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故事:父亲把财产给痴傻弟弟 将我赶走 听说我嫁富豪后哭着忏悔

2021-01-02 12:00:01
相关推荐

1

李杰九岁时在坑塘里洗澡,一个猛子扎下去,撞到了水底下的一个树墩上,头破血流,又呛了一肚子水,昏迷了一天一夜才抢救过来。

当时,爸爸李春生在毛纺厂当推销员,出差千里之外,又赶上谈业务的关键时机,不能及时回到家乡。

暴雨过后,玉米地里的草眼看就要荒了,靠妈妈一个人忙活,也脱不开身。正在上初中的姐姐李娜,只好请假留在医院里陪护弟弟。

为了照顾好弟弟,她耽误了半个多月的功课,她被选拔去县城参加语文知识竞赛,也不得不放弃了。

那学期的成绩下降了,丢掉了“三好学生”的评选资格,但只要弟弟能够恢复健康,她无怨无悔。

可从那以后,人们逐渐发觉,李杰的脑子不好使了。这个残酷的现实,给一家人带来了沉重打击。

越是这样,小伙伴们越是戏弄他,痴呆的症状也就越来越严重。一直疼爱着弟弟的李娜焦急万分,忧心忡忡。

李杰只上到小学四年级就被迫退学,父母只好让他去黄河边上放羊。经常有人欺负他,做恶作剧来拿他取乐。

他当时已经十三岁了,愚笨得连六七岁的孩童都能捉弄他。一群大人小孩悠闲自在地在树荫下打牌下棋,却指使着他一个人东奔西跑,替他们追赶看护着羊群。

他还经常在烈日下替别人割草,稍不如意就会挨揍。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再怎么怨恨,也奈何不了那帮小邻居们。

有一次,他鼻青脸肿地哭着回家,五只羊只赶回来三只。母亲见儿子又受到欺负,一看到他那狼狈而又窝囊的样子,就气得浑身哆嗦。

她抄起笤帚愤怒地在儿子身上抽打,抽泣着骂着,“我叫你再这么笨这么傻,大人的脸都被你丢光了。”

自己的怨恨发泄完了,才推攘着儿子去指认对方。那帮人虎着脸瞪着眼,围着他们母子纷纷叫嚷着,“谁欺负他了?让他自己说出来。”

李杰惶恐不安地低着头,哪里敢开口?母亲恼羞成怒,又劈头盖脸打了他一顿。

她实在忍受不了这种屈辱,抛下鬼哭狼嚎的傻儿子,落着泪回家了。不知是哪个小孩又存心报复,那失去的两只小羊再也不见了踪影。

星期天,李娜回到家里,听说了这件事,又心疼又生气。她没像妈妈那样发火埋怨弟弟,而是把他揽在怀里,轻声细语地盘问劝导。

“好弟弟,乖,不要怕。都是谁欺负过你,慢慢说给姐姐听,姐姐一定替你出这口恶气!”

李杰犹豫了好长时间,才扑在姐姐怀里,断断续续地,哭着诉说了那些被欺负的事。

第二天一大早,李娜就排着号地登上那些大人或者小孩子的家门,她像发疯了似的蹦着高,指着他们破口大骂。

每到一家,就会引来很多邻居瞧热闹。李娜更是越战越勇,直逼得对方紧闭大门,不敢应对。

只有一个刚过门的新媳妇没领教过李娜的厉害,见小叔子吓得藏在了她的床底下,不服气,就冲出大门,和李娜争执。

李娜已经叫嚷着数落了他们的不是,就没必要再和她浪费口舌。她先礼后兵,对新媳妇说:“嫂子,这不关你的事,我只是吓唬一下虎子弟弟,让他以后不要再欺负李杰。”

“光你知道护着自己弟弟吗?我当嫂子的,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这么嚣张。万一把我弟弟再吓傻了,不就是也变成了李杰那种蠢货了吗?”

