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故事100部|“我们心里还是热的 因我们有一颗赤诚的心”

2021-01-02 01:25:01
相关推荐

“易禄亨!”

“到!”

“今天是你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的第一天,记着,以后要时刻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连长张速青走到易禄亨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连长好!”易禄亨“啪”地行了一个军礼。

这些年来,易禄亨不知多少次梦到当年参军入伍时的场景。

无数个昼夜,在战火烽烟下,战友们的脸庞有些模糊,但每一个名字他都能喊出来……

在易禄亨心里,能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能加入志愿军队伍,能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是他一生的荣光。

萌芽·明白“谁养活谁”

1935年,易禄亨出生在四川省涪陵县百胜镇隆兴村(现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隆兴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福禄寿喜、官运亨通”,易父给易禄亨取的名字,也寄托着这个贫困家庭对生活的憧憬。

但希望并没有就此升起,相反,易家被挥之不去的阴影所笼罩——1947年,国民党政府开始扩大“抓壮丁”的规模,正值青壮年的易父极有可能成为“抓壮丁”的目标。

为了避免被抓走,易父带着儿子逃往深山。但他心里清楚,逃是逃不掉的,于是他拿出一根缝衣针,当着易禄亨的面自残了左眼。

所幸,村里有个姓马的医生帮易父治疗,易父的伤口才未因感染而危及到生命。

马医生跟其他人不一样,他不但医术高明,还是一位共产党员,村里的孩子都爱跟着他学知识。

“谁养活谁?”一天,马医生写下这样几个字。他问孩子们:“为啥有的人不劳动粮食堆成山,房子还高又宽?”孩子们纷纷摇头,易禄亨虽识得那几个字,却不明白意思。于是他回到家中问爷爷,爷爷悄悄指了指对面的地主家。

“原来是我们养活了地主,地主不仅不劳动,还欺负我们!”易禄亨恍然大悟:穷人之所以穷,就是因为遭受到了地主的剥削压迫。

1949年11月,涪陵迎来解放。作为村里儿童团团长的易禄亨敲锣打鼓,兴高采烈地迎接解放军进村。

彼时,“刀儿教”土匪依然盘踞在当地山区,打着“救国”的旗号蛊惑周围村民加入匪帮,还在周边各处路口设立关卡,妄图打造一个“独立王国”。

为了剿灭土匪,解放军派出一名名叫张速青的侦察排排长潜入“刀儿教”控制地区。于是,张排长化装成一个贫苦农民,住进了易禄亨家。

机灵、勇敢的易禄亨很快就成了张速青的好帮手,一路帮着打掩护、送情报,像极了一个小战士。

经过1个月的潜伏侦察,充分掌握“刀儿教”土匪的情况后,在易禄亨这个“情报员”的带领下,一支三四百人的解放军部队悄悄进入了“刀儿教”地盘,直掏“刀儿教”山寨的窝子,打了土匪们一个措手不及。

整场战斗,“刀儿教”土匪被击毙20多人,其他数百名土匪均被俘虏,解放军部队无一人伤亡。

“嘿,这些解放军可真神气!”易禄亨感叹道。这段经历让他对“共产党”3个字有了更深的体悟,对“谁养活谁”也有了别样的理解。

参军入伍、报效祖国的想法,就这样在易禄亨的心中生根萌芽。

参战·迎来烽火“成年礼”

机会很快就来了。

1950年初,镇里号召年轻人参军入伍奔赴东北边境,易禄亨瞒着父母跑去报名。

“叫什么名字?”

“易禄亨!”

“多大年纪?”

“15岁!”

“回去,长3岁再来!”招兵的人瞅了瞅眼前这个黄毛小子,赶走了他。

可易禄亨不甘心,他守着招兵处的大门,迟迟不愿离去。这时,已升任连长的张速青恰好路过,认为易禄亨是一棵好苗子,便破格招收了这个15岁的小兵。

就这样,换上军装后,一个崭新的世界,在易禄亨面前徐徐展开。

“要学政治,要学军事,要学文化!”入伍当晚,指导员在台上进行新兵入伍教育,易禄亨就在台下认真记着笔记。

易禄亨先在新兵团参加了3个月的训练。训练期满全团考核时,他一举拿下了新兵团射击课目、手榴弹投掷课目第一名,还获得了团里“优秀解放军战士”称号。训练一结束,易禄亨就随着大部队奔赴朝鲜。从军时间虽不长,但瘦小的易禄亨精神面貌却大为改变,他做好了随时冲锋陷阵的准备。

