斯特城,因严重疾病导致天生畸形。他先是从事了一份残忍的工作——在余兴表演中出演怪物,后来被送到伦敦医院的病房,由弗雷德里克·特里夫斯爵士负责保护并照料,直到 27 岁时去世。

电影《象人》是一出黑暗的浪漫剧,恰好是大卫·林奇所梦想的那类故事。

林奇于一周后和桑格约在了鲍勃快餐店碰面。林奇对他说,他实在太喜欢这个剧本了,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已经确定了导演候选。“大卫聊了聊他对这部电影的设想,”桑格说,“看完《橡皮头》之后,我觉得他拍得了。”

确定大卫·林奇为理想的导演人选之后,科恩菲尔德和桑格把剧本拿到了六家电影工作室,可惜他们并没能见到有权力给这部电影开绿灯的人。

这时候梅尔·布鲁克斯(Mel Brooks,美国喜剧大师)对此插手了。他当时正在筹备建立一家名为布鲁克斯影业的制片公司,他计划利用这家公司筹拍喜剧之外的电影。

但他认为《象人》很适合导演艾伦·帕克,但科恩菲尔德告诉他:“不行,必须让大卫·林奇拍,他才是合适的人选。”布鲁克斯同意见见林奇。“大卫到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办公室来见我,穿得像詹姆斯·史都华,好像马上要上台扮演查尔斯·林德伯格(美国飞行英雄)。”

艾伦·帕克“躺枪”

布鲁克斯回忆说,“他穿了件飞行员皮夹克,白衬衫的扣子系到最高处,头发剪得像个乡下人。他很直接,操着一口让人发狂的中西部口音。我们聊了聊剧本,他说:‘我觉得这是个暖心的故事。’这个说法打动了我。我们谈了很久,他离开后我说:‘就是他了,不用再见其他人了。’”

2. “完全失败了”

电影快速向前推动,林奇也做好了全身心投入的准备。“他喜欢那个项目,故事本身牵动了他心里的某种东西,但制作一部好莱坞电影对他来说是全新的体验。”玛丽·菲斯科(林奇的前妻)说,“所有事进展都很快,永远有一堆做不完的事。我哥哥不知道大卫能不能做成,因为他归根结底是个艺术家。”

很显然,林奇从未怀疑过自己执导这部影片的能力——面对艺术他从来都无所畏惧——而且最初,他准备在《象人》上再次实践《橡皮头》那套亲力亲为的方法,想自己做特效化妆。

前期制作的12个星期里,林奇都在里面做象人这个角色所需要的特效面具。“大卫是个躲在车库里独自工作的疯科学家,没有谁知道他究竟在里面干什么。”桑格回忆说。

但是有个人破例越过了“禁止入内”的标志。詹妮弗·林奇(林奇大女儿)回忆说,“我在《象人》片场待了一段时间。爸爸做面具的时候,我是他的头部模特。对此我记忆很深刻。我记得鼻子里插了吸管,有一股温暖的压迫感,还记得他在耳边说话,他发出的声音,还有他思考时大声自言自语时嘴唇翕动的样子。我觉得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非常美好。”

林奇与女儿詹妮弗

然而,当林奇向同事们揭晓特效面具的时候,可就没有那么美好了。“他做了类似真人雕塑的东西,但本质是个面具。”桑格说,“他没直接以主角为模特,所以这个东西当然戴不到他的脑袋上,完全失败了。大卫很受打击。”

后来,“他在床上笔直地连续坐了三整夜,把人吓坏了。虽然大卫这个人看起来向来都很有把握,甚至毫无畏惧,但其实他也并非一直如此。”

而在“面具悲剧发生后不久,梅尔·布鲁克斯便打来电话对林奇说:‘大卫,你要知道我们在你背后百分之一千地支持你。’这句话救了他。梅尔真的是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支持着大卫。”

剧组人员花了一段时间才终于搞明白大卫·林奇在视觉上的敏感性。“大家最初对大卫有所质疑,因为所有东西都太暗。”桑格说,“我们完全看不清楚自己究竟拍了些什么。不过大卫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做出决定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成品看起来会是什么样子了。”

大卫·林奇在《象人》片场(摄影-弗兰克·康纳)

