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孩子爱哭父母很烦恼?其实宝贝不是事多矫情 只是感受阈限低

2021-01-02 04:10:01
相关推荐

和几个宝妈一起纳凉,妈妈们聊天,孩子就在附近玩耍。3岁的豆豆和4岁的妞妞跑着跑着,撞到一起摔倒了。

树荫下土地松软,豆豆咕噜一下爬起来,妞妞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大家都跑过去看,发现妞妞也没有受伤。妈妈说:“别哭了妞妞,你哪里不舒服吗?”妞妞什么也不说,就是一个劲儿地哭。

妈妈哄了一会儿,也着急起来:“又没伤到哭什么哭?大家都看着你呢,人家豆豆小都哭,你这还有完没完啦?怎么这么矫情!”妈妈一批评,妞妞哭得更大声了。

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有的孩子满不在乎,有的就大哭不止呢?还真不是事儿多,而是孩子天生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不同。就像有些孩子磕破了也不在乎,有的弄脏了衣服就会很难过。爱哭的孩子,其实只是感受阈限低。

什么是感受阈限?

感受阈限(sensory threshold)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心理学认为,感觉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某种感官引起的,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的刺激作出反应。刚能引起感觉的这个刺激量,被称为感受阈限。达到感觉阈限的相应感觉能力,称为感受性。人的感受阈限越低,意味着引起感觉的刺激量越小,人的感受性就越强。

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清晨去跑步。

爸爸跑了1000米感觉微微出汗,孩子跑到600米就累了。爸爸感到累需要的刺激量大,爸爸的感受阈限就高。孩子感受到累需要的刺激量小,孩子的感受阈限低。感受阀限低的孩子,对运动刺激就更敏感。

爸爸跑到600米还能继续跑,孩子跑到600米开始罢工,我们能说孩子矫情吗?当然不是,只是刺激量已经达到孩子的感受阈限了。

感受阈限低孩子敏感度高,环境变化对他造成的影响就大。感受阈限高的孩子,对刺激不那么敏感,就显得无拘无束,也愿意去尝试新的体验。

就算是父母,有人觉得孩子奔跑摔倒很正常,有人就会很紧张,赶紧扶起来看孩子有没有受,嘱咐孩子跑慢点之类的。成年人对同一件事的感受阈限也不一样,孩子摔倒了,有的满不在乎,有的哭泣不止,也是很正常的。

感受阈限对孩子的行为有什么影响?

尼尔森博士在《3~6岁孩子的正面管教》一书中这样描述:有的孩子会抱怨衣服紧或床单扎,而另一些孩子即便擦伤膝盖也不会停下来。每个孩子对感官输入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这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那么,感受阈限对孩子的行为,具体有什么影响呢?

1、感受阈限低的孩子敏感度高,做事更谨慎

闺蜜的老公经常出差,婆家娘家离得也远,孩子都是自己带。孩子和妈妈一个人在家里,接触的人就少。孩子长大些出去玩,时刻拉着妈妈的手,人多还会躲到妈妈身后去。

有人逗弄或给些吃的,孩子就会用目光寻问妈妈。别的小朋友到处跑着玩儿,这个孩子就只在妈妈的视线范围内。

孩子对陌生的人和环境很敏感,做决定也会变得很谨慎。陌生人想把这样的孩子,从熟悉的环境带走,肯定是不容易的。

2、感受阈限高的孩子适应性好

记得那年假期,侄女住在我家和女儿一块学自行车。女儿骑得歪歪扭扭的,很害怕摔倒,骑一圈纠结三圈的时间。侄女满不在乎,摔倒了扶起来再骑,腿上蹭破了皮也没停下。结果侄女早早学会了骑车,女儿学得就很慢。

感受阈限高的孩子不敏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大咧咧。摔了爬起来接着玩,换了玩伴也不在乎。那些在幼儿园适应好的孩子,其实都是感受阈限高的孩子。环境和照料人改变了,对这个刺激量能接受的孩子,不会哭闹不休,当然能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

怎样帮助不同敏感度的孩子健康成长?

感受阈限与生俱来,是孩子先天性情的一部分。不同感受阈限的孩子行为表现不同,但是并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我们能认识到感受阈限的存在,对孩子因材施教,孩子们都能够健康成长。

1、感受阈限低的孩子要允许他慢慢来

感受阈限低的孩子,对新环境比较敏感,需要一个过程去适应。我们介绍新朋友给他认识,或者变换新环境,要允许孩子一点点慢慢来。

比如说上幼儿园,可以带孩子去参观,再陪孩子围观别的小朋友玩耍,慢慢地孩子就会放下心中的不安,和小伙伴们熟悉起来。这样比训斥孩子,为什么别人不哭就你哭,然后把孩子生硬地放在哪里,更能帮助到我们的孩子。

2、多为感受阈限高的孩子提供探索机会

有位老师,分享了孩子们上活动课的情景,。那天的项目是玩皮球,先是一起拍球,接下来自抛自接,最后是自由玩球。

自由玩球的时候,有几个孩子把球夹在两腿间,玩起了青蛙跳。这并不是老师教的动作,马上有孩子“告状”说,他们不听话,没按老师的要求玩。

那几个孩子委屈的样子,让这位老师很受触动。青蛙跳是孩子自己的玩法,很有创意啊,何必用条条框框束缚孩子的手脚呢?

家长或老师能这样开明,真的是孩子的福气。感受阈限高的孩子适应力强,会表现得天不怕地不怕的。那就给他新的试验和挑战机会吧。

可以给他报跆拳道、游泳之类的兴趣班,也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聚会或野营活动。给孩子更多机会,接受并鼓励孩子的创意,会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3、提升孩子的感受阈限,有利于提高生活满意度

感受阈限与生俱来,是孩子性情的一部分,但也不是不能改变的。

记得儿子小时候也是个睡渣,家里人做什么都轻手轻脚的,生怕吵醒了他。孩子10个月的时候,我们租了间门面做生意,搬家到临街的房子去住。

那条街边整天熙熙攘攘的,还有来往车辆的声音。开始我总是哄着孩子陪他入睡,后来渐渐忙起来顾不上了,孩子竟也能在店里睡得很好。

逐渐增加刺激的强度,孩子的感受阈限也会有所上升。一个害羞的孩子,父母经常带他出门做客,邻里间串门或去小广场玩耍,只要适度而不是强制做出太大的改变,孩子也会逐渐大方起来。

孩子的适应性提升了,对来自生活中的冲击就会看淡,抗挫力和自信心也会得到提升。孩子变得更坚强,最开心的莫过于家长了吧。

——END——

分享育儿经验,探讨育儿理念,感谢关注@菲姐育儿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国庆见闻作文四百字 游雁荡山作文 童年趣事作文两百字 初中生活作文800 做人要守信作文 直面困难作文 北京天坛作文 我与名著有个约会作文 关于火灾的作文 关于校园足球的作文 作文英文翻译 秋天的怀想作文 我真感动作文600字 目标的作文 有趣的事作文100字 不安于现状作文 写比赛的作文400字 原来我很幸福作文 期中考试后的作文 碗中日月作文 作文人工智能 有关教师节的作文 描写亲情的作文600字优秀作文 蚂蚁搬东西作文 用假如写一篇作文 小学四年作文 初三疫情作文 高中和大学的不同英语作文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350字 窗外作文结尾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