她竟敢当面骂自己弟弟蠢货,李娜忍无可忍了,顿时火冒三丈,她咆哮着猛扑上去,一把揪住了新媳妇的头发。

又高又胖的新媳妇冷不防被拽倒,躺在了地上。李娜骑在她身上,照准她的脸左右开弓,直打得对方鬼哭狼嚎,毫无还手之力。

惊心动魄的撕打场面,吓坏了在场的所有乡亲们。好不容易才把李娜拉开,好言好语地劝走。

乡亲们议论纷纷,都感叹李娜对弟弟情深义重,为了保护弟弟,这个“疯丫头”真的敢拼命。

从那以后,村里那帮人都怕了李娜。李杰无论到了哪里,很少有人敢轻易招惹他了。

2

这一年收割麦子时,爸爸李春生请了假回家干活。李娜在县城上高中,正好也赶上星期天在家里帮忙。

李杰拿起镰刀,只割了几步远,就划伤了脚脖子。李春生很生气,正要发火,被女儿拦下了。

李娜小心地给弟弟包扎好伤口,又搀着他到树荫下休息。自己却紧跟在爸妈身后,割了一大晌麦子,累得直不起腰来。

临到装车时,爸爸看到李杰仍然坐在树荫下傻呆着,就气急败坏地嚷道:“死呆子,还没闲够啊?过来架着车把,替换你姐姐一下。”

在家里,李杰最怕的就是爸爸,只要他一瞪眼,就浑身哆嗦。

他乖乖地跑到地里,走到姐姐身边。姐姐双手扶着地排车的车把,正大口喘着气。

“不用替我,弟弟,你帮爸爸装车就行了。”

李杰用叉挑起麦子,胡乱向车上放。爸爸训斥了一句,姐姐又为弟弟说情了。

“爸,您就不要为难弟弟了。他不会,慢慢学呗。”

费了半天功夫,好不容易快装好了,谁料李杰一叉拍上去,整车麦子散了架,摊了一片。

爸爸再也压不住火了,破口大骂,“你个不中用的东西,白白养活你了。这么大了,什么也不会干。滚,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李春生抄起铁叉,叫骂着追打儿子。李娜紧随在他们身后,惊叫着招呼邻居们来帮忙拦住爸爸。

幸亏有个邻居拦腰抱住了李春生,铁叉拍在李杰脊背上,差点要了命,只是划破了几道血痕。李娜跑过去护住弟弟,姐弟俩抱头痛哭。

当天晚上,李娜和父母因为弟弟的事,争论得很激烈。她看了有关书籍,还请教了老师。

她劝父母说:“弟弟的脑子只是反应迟钝了些,并不是真傻。作为家人,不能像外人那样欺辱他,要慢慢引导,耐心帮他恢复智力……”

没等她继续说下去,爸爸就不耐烦了,“去去去!什么狗屁道理?书呆子!医生都没看好,你老师几句话就能让他聪明起来?”

李娜还要坚持争论,爸爸发火了,“累得骨头都要散架了,不好好睡觉,胡咧咧什么啊?”

夜深人静,李娜看着伤痕累累的弟弟,揽着他,默默流泪。明天就要回学校了,姐姐不在你身边,谁来保护你啊?

3

有人出主意劝李春生说:“这大忙天里,人们又累又热,干渴得嗓子直冒烟。不如让你儿子卖冰糕吧,啥赚钱不赚钱的,反正自家吃着方便。”

李杰头一天卖冰糕,只收到十几块钱。大人们还自觉点,都不好意思坑他,可孩子们谁不想趁机讨点便宜呢?

