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地理小专题——海水盐度

2021-01-02 17:25:01
相关推荐

典型例题一:阅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东海沿岸海区表层平均水温”和“东海沿岸海区表层平均盐度”。

东海沿岸海区表层平均水温(℃)

东海沿岸海区表层平均盐度(‰)

材料二下图为“东海海区夏季表层水温分布图”和“东海海区冬季表层水温分布图”

(1)东海沿岸海区表层海水的主要增温季节和降温季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分析夏季东海沿岸各海区表层平均盐度出现的极值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3)在“东海海区冬季表层水温分布图”中用虚线标注暖流的位置和方向,判断该洋流势力较弱的季节并且分析原因。

(4)比较东海沿岸近海区(大致124°E以西海域)与外海区表层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变化。

参考答案:

(1)春季秋季

(2)长江口区,夏季表层海水平均盐度为全年中最低,原因是夏季长江处于丰水期,对附近海域注入大量淡水,起稀释作用;浙江中部、浙江南部、福建东部夏季表层海水平均盐度为全年中最高,原因是陆地径流规模较小,注入淡水相对较少,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外海高盐海水向沿岸聚集,导致该海区盐度上升

(3)画图(略),大致位置在123°E~124°E之间,方向向北。势力较弱的季节为冬季,此季节在该海域盛行西北季风,对沿岸暖流起阻挡作用。

(4)夏季近海区、外海区的表层海水温度都比冬季高;近海区表层海水的气温年较差比外海区表层海水的气温年较差大;近海区表层海水的气温年较差北部大南部小;外海区表层海水的气温年较差南北差异相对较小。

典型例题二:(2020·湖南高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瓦尔巴群岛(如图)是地球上有人居住的最北区域,群岛气候冷凉,主体部分为冰川覆盖,海滨平原为苔原带,岛上沉积岩岩性较为松软,较易溶于水。中国青少年北极科考队于2017年夏季在斯瓦尔巴群岛对表层海水特征展开研究,通过划区采样的方式掌握不同海域温度、盐度、溶解性总固体量、溶解氧等海水理化性质的空间格局。该地区海水盐度较低,其中中部海峡盐度最低。溶解性总固体量是指单位质量海水里含有的溶解性固体的总质量,既包含溶解盐类,也包含其他有机物质。一般情况下,溶解性总固体量与盐度呈正相关,但中部海峡不符合该规律。海水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海水的氧,其含量变化与海水中生物过程及水文条件有密切联系。科考队发现,该区域的某海域溶解氧含量过于饱和,海水向大气释放氧气,成为北冰洋上的“天然氧吧”。

(1)简述中部海峡盐度低的原因。

(2)说明中部海峡溶解性总固体量与盐度不呈正相关的原因。

(3)指出“天然氧吧”出现的海域,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4)气候变暖对水环境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推测气候变暖对斯瓦尔巴群岛周边海域溶解性总固体量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处于高纬度地区,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夏季部分冰川融化,淡水注入中部海峡;海域相对封闭,与外界盐分交换较弱。

(2)该海域的溶解性总固体量主要受到有机物质的影响;周边陆地苔原广布,生物活动较活跃。给海峡带来丰富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夏季冰川融水溶蚀松软的沉积岩,岩石溶解进入海水,进而增加海水中的溶解性固体含量。

(3)西北部海湾。形成条件: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浮游植物相对较多,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较多。

(4)升高。理由:水温升高,微生物丰富度提高;冰川融水增大,陆源溶解性固体含量提高。(或降低。理由:北大西洋暖流减弱,海洋生物量减少;苔藓植被覆盖率提高,保护基岩,岩石溶蚀减弱。)(仅回答升高或降低不给分)

典型例题三:(2017·四川高三开学考试)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委内瑞拉人口 3200 多万人,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其经济严重依赖于原油出口。马拉开波湖,面积达 1.34 万平方千米,水深平均达 20 多米,为南美洲最大的湖泊。湖水北浅南深,盐度较低,但北咸南淡。石油资源丰富,日产原油 200 万桶以上,50 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淤,以便大吨位的货轮和油轮驶入湖区装载石油及产品。

