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夫妻俩走万里路找千人谈 写定了这101篇民间传说和故事

2021-01-02 13:15:01
相关推荐

《聊斋汊子》 董均伦、江源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乐府文化

在蒲松龄的老家山东,在沂蒙山一带,人们把神话传说一类的故事都叫作“聊斋汊子”。《聊斋汊子(全两册)》是董均伦和江源历时数十年从搜集整理的无数故事中选出的。

董均伦(1917-2004),山东威海人。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北平外国语专科学校学习英语的董均伦奔赴延安,历任八路军军医院翻译、野战医院英文教员等。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开始,董均伦与妻子江源二人历时半个世纪,以地处胶东半岛西部的昌邑牟家庄和鲁南沂蒙山等广大地区为基地,不分寒暑,长期驻扎在老百姓中间,深入进行采录和调查,搜集和写定了大量在老百姓中间口头流传的民间传说和故事。

《聊斋汊子(全两册)》近百万言,长长短短百余故事,所有这些,都是来自齐鲁大地的口头文学,语言质朴,故事富有活力,悉数展现历史风貌和人情世态,是民间文化的活化石。新版《聊斋汊子(全两册)》选录101篇故事,并邀请优秀的年轻插画师制作百余幅版画题花,打造纯粹的民间故事版本。

“汊”字怎么读

过去四年,我跟无数人谈起过我要出一本叫做《聊斋汊子》的奇书,朋友们的反应几乎一模一样,首先是问,“这是一本讲聊斋的书吗?”然后是问“汊”字怎么读,或者直接就读成“聊斋汉子”。然后我就只好告诉他们,“汊”这个字读“cha(四声)”,以及,《聊斋汊子》不是聊斋。

现在,书出来了,很多朋友看到书的第一反应,依然是,“聊斋汉子”——不得不说,这真是一本陌生的书,也是一本一直被误读的书,至于它的作者董均伦和江源夫妇,对绝大多数读者来说,大概也是纯粹的陌生人。

然而,本不该如此的。

《聊斋汊子》是一本故事集。在蒲松龄的老家山东,在沂蒙山区一带,人们把神话传说一类的故事,都叫做“聊斋汊子”,所以,说个聊斋汊子,就是讲个故事的意思。讲什么故事呢,山南海北,鬼怪仙狐,从“传麦种”到“奇异的宝花”到“画里的媳妇”,什么都有。《聊斋汊子》里面收录了一个故事《画里人家》,这个故事的开头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有山有水,有江有湖,中国的地方可是宽漫,中间不知道出过多少奇事”。我第一次读到这段话的时候,被“宽漫”这个词深深打动,这个陌生的词不必解释,自然就能理解,同时又充满野性的活力。它可以拿来形容我们的国家,但读完《聊斋汊子》全书,你会发现,“宽漫”这个词,拿来形容那些神奇的民间故事,也是那么合适。

乡土气息有力量

不用说,《聊斋汊子》是一套特别土的书,从故事到语言,包括“聊斋汊子”这个题目,都是如此——但真正扎在土里的东西,才能长得壮实,长得长久。最早准备重新出版《聊斋汊子》的时候,我想把它改成“董均伦爷爷的中国故事集”之类的题目,就是怕“聊斋汊子”这个题目太土,太不可理解,也怕一本沂蒙山区采录而来的民间故事集,无法引起其他地区读者的兴趣。还好我们没有这么做,“土”本身就是一种力量,这些故事,是董均伦江源夫妇在沂蒙山区的村庄,一步一步走出来,一个一个问出来的,它们不需要再次包装,如实呈现,就是对这些故事最大的敬意。至于说故事的地域性,“崂山道士”之类从齐鲁大地上走出来的故事,早已普及在中国人的心里,整本《聊斋志异》,怕有一半都是源自山东民间故事吧。从蒲松龄到莫言,一代一代作家从齐鲁大地吸纳民间故事的养分,真正有说服力的,是故事本身,是那个讲故事的人。

新版《聊斋汊子》收录了101个故事,有讲农作由来的(《两个穗头的谷》),有讲地理起源的(《黄河的故事》),有讲神奇宝物的(《金须牙牙葫芦》),有讲动物的(《找姑鸟》《狗为什么咬猫》),有讲爱情的(《画里人家》),至于各种精灵神怪,那更是数不胜数,《白果仙》《梨花仙》《狐狸仙》《狐狸媳妇》《蝎子精》《鲤鱼精》《蛇娘娘》……打开了《聊斋汊子》,简直就是打开了中国故事的宝库,而故事本身,又是另一个宝库,里面什么都有。董均伦在谈到《聊斋汊子》和民间故事的时候,借了一句关于张果老的谚语,说“问了多少人,不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眼前的路连着过去的路,朝前走时别忘了朝后看,《聊斋汊子》里的故事,就是我们回望来路的时候,忍不住要一再赞叹的风景。那浓浓的泥土气息,更是我们这个农作文明的来处。