布鲁克斯回忆说,“大卫在片场表现得很有决断力,也很有权威。但隐藏在那层外壳之下的其实是很孩子气的想法:耶,我们在拍电影了!他表现得很成熟,但其实是他身体里的那个孩子在执导这部电影。”

象人的饰演者,约翰·赫特

随着电影向前推动,大卫·林奇也变得愈发有能力。电影《象人》的男主约翰·赫特回忆说,“他身在英国,非常年轻,也没有名气。人们一开始对他很警惕,甚至有些轻视,但我觉得最后他们的态度都完全变了。大卫一旦有了想法就特别坚持。他不是个轻易打退堂鼓的人。”

3. “我们要用的是大卫的版本”

和过去一样,林奇拍摄过程中的生活非常简单。他每天中午吃的是芝士三明治,省下来的钱最后足够回洛杉矶买辆车。他的片场是封闭的,很少被参观。“大卫事先跟我说清楚了,他不想在片场看见我,希望能让自己的创作生活保持独立。”

林奇工作的时候,玛丽·菲斯科基本上是独自一人在异国生活的。在电影前期制作时,她怀上了一对双胞胎。“当时大卫显得非常地兴奋,他说:‘我要给他们起名叫皮特(Pete)和瑞皮特(Repeat,重复)。’”

孕期前三个月里,菲斯科住了三个星期院。“大卫隔天就会过来,他会在拍摄完成后的晚上来医院和我坐一会儿。他没法在10点前到医院,虽然10点后病房已经关门了,但护士们特别喜欢他,允许他进来陪着我。”菲斯科出院后,林奇的妈妈来和他们同住,但菲斯科还是在两周后流产了。

1979年,林奇和安东尼·霍普金斯在《象人》片场

菲斯科回忆说:“拍摄越接近尾声,大卫越觉得电影陷入到困境。我知道他追求的效果,因为我俩一直在讨论这些问题,所以他决定让我看个电影的粗剪版本。剧组几个工作人员听说要放映也来了。看完之后,其中一个人给大卫打了电话,说他恨这部电影,要求把他的名字从演职人员表上去掉,因为没人会相信他居然会跟这种垃圾电影扯上关系。之后我只能天天鼓励大卫,他才能勉强打起精神。”

菲斯科接着说,“大卫仍旧在做剪辑的时候,百代电影有限公司在没告知任何人的情况下自己剪出了个版本,他们给梅尔打电话,让他来看看他们剪的这版电影。梅尔说:‘我压根不会去看,我们要用的是大卫的版本。’那些大公司会在心理上压垮你,他们原本要压垮大卫,但梅尔给了前所未有的支持。”

电影《象人》海报

4. “我们俩必须得和整个世界来分享大卫”

1980年9月,林奇带着电影拷贝返回洛杉矶,电影随后进入宣传阶段。当《象人》的大广告牌出现在日落大道上时,林奇和菲斯科依旧住在罗斯伍德那栋小平房里,菲斯科回忆说:“刚回家时什么都没改变。电影上映前,大卫仍旧是默默无闻的导演,我们只不过把被电影短暂打断的普通生活给接续上。”

林奇设法逃过《象人》的首映式。“大卫太紧张了,根本不敢去,所以他留在罗斯伍德的家里,帮我照看我6个月大的儿子安德鲁,而我陪着爸妈和亲戚们参加了首映式。”

玛莎·莱维西(林奇的妹妹)回忆说,“大卫没跟我们透露太多电影剧情,所以我们完全不知道它是关于什么的。随着电影在大银幕上展开,我们被卷进了一场不可思议的旅程。我们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观众们也都被迷住了。”

1980年10月3日,电影正式公映,之后便收获了八个奥斯卡奖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最佳原声音乐、最佳艺术指导以及最佳服装设计。“我记得查理·鲁茨说,‘大卫现在进入了一个全然不同的新世界。’”莱维西回忆道,“在《象人》之后,他的生活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

变化发生得很快。“杰克和我向来知道大卫是个很酷的人,但拍完《象人》之后,我们俩必须得和整个世界来分享大卫。”