(1)分析马拉开波湖湖水北咸南淡的原因。

(2)简述马拉开波湖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3)对于该湖区未来经济发展,有人主张在湖区继续开采石油,发展石化工业,也有人主张应该取缔石油

开采及相关产业而发展渔业。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南部(降水量大)入湖河流多,有大量淡水注入;北部与加勒比海有水道连接,湖水受海

水混合不断变咸;人工拓宽入海水道加剧了海水倒灌,增加了北部湖水盐度。

(2)湖区面积大,水深适宜,为鱼类生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入湖河流多,注入淡水和营养盐类多,饵料丰富;纬度较低,湖区光热充足,有利于水生浮游生物的生长;湖区与海洋相通,

导致湖泊鱼类种类多样。

(3)支持继续开采。理由:湖区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开采基础设施完善;发展石油开采业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可以拉动就业(增加收入)。

支持发展渔业。理由:湖区渔业资源丰富;发展渔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发展渔业可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发展石油产业,会导致湖水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典型例题四:(2018·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高一月考)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甲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乙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根据图丙,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图丙为图甲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与海水相混。

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3)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典型例题五:(2020·山东高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拉伯海(图甲)是北印度洋西部的边缘海,位于索马里半岛、阿拉伯半岛与印度半岛之间,北部由阿曼湾经霍尔木兹海峡连接波斯湾,西部由亚丁湾通过曼德海峡进入红海,南面连通着赤道西印度洋。阿拉伯海、红海和波斯湾是北印度洋高盐水团的生成源地。图乙示意阿拉伯海A断面(10~260m深度)海水输运量、流速、盐度项(阿拉伯海海水的平均盐度和A断面海水盐度之差与阿拉伯海平均盐度的比)的垂直变化(图中负值表示海水向北运动的数值)。

(1)分析阿拉伯海、红海和波斯湾成为北印度洋高盐水团生成源地的原因。

(2)指出经过图示A断面海水输运量、流速、盐度项的季节变化特征。

(3)简析图示A断面海水输运量季节变化的成因。

参考答案:

(1)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影响,降水稀少,陆地淡水补给少;气温高,海水蒸发量大;海域较封闭,海水与外海交换作用弱。

(2)冬季海水输运量大于夏季;夏季和冬季流速较大,春季和秋季流速较小;海水盐度项季节变化大,冬春较大,夏秋较小。

(3)冬季受强大的东北季风影响,且影响持续时间长;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势力较弱且影响持续时间较短。

典型例题六:(2017·广东高三月考)黑海地处亚欧两大洲的交界地带。历史文化名城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重要的金融和工商业中心,有众多国际著名酒店进驻。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一(3)题。

材料一:黑海及周边区城示意图。

材料二:黑海是一个辽阔幽深的内海,海水平均盐度明显比大洋低,表层海水盐度较深层低且在100- 150米深处存在密度跃层,形成“双层海”

(1)伊斯坦布尔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是?

(2)冬季,黑海西北部海区常常波涛汹涌,景象壮观。请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黑海平均盐度明显比大洋低且表层海水盐度较深层低。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 强冷空气南下;受山地、河谷地形影响

(3)大量河水注入,稀释海水;海面蒸发量小于注入淡水量与海面降水量之和;海域较封闭,与外海交换弱;上下水层对流弱

典型例题七:(2020·江西高二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西洋与地中海曾有广阔的水道相连。在距今800万年前,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向北移与亚欧板块发生碰撞,在大西洋与地中海相连处形成山脉,使地中海一度封闭成为一个巨大的湖泊。科学家们在地中海海底钻探中发现和证实:距今600万年前形成了干涸蒸发岩,地层以风沙层夹结晶盐层构成;经数十万年后,由于地壳下陷,形成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海水流入,地中海再次成为海洋。目前,海水表层盐度从地中海东部沿纬线向大西洋中部逐渐降低,从而使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表层和深层的海水产生循环运动。下图是现今地中海。

