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从创造“开门红”到创新“开门红” 看中国平安的战略复利效应

2021-01-02 20:25:01
相关推荐

砺石导言:从最初创造“开门红”,到现在应时而变,淡化“开门红”,并通过“1.08财神节”这样的全新模式驱动业务增长。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平安在一站式金融服务生态领域的强大实力,另外一方面得益于其在科技领域的深厚积累。而在此背后,是中国平安在30余年发展过程中,持续作出多次关键战略迭代与升级而形成的复利效应。

刘学辉、赵炯 | 文

1

各个行业在一年中往往都有一个销售旺季,有的在年初,有的在年末,企业多会选择在此时展开大促,以保证全年业绩目标的达成。

在传统保险行业,其销售旺季一般在年初,这是因为年初消费者手中现金较为宽裕,购买能力强,所以在每年年初,各个保险企业都会扎推推出各种形式的大促活动,将此作为全年最关键的营销战役,集中冲刺销量,以获得充足的保费来满足全年经营和投资需求。

这种年初的大规模营销战役,最早是由中国平安发起,后来逐渐成为保险行业的通用做法,并被行业冠之为“开门红”模式。

但随着近几年政府要求保险企业回归保障本源,过去高度依赖高现价、高回报的两全型与“年金+万能型”产品销售的“开门红”模式正遇到巨大挑战,于是曾经创造了“开门红”模式的中国平安,开始对传统的“开门红“活动进行模式创新,推出了一年一度的金融生活消费狂欢节“1.08财神节”。

“1.08财神节”一方面不再追求在“开门红阶段”的短期业绩冲刺,而是追求全年销售的均衡性。另一方面不再单纯依赖保险产品的销售,而是将产品范围拓展到银行与投资等更多领域,追求多个品类产品的协同效应,提升整体销售效率与业绩。

2019年12月24日至2020年1月29日,中国平安举行了第六届以“我的新年钞能力”为主题的“1.08财神节”。在本届“1.08财神节”活动中,其提供了丰富的金融产品选择,有平安银行、平安寿险与陆金所推出的爆款投资理财产品,有平安健康险推出的有极具口碑的平安E生保与I药保,有平安好医生推出的原价1698元,限时只要698元的健康体检套餐,还有平安银行“集大成”的车主服务方案——平安好车主信用卡。另外,除了金融产品,平安银行的口袋商城还推出了具有丰富折扣商品的新春年货专场,供消费者置办年货。

中国平安推出的“1.08财神节”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不再像过去传统金融公司主要依靠线下的人才战术为主,而是顺应电商产业大发展的趋势,积极拥抱互联网营销玩法,将中国平安旗下各个子公司的数千家线下门店资源,与中国平安集团官网与陆金所、平安好医生、平安车管家等各专业子公司垂直APP高达5.38亿的互联网用户打通,实现线下导流与线上成交的O2O融合。

另外,“1.08财神节”还推出了各种花样的线上营销活动,例如按照“年终理财”“合家健康”“春运出行”与“置办年货”四个主题场景进行场景式的营销,设置“参与摇钱树活动即可参与瓜分亿万金豆”的轻松、有趣的互动游戏......这些互联网化的营销活动大大促进了用户的参与度。

2

在传统保险公司苦于“开门红”活动受政策影响而受到巨大冲击时,中国平安凭借丰富的产品品类,线上与线下的O2O融合,以及熟练的互联网营销玩法,取得了颇为靓丽的业绩。

1月8日深夜,中国平安公布了“1.08财神节”的阶段性战果,其中8日当天的单日成交额突破1500亿,相较去年同比增长20%,新增用户突破百万人。自“1.08财神节”活动上线以来,累计成交金额更是突破1.7万亿,同比增长68%,新增用户超1700余万人,同比增长100%。

