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豆瓣8.8《大鱼》:父亲皆凡人 父爱皆伟大

2021-01-02 19:20:01
相关推荐

有一个神神叨叨的父亲,一开口就有说不完的离奇故事,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吗?

并不见得,当那些故事被讲述了千百遍之后,无论故事是真是假都会让人腻烦,而孩子也在那段时光里悄无声息的长大,不再崇拜、甚至开始讨厌那个“废话”很多的爸爸……

《大鱼》就是这样一部片子,以童话般美好的故事去讲述现实生活中父子之间的疏离与和解。影片极具蒂姆·伯顿的个人风格,《大鱼》和《剪刀手爱德华》、《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等作品一样是电影作品里独树一帜的存在。

《大鱼》剧照

导演蒂姆·伯顿善于隐喻和象征,他讲述的故事有一种哥特式的梦幻,情节在真假虚实间推进,场景飘渺奇幻,剧情看似夸张离奇,又总是在很细腻的地方扎到人心里,泛起细小的无奈和悲伤。

《大鱼》是一部讲述父子亲情的电影,又远远不止如此。它更像是一部写给成年人的童话,在现实乏味的真相里,从父子的角度去诠释生活本身所具有的诗意。

一、始于父爱,不止于父爱

开始是威尔渴望了解真实的父亲,随着愈发接近他想要了解的真相,电影基调却变得愈发悲伤。父亲讲了一辈子的童话,童话在父亲去世时结束,随之而去的是不可再拥有的深沉父爱。而一直强烈渴望真实、排斥父亲那些老套故事的儿子,选择以童话的方式给父亲的一生画上圆满的句点。

父亲爱德华与儿子威尔

1.父亲的童话:抵抗现实,平凡中建构的伟大两种出生你会选择哪一种?一是出生那天父亲曾与传说中的大鱼进行激烈的搏斗,另一种是出生那天父亲在外出差。影片中的父亲爱德华无数次说起第一个情形,他绘声绘色地描述和大鱼有关的神奇故事,人人都爱听那个故事,除了他的儿子威尔。

父亲嘴里的那些故事威尔听了太多遍,当父亲一再在人前宣扬那些没有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儿子认为这是一种丢脸,他与父亲冷战三年没有说话。

一个夸夸其谈的父亲,一个失去耐心的儿子,这在现实中比比皆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爱德华只是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儿子,让诗意和浪漫一直包裹着自己的儿子。他对生活中的人进行加工,赋予每个人一层奇幻的童话色彩,只是为了抵抗现实生活的平淡乏味,给孩子营造一个梦幻的世界。

威尔一直在追问,真相到底是怎样的?父亲爱德华却拒绝回答。这并不是出于怕自己的形象坍塌,当他受到孩子的嫌弃的时候,他树立的父亲形象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坍塌了。他选择承受孩子的误解,没有做出过多的解释——孩子想要的答案,会让他精心建构的童话世界坍塌,让孩子彻底置身于毫无悬念、死气沉沉的现实之中,这是爱德华不愿意见到的东西。

爱德华

影片中的父亲是天下所有平凡的、为生活奔波的、嘴硬心软的父亲的真实写照。他们以一种强势的、不容拒绝的姿态,笨拙地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给孩子,而其内心又是柔软温暖的,扛下风雨,只为让孩子向阳花开。

影片以爱德华的形象,细腻地诠释了父亲本凡人,父爱皆伟大。

2、人所追寻的并不只是真相本身《大鱼》以父亲的故事和儿子探查真相交叉讲述,在童话与现实之间切换,从父子之间的不同角度出发,隐喻各自内心的追寻。

威尔所追寻的其实并非真相本身,他虽然迫切地想要知道事实发生的真相,却不只是为了故事本身而是渴望了解自己的父亲。

因为父亲总是很忙,擅长做销售,工作忙忙碌碌,很少有时间在家,这对幼年时期的威尔来说十分没有安全感。“心理学认为,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孩子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父亲则是塑造孩子对生命的看法,关系到人格的形成。”父亲经常处于缺席状态,对孩子的心理是十分不利的。

威尔对自己的妻子说,自己甚至时常陷入怀疑,父亲不在的日子里他是否在别的地方有另一个家。在威尔的潜意识里,父亲缺席,等同于自己被父亲遗忘和抛弃,这是他无法面对的隐痛,这种隐痛以寻求真相真相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想要寻求认同感——来自父亲的认同感和自我人格的认同感。

威尔与妻子

同时威尔试图融合父亲所讲的故事和真相,也是在试图融合自己以为的父亲形象与真实的父亲形象,这是他与自己的博弈,是一个孩子在矫正自己对于父亲的认知,是他所的自我疗愈。