(1)说明地中海封闭成为湖泊时期的水量收支状况。

(2)指出距今600万前地中海当时的自然环境特点。

(3)分析地中海再次成为海洋后,与大西洋之间的海水循环运动对其盐度的影响。

参考答案:

(1)水量收入为:降水与河流径流的注入;

水量支出为:地中海蒸发;

水量收支状况:收入小于支出。

(2)地中海此时是一个巨大的盆地;气候干旱;湖泊干涸;荒漠广布。

(3)表层大西洋低盐度海水流入地中海;深层地中海高盐度海流流进大西洋;使地中海盐度保持平衡(稳)。

典型例题八:(2020·广东高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海位于东非大裂谷上,在距今约4000万年前,非洲和阿拉伯两个大陆隆起部分轴部的岩石基底,发生了地壳张裂。当时有一部分海水乘机进入,使裂缝处成为一个封闭的浅海。在大陆裂谷形成的同时,海底发生扩张,熔岩上涌到海底地表,不断产生新的海洋地壳,古老的大陆岩石基底则被逐渐推向两侧。后来,这里的海水又慢慢地干涸了。到了距今约300万年时,海水再次进入红海。红海海底沿主海槽轴部裂开,形成轴海槽,并沿着轴海槽发生缓慢的海底扩张,东西两侧的非洲和阿拉伯大陆也在缓慢分离,形成的红海也成为了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下图为红海所在的区域图。

(1)红海的形成对该区域地貌和蒸发量影响较大,请指出红海两岸地形特征及红海形成后对该区域蒸发量的影响。

(2)距今约4000万年前,非洲和阿拉伯两个大陆隆起部分轴部的岩石基底,发生了地壳张裂形成封闭的浅海,但后面海水又慢慢地干涸,对此作出合理解析。

(3)距今约300万年后,红海再一次形成,到现在红海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请分析红海盐度高的原因。

(4)目前红海仍在继续分离,其扩张速率为每年1.0~1.5厘米,如果照此发展下去,那么两千多万年后阿拉伯半岛和波斯湾可能发生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

(1)红海地处东非裂谷带上,两岸陡峭壁立;红海形成后,形成了一定的水域面积,蒸发量增大。

(2)封闭的浅海,水量较少:在大陆裂谷形成的同时,海底发生扩张,水域的蒸发面积加大;熔岩上涌导致温度升高,蒸发加剧:加之该地纬度低,常年受副高、信风控制,气温高,蒸发大,所以后面海水又慢慢干涸。

(3)地处副热带海区,受副高控制,蒸发旺,降水少,盐度高:四周均为热带沙漠气候区,基本上没有大江大河注入;海域封闭,南部仅有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连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通,外界的淡海水难以进入。

(4)阿拉伯半岛不断向亚洲压挤,两千万年后波斯湾可能变成湖泊甚至消失,阿拉伯半岛紧靠亚欧大陆,不再是半岛。

温馨提示

1.《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自然地理)》目录

2.《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人文地理)》目录

3.《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自然地理)》获取方法

4.《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人文地理)》获取方法

5.《中国地理小区域100例》获取方法

6.《世界地理小区域100例》获取方法

适用对象:高二,高三全体学生,高中地理老师,地理旅游爱好者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探讨之用,如涉及侵权,请留言处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习俗的作文 关于春节的作文600 感谢作文五百字 母亲照顾我的作文 描写书柜的作文 秋天叶子的作文 奋斗为话题的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日常生活 快乐写作文杂志 家乡的美丽风景作文 传统节日作文100字 厨房作文 音乐喷泉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六年级作文 我的舍友英语作文 战胜了自己作文 最容易写的作文题目 初中优秀作文六百字 描写香蕉的作文 我想成功作文 乌龟四年级作文 描写动物的作文批语 国庆节作文批语 2009年上海高考作文 中华美食作文400字 作文童年 童话故事作文300字四年级 关于老师的爱的作文 以龙为题的作文 成功从改变开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