菲斯科回忆说,得到这些提名时,林奇激动坏了。“住在罗斯伍德的时候,我有个买菜用的购物车,我会推着车从一家名叫奇森的高级餐厅门口过马路,到街对面的菜市场去。”

她接着说,“我一周只能花30美元,购完物就推着一堆食品杂货回家。有天晚上我透过窗户看奇森餐厅,发现一辆加长豪华轿车停在了餐厅门口,黛汉恩·卡罗尔和加里·格兰特从车里下来,看起来那么魅力非凡。

就在差不多一年后,另一辆加长轿车停在了奇森餐厅门口,这回是大卫和我从车上下来,准备和一群制片人、演员、作家以及制作人一起参加《象人》的庆功宴。大卫一直是个心怀大梦想的人,但我从没见过梦想以这种方式在他身上实现。我们真的是从一贫如洗变得非常富有。”

到了那一年年底,林奇的职业生涯已经获得了飞跃性进展,那时菲斯科再一次怀孕了。“大卫向我求婚时,我说我想要个完整的家庭。”菲斯科说,“他说:‘等我每年能挣七万五千美元,咱们就生个孩子。’他说这话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工作,所以这个许诺听起来真是非常遥远。

但七万五千元恰恰就是他拍《象人》所拿到的工资。几个月后我又提起了这件事,但大卫依旧很抵触孩子。最后,我决定干脆去做结扎手术,都约好了时间。大卫不喜欢我这么做,于是在12月28日,他突然就对我说:‘咱们今晚做爱,如果你成功怀孕,那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我果然怀孕了。”

是时候搬出罗斯伍德那栋小平房了。林奇和菲斯科开始看房子,1982年早些时候,他们花10.5万美元买下了一栋位于格拉纳达山的小房子。

林奇和菲斯科并没在格拉纳达山住很久,好莱坞的光鲜世界终于开始向林奇招手了,他很快经历了一场名气的旋风,这股风不但将他带出了圣费尔南多山谷,还把他弄得头晕目眩。前来拜访的工作室老板和制作人其实并不知道该让林奇做什么,但大家都承认,这个人具有独特的天赋。

梅尔·布鲁克斯总结说,“大卫身上有天才的色彩,这点是毫无疑问的。他明白人类的心理、情感和心灵。当然另一方面他也过得一团糟,他把自己所经受的情绪和性折磨都投射到了作品中,用这些不断吞噬着他的感受反过来吞噬我们。他在每部电影里都聪明地做到了这一点。我爱这个家伙。”

1. “突然间我觉得自己成了电影行业的正式一员”

梅尔看了之后也特别喜欢,说:“这将是布鲁克斯影业制作的第一部电影。”于是他把大家召集起来,指着每个人:“你来参与。”然后他问:“这个大卫·林奇是谁?”他们告诉他说:“他是《橡皮头》的导演。”他说:“我想看看。”于是他们给我打电话说:“梅尔想先看看《橡皮头》,再决定是不是让你拍。”

1977《橡皮头》

而我说:“很高兴能认识你们。”因为其实我觉得:唉,就这样吧。可他们接着说:“他今天下午就要看,看完之后你得来见见他。”所以我到了放映室外的大厅等着,电影放完后,门被突然推开,梅尔向我冲了过来,拥抱了我,说:“你这家伙是个疯子,我爱你!”那种感觉真的很棒。

当时我在做送报纸之类的工作,一周挣50美元,突然之间我的周工资变成了200美元,做的还是写作这么有意思的事情!我的岳母很开心,这一切简直就像天上掉馅饼——我他妈的美梦成真了。我们在福克斯大楼里占了一间办公室,每天在食堂吃午饭,突然间我觉得自己成了电影行业的正式一员。

2. “我他妈的完全成了一个废物”

我准备自己动手做象人的特效化妆,但到伦敦之后,我接连赶上了好几件怪事。当时我们住在温布利的一栋房子里,房子里带个车库,我就在里面用甘油、儿童爽身粉、乳胶、橡胶和其他一些材料做面具。

我告诉自己:“象人的面具一定会失败。”因为我看见了,看见未来发生的事情。你当然也可以看见未来,但并不容易,想看的时候不一定能看到,但这种事确实会发生。当时我已经快做好面具了,但是给约翰·赫特试戴上之后他完全不能动了,不过他还是说:“做法很大胆,大卫。”