父亲爱德华又如何会不爱自己的儿子威尔呢?孩子是他与挚爱的爱情结晶,是他为之奔波的动力,是他对生活的美好念想。正是出于对威尔的爱和歉疚,他对威尔讲了一辈子的童话,作为父亲,他把对孩子的爱都藏在了美轮美奂的童话后面,让孩子在想起他时有美好的故事,让孩子学着诗意地看待生活与别离。

对于任何人而言,要真正袒露自己的内心都可能是一件难以开口的事情,尤其是两个大男人之间感情,往往是含蓄而内敛的,就算内心波涛汹涌,而表面也依然波澜不惊。爱德华与威尔之间,虽然一言一行都是爱,但出于自尊和克制,没有去把爱真正说出口。

父亲爱德华不是逃避给孩子一个真相,而是在给孩子建造一个真相,那就是父亲对孩子的爱,无论以何种形式、借助何种载体,爱就是真相本身,那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父与子,两个灵魂互相试探,中间隔着的那层窗户纸,不只是真相,而是想要了解对方的渴望。

二、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1. 影片中的死亡哲学,其实是一种生的哲学人不可能预知自己死亡的细节,必然能预知到自己会死去这个事实;人无法决定怎样死去,但可以尽可能避免不理想的死亡方式。

不怕死本身就是一种生的勇气,有那样一种信念是,反复告诉自己不应该以自己不喜欢的方式死去,既然每个人都只有这一生,那就去冒险、去体验、去经历。

敢于去找可怕的女巫,敢于去和怪兽般的巨人谈判,敢于去走充满未知的小路,敢于全身心一生一世只爱一个人,敢于把心爱的事业坚持一生,敢于放弃小我的利益成全他人,敢于平静而理智的面对死亡。影片的最后,当爱德华以大鱼的身份回到河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幕,他见过的所有人都平和而微笑地目送他“回家”。

这不是对死亡进行美化,而是对生的哲学进行升华。因为他有热烈地活过,他给大家留下那么多美好的故事和回忆,他的一生就已经值得。影片中的“死”并不可怕,是因为“生”太过热烈,而死亡这件事情,作为生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发生。

如同村上春树所说,“死不死生的对立面,死本来就已包含在‘我’这一存在中。”

爱德华说自己从女巫眼里看到自己将以一种意料不到的方式死去,那种意想不到就是他所追求的东西。向死而生,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自由和生活的诗意,希望过一种无可复制的、独一无二的人生。

2. 理想与现实的抉择:心中的桃花源与世俗的温柔乡在《大鱼》里,爱德华两次出入丰都镇。

第一次:偶然,离开传说中小路有各种危险,不信邪的爱德华决定走小路去探索。被马蜂蛰、走进遍布蝙蝠、怪鸟和巨大蜘蛛的丛林,当他从蜘蛛网里挣脱出来,他来到了那个世外桃源般的小镇子丰都。“草地碧绿,天空蔚蓝,封堵真正棒。”连最才华横溢的诗人也在美丽的风景和温暖的人文里词穷。

丰都是一个人人向往的理想之地,安宁平和,一切应有尽有。这与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描述的场景别无二致,不同年代不同国籍的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大同小异,寻求一种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

当爱德华第一次到达小镇时,小镇人说他到早了,显然是说他终将去到那个地方,或者说人人终将去到那个理想之地,那里不一定是指人死后要去的天堂,却是人人向往的、和天堂一样美好的桃花源。

世人一生碌碌,为的也不过如此,如果寻找到那样一个美好的地方,想必也就人生圆满,再无遗憾了。出乎意料的是爱德华没有选择留在那里,而是在载歌载舞中宣布离开的决定。相比起来,爱德华选择离开比他选择走小路更加需要勇气,这和我国的古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没有拥有过就没有失去一说,而放弃却比不去追求要难得多。爱德华选择离开小镇,是对现实的温柔乡进行抵抗。因为心中有更广阔的天地,哪怕等在前面的是艰难险阻,也义无反顾地挣脱眼前的舒适惬意。当满地都是六便士,爱德华选择了天上的月亮。

第二次:必然,离开多年之后,一条路将丰都这个桃源与外界连接,小镇遭受到毁灭性灾害。从前的安稳快乐不再,沦为了苍凉可怖的废墟。爱德华回丰都,以一己之力去抗衡现代社会对小镇的伤害。

爱德华是利他的,他为了小镇的人和小镇本身而回来。四处筹款,请求帮助,把一切复原,不求自己拥有什么,只是为了保存那样一个美好的地方。他不止给别人推销梦想,还给人们留下一个关于生活的田园般的构想。

“帮助让我感到快乐。”一个曾经的桃花源破碎了,有人选择放弃,然后开始新的征程,可是爱德华偏不。他要守护一方美好,为了那些可爱的人们。

当一切回归原状后,他却选择了离开了再次变得美丽和惬意的丰都。

对爱德华而言,第一次离开是追求小我的个人价值,第二次离开是成全大我,为都市保留一块净土,为人心保留一份美好。

留下还是离开?是选择心中的桃花源还是现实的温柔乡?只有A或者B两个答案的选项,背后却是一个人三观的映射。人会选择对自己更为重要的东西,爱德华选择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每个人都会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大鱼》里,有一个可以参考的答案,在人生的选择里,我们应尽量不留遗憾。

三、大鱼的含义?