分析“1.08财神节”出色业绩的根源,有两个核心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平安在一站式金融服务生态领域的强大实力,让中国平安具备竞争对手不具备的产品丰富性。丰富的产品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效地实现中国平安旗下保险客户、银行客户与投资客户之间相互的迁徙与转化,提升全生态客户交叉销售的渗透率,这就大大降低了过去在“开门红”阶段对单一金融产品的依赖,也大大提升了各个专业子公司获取新客户的效率。

另一方面是中国平安在科技领域的深厚积累,让其拥有庞大的App产品矩阵与海量线上用户,使得其能通过电商节的模式实现用户的快速触达,并落地很多场景化、趣味化到互联网化营销活动。这在中国保险领域以及整个金融行业都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平安之所以形成上述两方面的资源与能力,源于其30年发展过程中的多次战略升级与迭代。

中国平安创建于1988年,最早只是一家位于深圳的地方型财产保险公司,其第一次战略迭代是在全国开设分公司,提供“跨省服务”的全国理赔,实现了从一家区域保险公司向全国性保险公司的转变。

在完成全国布局后,中国平安创始人马明哲又敏锐地判断个人寿险较财产保险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于是便带领中国平安开始全力布局个人寿险与健康险业务,并逐渐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性的保险企业。

在不断完善保险业务的同时,中国平安还洞察到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的趋势,在当时政策并不明朗的环境下,通过收购福建亚洲银行与深圳发展银行,完成银行业务布局,并陆续扩展了信托、证券、资产管理及融资租赁等多种金融业务,从一家综合性保险企业转变为“一个客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模式。

除了成为一家能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的综合性金融企业,中国平安更令人敬佩的表现,是其在科技领域的战略升级。《砺石商业评论》在观察中国众多传统企业的科技转型时发现,大多数企业都由于组织的传统思维根深蒂固,在科技转型的道路上困难重重,而中国平安是传统企业中少有成功实现科技转型的典范。

在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中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中国平安敏锐地捕捉到科技对于金融产业的力量,其很早就在科技领域大力投入,先是在核心金融主业积极引进人工智能、区块链与云计算等新技术,用技术提升业务效率,另一方面还跳出传统金融主业,围绕“医、食、住、行、玩”等具体应用场景,陆续孵化出陆金所、平安好医生、平安医保科技、金融壹账通与智慧城市等完全新技术的原生科技业务。

其中,陆金所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在线财富管理与个人借款科技平台,同时也为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提供全套金融解决方案;平安好医生成为中国最大的移动医疗健康咨询服务平台;金融壹账通,成为中国拥有金融机构客户数量最多的科技服务平台,累计服务618家银行、84家保险公司,并通过这些机构触达数以亿计的终端客户,协助其达成1.8万亿元的业务交易量;平安医疗健康管理公司的医保云服务平台,覆盖全国250个城市,服务人口超5亿......如果将上述科技公司加总,其估值总额高达70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的纯科技企业。

在投资领域,有一个常用术语叫“复利效应”,复利效应是指在长期投资的理念下,投资的资产规模会随着时间的累积呈现指数级增长。例如,平均每年20%的投资收益率并不惊人,但如果连续10年保持20%的投资收益,就会实现超过6倍的惊人资产增值。

“复利效应”除了适用于投资,也同样适用于企业的发展,例如苹果、微软等所有的世界级优秀企业,其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源于发展过程中多次关键战略选择的叠加。复盘中国平安的发展历程,其从一家区域性的财产保险公司,进化成为一家涵盖保险、银行、证券与资产管理等一站式金融服务,并在金融科技领域颇有建树的巨头企业,也正是源于其30年发展过程中多次战略迭代与升级而形成的复利效应,这种复利效应让中国平安有底气淡化传统的“开门红”模式,在金融领域创造了之前只属于互联网巨头企业专属的电商节。

3

“1.08财神节”较为可观的战绩,其实只是中国平安30余年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更能全面反映其战略复利效应的是其宏观的业绩表现。