他们私下里商量好,一个人吃了冰糕不给钱,故意和李杰纠缠。然后逗引着他离开冰糕箱子去追赶,藏在一边的伙伴们每人偷拿几只就又躲起来。

钱是要回来了,可他哪里会知道冰糕被偷了呢?他还洋洋得意,以为自己很英勇呢。

他到别处溜达去了,这些捣蛋鬼们才一个个闪出身来,一边分享着战利品,一边在背后骂他傻逼。

第二天,他的冰糕箱子不知被谁弄烂了,有人主动借给他一个纸箱子。这次倒没有人偷他的冰糕了,可转悠了一整天,竟然连一支也没卖出去。

怎么回事呢?说出来真叫人笑掉大牙,原来那个纸箱子是用来包装剧毒农药的。

“1605”这几个醒目的血红大字,再加上旁边画着个吓人的骷髅标志,谁见了都疑虑重重,不敢冒险求死。不知是谁坏心眼,竟然想出这个鬼点子来。

结果,一整箱冰糕全化完了,一分钱也没收回来。大人小孩都围着他嘲笑不止,李春生气得又揍了儿子一顿。

像这种事情时常发生,每一次都会挨父母一顿打骂,李杰慢慢变得不敢见外人,在父母面前更是胆战心惊。

李春生根本没把女儿的话当回事,仍然固执己见,只要儿子受到欺负,他就在家里教训他一顿。

李娜功课紧很少回家,弟弟就少了保护伞,外人又开始欺负他。他接连不断地受到刺激,原来只是脑子迟钝点,慢慢地,一天比一天又呆又傻了。

4

1988年春天,不幸的灾难又降临到这个家庭。有一天夜里,李春生押运一批货物到外省去,在半道上遭到抢劫。

他奋不顾身与歹徒搏斗,被砍伤砸昏了。经过抢救,命总算保住了,但一条胳膊不得不截肢。

领导特殊照顾他,提前为他办了退休,并答应让他的一个孩子接班。一家人为了让谁去毛纺厂上班的事,闹得不可开交。

李娜已经高中毕业在家务农,十九岁的大姑娘,正是相亲找婆家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在国企当上正式工人,她的人生和命运可算得上是一步登天了。

相比之下,村里人谁不知道,她弟弟李杰是个脑子有毛病的傻瓜呢?不管让谁凭心而论,都会认为,只有她才有资格和能力接这个班。

她欢天喜地,连续几天都兴奋得连觉都睡不安稳,她不止一次偷偷跑到县城,和自己的男友约会。

那个男孩子的父母都是县城的国家职工,一直反对儿子和李娜交往。这下好了,她也马上就有工作了,而且是市里的大型企业,条件并不比男孩子差。

男孩子的父母听到这个好消息,态度立马转变了。他们特意做了一桌子好菜,盛情款待未来的漂亮儿媳妇。

李娜回家后,先偷偷把心事透露给母亲。母亲看到了那个男孩的照片,也十分满意,欣然同意帮女儿劝说父亲。

可事与愿违,李春生坚决主张让李杰接班,理由再明显不过了,傻弟弟也到了相亲的年龄,只有当了工人,才有条件讨上媳妇。

母亲和父亲争吵时,不得不把女儿的私事和盘托出,李春生听后火气更大了,他不仅责骂女儿谈情说爱耽误了考大学,还气急败坏地追问李娜,“女孩子咋说都不愁嫁,你平时那么疼爱弟弟,今天咋好意思和他争呢?”

李娜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弟弟的处境,也担心他打光棍。可是,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关系到自己的人生和前程问题,难免私心比关爱更强烈些。

她不甘心丧失自己的梦想,试图用抓阄的方式解决,让老天爷来断定她和弟弟的命运吧。没料到父亲暴跳如雷,“啪”的一下抽了她一个耳光。

“你就眼睁睁看着弟弟打光棍吗?我和你娘老了靠谁养?我们不在了,你弟弟又靠谁伺候?”

“我是你们的女儿,不是同样可以养您们吗……”

话没说完,就又被父亲堵了回去,“你以后是别人家的媳妇,接班的机会是我用命换来的,决不能便宜了外人。”

一家人吵闹了一个多星期,迟迟没能把表格交上去。厂领导专门派了两个干部来家里调解,李娜把最后一线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两个干部都很同情李娜,反复做李春生的思想工作。他们开诚布公地一再申明,“老李,你咋这么糊涂啊?毛纺厂很适合你女儿发展,她有文化,可以培养成技术工人。咱们共事十几年,说话就不避讳了。凭良心说,你儿子智力有问题,进了厂子,你让我怎么安排?”