月峰山一战,是易禄亨的“成人礼”。

位于朝鲜境内的月峰山是朝鲜战争中重要的军事防线。1951年10月,敌军集中兵力对月峰山发起进攻。

易禄亨所在的部队驻守在月峰山一个前沿阵地。这天夜里,易禄亨正在阵地上放哨,突然听见一声炮响,他连忙趴在沙袋上往山坡下观察。原来,敌军已集结兵力,对月峰山阵地发起进攻,而我军也依靠地形优势,正展开全面反击,枪炮声顿时响彻战场。

战斗持续了五天五夜,情况最危急时,敌军距离他们驻守的碉堡仅50米。易禄亨与战友相互配合,奋力阻击,在一阵阵手榴弹爆炸的轰隆声中,守住了阵地。

高纬度地区的10月,早已比隆冬时节的故乡涪陵更为寒冷。而这一次战斗,却让易禄亨心潮澎湃,迫不及待地想将此次经历告诉远方的父母。

于是,他提笔写下了一封家书——

风吹裂了我的脸,霜雪冻伤我的手脚,当然全身是冷的,但我们心里还是很热,因我们有一颗赤诚的心……

爸爸妈妈,孩儿在部队学习了很多革命真理,知道为谁当兵吃苦,为谁打战而牺牲,懂得人生的价值。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

考验·时刻准备“光荣”

1952年10月,易禄亨所在部队正在朝鲜某地备战练兵,突遭敌军轰炸机袭击。还未待易禄亨反应过来,身旁一座房屋便中弹着火。

“救命!救命!”易禄亨学过朝鲜语,听到房内有大娘呼救声!

来不及多想,易禄亨匆忙扯来一床棉被,扔水里浸湿后一把披在背上,朝着着火的房屋冲去,把大娘背了出来。

“孩子,孩子还在里面!”大娘焦急地哭喊着。

原来,屋内还有一个两岁多的孩子。顾不上全身烫起的血泡和剧痛,易禄亨再次冲进火海。

终于,祖孙俩得救了,但易禄亨却晕倒在地,被送往医院抢救了9个小时才醒过来。

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易禄亨已记不清了,但他记得有人问过他叫什么名字,他告诉了对方3个字:志愿军。

历经一次次血与火的考验后,易禄亨彻底脱胎换骨,为谁打仗、为什么打仗的信念在他的心中愈发坚定。

1953年7月,金城战役中的轿岩山攻坚战打响。

当晚,易禄亨带着全班12名战士作为先头部队率先发起进攻,他们的任务是使用爆破筒炸毁敌人依山而建的5座碉堡,为后续大规模冲锋扫除障碍。

爆破筒爆炸威力大、延时难以掌握,加之敌军火力覆盖严密,任务极其危险。炸毁4个碉堡后,易禄亨所在的尖刀班已只剩他一人。

“怎么敌人的机枪还在叫!”在易禄亨附近,即将带领步兵进行集团冲锋的指挥官焦急地喊了起来。

“我去!掩护我!”易禄亨丢下一句话便抄起爆破筒冲出了战壕。几乎是在同时,负责掩护他执行任务的机枪手中弹牺牲,就连机枪也被打成了两截。

掩护的火力被摧毁,继续行动,危险可想而知。可片刻之后,大部队就要发起冲锋,敌人的碉堡若不及时拔除,后续进攻的部队可能面临更大伤亡。

易禄亨铁了心,誓要完成尖刀班的最后一个任务,为牺牲的战友们报仇。

枪林弹雨间,易禄亨低着身子,小心躲避着横飞而来的子弹,向碉堡不断挺进。期间,易禄亨脚趾被炸断半根,全身多处负伤,血流不止。

终于,易禄亨爬上了那座碉堡的顶端。他顾不得疼痛,举起那支外观像冷兵器却有着巨大杀伤力的爆破筒,就像古代的勇士用长矛捕猎猛犸一般,用力地从碉堡的顶端捅了下去,同时拉下了爆破筒的引线。

