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元宵节 不去看灯不是人?

2021-01-02 14:20:01
相关推荐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观灯图》南宋李嵩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代称夜为宵,所以这一天就被称为了“元宵节”,宋话本《小夫人金钱赠年少》中说:“是人都去看灯。”而元宵节在古代,除了被当成情人节以外,又会以怎样的形式去庆祝呢?我们不妨踏着古人的足迹,去感受一下这个喜庆的节日。

放假制度

让现代人分分钟变成柠檬精

翻看日历,发现2020年的元宵节竟然在周六。

不由得想穿越回古代,看看元宵节这个盛大的节日,在古代到底可以有多少假期!

在唐代,元宵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假日”,放假三天!

据《唐会要》天宝三载十一月敕:“每载依旧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开坊市燃灯,永为常式。”

唐玄宗颁发的这个政策解读起来有三层含义:第一,元宵节的假期定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第二,永为“常式”,代表从此以后这就是国家法定节假日,没有特殊原因,不得更改;第三,开坊市,意味着在这个节日里,临时取消宵禁。

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里,也提到过“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可见在唐代,元宵节不仅可以放假,更是一年中的全民狂欢,连最严格的宵禁都可以临时取消!

到了宋朝,元宵节是个超长假期,总共可以休假七日!

宋人庞元英《文昌杂录》有记载:“休假岁凡七十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天庆节、上元节同。”

毕竟在宋朝,元宵节这个节日挑起了解决男女青年单身的重任,平日不允许出闺房的少女们都可以结伴出游,参加灯会,猜灯谜,看戏曲,宋话本《小夫人金钱赠年少》中说得更狠:“是人都去看灯。”

反言之,不去看灯不是人!

足可见在宋朝,元宵节在人们心中的重视程度。

而到了明朝,谈起元宵节放假,估计能让现代人各个都成柠檬精,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中记载:

永乐七年正月十一,明成祖下令,“太祖开基创业,平定天下,四十余年,礼乐政令,都已备具。朕即位以来,务遵成法,如今风调雨顺,军民乐业,今年上元节正月十一日至二十日,这几日官人每(们)都与节假……”

这个政策解读起来就更有趣了,朱棣说了这么多,其实只表达了一个意思:我平时工作太辛苦了,我趁着元宵节休息休息happy一下,我们放假十天,这十天里,我不办公,没事别找我。如果事情很重要,你们就先写个折子封进来!

而到了宣德年间,朱瞻基比朱棣更狠,下令:特赐文武节假二十日,元宵夜,召群臣悉赴御苑观灯。

我们的假期直接double,休个二十天算了!我和文武百官都不上班,老百姓也尽情玩玩,不宵禁了,想玩到几点就玩到几点,饮酒作乐,观灯听曲,只要不违法,都行。

果然,古人的元宵节更像是狂欢节。

消防

闹元宵玩花灯,失火了怎么办?

花灯是元宵节的灵魂。

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元宵节闹花灯绝对是一场盛大的年度大戏,然而古代没有电,全靠火,那么在拥挤而又热闹的灯市里,会发生火灾么?

当然会,但是我们强大的古人智慧是无穷的,据《东京梦华录·防火》中记载: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收领公事。

在北宋时代,古人就非常有防范意识,除了设立消防队以外,官府还修建瞭望火楼,并且配备了消防人员与工具,这大概是我们现在消防队的雏形。而到了南宋,消防队的设置越发成熟,被称为“潜火军兵”,负责消防工作的主管部门叫作“火隅”,驻防地叫“防隅官屋”。

消防部门有了,消防员也有了,那么消防的工具是什么?

古人虽然没有消防车和高压水枪,但他们有云梯、火叉、钩枪、水桶!

每年的元宵节灯会,每一处灯棚都会有官府设立的灭火站,配置云梯一架、装满水的巨桶一只、铺兵若干名,时时刻刻都在防火防灾。

就连孩子们的安全问题,也被考虑到了,比如元宵节那么拥挤热闹,孩子走失了,被人贩子拐走怎么办?遇到熊孩子,故意玩火怎么办?

一切从根源出发,开封府早在各大坊巷搭设了“小影戏棚子”,各种皮影戏上演,充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360度无死角打发孩子们的无聊,免得他们到处乱跑,或者偷偷玩火。

可即使是如此防范,也难免出现火灾,在永乐十三年(1415)的元宵节当夜,“午门外灯山火,有仓卒不及避而死者,都督同知马旺预焉”。

这位不幸的官员叫马旺,官从一品,于元宵节当天观灯时被烧死,这让明成祖朱棣不淡定了,立马下诏要求各地加强观灯防火措施,一切除了仿效宋代消防措施以外,为了防止天冷水结冰,还贴心地加了一条:在水缸下面烧炭火加温。

可见,古代与我们现代一样,每一次节日的热闹与狂欢背后,国家都在竭尽所能地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正如前些年流行的那个金句:你所以为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放偷

偷灯、偷菜,还“偷人”

在古代,元宵节除了放假以外,竟然还“放偷”!