前些日子,我把这套书送给贾放先生,她是故事形态学巨擘普罗普的中国译者,对故事的“土气”赞不绝口,“不要以为民间故事只有土气,其实这是最有国际性的一个领域,一个故事讲出来,不管哪个国家的人,立刻都能理解,因为每个民族,都有类似的故事”。确实如此,《聊斋汊子》里面的故事,先后在日本和德国被翻译出版,就是因为故事是一场相遇。

代代来去 故事常在

说了故事,我想再说说董均伦和江源。

董均伦是作家,却选择了民间故事作为毕生的志业。从1947年开始,他和江源两个人,走进沂蒙山深处,一个村庄一个村庄采录故事,他在《聊斋汊子》的后记里面,把这段人生行旅,形容为“走万里路,找千人谈”。我想,这段道路本身,就应该是一个故事了。其中的动力,除了故事的魅力之外,应该还有对传承的信念。中国现代作家对民间故事的热情,不自董均伦始,早他几十年,周作人、赵景深、林兰等一批作家学者,就为中国故事的搜集整理,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这其中,能够始终如一,并且脚踏实地,真正在土地上收集故事,并且最终得出丰硕成果的,只有董均伦一人,只有这本《聊斋汊子》。这本书,既是文献,又是写作,既是故事,又是文学——在方言传统越来越式微的时代,这样的作品,恐怕是再难遇见了。

作为一个故事爱好者,我家里老早就有董均伦江源夫妇的故事书,他们在上世纪60年代,出版了一系列儿童读物,收录的都是民间故事传说,我买过其中几本,深深被故事吸引,被语言打动。但真正接触他们夫妇两人的这套堪称巨著的《聊斋汊子》,缘起于4年前,起意做一套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集。有一天,我去拜访民间文学界的老学者刘锡诚马昌仪夫妇,想重新出版他们翻译的《印第安民间故事》(这本书后来成为《讲了100万次的故事》丛书中的印第安卷),刘老和马老,在各自领域都是大家,特别是马昌仪先生的作品《古本山海经图说》,可能是中国最为畅销的学术著作之一。我们从故事、从山海经谈起,最后刘老说,你既然喜欢民间故事,就一定要去把董均伦的书出出来,他的《聊斋汊子》是了不起的巨著。以前我们民间文艺界不太重视这样的作品,觉得他一个作家,写下来的故事,不能算一个字一个字原样记录下来的文献,(那时候民俗学领域要求原样记录乡民的语言,一字不改)但是看看卡尔维诺的《意大利童话》,作家的再次讲述,让故事有了真正的活力。

半年之后,在另一位民间故事泰斗刘守华那里,我又听到了同样的话。确实,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们国家组织了大批民间文艺工作者,采录了大量民间故事,它们当然都是珍贵的文献,但故事并非文献,它是口口相传,不断讲述传承下来的。董均伦,恰好既是一个听故事的人,也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于是他的记录和重述,反倒成了对故事最真实的表达——在这一刻,他自己,就已经是那个讲故事的传承人了。

中国人有采风的传统,从诗经到乐府,倾听的都是大地上的故事和歌谣,在这个意义上,董均伦和江源夫妇,称得上是这片土地上最后的采风者。

不是说再没有了在路上行走听故事的人,但万里之行,只为故事,这种人生选择,已经不易,至于那些住着老人、藏着故事、道路不通的村庄,在时代的变迁之中,还剩下多少讲故事的老人呢?还好,人们一代一代来了又去,而故事总是在。

董均伦江源夫妇身后寂寞,而故事会为他们歌唱。《聊斋汊子》新版印出来之后,一位诗人在豆瓣评论说,确实有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的韵致,哪怕语言上略逊一筹——新的读者,从世界文学的眼光重新看见我们的传统,这是时代的进步,不过我倒不觉得语言上就一定略逊一筹,那些源自泥土的字与词,有自己的系统和自己的力量。

最后,录一段董均伦的故事,让故事的力量,扑面而来吧。“古时候,在高山下面,在大海旁边有一个村庄。村庄里有一个老汉,他有七个儿子。七个儿子长得又高又大,又粗又壮。老大叫大壮实,老二叫二刮风,老三叫三铁汉,老四叫不怕热,老五叫五高腿,老六叫六大脚,老七叫七大口。”是的,在有山有海的往昔,在村庄里,在老汉家,孩子们高大粗壮,他们可以搬山,可以倒海,可以找皇帝讲理,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

(原标题:夫妻俩走万里路找千人谈 毕生心血著《聊斋汊子》

最后的采风者)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涂涂

流程编辑 刘伟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文化作文 我的天空作文 七年级作文600字 同学情作文 写长城的作文 打扫卫生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怎么写 七年级600字作文 故乡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70词 最喜欢的动物作文 坐飞机作文 做手工作文 放假作文 天安门作文 我长大了的作文 万里长城作文 英语建议信作文 一年级作文100字 假期作文400字 中国文化作文 关于书籍的作文 春节作文200 研学之旅作文 写食物的作文 关于美景的作文 传统文化英语作文 一封家书作文 春天的美景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