李春生心里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也担心傻儿子什么也干不了,弄不好会丢掉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他蹲在一边,低头沉思,在女儿和儿子身上来回审量着。

好久好久,他才恨恨地把烟卷捏得稀碎,缓缓站起身子,盯着那张表格,泪眼模糊。

他颤抖着,用手捏起钢笔。这一刻,关系着两个孩子的命运,手中的笔似乎有千斤重,他一时无法落下。

“老李,你要慎重考虑啊!”两个干部再次提醒他。

李春生把目光转向女儿,表情复杂,难以捉摸。李娜的心一直悬着,不由自主地呼唤了一声,“爸爸!”

望着女儿哀怜乞求的目光,看着妻子期盼紧张的神情,再次瞥一眼儿子的傻笑,他最后还是狠下心,填上了“李杰”两个字。

“娜娜,我的好女儿,爸爸不得不委屈你了。”

随着李娜撕心裂肺的哭声,李春生重重地跌倒在椅子上。母亲把女儿抱在怀里,痛心疾首地陪着女儿落泪。

李杰看出来自己“赢”了,傻笑得更厉害了,跑到姐姐面前,说着一句句令姐姐心痛的话。

“嘿嘿,上班……娶媳妇……”

两个干部摇头叹息,收起表格,临走时,又安慰了母女俩几句,才默默地回去了。

5

李娜男友的父母很快知道了结果,立马又翻脸了,逼着儿子和李娜分了手,并在自己单位物色了个女孩,不到半个月就正式订了婚。

李娜身心受到了沉重打击,她埋怨父亲,迁怒于自己的傻弟弟,更痛恨忘恩负义的男友。是他们毁灭了她的美好人生,丧失了一切愿望和前程。

自己一直疼爱着的弟弟,靠不住;一直尊敬着的父亲,靠不住;一直恩爱着的男友,更靠不住。她还能信任谁,指望谁呀?

在村里人的议论中,那段日子里的李娜,真的变成了“疯丫头”。她瞅人的目光满含仇恨敌视,让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

接连相了十几次亲,男孩子都被吓跑了。后来,媒人也不敢登门了。

“娜娜那姑娘是不是受了刺激,神经不正常啊?和男孩子谈话就像审贼似的,谁敢娶她当媳妇啊?”

一次次相亲失败,“疯丫头”的坏名声很快在远近村庄传开。儿子是傻子,现在女儿又神志不清,李春生夫妻俩又添了一桩心病。

直到半年后,李娜最要好的女同学来看望她,陪着她住了好几天,李娜才开始有了笑脸。

在女同学的反复劝说下,李春生夫妇才勉强同意放女儿出去打工。李娜在同学的开导下,终于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

可她仍然怀恨爸爸和弟弟,平时很少和家里联系,春节也不回家。经人介绍,和当地一个小伙子结了婚。

婚礼也不通知家人,一年后有了孩子也没回过娘家。李春生也耿耿于怀,发誓不再认这个女儿。

6

正如人们所料,李杰上班后,接连发生的很多事,都不遂人意。李春生痛苦不堪,追悔莫及。

首先是工作安排问题,让他试着干了好几样活,都是不到一天,就被退回来。没办法,只能派给他打扫院子清理垃圾这个最简单的活。

不到一个星期,全厂职工都知道他又呆又傻。男女工人们觉得好玩,都不断地拿他寻开心。

男职工怎么戏弄他就不用提了,就是个别女孩子也故意和他开玩笑,比如,给两句好话,就能吃到他买的零食;喊声“好弟弟”,他就可以把好几个宿舍的开水一一打来……

他的到来,给那些职工们带来了无限乐趣。

再说相亲的事,由于附近几个村子都知道他傻,父母只好求媒人到十几里外的村庄找合适的姑娘。可还是事与愿违,接连介绍了好几个,都没成功。

原因不必多说,村里人自然明白。单单说其中一件事,又成了人们口口相传的笑话。

那位姑娘确实很漂亮,也许就是奔着李杰是国企职工这个条件相亲的。李杰精心打扮一番,不说话,不行动,乍眼一看也显不出傻来。

那姑娘对他的外表没什么挑剔,就答应和他见面谈话。媒人惊喜万分,这是李杰自相亲以来,第一次闯到了这一关。

只要姑娘和他谈得来,这门亲事就有希望。媒人一边在堂屋里和别人聊着天,一边紧张地等着结果。

不到几分钟,姑娘就摔门而出,怒气冲冲地斥责媒人说:“你咋这么胡闹?这种傻子也向我这里领?”