根据中国平安2018年年报显示,中国平安在2018年实现过万亿的营业收入与破千亿的净利润。2019年中国平安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704.8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9.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295.67亿元,同比去年增长63.2%。而近1300亿的整体净利润,源于寿险及健康险、财产保险、银行、信托、证券、资产管理与科技业务,分别贡献了920.54亿、160.31亿、137亿、24.24亿、17亿、42.4亿与41.1亿的不菲利润。

多元、均衡的业务构成,也支撑了中国平安近几年在资本市场上的高歌猛进,截止最近一个交易日,其AH股市值合计已经超过15000亿人民币。

万亿收入、千亿利润,这个商业成就目前在国内只有阿里巴巴、腾讯与华为可以相提并论。就在近日,胡润百富发布的《2019年胡润中国500强民营企业》榜单中,中国平安与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稳居前四位。得益于绝对领先的商业成就,这四家企业也越来越多被外界放在一起,简称为中国商业界的“PATH”,它们也被公认为是未来最有可能突破万亿美金市值的中国企业。

在对比这四家企业时,我们发现它们有一个共性,就是都是从一个单体业务公司,进化成由多个成功业务组成,且协同发展的生态型企业。万亿市值,千亿净利润需要企业拥有极为庞大的业务体量,一般从事单一业务的企业都很难达到如此标准。例如在地产、家电等单一业务已经做到极致的万科地产与格力电器,都距离这两个标准有不小距离。

《砺石商业评论》在研究很多商业案例时发现,很多企业能在一个业务上取得成功,但很少像“PATH”一样在两个或更多领域取得成功。这是因为新业务的成功,需要组织具有匹配新业务的组织能力,但企业创始人团队的能力往往是有边界的,组织内不具备起支撑新业务的组织能力,也就无法实现新业务的破局。

但“PATH”之所以能持续进化出多个业务领域,形成惊人的复利效应,很关键的是其创始人马明哲、马云、马化腾与任正非的战略进取心与识人、用人的格局。无论阿里巴巴的电商、金融、物流与云计算,腾讯的社交、游戏、内容、工具、金融与产业互联网,华为的运营商业务、企业级业务与个人消费者业务,还是中国平安的保险、银行、信托、证券与陆金所、平安好医生等科技业务,它们都是创始人基于产业的趋势变化,先制定出前瞻、正确的业务方向,然后再找到业界最匹配该项业务的团队,给予其充分的信任与人、财、物等领域的授权,当组织内具备支撑这些业务的专业能力,新业务自然就水到渠成。

虽然中国平安已经取得了不菲的商业成就,但在领导团队的进取心下,其还在持续进行战略进化。2017年底,中国平安新确定了下一个10年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态”的战略规划,一方面是进一步提升中国平安在科技领域的业务成果,另一方面围绕“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金融、城市服务”等五个核心领域,构建生态圈,拓宽客户渠道来源。这两个核心战略规划,不仅可以让中国平安在科技型业务上与生态型业务上,挖掘到更多的红利,还可以借助科技、金融与生态之间的相互赋能与提升,让中国平安的整体战略空间更加开阔。

随着新十年战略的陆续落地与深化,我们相信中国平安会在当前基础上,持续迸发出更巨大的战略复利效应,这种复利效应将让中国平安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惊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热爱生命作文 关于雷锋的作文 我很重要作文 乐在其中作文 吹泡泡作文 美丽的秋天作文 写一个人的作文 自我介绍的作文 作文400字大全 长城的作文 大海的作文 烦恼的作文 榜样 作文 启示作文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三年级 新年趣事作文 作文培训 美丽的校园三年级作文300字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我喜欢的一本书作文 西红柿炒鸡蛋作文 写成长的作文 绿色环保作文 作文我最敬佩的人 得与失作文 关于家庭的作文 400字作文大全 语文高考作文 作文梦想 800字的作文