“轰——”爆破筒成功在碉堡内引爆,最后一座碉堡被拔除,步兵指挥官命令司号员吹起冲锋号,向敌军的轿岩山阵地发起全面进攻。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掀飞了易禄亨,横飞的碎屑击中了他的头部,让他昏迷了过去。战斗结束后,志愿军战士才从尘土里找到负伤昏迷的易禄亨。所幸辗转多家医院抢救后,他最终苏醒了过来。

正是由于在轿岩山战斗中的突出表现,易禄亨荣立“一等功”,并被授予“人民功臣”称号。

归乡·何惧“山高路远”

“战斗英雄、人民功臣……”这是大家对易禄亨的评价。但在他眼里,自始至终,他都只是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

1957年,因身体健康原因,易禄亨复员回到家乡涪陵,先后担任百胜镇红花村、大石村、隆兴村党支部书记。

解甲归田,易禄亨心底的沙场气概,却从未褪去。

面对贫穷落后的家乡,易禄亨有了新的使命——人民群众有困难,共产党员就应该站出来,尽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走马上任第一天,易禄亨就发现了其中的症结所在——村里基层党组织力量薄弱。那时,百胜镇红花村、大石村、隆兴村三个村仅有9名党员。作为红花村党支部书记的易禄亨,决定先夯实基层党组织力量。他每天走村入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给村里的优秀年轻人做思想动员。

后来,红花村、大石村合并至隆兴村,易禄亨也担任了隆兴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努力下,隆兴村党支部先后发展了20余名党员。

党支部逐渐发展壮大,易禄亨却一刻也没闲着,他又谋划起如何才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那时村里饮水困难,村民需要挑水喝,但道路坑坑洼洼,生活很不方便。”易禄亨觉得,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得修路。

“大半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本来就没钱,还修路,只会越修越穷。”有的村民认为修路会耽误生产生活,极力反对。

如何扭转村民的思想观念?又一个困难摆在了易禄亨面前。

向难而行,绝不退缩,易禄亨不改战士本色。

“只要大家愿意,不用考虑钱的问题,钱不够,就把我的伤残复员费拿出来补贴!”易禄亨知道,村民不是不愿意修路,而是实在拿不出修路的钱。

从抵制到触动,从被动到主动,在易禄亨的坚持下,村民跟着他一起肩挑背扛,大刀阔斧地干起来。不论天晴下雨,易禄亨都带着村民苦干实干,最终打通了第一条出村公路。

但易禄亨所做的,还远不止如此。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隆兴村,易禄亨又开始在村里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动党员带头发展榨菜产业。一来二去,隆兴村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甚至成为当地农村改革的典范,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不怕牺牲,易禄亨为的是践行信仰:“我是一名中国志愿军战士,要永远跟党走,保持战斗!”

和平时期解甲归田、造福村民,易禄亨为的是不负信仰:“人老心不能老,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我要一直保持战斗状态!”

而今,已经86岁高龄的易禄亨搬到了位于沙坪坝区的小儿子家里。平日里,他的爱好之一是拉奏二胡,而他最喜欢拉的曲子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悠悠琴声里,这位人民功臣追忆着那段烽火往事。

更多阅读:

故事|抗美援朝老兵易禄亨的烽火往事(一)童年阴影

故事|抗美援朝老兵易禄亨的烽火往事(二)剿灭刀儿教

故事|抗美援朝老兵易禄亨的烽火往事(三)参加解放军

故事|抗美援朝老兵易禄亨的烽火往事(四)跃马逃生

故事|抗美援朝老兵易禄亨的烽火往事(五)前线家书

故事|抗美援朝老兵易禄亨的烽火往事(六)烈火儿女

故事|抗美援朝老兵易禄亨的烽火往事(七)最后的尖刀

故事|抗美援朝老兵易禄亨的烽火往事(八)解甲归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春节优秀作文 渴望 作文 小学生写景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作文500字 快乐的端午节100字作文 一直喝水不让尿捂住的作文 我的快乐五一作文400字 过元宵节的作文300字 五一劳动节的劳动作文 第一次骑自行车作文400字 我的生日作文300字三年级 二十年后的家乡作文500字 关于亲情的作文600字初中 过年包饺子作文400字 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作文 美就在身边600字作文 我懂得了什么作文500字 这样做值得作文600字 读什么有感作文500字 学骑自行车作文600字 时代作文微博 属予作文以记之翻译 最美好的时光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500字 我最喜欢的科目英语作文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我最好的朋友作文600字 十年后的我作文800字 别样的风景作文600字 读书的意义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