原来,姑娘只问了几句话,就看出李杰有多傻了。

“你这次回家,是专门和我相亲的吗?”

那姑娘本来意思是,李杰是正式工人,长得也不错,肯定会挑挑拣拣的。她想试探他,这次回家准备和几个姑娘相亲。

谁知李杰的回答令她惊讶万分。

“我是专门来家里理发的,碰巧和你相亲。”

乍一听,姑娘还暗暗得意,琢磨着没有竞争对手。她微笑含羞地追问了一句,“市里没有理发店吗?怎么还专门来我们乡下理发呢?”

“为了省钱啊?”

“省钱?”

“你不知道了吧!市里理发要十块,我们镇上才要两块,我一次就省八块呀!”

“这次回家真的没有别的事了?”

“真的!我的工友们听我一算账,都夸我呢!班长还特意批给我两天假,说这一次少扣点奖金。他们说,又替我省了。”

“从市里搭车来镇上多少钱?一天扣多少钱?”

“车票两块五,少上一天班扣十块。”

那个姑娘当场气得直摇头,差点就要跳起来骂他一顿,可冷静一想,自己没和他定亲啊,他再傻关自己屁事啊?真是气糊涂了!

那姑娘“哼”的一声,转身离开了。

这个关于“理发”的笑话,经过媒人的那张嘴,传遍了远近几个村庄。李杰的名气更大了,答应和他相亲的人家越来越少了。

7

当时,那个姑娘几乎是靠着李杰的身子,与李杰面对而坐,她身上的香气扑入鼻孔,让他迷醉,无法忘怀。

回到厂子里,那个姑娘的影子还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他看到一个女工,和那个姑娘的个头、发型以及长相都非常相像。

他不止一次追着那个女工看,几个工友发现了他的不正常,猜测到他回家相亲,一定受到了刺激。

一天傍晚下了班,那个女工到水房里打开水,李杰又悄悄尾随过去。一帮工友拦住了他。

“李杰,是不是很喜欢她?”

“嗯。”

一个工友拍着他的肩膀,鼓动他说:“喜欢她就大胆点!你说,和你相亲的那个姑娘那么靠近你,为什么没看上你?就是因为你太胆小了。如果你当时能够这样——握住她的手,然后再搂住她的脖子……”

那个工友边说边在李杰身上做示范,其他工友也随声附和。另一个工友还顺手从草地里揪了一朵野花,塞进李杰手里。

他们推推搡搡,催促李杰到水房里去。随后,强忍住笑声,躲在墙角看一场即将上演的好戏。

水房里正好没有其他人,李杰稍微胆子壮了些。可他还是犹犹豫豫的,不敢贴近那个女工。

回头一瞧,工友们都冲他打着手势。一个工友还做了个搂抱的动作,再次提醒李杰该怎么做。

李杰得到鼓励和启发,二话没说,上前就拦腰抱住了那个女工。那姑娘正在锅炉前接开水,冷不防被惊吓,暖壶失手掉落。

水龙头还哗哗流着,加上暖壶爆炸,滚烫的开水浇在脚面上,她尖叫一声,挣脱搂抱自己的那双手。

她来不及看清是谁,就下意识地一个耳光扇了过来。李杰措手不及,被掴得头昏眼花,跌倒在地。

工友们见势不妙,纷纷逃窜。那个女工看清楚是李杰,顿时一愣。

知道他是傻子被人戏弄了,可也不能原谅。她的脚面起了血泡,钻心地疼。

她一边破口大骂,一边小心谨慎地把凉鞋脱掉,气愤地把凉鞋砸在李杰身上,同时委屈得蹲在地上痛哭。

哭声引来了众多工友,几个女工有的搀扶伤者,有的上前打骂李杰。紧接着,那个女工的男友来了,又把李杰痛打一顿。

从此,李杰不再是大伙的玩物,突然间变成了恶魔。男工们不再去招惹他,女工们都远远地躲着他。

他被接连暴打,身心受到更大的刺激,他彻底发疯了,见了女工就追着搂抱。

厂里不能再留他了,保卫科的人把他的手脚捆绑起来,送回了家。

预料之中的事最终还是发生了,李春生苦苦哀求随行来的领导,“回去给厂长书记反映反映,照顾照顾我这个家吧。看能不能让我女儿去上班?”