1. 他讲大鱼的故事,他就是大鱼,这个“他”既是爱德华,也是导演蒂姆·伯顿故事围绕大鱼展开,不在父亲爱德华的故事里,大鱼一定是真实存在的,小偷变成大鱼的传说、女巫关于大鱼的忠告、丰都镇的美人鱼幻象、涨水时在水底见到的大鱼,游泳池里的大鱼,以及爱德华重病期间像大鱼一般对于水的渴求……

在故事里,大鱼是真实的存在,在影片里大鱼是可视可触的真实存在,甚至让人分不清大鱼是真实存在于爱德华的故事里,还是影片里,还是真实的生活里。

《大鱼》本身是一个很美的故事,导演蒂姆·伯顿的讲述方式更美。影片从内而外都散发着让人意想不到的美,从开头到最后都给人意料不到的惊喜,它是一部让人欢乐的喜剧,又有些细腻的悲伤,它在讲述人人在家庭中会遇到的琐事,又如梦似幻。

导演 蒂姆·伯顿

在蒂姆·伯顿的很多作品人物里,都多多多少有他自己的影子。与影片中的讲故事的爱德华有些相像,执导《大鱼》的蒂姆·伯顿以新奇角度讲故事,爱德华讲的故事已经十分离奇,蒂姆·伯顿讲故事更加技高一筹,因为他用讲故事的方式拍电影。

影片叙事十分特别,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形结构,而不是一条单线的叙事,这也就拓宽了影片的边界,有超出影片之外的把玩趣味。

从技巧到故事内容,以及影片内涵上来说,《大鱼》都能够代表蒂姆·伯顿,以及带来蒂姆·伯顿式独特的美的体验——新奇,奇幻,黑色幽默,细腻温情。

2. 爱德华:讲故事的人成为故事的一部分,他的一生活成了一个童话“河里最大尾的鱼,永远不会被人捉到。”影片中的大鱼已经远远超出一条大鱼的意义,而是成为一个象征,代表着一种不可捉摸的虚幻,让人向往的传奇,是最最特别、最聪明的心里蹿升的力量和勇气。

大鱼剧照

故事是从爱德华的讲述开始的,却以他的儿子威尔的讲述结束,大鱼是在爱德华的故事里出现的,最后爱德华却是那条大鱼。从始至终,爱德华讲的都是他自己的故事,他向世人传达的一直都是自己的生活信念,对于生活,爱德华付之以绝对的投入和热情,如同他的爱情,一往而深。

波顿说:“他说故事,因为他无法忍受这无趣的地方。”真实故事随处发生,童话般美好的世界却总是遥不可及。

最后威尔接受了大鱼的故事,接受了父亲用心良苦的父爱,也接受了一种诗意的生活和教育态度。曾经他厌倦父亲和他的故事,后来他续写了那个故事,并绘声绘色地说给自己的孩子,就像他的父亲当年做的一样。

“养儿方知父母恩”,两代人之间的和解,是现实社会家庭里田园牧歌式的童话。

年轻时的爱德华

四、结语

父子之间的故事 很多,父子亲情的电影很多,压抑感和距离感可能存在于每一段亲密关系中,难能可贵的是《大鱼》是一个美丽的故事,试图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探寻一个解除两代人隔阂的途径。

如何去做好一个父亲,如何去做好一个孩子,这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此之前,不可忽视的是理解的力量。家庭里的每个人有自己的角色和立场,往往忽略了对方的需求和心意,很多误会与遗憾就此产生。

《大鱼》的诗意和美好,远甚于童话。

*作者简介:空中行云,一个集爱与孤独于一身的女子,在梦与现实之间自说自话。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励志英语作文 大象的作文 高铁作文 节气作文 英语作文通知 人生作文600字 议论文800字作文 作文素材600字 写快乐的作文 作文四百字左右 故事里的故事作文 作文踏青 魔方作文 影评作文 作文二年级上册 难忘的一次作文 温暖作文600 作文大全600 滑板作文 四百字左右作文 高考作文英语 芒果作文 作文400字以上 石榴作文 写篇作文 德语作文 生气了作文 作文争吵 作文美丽的风景 时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