这件事造成的冲击太强烈了,我想:遭受这种折磨,一个人怎么还能承受起自身生命的重量呢?后来他们找到了克里斯·塔克(特效化妆艺术家),他到处说我坏话,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就是个玩笑,而他将扮演救世主的角色。

那段日子太可怕了,我他妈的完全成了个废物。梅尔说:“我要飞过去见见大卫。”等了四天,梅尔终于来了。我进了他屋里,梅尔冲我笑了笑说:“大卫,你的工作是执导电影。你不应该把其他责任放到自己肩膀上—否则太沉重了—幸好咱们找到了克里斯·塔克。”跟他聊完之后我就没事了。

3. “马丁·斯科塞斯就坐我后面”

有天制作团队里的一个人突然走进来说:“大卫,我们想到个好主意,你应该先把电影放给演职人员看。”我说:“呃,是啊,但我还没完工呢。”结果他说:“他们会理解的——只是迫不及待想看看。”于是我给他们放了一场,大家都来了,结果谁都不喜欢。还有人专门给我写信,告诉我他们有多不喜欢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以及他们有多么失望。

而之后不久,我迅速结束了电影的全部工作,把这些负面评价和不快乐的事情抛在了脑后。

玛丽和我飞回了家,我带着一卷拷贝过了海关,大家决定在福克斯大楼搞一场放映。结果到了电影应该开场的时间,我接到艾尔(《象人》音效师)的一通电话,他说:“大卫,电影甚至不是单声道的!声音全坏了。只能听到最糟糕的效果——简直太可怕了。”

他们就这样放完了整部电影,接着约翰·赫特——他可真是个好人——说:“能参演这么一部电影我真骄傲。我喜欢它。”所以大家反响不错。从这时候起,这部电影的命运发生了转折。

后来它开始受到影评人热情的夸赞——甚至可以说有些夸大其词了。大家都很爱这部电影。类似《象人》这样的片子,每四年就该出来一部,因为这样的电影能让世界变成一个更美好的地方。它是优美的故事,带给人美好体验,它穿透了时间。

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很有意思。马丁·斯科塞斯因为拍了《愤怒的公牛》也到了现场,就坐在我后面。那个时候在这个世界上——好吧,应该说直到今天,世界上也没有哪个人能像当时的罗伯特·雷德福那么红,他因为执导的电影《普通人》也来到了颁奖现场。

第5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我参加了导演工会奖颁奖典礼,罗伯特·雷德福也来了,但从他脚踩到台阶上的那一刻起,狗仔队就开始不停地拍照。他都得求他们别拍了。我从没见过这阵势,他实在太红。所以《普通人》拿到了所有奖,而我和马蒂(斯科塞斯)空手而归。

1980年,马丁·斯科塞斯在《愤怒的公牛》片场

和《象人》有关的这些事发生的时候,我仍旧住在那间平房里。但现实情况是:

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没问题,理论上我还是会继续在平房里住下去。我现在有了更大的空间,这挺不错。但我喜欢那间平房的朴素感,而且我可以在那里做东西。

后来,我们就搬去了格拉纳达山,搬进了一栋挺小的社区住宅,但它毕竟是独栋住宅啊,而且很便宜。我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动笔写《蓝丝绒》了。

1985 年,林奇和丹尼斯·霍珀在《蓝丝绒》片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立德作文 以微信为话题的作文 小学生的作文题目 我是中学生感觉真棒作文 参赛作文 真爱的作文 北京故宫作文400字 德里克罗斯作文 付出才会有收获作文 我的小确幸作文500字 广一模作文 赛诗会作文 写假期的英语作文 告诉你一件新鲜事作文500字 中秋节习俗作文 安全作文450字 快乐的滋味作文600字 关于家乡节日的作文 一处景物作文300字 钢琴作文800字 描写小鸟的作文 童年趣事800字作文 2018江苏高考语文作文 2019年全国卷一语文作文 打屁股作文后妈 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作文 成长的脚印作文600字 授人以渔的作文议论文 打屁股作文3000字 如皋水绘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