那个领导为难地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随后的日子里,李春生去厂子里求情。连续五六次,都没能如愿以偿。

8

在这几年时间里,家里发生的一切,李娜都能从别人口中打听得到。她虽然对爸爸和弟弟怀有怨恨之心,但一直牵肠挂肚,思念着亲人。

当她知道弟弟发疯的消息后,再也坚持不住,火速返回了家乡。可谁能知道,这些年里,她的日子又是怎么过的呢?

她和当地那个男孩恋爱并结婚后,就没再进厂打工。小两口在工厂附近开了一家快餐店,工厂的姐妹们都来捧场,生意还算红火。

但是却赶上了公婆年老多病之际,上有老人下有孩子,负担之重可想而知。挣的钱都花在老人和孩子身上了,夫妻俩也是艰难度日。

两年后,公婆相继去世,他们的负担刚刚有所减轻,又得到了弟弟发疯的坏消息。

李娜带着孩子,在丈夫的陪同下,婚后第一次回到娘家。亲人见面,谁也不提以前的恩怨了。

抱头痛哭后,父亲陪着女婿聊天,母亲抱着外孙女不舍得撒手。他们这次关了小店特意赶过来,除了看望父母,主要是为了妥善解决弟弟的事。

李娜刚才只顾着和父母哭诉几年来的遭遇,又和几个邻居交谈了一会。她的目光一直在寻找弟弟,可始终不见他的影子。

送走了乡亲们,她一进堂屋就急切询问弟弟哪里去了?李春生的脸色马上灰暗下来,沉痛地长叹一声,“唉,他回来后,我怕他惹事,就把他锁在那间小屋里了。”

那间小黑屋,是当年的羊圈,虽然经过清扫,但还是有一股熏人的骚臭味。

李杰已经不认识人了,见到一个女孩子出现在门口,一下子兴奋起来,他两眼放光,猛地从草窝里站起来,向李娜扑了过来。

“花姑娘……花姑娘……媳妇……媳妇……”

李娜惊恐万分,一时吓呆了,下意识地双手护住胸脯,却不知道躲闪。情急之下,李春生飞起一脚,把儿子踹了个趔趄,身子跌在墙上,反弹回来,趴倒在地上。

瘦弱不堪的李杰哪经得起这般猛烈撞击?他挣扎了几下,没能再爬起来。他抬起头来,两眼冒着凶光。

“爸爸!您怎么这样折磨弟弟?”

李娜不顾凶险,扑过去抱起弟弟,抚摸着他的头和身子,痛哭流涕。

“我有什么办法啊?回家第二天,他就偷跑到学校里,吓得那些女孩子们躲在教室里不敢出来。老师和家长们把他送回来,警告说,他再去骚扰女学生,就把他打残。”

李杰在姐姐怀里挣扎着,说着含糊不清的话。李娜紧紧搂住弟弟,不知该怎么办才能让他安定下来。

9

经过反复商议,他们决定把李杰送到精神病院治疗。带来的现金花光了,李娜的丈夫主动说话了,“娜娜,你和孩子陪爸妈住一些日子吧。我回去后,马上把卡里的钱转过来。”

“老公,那可是我们准备买房的钱啊?”

“娜娜,你对我父母好,我全看在眼里。我能眼睁睁地看着岳父岳母遭此大难,不管不问吗?”