犹记得当初流行开心农场时,很多网友设闹钟,半夜起床“偷菜”,自以为很时尚,殊不知古人早已玩过了千百回。

是的,在古代元宵节“放偷大行动”中第一受欢迎的就是青菜,此行动代号为“偷青”,偷青本无特殊意义,为偷而偷,偷个喜庆,据《沙川抚民厅志》中记载:不论男女老少,不待更深,饭后即出,到处汹汹,势同掠夺,各园主稍为疏防,即被一扫为空。

全民偷菜简直太疯狂,无论男女老少,全家饭后一起出动,气势汹汹地就去菜园子偷菜了!与其说是偷,不如说是掠夺,如果菜园子的主人稍微疏于防范,那么菜园子立马就被一扫而空,分分钟变荒地!

除了偷菜,还要偷灯,古人同样也会有不孕不育的烦恼,于是他们有了一个非常惊人的举措:先偷灯,再把灯吃下去!

先别害怕,此灯非彼灯,这个可以吃下去的灯通常是由面粉或是水萝卜做的,家家户户多少都会做几个放在门口,以供“偷走”,很多婚后三年还未生子的妇女就会在元宵节当天偷这种灯吃,尤其爱偷“刘”“戴”两姓,取其谐音,“刘”代表留下,“戴”代表带来……

也许吃灯这个行为听上去太惊悚,后来到了宋朝,偷灯习俗又有了演变,这次不需要把灯吃下去了,《岁时广记》中提到过,只需夫妻二人共同偷灯,再把偷来的灯放在床底下,当月就可怀孕。

说法虽然迷信,但也算是对美好愿望的一种仪式感,古人偷的不只是灯,更是一份对新生命的渴望与期盼。

偷了菜,偷了灯,竟然还要“偷人”?

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写道:三日放偷,偷至,笑遣之,虽窃至妻女不加罪。

偷了别人家的妻女,还没有任何怪罪?

这怕不是对前朝有什么误解吧?

不过也许,这原本只是个玩笑,偷窃者与被偷者,相互间都没有对此当真,嬉闹而已。

毕竟,元宵节的灵魂在于“闹”,在这个以“闹”为主的节日里,一切行为都不能以正常逻辑来理解,认真了,你就输了!

明宪宗

这位是史上最爱过元宵节的皇帝

假如有一天,有人对明宪宗进行灵魂拷问:皇上,您最爱的是什么?

除了回答“万贵妃”以外,我想明宪宗一定会说:元……元宵……节!

大概是幼年就被卷入了储位之争,被废次数太多,明宪宗天生缺乏安全感,又落下了口吃的毛病,所以爱热闹,爱刷存在感,尤其是元宵节,必须要盛大,盛大,再盛大!

宫廷里的元宵节除了张灯结彩,千篇一律的“联欢晚会”,一点新意都没有,每次明宪宗过元宵节都万分惆怅:“这这这……不是……不是我要的……元……元宵节!”

对于元宵节如此高需求的皇帝,史上怕没有第二人,但聪明人往往就在这个时候诞生,不知道是哪个总策划忽然想到:要不把民间的元宵节搬到皇宫里来?我们集体cosplay一次!

于是在成化二十一年(1485)仲冬吉日,大明皇宫就上演了一次集体的cosplay,整个皇宫都完全按照民间元宵节的风俗布置,除了明宪宗还是他自己以外,其余的太监宫女都扮成了小商贩、店铺老板、店小二、街头手艺人、卖艺人……场景百分百还原民间元宵节,放爆竹、闹杂剧,琳琅满目的货郎车上不仅有玩具、食品、日用品,更有充满节日气氛的各色花灯!

这些花灯颇为讲究,有表示仕途顺利、步步高升的“官人灯”;有寓意蟾宫折桂、应考得中的“蟾蜍灯”;有象征太平有象、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象形灯”……明宪宗走在其中,终于感受到了来自元宵节的欢乐,原来他缺少的是民间烟火气!

由于场面太过热闹,明宪宗非常满意,为了纪念这美好的一天,明宪宗请来了宫廷画师,让画师将这一切作成画记录下来,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在这幅横690cm,纵36.7cm的超长画卷里,主角明宪宗先后三次或站或坐地出现在了画中,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精彩绝伦、气氛热烈的杂技表演,有人倒立、有人钻圈、有人变魔术、有人演气功……在一片夹杂着诸多乐器伴奏的喧嚣声中,明宪宗找到了他内心所向往的热闹与祥和。

这个盛大的场景化真人cosplay外加特技演出,给明宪宗、给历史都留下了元宵节浓重而又丰富的一笔,论会玩,明宪宗赢!

长假、灯会、放偷、cosplay……对于元宵节,古人果然会玩,有的习俗与传统甚至沿袭到我们今天,可见元宵节永远是人们心中最团圆、最欢乐、最喜庆的日子,因为生活,原本就该是这样热烈的。

文并供图/金陵小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学生作文大全三年级下册 请假条作文100字 回忆性的作文开头 尿作文 讲卫生作文100字 家里的笑声作文500字 我的童年生活作文500字 炒菜作文400 关于社交的作文 默默奉献作文 400字作文五年级 六年级小考作文 励志作文400字 做人要真诚作文 写足球场的作文 写古人的作文 告诉你我很什么作文 呆头爆笑作文 350字的作文大全 打板子作文 游重庆作文 资助伴我成长作文 我的风景作文600字 人工智能时代作文 冬天的天气作文 描写朗诵比赛的作文 保持好奇心作文 诚实守信作文300字 家乡的橘子作文 作文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