李娜感激万分,扑在丈夫怀里痛哭流涕。丈夫拍着她的肩膀安慰着,“目前,弟弟的病比什么都重要。房子可以晚几年买,治病一天都耽误不得。”

丈夫果然诚实守信用,回去当天就把钱寄了过来。乡亲们听说后,都赞叹不已。

提起李娜的婚姻,村里人也有小小的争议。

有的说,如果当初李娜接了班,和县城那个小伙子结婚,说不定还不如现在的丈夫大方呢。

有的说,如果真那样,李杰这孩子也不至于发疯。理由是:当初李杰只是脑子笨,并不是真傻,他被糊弄了,也会慢慢地想明白的。村里人捉弄他不假,但谁也不会像那帮工人那样,下那么重的毒手。他在厂子里差点被打死,受到强烈刺激才发疯的。

扯来扯去,大伙都琢磨出一个道理:李杰本来不傻不疯,只是笨,是一次又一次的刺激,把他逼疯的。乡亲们谈到这一点,都非常惭愧,觉得自己或者孩子们也有逃脱不过的责任。

关于这个话题,李娜在上高中时,就和父母争论过,可父母根本不听她那一套理论。每次李杰受欺负,他们只顾自己发泄怨气,责骂他,痛打他。

父母认为他丢人现眼,不去找别人理论来保护儿子的身心,反而也和外人一样,骂他傻嫌他笨。慢慢地,在李杰意识里烙下了阴影。

他越怕别人说他傻,越不敢和别人正常交往。越担惊受怕沉默自闭,人们越说他傻。恶性循环,加上强烈刺激,不傻不疯才怪呢。

当初,李娜劝不通父母,只好自己出头保护弟弟了。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为了弟弟不受欺负,不知和邻居们骂了几次架,打了多少仗,“疯丫头”的名号至今还有人开玩笑地称呼她。

到了如今,乡亲们慢慢悟出的道理,和医生的讲解又这么吻合。李春生老两口追悔莫及,抓着女儿的手,痛哭着责骂自己,“孩子,爸妈辜负了你一番苦心,不但不听你的,还把你逼出家门。”

李娜心里清楚,把弟弟一步步推向悬崖的,父母也是残忍的凶手。现在不能追究罪责让父母痛苦了,她必须全力拯救自己的弟弟。

10

李娜在家乡住了三个多月,经常去医院陪护弟弟。李杰慢慢地能认识家人了,也偶尔和姐姐谈笑几句。

等弟弟病情稳定了,李娜才回去帮丈夫料理快餐店,小女儿由父母养护着,她才能放开手脚大干一番。

为了给弟弟治病,她不知花了多少钱。为了这个家,她费了多少心血啊!

一年后,李杰终于出院了。姐姐把他接到自己身边,让他多少帮点忙。

更主要的是,让弟弟有机会长长见识,恢复一下智力。工厂的姐妹们都配合着李娜,主动和李杰接触交往。

慢慢地,李杰不再怕见人了,说话办事也逐步利索起来。不知情的人,也很难猜得出,他曾经是那么傻,还犯过神经病。

姐弟俩的情谊越来越浓厚,在村里早已成为美谈。曾经支离破碎的家庭,开始有了欢乐和睦的气氛。

这家人在村里的声誉逐渐升高,开始有人操心给李杰说媳妇了。在姐姐的资助和操持下,弟弟终于娶上了媳妇。

现在,李春生老两口已经快七十岁了,李杰也有了孩子,一家五口住上了大瓦房。

儿子正上初中,李杰听从姐姐的建议,做起来贩运粮食的生意。他和媳妇正努力挣钱,现在就开始计划盖楼房,为儿子娶媳妇做准备了。

李娜每年都抽空回家看望家乡和亲人,开着小轿车,赢得乡亲们的羡慕和赞誉。恐怕最有感触的,应该是李春生老两口了。

当初的恩怨情仇,对错是非,还历历在目,他们怎么会想到,今天竟是这般的幸福光景?作品名:《姐弟恩仇录》;作者:老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团结合作作文 她笑了作文 我的旅行英语作文 我的外公作文 逛公园作文 一日游作文300字 春节的英文作文 小学满分作文 站立作文 关于细节的作文 奋斗作文800字 关于北京的作文 新年300字作文 爱国情怀的作文 开学了的作文 幸福作文300字 关于担当的作文 关于偶像的作文 记事作文怎么写 写父爱的作文 新年的愿望作文 写人的作文500 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六上英语作文 遇见作文400字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 春天作文100字 写小兔子的作文 多肉植物作文 微笑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